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內貸款中介(貸款經紀)行業發展痛點分析及趨勢預測
一個銀行客戶經理後面圍著N個中介,1個中介業務員手裡也有N個銀行客戶經理的關係,已是常態。雖然商業銀行多數貸款產品趨同化,但是每家銀行的信貸政策與相關要求是有差別的,銀行貸款產品的政策也時常有變動,這也是貸款中介生存的緣由之一。
-
為了拿回2萬多元借貸押金 女子被貸款中介公司員工騙了130多萬元
為了要回2萬多元的借貸押金,南京的李女士在近一年的時間裡被貸款中介公司員工以各種理由騙走130多萬元。接到報案後,南京秦淮警方迅速展開偵查,於近日將嫌疑人洪某抓獲,發現他用類似手法還騙了不止一個人。很快,李女士添加了一名叫洪某的男子的微信,對方發來了公司的地址讓李女士前來辦理貸款。來到對方提供的地址,李女士發現該公司裝修大氣,看起來很有實力。李女士和對方籤訂了10萬元的貸款協議,承諾三年內分期償還,並繳納了2.6萬元的貸款押金,對方表示等貸款結清後就退還押金。轉眼間到了19年10月份,李女士通過手機銀行提前將貸款全部結清。
-
小微貸款中介收費是一場共謀?
中介收費問題,本質是市場的畸形導致的,多少金融機構在管控中介收費上下了苦工,產品介紹上明確表示除利息外不加收任何費用,簡訊中提醒,籤署合同讓客戶確認沒有其他收費,放款時再次確認,放款後還有電話回訪。 但實際情況呢?客戶不會告訴你實情,客戶主動隱瞞中介收費的事實,甚至有時金融機構發現蛛絲馬跡,客戶幫中介打圓場。
-
共謀下的小微貸款中介收費
目前小微企業貸款的不良率看起來相對較低,一是由於在政府的號召下,在監管對金融機構兩增兩控強力考核下,所有金融機構盡全力在小微市場上投放,小微企業的流動性一時半會不會出問題;二是因為監管政策要求對還款困難的小微客戶金融機構的貸款到期時要應延盡延,現階段不會體現出不良;三是正常經營的小微企業,貸款後不會馬上資金枯竭,即使經營不善,也需要一定的時間周期才會爆發。
-
賭光、花光客戶60萬賣房款 中介員工詐騙,賣房人損失誰賠
焦點爭議 賣房人:中介公司應擔責賠償責任 雖然被告人程某被判了刑,但因程某已將詐騙的賣房款揮霍殆盡,無力償還陳先生損失。無奈之下,被害人陳先生只好又提起民事訴訟,將房產中介公司告上法庭,要求中介公司承擔責任,賠償他的損失。 陳先生起訴說,縱觀程某騙取賣方人錢款的過程,中介公司存有嚴重的用人失察、未盡到居間服務義務的責任。
-
賭光、花光客戶60萬賣房款 中介員工詐騙,賣房人損失誰賠?
焦點爭議賣房人:中介公司應擔責賠償責任雖然被告人程某被判了刑,但因程某已將詐騙的賣房款揮霍殆盡,無力償還陳先生損失。無奈之下,被害人陳先生只好又提起民事訴訟,將房產中介公司告上法庭,要求中介公司承擔責任,賠償他的損失。陳先生起訴說,縱觀程某騙取賣方人錢款的過程,中介公司存有嚴重的用人失察、未盡到居間服務義務的責任。
-
微信朋友圈突現貸款廣告陷阱,有中介「錯用」銀行名義,剛剛,騰訊...
21金融圈記者點擊連結後,頁面還顯示「0抵押、0擔保」,最快1小時到帳。填寫手機號、姓名、地區、額度等資料即可進行預約,連結下方顯示有637人已預約成功,金融服務將根據個人情況由適合的正規金融機構提供。 1月12日晚記者按要求填寫了上述信息,1月13日一大早即有聲稱銀行的客戶經理用個人手機號聯繫記者稱,根據申請信息收到了記者的貸款預約申請。
-
讓人既愛又恨(怕)的貸款中介
大約130多家,常見的大約有60多家(中農工建分別算1家);銀行網點大約1700家,從事公司貸款的客戶經理大約1萬人。龐大的借款人客群和大量的貸款需求,對接這麼多的銀行網點與客戶經理,存在著大量的信息不對稱,中介行業就應運而生了。
-
貸款中介和銀行到底有什麼密不可分的關係?
而貸款中介熟悉銀行產品及政策,能為客戶匹配到最合適的貸款產品,從而提高貸款成功率。貸款中介精通貸款辦理流程及所需材料,省得來回跑補充材料;再次,通過貸款中介和銀行工作人員長期合作建立下來的良好人脈關係,他們可以催促銀行優先辦理你的貸款,走一下所謂的「大客戶通道」,讓客戶的申請獲得優先審批,大大提高貸款的效率。為什麼存在貸款中介?
