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都在讀書,孩子看到繪本只知道撕,5招教你養育出愛書寶寶

2020-12-23 佑媽育兒經

今天是世界讀書日,你知道繪本是什麼時候發明的嗎?

17世紀!繪本至今已經流行了300多年。

繪本在17世紀誕生。

可是很多父母還在把繪本當做文學啟蒙、識字讀物,浪費了最重要的價值。

繪本是孩子幼年時的心靈滋養。寶寶會在繪本中主動尋找自己熟悉、感興趣的部分,還會將繪本中獨到的東西再還原到生活當中。

父母引導很重要

明星爸爸鄧超曾經在微博力推了一個繪本,《是誰嗯嗯在我的頭上》。

鄧超推薦的繪本,是誰嗯嗯在我的頭上。

很多家長買了之後特別失望,說整個書都在講動物的糞便,哪個動物拉出的粑粑是哪個樣子。怎麼會有很多寶寶喜歡這本書,喜歡這個故事。

因為「屎尿屁」就是小孩子喜歡的一種存在。根據弗洛伊德的理論,人體的排洩行為伴隨著快感,寶寶最初能夠體驗的快感就來源於屎尿屁,所以他們非常喜歡這個繪本。

你看,寶寶喜不喜歡閱讀,跟父母的引導有直接關係。你如果站在成年人的立場看待閱讀這件事,就無法get到寶寶的興趣點。

為什麼要給寶寶讀繪本

讀繪本不是為孩子奠定文學基礎,也不是為孩子建立認知體系,甚至也不是為了用這本書糾正孩子的某些行為習慣。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我們的目的是什麼呢?

