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臨近高考,越是不想學習的考生怎麼辦?

2020-08-20 藍海志願填報平臺

文|藍海志願


隨著高考的臨近,很多同學表示,我知道考前還需要進行複習,並且很關鍵,也知道自己最後的複習階段應該做什麼,但是就是學不進去,即便無聊的發呆,也不想學習!看著教室窗外樹上的鶯鶯燕燕,光影斑駁,一簇樹葉悠來悠去就更不想學習了!


一些考生開始產生「心理飽和」現象。一些考生會遇到複習效率開始下降,有時甚至是「刀槍不入」。什麼也裝不進去,複習什麼要點都記不住,做了題後回想做了什麼也是模糊不清,心理很是著急。這是一種「心理飽和」現象。

「心理飽和」現象在日常生活中也會出現,做事情過程中會產生效率下降,韌性、耐力減弱等等。一些成績不錯的考生會說:也不是煩躁,也不是沒信心,就是複習不進去了。這正是「心理飽和」現象的典型反映。


「心理飽和」不是說高考複習已經盡善盡美了,盡如人意了,高考複習再給幾個月的時間也會有內容安排的。

「心理飽和」是一種現象,這種現象一般產生在臨考之前,運動員的訓練、特別是大賽前的訓練也經常出現「心理飽和」現象,如果這個時候再去研究細節動作,再去矯正一些技巧偏差,運動員也會產生「心理飽和」現象。


如何克服「心理飽和」現象

1、適當減少複習時間,增加娛樂、鍛鍊、散步時間。複習效率、複習質量與複習時間有著很大的相關性,但是疲勞戰術的效率肯定是低的。臨近高考,狀態是第一重要的,適當的休整非但不會影響複習效率,反而會提高效率和效益。保持愉悅的心情是克服心理飽和的最有效方法。

2、複習形式要有變化。許多考生的複習就是做題,越做「心理飽和」現象就越嚴重,其實高考複習越是臨近高考就越要回歸課本,因此不妨少做一點題,多看看《考試說明》,多看看課本,改變一下複習方式。用思維導圖把知識點進行整理。


3、「心理飽和」現象在各學科上表現也是有差異的。凡是反應比較重的學科可以暫時少安排時間,反應比較輕的學科就多安排一些時間。

4、抓住中低檔試題。既可以突出重點又可以提高複習信心,效率和效益也會雙豐收。少做、不做難題,努力避免「心理飽和」現象的加劇。

5、改變學習環境。大腦喜歡空氣清新,衛生整潔的環境,考前的複習不要長時間呆在室內,只要天氣條件允許,就到戶外環境好的校園、公園,開闊的地方進行回想整理型的複習。

6、總之,考生的最後複習要具有靈活性、機動性,不要和自己較勁,要豁達、從容,複習什麼都會有收穫。


其實,高考前覺得非常重要,似乎不複習就會影響到考試成績的內容,幾乎都不會原題重現在高考試卷裡。

為什麼?因為高考的內容絕大多數都是考查基礎知識,考查的更多是知識的應用能力,而不是研究和深入解決難題的能力。

所以,在高考複習的最後時間,需要做的就是把已經掌握的知識熟練地應用,同時加以有針對性的訓練以保持「手感」,就會取得自己滿意的成績!

PS:對新高考志願填報感到迷茫?想了解更多有關志願填報的信息嗎?更多院校的招生信息、綜合評價、招生政策、志願填報方案,為即將面臨高考的學生提供免費諮詢。我們定期還有高中升學規劃的專家講座,為廣大考生和家長分享高中升學規劃的知識要點,藍海志願在這裡希望能幫助到每一位考生,每一個家庭;

