教育絕對不僅僅是培養創新人才,而是關注人本身。
6月9日,由國務院參事室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和新華網思客共同主辦的《參事講堂》在新華網全媒體播控中心舉行。首期《參事講堂》以「創新人才教育」為主題,邀請國務院參事、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院長錢穎一為主講嘉賓。
演講過程中,錢院長提到了一個新詞彙:CTMR。這個詞乍看來很像時下網絡流行語,其實不然,它在清華大學經管學院已經流行好幾年了。關於它的由來,讓我們來聽聽錢院長是怎麼說的吧。
以下內容根據演講實錄,由思客編輯整理:
最近我們學院正在全面評估在過去八年推動的通識教育。這個星期我們剛剛開過一個會,聽取在校學生的意見,事先做了問卷調查、訪談等。我們發現,在通識教育課程中,有一門課非常突出,這門課就是「批判性思維與道德推理」,英文名是「Critical Thinking and Moral Reasoning」,縮寫就是CTMR。
今年即將畢業的大四學生說,在過去4年的學習過程中,這門課對他們分析問題的角度和方法等方面,都有改變過去習慣性思維的作用。可見這門課的意義。
有一次我聽到清華經管學院學生間的對話,一個學生問另一個學生:「你今天對這個問題CTMR過嗎?」作為教師,聽到這樣的對話我有很大的滿足感。CTMR是這門課的縮寫,學生們把它用作一個動詞,以表達對網上和社會上各種觀點,用獨立思考的方式進行評審和評價。聽到學生這樣的對話,我覺得特別欣慰,因為這樣的一門課確實正在或者開始改變學生看問題的視角,分析問題的方法。
今年清華經管學院有一個大四學生,應聘一家全球著名金融機構。這個職位是眾多優秀畢業生都很嚮往的,競爭非常激烈,有400人申請,最後只有他1個人被聘用。在公司的多輪面試中,他表現十分突出,而他在回答問題時,特別融入了他在「心理學概論」、「批判性思維與道德推理」這些通識教育課程中學到的內容和思辨方式。他發現他在這樣回答問題時,面試人的眼睛發亮,聽得聚精會神。
這個學生成為了那個1/400。在得知被錄用後,這個學生又很好奇,在第一時間問對方:「這麼多優秀的人,你們為什麼要我?」對方回答:「當我們聽到你說,人的思維有三種境界、三個層次時,我們覺得你與眾不同,你是有獨立思考和判斷能力的,這在金融和投資行業非常重要,所以我們要你。」
當我聽到這樣例子時,感到非常欣慰。當然我也跟這個同學說,通識教育的目的是為了人的一生,絕不僅僅是為了有助你找到工作。你今後要有更高的追求,但更高的追求並不是「成者王,敗者寇」的價值取向,這是太功利主義的想法。
CTMR這門課程是清華經管學院通識教育課程中的一門課。批判性思維有助於創造性思維,有助於創新,但是它更是人本身發展不可或缺的部分。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個性和特點,每個人的幸福、愉快非常重要。教育絕對不僅僅是培養創新人才,而是關注人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