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績效教練》GROW模型的運用:日常計劃

2020-12-13 ETF見證奇蹟

《高績效教練》這本書裡的精華就是GROW模型了。

它原本的運用是提高企業員工的潛力和效能,促進團隊的和諧和發展。而且這個模型是建立在對話溝通的基礎上,通過有層次的引導,讓員工自己意識到問題所在,並且主動承擔起改變的責任。

這個單詞是成長的意思,非常好記,但是它代表什麼意思呢?

G代表Goal,即目標,本書中指談話的目的的是什麼。

R代表Reality,即現實,分析現狀是什麼,優勢是什麼,劣勢是什麼。

O代表Opotion,即選擇,為了讓自己或者團隊變得更好,你可以做哪些事,有哪些措施。

W代表Will,即意願,你學到了什麼,你願意採取什麼樣的措施,你願意做出什麼改變。

這個模型非常棒,簡潔易懂。而且它的運用可以推廣,我們生活中很多事情都可以借鑑。

今天我想說說今天我想說說GROW模型在每日工作計劃中的運用。當然,如果你喜歡做每周工作計劃或者每月工作計劃,道理是一樣的。

我們可以使用表格,或者思維導圖的方式,分別列出目標,現狀,選擇和意願這四項。

1、目標

可以包含長期計劃和短期計劃。

2、現狀

可以包含已完成和未完成項目,或者包含優勢和劣勢。

3、選擇

可以羅列自己的可以想到的一些措施或方法,也可以借鑑別人的好的做法或經驗,做好記錄。並逐條思考一個問題「如果我這樣做了結果會怎樣」。

4、意願

可以包含下面的內容:你想做些什麼,你想什麼時間去做或什麼時間要完成,如何確保自己能按計劃進行。

在這裡可以舉一個簡單的例子,比如我想學習英語,提高英語口語能力,那麼我可以做一個這樣的計劃。

目標

長期目標:可以熟練使用英語進行交際,聽說讀寫。

短期目標:

1.通過英語六級考試

2.在口語測試中拿到A級

現狀

優勢:讀和寫的基礎很好

劣勢:聽和說的能力有欠缺

已完成項目:前期已經購買了教材,找到了百詞斬軟體背單詞,找到了VOA材料練聽力

未完成項目:教材要學習,單詞要背完,聽力材料要聽完

選擇

1、認真地學習一遍英語教材,把英語語法句型做一個系統性的梳理。

2、堅持每天聽VOA。

3、每天背單詞。

4、每天大聲朗讀英文文章一篇。

5、每天寫一篇英語作文。

6、報一個英語口語班,與其他人用英文交流。

7、每天看兩集美劇。

意願

1、兩個月內學完教材。

2、兩個月內每天聽半個小時VOA。

3、每天背40個單詞,直到背完3000個單詞。

4、每天朗讀新概念英語第三冊的文章。

5、每天寫一篇500個單詞的作文,並請英語系的同學幫忙改正。

6、報一個英語口語班,每周上兩堂課。

7、放棄看美劇,每天做計劃,防止自己懈怠。

上面是一個簡單的例子,熟能生巧,這樣的計劃做多了,就能發展成適合自己的方法,幫助自己持續進步。

每個人都有惰性,計劃再好,沒有實施也是白搭。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列出計劃清單,可以幫助我們克服惰性,可以提醒我們自己還有事情要做,可以讓我們更清晰地定位自我,可以激勵我們行動起來。

很多朋友說,想要成為自律的人,苦於不知道怎麼實踐,這就是一個非常好的辦法,給自己樹立一個小目標,比如寫作,健身,社交,學一項技能。然後給自己設計一個計劃,規定一個時間跨度,把任務分配到每一天。