相關焦點

  • 又一地高三緊急叫停複課,高考臨近,複習效率低怎麼辦?
    ,但是在家學習的那2個月,你比別人落下了多少,心裡是有數的。其實這是一種正常的現象,高三複習已經進入衝刺階段,之前一直都處於一種高度集中的狀態在複習,持續的時間長之後,效率難免會有所下降,但考前又是衝刺的黃金階段,總是覺得複習不進去怎麼辦?這個時候同學們一定要學會調整學習狀態,千萬不能在這個關鍵時期敗下陣來。
  • 學生:越是臨近期末考,越想放縱自己!如何走出這樣的怪圈?
    案例分享昨天晚上,有一位初一的小朋友諮詢穆老師,他說越是臨近期末考,就越是不想學習,明知道自己成績不好,可心裡就是想著玩,該怎麼辦?說句實話,具有這樣心態與想法的學生不在少數。老穆之前有兩位學生,他們的情況是這樣的,如下:學生A:中考三模時,語文僅考90分(滿分150分),剛好及格。
  • 臨近護考了,學習起來沒有頭緒怎麼辦?
    每個夏天的日曆上,都有兩天被濃墨重彩地標紅,被鄭重其事地寫著兩個字——「高考」。今年高考雖然沒有如約而至,但它還是來了。現在不少人回憶起高考前那段時期,腦海中蹦出來的三個詞一定是:緊張、焦慮、失眠。因為高考是人生的轉折點,高考的結果雖然不能決定命運,但多少能影響命運。話說回來,高考的結果雖然重要,但過程也很重要,因為準備高考的過程中可以讓人學會積極改變命運的能力!
  • 高考臨近,孩子想打「退堂鼓」,不願參加高考該怎麼辦?
    隨著考試一天天逼近,高三學生的內心也跟著焦慮緊張了起來,對於2020屆的高考生來說,今年的備考環境更為艱辛,由於疫情的緣故,各地的高三生在家上了很久的網課,學習效率大打折扣,雖然高考時間延遲了一個月,但不少同學還是覺得複習時間不夠用,承受著較大的備考壓力。
  • 臨近高考 考生最忌打亂作息規律
    全國高考即將開始,家長是考生的後勤保障,休息狀況決定臨場表現,今天,醫健館著重向讀者介紹考生睡眠方面應該注意的問題。  如何休息好,讓考生保持最佳的應考狀態,這是家長最為關注的問題。於是,不少考生家長糾結於睡眠時間長短,妄圖找出個最佳答案。其實,在睡眠問題上,只要孩子沒有失眠症,家長不妨「無為而治」。
  • 高考過程中出現發熱怎麼辦?不要擔心,處理措施已經準備好
    高考過程中出現發熱怎麼辦?不要擔心,處理措施已經準備好今年是個「特殊年」,由於疫情原因,今年高考的防疫問題已經成了熱議話題,各方面都備受關注,然而隨著高考臨近,特別是北京地區的考生,是非常關注考場安全的。
  • 臨近高考,考生應具有的心態
    那麼,臨近高考,學生應葆有什麼樣的心態呢?首先,鎮定。泰山崩於前而不驚,麋鹿興於左而目不瞬。高考是人生的頭等大事,有壓力很正常,但不要自亂陣腳。戰場上兵戎相見,不鎮定、手忙腳亂是大忌,高考也如是。高考臨近,平時咋樣,高考期間仍然咋樣,不要患得患失,不要瞻前顧後,不要自尋煩惱,平平常常最好。再次,樂觀。
  • 高考前一個星期考生應怎樣做
    今天6月30日,距高考僅有6天的時間了,隨著高考的一步步臨近,參加高考的小夥伴們,是不是有些緊張,心裡高高低低的有點莫名的慌張呢?實際大多數的考生都是這種狀況,實屬正常,畢竟高考是人生最重要的一次大考。那這考前一周該怎樣調整和安排呢?首先要有積極樂觀平和的心態。
  • 越到高考越不想學習,二輪複習到底怎麼做?
    二輪複習高考臨近,很多人學習效率開始下降,有時甚至什麼也裝不進去,什麼要點都記不住;做了題後回想做了什麼也是模糊不清克服「心理飽和」可以這樣做:1、適當減少學習時間,增加娛樂、鍛鍊、散步時間。2、回歸課本,不妨少做一點題,改變一下方式。用思維導圖把知識點進行整理。3、反應比較重的學科可以暫時少安排時間,反應比較輕的學科就多安排一些時間。4、抓住中低檔試題。
  • 新高考即將臨近,高考生如何度過「高原期」?
    越到高考臨近,許多考生學習越努力,但反而沒有很好的效果,這是許多高三學生面臨的苦惱問題,有些人出現了質疑自己的能力,學習勁頭會越來越小
  • 距離中考高考越來越近,卻學不進去了!怎麼辦?
    隨著中考高考的臨近,很多同學學習效率開始下降,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30天幫孩子建立手機界限,幫孩子衝刺逆襲中高考10-160分!有時甚至是「刀槍不入」。什麼也裝不進去,什麼要點都記不住,做了題後回想做了什麼也是模糊不清,心裡很是著急。 其實,這是一種「心理飽和」現象。