育兒專家指出,為孩子提供豐富大量有趣好玩兒的童話書,是為了讓孩子享受它,讓他和書之間建立一種正向積極喜悅的聯繫

孩子能在繪本中學習生活技能。

繪本與孩子的生活密切關聯。

比如,我們馬上就要過勞動節了,後面還有國慶節、聖誕節、春節。這些都是孩子身邊正在發生的重要生活。借著繪本,跟孩子分享世界上的風俗傳統,就建立了閱讀與生活的關聯。

另外一種重要的關聯是孩子本身的成長事件

比如,寶寶學習自己大小便,突然發現男孩女孩的身體構造不一樣,這些重要的成長節點都可以經由繪本,娓娓道出。這比父母乾巴巴講述來的有吸引力。

好的繪本伴隨著兒童成長,它符合兒童的一般發展水平,可以更好的滿足孩子的需要。

分齡閱讀VS分級閱讀

既然閱讀繪本有這麼多好處,有家長提出,趕緊給我列個書單,我照著去買。這樣仿佛就為孩子鋪就了一條更好閱讀的大道。

但其實,很多親子閱讀倡導人或者育兒專家的意見是不一樣的。

繪本沒有固定的薦書書單。

按照種類劃分,主流的薦書方式是分齡閱讀和分級閱讀

如果父母不能準確區分,就可能帶著孩子走向一條錯誤的道路,把孩子從閱讀上越推越遠。

據悉,分齡閱讀的主要依據是年齡。

不同年齡段的孩子有不同的發展矛盾和困惑,也有不同的學習需要和需求。比如1歲多的孩子吃手,2歲多的孩子尿床,3歲的孩子有入託分離焦慮症。

分齡閱讀就是用好玩的故事,幫助家長做親子溝通,借著繪本來跨越這些困惑

英文繪本中採用分級閱讀。

分級閱讀的依據不是年齡,而是水平。

主要是考察孩子通過閱讀文字獲取信息的能力,包括閱讀速度,閱讀準確度,對於文本意思的理解等。

但是大部分孩子在閱讀的時候體現的不是能力,而是參與其中的娛樂性和遊戲感。『

如果家長把這兩種不同的閱讀方式混在一起,往往會給孩子造成很大的壓力,同時也帶給自己很大的焦慮。

你會不停地去想,孩子讀懂了沒有?哎呀,別的孩子已經能讀短篇小說了,我家的還在讀繪本。這種壓力和困惑,會傳導給孩子,讓孩子越來越不喜歡讀書

親子閱讀的正確打開方式

小寶寶也可以讀繪本。

也有父母問,我寶寶還小,看見繪本只知道撕和吃,該怎麼引導他看書。

其實不用著急,撕和吃本身,就是讀書方式,寶寶在用他能力範圍內的方法認識書,構建與書的關係。

怎麼樣才能有效促進親子閱讀呢?給大家分享5個方法。

父母需要提高讀繪本的技能。

父母講故事。把一個故事繪聲繪色的講出來。

最後把故事的解讀留給小朋友,而不是講完故事之後,一定要說一句,告訴了我們什麼道理。

父母說故事延伸一下繪本相關,爸爸媽媽自己童年的事。你會發現孩子不僅想聽到優秀的文學故事,他還會對身邊的人表示好奇,非常希望能夠跟大人聊一聊大人的故事。

父母演故事。父母可以把繪本演一演玩一玩,比如拿出一個玩偶當做故事裡的人物,跟孩子對話,讓孩子感到放鬆。

父母玩故事。很多孩子都喜歡《石頭湯》。父母也來嘗試煮一鍋石頭湯,讓孩子感受到故事中的角色經歷過的樂趣。

父母聽故事。傾聽者很重要。孩子可能會講一個跟繪本完全不一樣的故事。這恰恰是孩子最好的學習方式,父母需要仔細聆聽孩子的心聲。

等孩子大些,就可以自主閱讀。

所以,儘可能的放鬆,享受和孩子一起讀書的過程。認真觀察那個懷抱中的孩子,看書的時候是不是開心,是不是專注。這才是最重要的。當然,你也要相信,大量閱讀之後,這個喜歡讀書的孩子,無論是文學修養、識字能力,還是寫作能力,都會有不一樣的提升。

