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聽過這8個詞,別說你知道「批判性思維」丨21讀書

2021-02-07 21世紀經濟報導


批判性思維有多重要?


北京大學哲學系/外國哲學研究所教授 @陳波:批判性思維還是通向創造性思維的重要途徑:只有不同凡「想」,才會不同凡響!


清華大學經管學院前任院長 @錢穎一:經濟的競爭最終是創新的競爭,創新的競爭最終是人才的競爭。創新源於好奇心、想像力和批判性思維能力。


新東方教育 @俞敏洪:想要去國外留學深造的同學,應該學習批判性思維,學會用批判性眼光去看待、評價問題,理性思考,拓展你的思維和眼界,豐富你的世界。


「樊登讀書」創始人 @樊登 :提問比告知更能夠解決問題,因為告知在很多情況下意味著指責。優秀的提問者可以激發他人的動力,讓他人意識到盲點,甚至幫對方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知名讀物博主 @陳章魚 :批評性思維是個好東西,怎麼推薦都不為過。


各路大咖都推崇的「批判性思維」究竟是什麼呢?我們從以下幾個方面了解一下:




在這個真實的世界裡,總有人堅稱我們一定要按他們所說的那樣去做,因為他們最懂行,最知道我們該穿什麼、吃什麼、相信什麼。可是他們的看法到底有哪些可以篤信不疑呢?


專家說得再動聽,也無法替我們救急,我們有必要依靠自己的大腦,激發批判性思維,提出關鍵問題,讓眾說紛紜的爭論立見分曉。


介紹批判性思維之前,我們先從兩種思維方式說起:



有一種常見的思維方式因為類似於海綿被放到水中的反應——充分吸收水分,而被稱為「海綿式思維」。這種流行的思維方式有以下兩個顯著優點:


第一,吸收外部世界的信息越多,你就越能體會到這個世界的千頭萬緒。而你獲取的知識將會為今後展開更複雜的思考奠定堅實的基礎


第二,海綿式思維相對而言比較被動,它並不需要你絞盡腦汁地去冥思苦想,而是來得既輕鬆又快捷,特別是當你看到的材料被組織得井井有條而又生動有趣時,這種思維方式最有成效。


雖然大量吸收外部信息可以提供一個有效的起點,讓你成為一個有思想的人,但海綿式思維卻有個嚴重而又致命的缺陷:


它對哪些信息和觀點可以相信,哪些信息和觀點應該摒棄,提供不了任何判斷方法。如果讀者始終依賴海綿式思維,那麼最後讀到的是什麼,他就會相信什麼。



淘金式思維最重要的特點就是互動性參與,即在作者和讀者之間、演說者和聽眾之間展開的對話。作為一名批判性思考者,你願意贊同別人的觀點,但你首先得為自己的問題找到一些令人信服的答案。


採用淘金式思維的讀者常常質疑作者為什麼要提出各種各樣的主張。他在書頁的邊緣寫批註,提醒自己注意論證中存在的問題。他時刻與自己的閱讀材料進行互動,目的就在於批判性地評價所讀的材料,並在客觀評價的基礎上得出自己的結論。



別人的話中如果有什麼不合理的地方,它們並不會自動跳到你的眼前。作為讀者或聽眾,你必須要積極主動地去查究才行。


要做到這一點,你就需要不斷地提問題。最好的查缺補漏方法就是批判性地提問的策略。


批判性思維分為三個維度:


① 要能意識到它們是一整套環環相扣的關鍵問題。


② 有能力在適當時機,以適當的方式提出和回答這些問題。


③ 積極主動地使用這些關鍵問題的強烈願望。



批判性思維的起點在於個體要有提高思維能力的強烈願望。關鍵問題同樣有助於提高我們的書面和口頭表達能力,因為這能在這些方面助我們一臂之力:



批判性思維有兩個對立的用途:




理察·保羅(Richard Paul)教授對弱勢批判性思維(weak-sense critical thinking)和強勢批判性思維(strong-sense critical thinking)的區分有助於我們理解批判性思維這兩個對立的用途。