  • 「越努力越慌亂,心態崩盤步步錯」| 心理學:如何避免考場焦慮?
    三年前我參加高考的時候,考前一個月成績波動特別大,每次小測總會犯很多低級錯誤,發揮不出應有的水平。做題的時候越想著「不行啊,一定不能再粗心,會的題拿不到分太冤了」,但越想越慌越錯,最後心態崩盤。(這份祝禱詞我也會截圖放在這篇文章的最後)沒想到,每年高考季都有考生私信我感想,說幫到了他們很多,或者是說他們也有類似的問題,希望我能幫忙開導一下。
  • 高考攻略| 特級教師提醒:高考複習階段有這些「坑」,一定要避開!
    備戰2021年高考,那些關鍵時刻掉鏈子,深陷高考衝刺誤區的小夥伴中有你的孩子嗎?今天我們就請大連開發區第八高級中學特級教師崔慧娟老師來為考生提個醒:高考複習衝刺這些「坑」,一定要避開!特別是在臨近高考的最後關頭,過度緊張、疲憊進而焦慮、煩躁,致使頭暈腦脹,注意渙散,思想遲鈍,坐立不安,凡此種種,都會嚴重影響考生的考前狀態和臨場發揮,甚至造成考試失常,成績打折。考前玩命的後果,往往是到高考的時候就只剩下「半條命」了。更多高考資料點這裡……考前要加強時間管理,越臨近高考越是如此,每個人都要找到自己的學習時間與學習效率的最佳結合點。
  • 孩子臨近高考壓力大。怕考不上大學【中考高考逆襲10-160分
    孩子臨近高考壓力大。怕考不上大學怎麼辦【中考高考逆襲10-160分】鹹陽市秦都區高三的一個學生諮詢說,臨近高考了,我卻覺得壓力很大。周六日早上起床都沒心思讀書,爸媽又整天催我讀書,玩電腦也覺得心裡不安。英語進步了,他們沒表揚,退步就批評,我該怎麼辦,沒心思讀書了。他們希望我考得到本科,對我抱很大期望,我很怕他們失望,壓力很大。
  • 快高考了,緊張焦慮怎麼辦?我用這個技巧成功緩解考生焦慮
    雖然這屆高考延期了一個月,可是複課之後的備考時間,仍然所剩無幾。幾次模擬考下來,有的同學就沒有信心了。再加上距離高考的日期越來越近,就會感覺到特別的焦慮和緊張。高三考生這個時期如何調整焦慮的情緒呢?反而我們的大腦就越會關注,反而擴大了焦慮的情緒。結果就是越不想讓自己焦慮越焦慮。我們可以把關注點進行轉移,放在「我還能為高考做些什麼上」、「每天我能學會一個知識點,就是勝利。」這樣做既能緩解焦慮情緒又能提升學習的積極性和行動力。
  • 高考臨近,作為家長的你得做點什麼呢?
    由於疫情的影響,2020年的高考推遲到了7月,正因為這樣一個特殊的年份,註定了今年的高考也將與往年不同,這些我們姑且不論。如今七月迫近,高考也即將來臨,有很多參加今年高考的孩子的家長都很著急,其實這時候對於考生家長來說何嘗不是一個考驗呢?那麼,我們的家長朋友這時候該如何調整好心態?在這一非常時期又該為孩子做些什麼呢?
  • 高考臨近,留校複習還是回家複習?高考過來人建議!
    ),問題寫得越具體越詳細,越有助於問題的解決(有時,當問題寫出來之後,就已經解決了)。這個問題成為不少高三黨困惑的問題,下面,先舉三個考生的例子——考生甲:我去年高考成績達二本線,復讀,是住校生。以前在家時,生活和學習上總是不緊不慢,復讀學校的時間安排很緊,除了老師布置的學習任務,基本上沒有多餘的時間自已來支配。
  • 高考來臨,老師解密考生的考前成長密碼,輕鬆迎考
    都說高考是經歷,也是成長,今年是個特殊的高考年,能參加今年高考的學生都是幸福的。高考逼近,在這最後幾天,高三梅老師要對即將走入考場的學子們,送上考前成長密碼。即將面臨高考的學生都會有一種普遍心理:「我能考好嗎?」「考不上理想的大學怎麼辦?」「高考身體不好怎麼辦?」……產生這些擔心的原因是內心的焦慮。
  • 「我不想參加高考了,反正也考不上好大學」。考前狀態差怎麼辦?
    這不眼看就要高考了,人家說反正也考不了好大學,不想參加高考了。」這可是關係孩子一輩子的大事。孩子明顯是考前焦慮,不緩解的話,即使參加高考,可能也不會有什麼好成績。遇到這種情況,哪個做媽媽的能不著急?高考還剩十幾天,許多考生感覺自己狀態不怎麼好。
  • 高考來臨,癲癇病考生應該注意什麼?
    2020年的高考來的比往年更晚一些,因為新冠疫情的影響,今年的高考各方面也與以往不同。高考已經拉開帷幕,面對這人生的一大轉折點,每一位考生都情緒緊繃,壓力劇增,尤其是對於身患癲癇的考生及其家屬,思想壓力更是超於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