我是佑媽,每天分享一個育兒故事,讓育兒變得更簡單更快樂~

你家孩子喜歡閱讀嗎,你又是如何引導的?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交流~

相關焦點

  • 給孩子買了那麼多繪本,為啥還是不愛讀書?問題可能出在你身上
    我們都知道,閱讀是未來語文學習的重中之重,閱讀也是提升涵養、建立自信、好性格養成的重要途徑。閱讀可以說是最簡單有效的投資方式。幸運的是,如今的爸爸媽媽,大部分都已經明白了這個道理,繪本的普及率也已經非常高,但凡有孩子的家庭,誰家連個繪本都沒有反倒成了稀奇事。
  • 《媽媽的心》:感受繪本力量,教你3招,搞定3—6歲閱讀黃金期
    所以,在「世界讀書日」這一天,我選擇和5歲的孩子再一次共讀《媽媽的心》,用心感受繪本閱讀的力量,並教你3招實測有效的辦法,幫你搞定孩子閱讀問題。這也體現了繪本文字的重要性。日本繪本之父松居直曾在《繪本之力》中指出,對於孩子來說,文字即是語言,講給孩子的故事,要寫得如眼前發生一樣,這是很難的。但真正好的文字語言,卻可以讓孩子從已有的畫面中看到、聽到、捕捉到更加細微的畫面感,腦補出繪本中沒有的畫面,故事自然就連起來了。
  • 兩招讓孩子愛上閱讀,愛讀書的孩子更容易找到美好人生的入口
    給孩子選擇不合適的繪本,不僅浪費了金錢,更重要的是無法通過閱讀繪本讓孩子得到正確的認知,受到美好的薰陶。《當孩子遇見書》中對於繪本的選擇給出了以下建議:1、選擇和生活貼近的繪本經常關注育兒頻道的媽媽們都不難發現,經常被推薦並且口碑比較好的繪本大都是國外的譯本。
  • 親子共讀《媽媽的心》:教你3招,讓繪本開啟3—6歲閱讀黃金期
    所以,在「世界讀書日」這一天,我選擇和5歲的孩子再一次共讀《媽媽的心》,用心感受繪本閱讀的力量,並教你3招實測有效的辦法,幫你搞定孩子閱讀問題。,而且相對於說出來,媽媽更願意通過生活裡的點滴行動來告訴孩子:這是我愛你的方式。
  • 《無條件養育》:有毒的父母,如何才能培養出「無毒」的孩子?
    01、為什麼有條件的愛對孩子「有毒」呢?世上大多數育兒書籍都在教育世人對於孩子,需要用較強的手段去控制孩子,如果孩子不聽話,就會打屁股,只有乖乖的孩子,才會讓大家喜歡,這是附加了條件的愛,只會讓孩子更加叛逆。
  • 不愛讀書的父母,如何能夠培養出能識字看小說的5歲孩子?
    大家都知道閱讀的好處啦,有人會說,我不愛讀書啊,所以培養不出愛看書的孩子啊。其實有方法的啊。我家孩子5歲時就能夠看五年級孩子看的中文小說了,識字也不用父母教的就學會了。我家親子閱讀很少,因為她在我意識到要親子閱讀的時候就已經能自主閱讀看中文小說了。那麼想不想知道本人的秘訣呢?這些方法跟你家長愛不愛讀書沒關係,跟家長的執行力有關係。一.父母先讀書。
  • 親子繪本《養只小龍很簡單》傳達「養育」理念
    正如養育孩子,當了爸媽之後,才會體味其中的辛勞與歡愉。對於新手父母來說,「養育」也並不是不足為人道也,比如《養只小龍很簡單》,繪本的作者和畫家極力傳達的正是我們所說的「養育」,正是這樣的「歡樂時光」。一本關於爸爸的書這是一本十分可愛的作品,光看書名就被吸引。
  • 全世界孩子都愛屎尿屁,你家娃要的屎尿屁繪本清單來了
    4、6、8,這等差數列的三小隻很快打得一片火熱,經常湊在一起,你說幾句我說幾句,然後爆發出一陣陣狂笑。他們的共同話題只有一個——屎尿屁。沒錯,即便孩子上了小學,即使都讀到三四年級了,依然對屎尿屁那麼沉迷。我親眼看到8歲的嘟嘟,連續一個多小時講各種自編的放屁故事不帶重複,而旁邊的小弟小妹負責大笑和崇拜。全世界孩子都愛屎尿屁,這沒什麼丟臉的。我們小時候可能比我們的孩子說得更多。
  • 心理學家幫你繞開男孩養育的「坑」
    比如有的孩子要打工掙錢,幫家裡增加收入。大孩子要幫忙照顧弟弟妹妹,或者幫忙做家務。現在的孩子都不缺吃穿,有電腦有手機,生活的一切都已經被安排妥當。父母會說:「我們不需要你做什麼,你只要好好讀書就夠了。」但恰恰是這種「不需要」,讓孩子喪失價值感。
  • 教你簡單5招,這麼讀孩子更優秀!
    給0~3歲寶寶讀繪本,你心中是不是也有很多疑問?給小嬰兒講繪本要不要指讀?不同月齡要用什麼方法讀?都需要注意什麼……今天珠珠幫你解決心中的疑問,不同月齡要用不同的方法講繪本,寶寶才會愛上閱讀。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有種現象:我們家長每天給小嬰兒說的話基本上都是名詞和動詞。比如:寶寶,這是水杯、這是蘋果、這是汽車;寶寶,別碰水瓶……並且這一兩個月說的話都是重複的,很少出現新的詞彙。《父母的語言》這本書裡提到,如果父母給0~3歲的寶寶輸入大量積極的語言,孩子的智商會遠遠高於那些詞彙量少的孩子!