如果你利用批判性思維來捍衛自己當前的信念,你就在使用弱勢批判性思維。


弱勢批判性思維的目的就是堅決抵制和駁倒那些不同的觀點和論證。


弱勢批判性思維致力於把那些意見不一致的人駁得啞口無言、乖乖認輸,以此作為批判性思維的最終目標。與此同時,這也就毀掉了批判性思維隱含的人性化和進步性的特徵。



相反,強勢批判性思維要求我們對所有的主張都提出批判性的問題,包括我們自己的主張在內。


強勢批判性思維並不一定就要迫使我們放棄原來的信念。它有可能會讓我們變得對原來的信念更加堅定。



區分這兩種思維的另一方法就是對比一下思想開放和思想封閉這兩種狀態。




雖然我們的認知能力無窮無盡,但有一系列的思維習慣卻會限制和背叛我們。這些認知偏見經常會左右我們,除非我們約束住它們。


相關焦點

  • 原來這就叫 「批判性思維」!
    如果你沒接觸過天體物理學,那蟲洞的假想就不是你能提出的。你要是不懂日語,你的思考結果當中不會包含wabi-sabi這類日式美學理念。你不會做菜的話,也想不出怎麼從無到有端出一盆佛跳牆。 第二是思維方式局限。我們回答一個問題:假設一個姑娘26歲,你有沒有辦法瞬間讓她變成16歲?一種思路是:對她的年齡改用二十進位。
  • 論「批判性思維」——讀書筆記263
    【論「批判性思維」——讀書筆記263】轉載改寫一篇關於批判性思維的文章:我們對「批判性思維」認知的一大誤區,就是本能地將之與批評甚至是反對畫上等號。美國哲學家約翰·杜威,最早提出「批判性思維」,他稱之為「反思性思維」。「批判性思維」是一種評估、比較、分析、探索和綜合信息的能力,其中「批判」指的是審慎地判斷。在西方的教育體系中,「批判性思維」被普遍確立為高等教育的基本目標。
  • 批判性思維,並不是教你如何「吵架」
    Critical thinking當中的critical的真實含義是making careful judgement,審慎判斷,所以僅僅持有與他人或主流不同的觀點並不是批判性思維。 最早給出「批判性思維」定義的人是美國哲學家約翰·杜威。
  • 批判性思維的六個層級,你到達哪一層了?
    層級4:行進中的思維提升者相比於層級3,層級4更加強調刻意練習。我們知道,轉變思維方式是一件非常艱巨的事情,想想看,你從小到大幾十年形成的信念,需要進行反思和轉變,沒有三年五載的刻意練習是不行的。那麼,在你刻意練習批判性思維的這幾年,就是行進中的思維提升者。
  • 培養孩子的批判性思維,這七種方法值得嘗試
    我們常常在討論中西教育差異的時候提出這個詞,隱約中已經默認了它是很好的。但是批判性思維到底是什麼?為什麼說批判性思維很重要?如何才能培養孩子的批判性思維呢?本文作者試圖就這些問題給出回答,並提出了7種可以提高孩子批判性思維能力的方法。
  • 批判性思維(69/99個思維模型)
    |  批判性思維有6個層級,看看你在哪一層?這本書顛覆我之前對批判性思維的認識,我一直認為批判性思維是要批判別人的觀點,但是這本書提出,我們更應該批判的是自己。|  批判性思維有何要求?找出可靠的信息源,並批判性地提煉自己的經驗,對批判性思維者而言是極為重要的目標。6.推斷所有的推斷都是心智活動的一個步驟,通過它,人們可以根據某事項的真實性斷定另一事項的真實性。推斷可能準確,也可能不準,可能符合邏輯,也可能不符合邏輯,而你自己也知道這樣的可能性。
  • 課堂教學呼喚批判性思維
    因此,在《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中雖然沒有出現批判性思維這個詞,但批判性思維的本質卻盡在其中。2016年6月,中國教育創新研究院和世界教育創新峰會(WISE)共同發布《面向未來:21世紀核心素養教育的全球經驗》報告,並引起廣泛關注。
  • 如何通過批判性思維,擁有獨立思考能力和自主掌控力?
    關於批判性思維在美國,批判性思維相關課程是作為大學生的必修課。必修課的含義在美國往往也是大家都頭疼的課程,所以即使在美國,也並非人人都具備批判性思維。截止目前為止,熟練利用批判性思維永遠是少數人的武器,所以擁有批判性思維的人,往往具備某種精英意識的優越感。
  • 《學會提問》:你的批判性思維啟蒙書
    用時下最簡潔的定義來看,批判性思維就是決定我們要相信什麼或做什麼的反思性思維方式。而我當時向周圍的人推薦這本書,就是覺得太多人都過得太糊塗了,不知道應該相信什麼,應該去做什麼。人這種動物,往往被別人牽著鼻子走。我們要麼盲目地相信權威的說法,要麼不加反思地跟從大多數人的做法,有時甚至刻意標新立異,與別人唱反調。大多數人也不知道怎麼判斷一句話值得不值得相信。