時間可以見證奇蹟,每天進步一點點,你可以看到一年後的自己,十年後的自己,遇見更好的自己,是一件多麼美好的事情。

相關焦點

  • 《高績效教練》第一部分讀後感
    >1、教練關注的是未來的可能性,而不是過去的錯誤。2、教練將人們的潛能激發出來,幫助他們達到最佳狀態。教練從潛能的角度看待客戶的無限可能性,而不是現有的表現。3、教練可以用來(或者可以運用教練方式的場合):激勵員工、考核和評估、授權、任務績效、解決問題、計劃和回顧、關係問題、員工發展、團隊建設、團隊工作4、人們一般在實現目標的過程中遇到的障礙:對失敗的恐懼、缺乏自信、自我懷疑和缺乏自我信念。
  • 教練技術中GROW模型在HRBP工作過程中的應用
    它的核心內容是:教練以中立的身份,通過運用聆聽、發問等教練技巧反映出被教練者的心態,從而區分其行為是否有效,並給予直接的反饋,使其洞悉自己、及時調整心態、清晰目標、激發潛能,以最佳狀態去創造成果。教練技術被譽為本世界最具革命性和效能的管理技術,已成為當今歐美企業界提高生產力的最新、最有效的管理方法之一。
  • 貪玩遊戲HRM何慧珊:用GROW模型將軟性指標流程化,打造高績效HR
    保持初心,做一位高績效HR在摩卡研習社與Moka聯合舉辦的HR大咖匯上,何慧珊分享了她十年的HR經驗和一些實戰經驗。她講到,企業最重要的是人、財、物,做HR最重要的是做「人」的工作,與人打交道會面臨各種瑣碎、複雜的問題。
  • 《高績效教練》做教練式家長,養育孩子更輕鬆
    這本書是以GROW教練模型為教練邏輯,引用職場和運動場上的例子,清晰闡述了教練的理念和技巧。也對我有很深的影響,我覺得每個孩子都需要教練式的父母。GROW模型由Goal Setting(目標設定)、Reality(現狀分析)、Options(發展路徑)、Will(行動計劃
  • 高績效教練:四步提問,激發孩子學習動力
    而導師使用的正式是約翰·惠特默博士研究的grow(目標 goal, 現狀 reality, 選擇 option, 意願 will)輔導的關鍵原則,它源於作者發現滑雪教練在給網球選手指導時,往往可以更加快速地提高選手的水平。因為他們並不會打網球,所以並沒有任何指導和介入。相反,他們會詢問選手的感覺,讓選手自己體會自己的現狀,然後做出調整。
  • 《高績效教練》|合格教練的責任是什麼,為什麼不是給選手傳授技能?
    惠特默先生把這種技巧寫成了一本書叫《高績效教練》,書中的方法確實有用,我的思維發生一些變化也就是從這本書開始的。>通過研究整理出一套提問模板,在《高績效教練》這本書裡,惠特默先生稱之為GROW教練模型。
  • 領導力就是不裝:GROW模型輕鬆化解低效溝通
    李姐做了10年多的部門管理工作,一直都可以輕鬆處理好與下屬和上級的關係,部門的績效也很不錯,部門經常被樹為公司的管理先進集體。但最近她非常煩惱,部門管理工作總是不順。比如:90後下屬如果在工作中出現疏忽,她會苦口婆心地對著下屬講一通道理,沒想到下屬沒等她講完就走了,而且第二天照樣還出錯。
  • 老媽是我的「高績效教練」,激發潛能助我改變命運
    第二輪的學習活動中,我給管理層推薦了《高績效教練》。這可能和我的經歷有關,我小學時期的學習成績還可以,中學時期就有些放飛自我,初中和高中都各上了4年。第一次高考,沒有上專科線。老媽「發配」我去工地上打工一個月,然後將我送進了一所私立學校補習。
  • 《高績效教練》讀書分享
    我是白紅鴿,非常高興走進精讀營與大家共讀《高績效教練》這本書,更榮幸的是此刻能與大家分享自己的讀書感受。我對《高績效教練》這本書並不陌生,去年暑假,我參與火柴公益線上學習營時,就讀過這本書。當時因為對教練什麼都不懂,所以重在理解什麼是教練。我覺得教練就像一位老師,可以引導自己前行的方向,教練還像一位朋友,可以在彼此信任的基礎上吐露心聲。
  • 管理工具:績效改進策略模型、評估報告、工作方法、計劃編寫規範
    閱讀導航→01 績效改進策略模型02 績效改進評估報告03 績效改進工作辦法04 績效改進計劃編寫規範績效績效改進策略模型1.績效改進策略績效改進指的是運用績效改進方法或技術,發現和分析個人與組織的績效差距,設計並開發組織績效系統
  • 掌握GROW模型,你也可以開發自己的潛力,輕鬆達成制定的高目標
