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可以用宅在家的時間,
陪好久不見的家人聊聊天,
或是讀一本好書,
從字裡行間感受閱讀的歡愉,
用它撫慰心靈。
各位精讀營的夥伴們:
大家晚上好!我是白紅鴿,非常高興走進精讀營與大家共讀《高績效教練》這本書,更榮幸的是此刻能與大家分享自己的讀書感受。
我對《高績效教練》這本書並不陌生,去年暑假,我參與火柴公益線上學習營時,就讀過這本書。當時因為對教練什麼都不懂,所以重在理解什麼是教練。我覺得教練就像一位老師,可以引導自己前行的方向,教練還像一位朋友,可以在彼此信任的基礎上吐露心聲。遺憾的是第一次讀時間比較倉促,對於書中的一些理論性的知識,並沒有太多的思考。
後來,有了和專業一對一教練溝通的機會。一開始教練向我介紹了什麼是教練,以及開展教練活動的意義,讓我相信每個人都有幸福的能力,這種潛能都會被激發出來,他從專業的角度用專業的方法來,讓我先了解自己,接納自己的不足,接納身邊的人,成為更好的自己。每一次和教練交談的,大致流程都是這樣的,先是有我陳述在家庭工作與學習中的一個困惑。這個困惑只鎖定某一個小的問題,或者是一個方面。在我陳述,嗯,這個問題的過程當中,教練會非常用心的傾聽,然後當我陳述之後。接著教練會用引導性的問題,一點一點的啟發我,進行深度的思考。由此來讓自己走進自己的內心。
有一次,我們聊的是親子關係。教練就在我的陳述之後,問了我這樣一個問題。他說:「通過剛才你的陳述,我感覺像是一個老師,再評價他的一個學生,你覺得呢?」我當時沉默了好一陣子,同時也意識到了親子關係中自己身上存在的問題。後來他也恰當地指出了,我應該在親子關係中,起到一個怎樣的作用,以及我自身角色的一個轉變,真正從「老師媽媽」轉變為「媽媽」。
正是因為與教練的這些接觸,體會到教練在生活中的好處。所以,又一次和大家共讀這本書,這次讀這本書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掌握教練式對話,也與大家一起學習教練術。在讀書的過程中,我又收穫了許多:比如積極傾聽的技巧,尤其是要用心傾聽才能做到高效;還比如提出強有力的問題時,要多用「什麼」「何時」「多少」「什麼原因」這些疑問詞,還要專注細節,多提問感興趣的話題,多用「還有呢?」「然後呢?」等語言啟發引導。相信在接下來的讀書過程中,我還會有更多的收穫。
這段時間我漸漸的養成了這樣的讀書習慣:每天先讀書,然後用思維導圖來梳理所讀內容的結構,聆聽林瓏老師的啟示音頻,拜讀每個小夥伴們的卡文,最後再寫下自己的閱讀感想和思考。
一個人讀書可以增加生命的厚度,如果只是一個人讀很多很多的書,沒有交流,閱讀就會慢慢變得沒意思。只有一群人一起讀,這樣才能讓閱讀的力量被激活。
非常感謝親讀匯,通過閱讀給我們力量,讓我們在閱讀中間慢慢的發現自己、理解自己、成就自己,讓每一個人都成為那個最美麗的自己,其實人生最曼妙的時刻就與那個最美麗自己的相遇的時候。
最後,祝願大家牛年大吉,繼續做講臺上無私奉獻的孺子牛、工作中創新發展的拓荒牛、家庭裡吃苦耐勞的老黃牛!
感謝大家的聆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