  • 你知道批判性思維對孩子有多重要嗎?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毛毛蟲效應」?法國科學家法伯曾做過一個著名的「毛毛蟲」試驗。,魯迅先生這一句話,仍值得如今的我們深思。在孩子成長的歷程中,批判性思維的重要性越來越凸顯。在講究標準化答案的今天,批判性思維提倡表達自己的見解,不盲從權威,打破慣性思維,是一種稀缺但越來越必不可少的思維方式。
  • 批判性思維修煉書籍2-《批判性思維工具》
    我讀過的第二本批判性思維方面的書是《批判性思維工具》,這本書的作者是理察·保羅和琳達·埃爾德。《批判性思維工具》一書的核心內容,如果用一句話概括就是:要成為一名批判性的思考者,就需要將9個思維標準,應用到8個思維元素中,發展出特定的7個思維特質,從而讓自己成為一名高級的思考者,甚至是完善的思考者。這是一個高度概括的總結。
  • 席酉民:學生成長與批判性思維
    最後,在獨立精神、信息獲取、解決問題、主動精神、表達和溝通能力、批判性思維等方面,西浦的學生幾乎完勝 「985」 「211」 的學生,特別是批判性思維,很多 「985」 和 「211」 的學生,在大學期間甚至從未聽過這個詞。教育在教什麼?我曾經去過英國最好的私立學校,有一件事讓我印象特別深。當我和那位校長走過大廳的時候,一個房間裡突然出來一個很小的孩子,看起來三四歲。
  • 批判性思維到底是什麼?這本書會給你答案!
    有了這些思維,合理地運用到商業行為中,自然就是批判性思維。可能從書的銷售和包裝,甚至回到商業課程的銷售和包裝來說,你如果去跟人家談基本的邏輯思維和科學思維,大概就沒有人要聽了。因為很多人會覺得離自己太遠。這也是我們現在泛教育當中的一個尷尬的情況:明明是一些好東西,可是名字比較俗,供應者非得要弄成一個比較酷炫的東西,搞得就有點奇怪了。
  • 《批判性思維》掌握一種思想技能
    我們經常聽過這個詞「批判性思維」,學校的老師們也總是說要讓我們養成批判性思考的習慣,不能人云亦云。而且在我們這個時代信息的洪流每天都在向我們撲面而來,並且其中夾雜了很多謠言並且很容易被識破,但是依舊每天有很多人交著智商稅到底什麼是批判性思維?我們應該怎樣獲得這項技能呢?
  • 《批判性思維》5個步驟養成批判性思維,洞察一切問題的真相
    導致貧富差距的,只有這一個原因你認為一個人一生的財富是什麼決定的?是他的思維質量。一個人的思維質量不僅決定現在的財富,而且決定他未來到底會是窮人還是富人。那怎麼才能判斷思維質量的高低呢?你可以通過思維質量的6個等級,來測試一下,你的思維質量在哪個等級。
  • 《走出思維的誤區》批判性思維指南
    這本書的中文版大約21萬字,我會用大約15分鐘的時間為你重點講述這本書的核心內容。批判性思維包括什麼是批判性思維。學會運用批判性思維有哪些好處,我們又該通過怎樣的練習來學會掌握批判性思維。現在都說我們當下生活的是一個信息爆炸的時代,各種信息都非常豐富。
  • 【譯家之言】批判「批判性思維」——談談英文critical thinking一詞的中文翻譯
    現代漢語裡對批判一詞的解釋是:對錯誤的思想、言論或行為做系統的分析,加以否定。例如,批判虛無主義。注意這個中文詞定義的重點在「對錯誤加以否定」,跟英文字典裡critical的第(1)個定義裡的find fault相呼應,語意極相近,與第(2)個定義裡的重點審慎精確的態度則沒關係,所以,把critical thinking翻譯成「批判性思維」明顯是錯的,把正確的第(2)個意思誤譯為第(1)個了 。
  • 關於批判性思維的「九個誤解」
    批判性思維教育成為當下教育熱點的背後,也同時呈現出種種「誤解」。我們有必要釐清這些誤解,進一步助推批判性思維教育的推廣與落實。誤解一: 「批判」不好,容易引起不愉快這是望文生義式的誤解。其實,「批判」並不代表惡意,不是毫無理由的否定,而是根據事實的合邏輯的評判。
  • 批判性思維與語言教學相融合
    為此,美國政界、商界和學術界在經過共同討論後,於2002年正式提出「21世紀技能」(21 century skills)的概念,對批判性思維的培養也在與21世紀技能相關的教育改革中得到體現。對批判性思維的培養滲透到了這一標準體系的各個方面,例如在「英語語言藝術標準」(English Language Arts Standards,以下簡稱「標準」)中,批判性思維培養和語言課程的開展就得到了較好的融合。  標準不僅包含對學生英語語言文學水平的要求,還包括對歷史、社會研究、科學、技術等科目的英語讀寫能力的要求。
  • 蘇格拉底:「我們為什麼要建立批判性思維?」
    而我們所經歷和正在發生的東西,如果能夠去細想的話,這就叫思考。但回顧網際網路時代,睿智思考這個詞在現在已經成為稀缺品;而有智者則更為少見,我們習慣去尋找事物的結論和答案,卻從來不曾質疑和思考,這種答案究竟是否正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