    《潛力量:GROW教練模型幫你激發潛能》提供了一種全新的視角:我們表現不佳,不是不知道怎麼做,而是知道得太多,幹擾了我們運用已有的知識。GROW模型恰恰能夠幫助我們排除幹擾,聚焦目標。艾倫在本書中分享了一套方法和流程,幫助我們一步步達成目標。作者為教練領域最常用的GROW模型的開發者之一。
  • 高境界賦能成就高績效組織——布蘭佳新著《高境界領導力》推薦序
    庫澤斯的《領導力》是全球最經典的領導力名著之一,銷量超過300萬冊,戈德史密斯被譽為「全球高管教練第一人」,他的《領導力教練》《魔勁》是教練必讀之書,曾格與戴維·尤裡奇共著的《成果導向的領導力》在中國為人熟知。看起來,肯·布蘭佳好像是他們幾位中最年長的一位。
  • 為什麼說華為的「BLM模型」是典型的「全過程績效管理」?
    管理包括計劃、組織、領導、控制四項職能,績效管理至少也應該從這四個方面對績效進行計劃、組織、領導和控制,但PDCA循環卻僅覆蓋了管理的一部分內容。「績效計劃」與「P」對應,但「績效組織」在PDCA中沒有對應項,「績效領導」在「D」中得到部分體現,「績效控制」反映為「C」和「A」的加總。所以,僅從管理的「職能」概念來看,PDCA就不是一個完整的績效管理框架。
  • 《高績效教練》問這7個問題,你做事的成功率,能超過90%的人
    滑雪教練一聽跳起說:「那怎麼行,我不會打網球怎麼教啊?」部長說:「沒事,你就隨便比劃比劃,站在那看著學員打,他們基本動作都會,現在就是練習。」沒想到這一代課代到網球課小考,意外的是這位不會打網球的滑雪教練,教出來的學員考試竟然比其他專業網球教練分數高,這把俱樂部部長樂壞了,而這位部長恰巧跟惠特默博士是好友。
  • 績效管理難落實?一文讀懂績效管理應如何破局!
    人力資源管理者都應清晰認知:績效考核不等同於績效管理,它只是績效管理的一個環節。① 績效管理:各級管理者和員工為達到組織目標,共同參與的績效計劃制定、績效輔導溝通、績效考核評價、績效結果應用、績效目標提升的持續循環過程。績效管理的目的是持續提升個人、部門和組織的績效。績效管理者扮演「教練」的角色,通過與員工持續的溝通、指導、幫助、支持員工完成工作任務。
  • 掌握這6大核心能力,成為高績效教練型領導者!
    教練型領導力就是運用聚焦於成果的發問,在團隊中創造出能量的流動,將團隊、他人的內在能量激發出來,讓他人和團隊不斷主動創造成果。 這種領導方式和傳統領導方式的區別是什麼?
  • 深度解析組織績效V模型,深入理解組織
    當然,深「V」組織的紅利還可以讓組織吃點「老本」,一旦給組織輸入正確的目標及戰略,靠組織的「流程&機制&系統」,以及組織中沉澱的「能力&文化」,還可以維持一段時間的高績效。但是,部分接近核心決策層的高層已經開始感覺到危險,可能會選擇「功成身退」或「改換門庭」。
  • 績效考核數據分析運用
    績效考核數據分析運用多年的實踐證明,績效評估能否成功地實施,很關鍵的一點就在於績效評估的結果如何運用。如果運用不合理,那麼績效考核對員工績效改進和能力提升的激勵作用就得不到充分體現。那麼,績效數據分析與運用應該從哪些角度考慮呢?
  • 正略諮詢:PDCA管理循環在績效管理中的運用
    運用PDCA循環原理的理念於績效管理系統,能幫助人們更好地理解和實踐績效管理,發揮其良好的效果和應有的作用。績效管理的「軌道」PDCA循環PDCA管理循環,是全面質量管理所應遵循的科學程序,需要搜集大量數據資料,並綜合運用各種管理技術和方法對項目進行計劃、實施、檢查、處理的過程。
  • 上海課程 | 卓越團隊教練(英文)
    《卓越團隊教練》通過與一群人對話,建立團隊成員之間深層的信任,並支持團隊形成學習的氛圍。研究表明,團隊成員之間的信任可以直接影響團隊的學習能力,團隊的學習能力會影響團隊績效的70%。成員做事馬馬虎虎、敷衍了事、執行力不強、工作質量不高……人員懶散疲憊、團隊能量低靡、沒有行動力、缺乏競爭力……人員流動性過大、團隊成員組成不穩定、無法有效創造成果…..部門間溝通不暢、缺乏合作精神,團隊形成多頭馬車……團隊教練的方法能激發與凝聚不同特質的一群人,既擁有每個人獨特的想法與創意,又引發所有行動朝同一方向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