  • 孩子不聽話?別吼了!家長學會這5招,讓孩子對你心服口服
    孩子不聽話?別吼了!家長學會這5招,讓孩子對你心服口服孩子在不斷成長的過程中,父母跟孩子之間的關係也在不斷發生變化。在孩子初入人世時,父母是他的全世界;後來,父母就成了孩子的老師,教他如何為人處世;等到孩子大了,我們跟他的關係卻&34;,越發微妙。
  • 我們都忘了養育孩子的初衷,是愛與快樂
    但一定也有許多家長覺得,道理我都懂,但就是做不到。從方法論角度看,所謂的「聽過了許多道理,卻依然過不好這一生」,因為你只聽了道理,卻沒有去踐行它。知乎上有一位匿名用戶,分享了母親從小到大養育她的點點滴滴。在問題《你見過哪些父母驚豔到你的教育方式?》下,這個答案,獲得了6.8w的高贊。首先,我想讓大家看看這位母親在日常生活中是怎麼做的。
  • 培養愛讀書的人種,如何陪孩子走向獨立閱讀?
    那是因為對這個階段的孩子來說,遊戲就是生活的全部。他們可不需要你通過閱讀來明白什麼道理。他們就是喜歡書本帶來的愉悅感,喜歡跟父母通過書本互動,或者跟書本互動(很多書真的會自己動的)。這就是孩子們對閱讀最初的目的和愛。 可是到了6歲(有的孩子是5歲)的時候,他們就會不一樣了。
  • 為什麼你家孩子不愛讀書?原因在這裡
    於是,有的家長就把繪本當作孩子識字課本,教孩子認字被擺在了第一位,指著書上的字給孩子讀、教孩子寫,讀完還要檢驗孩子的學習成果。有的孩子三、四能認出很多字,但這種結果卻是以閱讀興趣為代價,讓孩子徹底失去了閱讀的快樂。
  • 【好書推薦】讓不愛讀書的孩子愛上書的4個繪本
    陪伴女兒親子共讀五年多,度過了無數溫馨美好的時光,也讓我見識到書的力量。女兒並非天生的書蟲,在她那樣的年齡,自由玩耍所帶來的快樂,絕對要大於靜心閱讀所帶來的快樂。然而我知道,無論處在多麼焦躁鬧心的狀態下,只要我捧起一本書,繪聲繪色朗讀出裡面的故事,女兒就會瞬間安靜下來,進入另一個真善美的世界。
  • 《養育女孩》,教父母家長培養女孩的寶典
    畢竟,現在社會人手一個手機,都是低頭族。在手機這個問題上,父母是第一責任人。父母的一言一行對孩子影響深遠。如果你在孩子面前玩手機,那孩子一定會盯著手機看,好奇手機裡有什麼好玩的東西。如果你是一個愛閱讀的爸爸媽媽,在孩子小的時候,給他讀繪本故事,睡前故事,那他以後一定也會養成愛看書的好習慣。如果你喜歡音樂,你可以帶他去聽音樂會,看音樂節目,這樣耳濡目染,孩子也會受到影響。
  • 普通繪本紀錄故事,好的繪本描述故事,最好的繪本教你講故事
    好奇-提問-探索-理解-掌握,每一步都教你做1、通過道具引起好奇很多父母不知道該如何開始和孩子講故事,不知道該隆重一點還是隨意一點,不知道如何開始、如何切入。能得到平日裡夢寐以求的手電筒,這一招已經可以徵服絕大多數的小朋友特別是男孩子了。立馬興趣十足,一切行動聽指揮,乖乖在你面前坐好,等你開講。
  • 孩子不愛讀書怎麼辦?簡單五步驟養成閱讀習慣終身受益
    李苦禪說:「鳥欲高飛先振翅,人求上進先讀書。」你是否也想讓孩子從小就愛讀書愛學習呢?有媽媽跟我說:「我們家買了挺多書的,孩子根本不看。晚上約好一起看書,總是東跑西跑,他安靜不下來。」因為培養閱讀習慣這個問題,我接到了太多媽媽的詢問了。根據大家的情況分析後我發現了很多共性的東西,稍後我將一一跟大家來說明。
  • 全世界都在催孩子快點兒長大,只有這本書讓孩子「慢半拍」
    茅盾5歲時,母親就成了他的啟蒙老師,她挑選了《字課圖識》、《天文歌略》、《地理歌略》為教材,還根據《史鑑節要》,編成孩子感興趣,讀起來朗朗上口的歌謠,作為茅盾的歷史讀本。 7歲時,母親便送茅盾進新式學校讀書。 當然,茅母不僅要求孩子接受新式教育,她自己也每天堅持讀書看報,去接受新事物。
  • 教你一招,只需用它抹一抹,5分鐘煥然一新
    教你一招,只需用它抹一抹,5分鐘煥然一新又到年底了,家家戶戶都開始了一年一度的年前大清掃,別的地方的衛生都還好搞,可是廚房卻是中國人的重災區了。不管是南方還是北方人,但凡中國人家裡的廚房,只要是經常開夥做飯的,基本都是油煙瀰漫。一般來說,愛乾淨的人家都會習慣性做完飯就將抽油煙機及廚房牆壁擦一下,要不時間稍微一長就不能見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