-
貸款中介亂象:刻假章、PS證件,造假手段層出不窮
該公司主要負責幫顧客在信貸公司、銀行等進行貸款,顧客不符合貸款條件的,他會和中介王某靈合夥為客戶偽造虛假身份和假的證明材料騙取銀行貸款,並從中獲取提成。 對貸款人來說,他們之所以要找貸款中介,可能是為了圖方便圖省事,但更可能是因為自己無法獲得貸款,需要貸款中介幫其「扭轉乾坤」。不過,中介主要的手段,就是各種造假。
-
貸款中介盯上銀行裝修貸 套現手續費最高30%
某國有大行負責個人貸款業務的人員介紹,近期,所有貸款業務利率中,除了純公積金的房貸外,還沒有貸款項目比裝修貸的利率更低。「大概2.5到5釐。」做裝修貸業務的貸款中介吳超表示。經過貸款中介的包裝,這些利率優惠的裝修貸以首付貸的形式流入房地產市場中。
-
個人去銀行貸款為什麼總是被拒,而中介卻可以?附解決辦法
經常有小夥伴和筆者聊起,「我去銀行申請貸款,個貸經理愛答不理,幾句話就把我打發走了」。 為什麼會這樣呢?反觀貸款中介就不一樣了,個貸經理熱情的很,其中緣由在哪裡呢? 個人容易走兩個極端。 第一、耍大牌型。
-
北京刑事律師劉高鋒:貸款中介機構涉嫌犯罪的情形
為此,就催生了部分中介機構,其主要從事的業務就是協助貸款人準備貸款資料,使借款人的資質、手續以及相應的資料符合銀行的貸款要求。那麼中介機構的行為是否會構成犯罪呢?二、中介機構僅協助準備資料,未準備虛假資料中介機構並未為貸款人貸款準備虛假資料,僅協助提供和指導準備相應資料(諮詢活動),不會涉嫌犯罪。三、中介機構開展「套路貸」業務實踐中,很多的中介機構開展貸款業務。如果中介機構開展其他犯罪活動的,按照相應犯罪定罪處罰。
-
年底大部分銀行下調貸款利率,中介不收服務費
每年年底都是銀行、貸款中介衝業績的「關鍵時期」,業界攬儲熱情高漲。 近期,多家銀行便已提前布局2021年「開門紅」,而中小銀行一馬當先,成為主力軍。 據記者了解,今年攬儲仍是各銀行的主要任務,部分銀行推出了高利率存款產品和多種促銷活動吸引客戶,有些產品利率甚至高達4.125%。
-
廈門貸款中介很活躍 部分收取1%左右的服務費
湖濱南路一家資產管理公司的客戶經理小姚的話語,對很多「貸囧族」或許很有吸引力。不過,他說的並不是住宅按揭貸款,而是以消費或經營為主要用途的抵押貸、信用貸。 中介們似乎對這些貸款的操作很熟悉。在蓮坂國貿附近的一個中介業務員小程這樣說:「二三十萬元的貸款閉著眼睛做,50萬到100萬元也都可以。」「要是信用貸,辦理較快,3天內就能放款。」
-
房產中介公司前員工為還網貸 詐騙房租上萬元被刑拘
九江一房屋中介前員工,為還網貸,竟將心思動到客戶身上,假借幫客戶租房之名,騙取錢財。目前,犯罪嫌疑人高某已被刑事拘留。 8月28日23時許,佔某急匆匆地到轄區派出所報案稱被中介騙了錢。民警詳細了解得知,今年7月份,佔某在中介高某手中租了套房子,由於之前曾與高某有過合作,出於對高某的信任,找房子,看房子,跟房東籤訂合同,都是由高某全程操作。
-
民間借貸利率劃定新「紅線」黑心個人貸款中介何去何從
此前,雖然對民間借貸劃定了年利率24%和36%的兩條「利率紅線」,但在實際操作中,有部分個人貸款中介(簡稱貸款串串)往往通過收取「服務費」、「中介費、「延期費」等方式突破或變相突破法定利率紅線。據了解,在信貸市場有不少貸款串串打著正規貸款中介機構的名義,或冒充銀行職員的形式招搖撞騙牟取暴利。
-
為什麼我們個人去銀行貸款總是被拒,中介卻可以?
2.就是膽小怯懦型,懇求你們給我借錢吧,我現在真的很需要這筆錢,我保證到時間就按時還款的。銀行都是有風控的,肯定要詳細了解你的基本情況,能夠確定你這筆錢收得回來,才放心給你借款的。在借錢的時候,我們只需要不卑不亢,不需要怯懦,銀行其實和中介沒有什麼區別,他也只是一個盈利機構。
-
校園貸中介充斥社交媒體 資料造假獲取貸款,1萬收2000元手續費
每經記者肖樂每經編輯廖丹儘管校園貸已被取締,但一些為大學生提供網絡貸款的渠道依然在社交網絡上潛行。也就是說,小王通過中介在洋錢罐上申請借款3000元,除去平臺和中介收取的費用,實際上,最終能到手的不到2000元。上述現金貸業內人士表示,正規中介會給平臺導流客戶,但不會幫客戶做資料。「正常的中介導流推廣是按點擊註冊或者下款金額向平臺收費,給平臺導一個點擊或者一個註冊賺1到2塊,下款賺的費用和每一件放款的額度有關。」
-
深圳男子貸款被黑中介套路,到手11萬卻收銀行50餘萬催收通知
王先生表示,其因做生意急需資金周轉,可是因個人資質不夠,一時申請不到銀行貸款。 通過朋友介紹,認識了男子李某某,對方聲稱其所在的中介可幫王先生「包裝」資質,並貸到足夠款項,王先生應允。隨後,他陸續收到了該公司轉來的11萬元,而銀行的催收提醒卻告知王先生欠貸50餘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