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老師自學全套傳統木工技藝 給孩子開木工課

2020-12-19 網易新聞

(原標題:這位幼兒園美女老師,是個木匠)

現在的木匠已經不多見,如果是一位女木匠,那就更稀罕了,女木匠的身份標籤上再掛上一個「幼兒園女教師」的頭銜,趕緊點讚膜拜吧。

潘用仙老師在教孩子們做木工。

最近,在朋友圈廣為流傳的一組木藝製品,帶我們認識了一位「工匠」,她就是杭州市西湖區某幼兒園的潘用仙老師。幼兒園的孩子都親切地叫她潘潘老師,現在讓我們走進她的木藝製品世界吧!

看了她製作的那些木藝製品,我們不得不感嘆,高手在民間啊。

聞著刨花兒香味長大的女孩

潘用仙的父親是一位木匠師傅,家裡的家具都是由父親親手打造的,八仙桌、大衣櫃、摺疊椅、小方凳……她就是聞著刨花兒香味長大的女孩。

上幼兒園時期的她,照著衣柜上父親雕刻的花鳥學畫畫,用父親用剩的廢料玩過家家的遊戲,用長長的刨花做裙子、做假髮……對於木頭,她一直就有著一種特殊的感情。

潘用仙說,後來她成為了一名幼兒園老師,或許是受職業的影響,她特別愛動手,喜歡畫畫、喜歡刺繡,喜歡踩縫紉機,也喜歡玩木頭。她的家裡已經收集了各種各樣玩木頭的小工具,偶爾給自己挖個小勺子、或是給朋友磨根髮簪,給長輩做個印章,這一件件從木塊變成的精美物件,更激發了她想深入學木藝的欲望。

自學全套傳統木工技藝,慢慢地竟然上癮了

潘用仙花心思做木工,大概是在前年。她說,當時看到網上一些木工製品,感覺手痒痒的,想著自己能不能也做出同樣的精美作品。

於是,她就買來一些做木工的基本工具,回憶著小時候看父親做木工的樣子,憑著感覺做起了木工。過年時,她還專門找父親傳授經驗,特別是手工刨花,平刨、側刨,打榫頭。做著做著,家裡的工具已經滿足不了她的需求。去年,她利用暑假時間在一家木藝工坊申請了一個月的會員,這裡有足夠的空間和機械任她學習和創作。這一個月的時間,她在老師的指導下,用心地學習木工的基本技巧,同時從自己的需求入手,設計製作了四條換鞋凳。

原來,家裡的先生換鞋喜歡坐著,家門口沒有換鞋凳,每次他都要把鞋子拿到客廳換,換下來的鞋子又經常忘了放回門口,導致客廳經常臭鞋子成堆。有了這幾條換鞋凳,他以後也沒理由亂扔鞋子啦!

除了實用的換鞋凳,潘潘老師還設計製作了一些盤盤碗碗,單色的木塊製作出來的作品比較質樸,因為她更喜歡活潑的作品,所以選擇了不同色彩的木頭進行拼色創作,看上去也十分漂亮。

幼兒園裡開出了木工坊,潘老師是總教練

潘老師說,幼兒園在今年2月開出木工坊,有54平方米,購置了手工鋸子、榔頭、扳手、圓形鋸條等木工工具。她當之無愧成了總教練。

有了這個木工坊,幼兒園的小朋友就有了木工課。潘老師說,孩子們一個星期可以上一次課,裡面的機械非常安全,木頭是很軟的,還有專門針對孩子設計的機器,開動起來即使碰到手也造不成傷害。「安全是最重要的,這個木工課可以強化孩子們的動手能力。」潘老師說,因為開設出來的時間比較短,現在她帶著孩子們先熟悉每種工具怎麼使用,等孩子們掌握了,才能讓他們動手做木工。

潘老師還有一個大計劃,「等我家將來換房子了,我會自己動手設計室內家具,全部採用木質的,我自己動手做。」

本文來源:錢江晚報 作者:梁建偉 責任編輯:程鋼_MN7377

相關焦點

  • 木工手藝源自祖傳 美女老師要傳給幼兒園的小寶貝們
    幼兒園的孩子都親切地叫她潘潘老師,現在讓我們走進她的木藝製品世界吧!  看了她製作的那些木藝製品,我們不得不感嘆,高手在民間啊。  聞著刨花兒香味長大的女孩  潘用仙的父親是一位木匠師傅,家裡的家具都是由父親親手打造的,八仙桌、大衣櫃、摺疊椅、小方凳……她就是聞著刨花兒香味長大的女孩。
  • 幼兒園開出了木工坊 祖傳手藝女老師成「總教練」
    潘用仙老師在教孩子們做木工。    現在的木匠已經不多見,如果是一位女木匠,那就更稀罕了,女木匠的身份標籤上再掛上一個「幼兒園女教師」的頭銜,趕緊點讚膜拜吧。    最近,在朋友圈廣為流傳的一組木藝製品,帶我們認識了一位「工匠」,她就是杭州市西湖區西廬幼兒園的潘用仙老師。幼兒園的孩子都親切地叫她潘潘老師,現在讓我們走進她的木藝製品世界吧!
  • 女老師自學木工 學生們都表示很喜歡木工課
    女老師自學木工 學生們都表示很喜歡木工課時間:2017-03-10 09:37   來源:中國青年網   責任編輯:曉蕊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女老師自學木工 教學生傳統手工工藝來源:中國青年網 女老師自學木工,前日中午,在長江職業學院建築工程學院的教訓中心,數名學生戴著口罩、繫著圍裙,專注地在木頭上鑽方孔
  • 40多年老木匠願到學校教木工課 助力木藝傳承
    童師傅說,因為木工機械的廣泛使用,原來要十個人才能完成的工作量,只要兩個人就可完成了。幹傳統木工的人少了,學傳統木工技藝的人也沒了。因為沒什麼前途,連他的親兒子也不願意學這份手藝。童師傅說,其實現在並不是說不需要木工,只是對木工技藝的要求更高了,技術好的木工還是很緊缺的。比如像修建「河坊街」這樣的中式民居群,或者維修一些受保護的古建築,都需要用到技藝精湛的木工師傅。在這些方面,一位資深木工的作用是和建築工程師相當的。
  • 2106年11月-2017年1月木工課教學報告
    本學期木工板塊教學最初設定的課程目標是讓孩子能夠學會使用手鋸,並且學會使用開料鋸,兩人配合鋸開大的圓木,目的就是讓孩子能夠親身經歷和看到木料是如何從樹木一步一步被加工出來。在實際上課過程中,又進一步加入了對於粗糙木料的精細打磨工作。不管是圓木開料,還是後面的打磨,都離不開材料形狀的改變,以及由此帶來的視覺、觸覺上的改變,還有必須付出的辛苦勞動和耐心堅持。
  • 衢江:跟著體育老師學木工
    9月17日,浙江日報4版刊發文章《跟著體育老師學木工》,內容如下:鄭紅星是衢州市衢江區第一小學的體育老師,在學校裡,他被老師們戲稱是被體育耽誤的「魯班」,小小木頭在他的玩轉下能變出無數模樣新學期,學校開設了傳統木工課,這位體育老師教孩子們玩起木工活,成為同學們爭搶的「寶藏老師」。鄭紅星正在給同學們上木工課。1989年參加工作的鄭紅星,一直任教體育,不過從未放棄過玩木頭的愛好。
  • 衢江:跟著體育老師學木工
    9月17日,浙江日報4版刊發文章《跟著體育老師學木工》,內容如下:鄭紅星是衢州市衢江區第一小學的體育老師,在學校裡,他被老師們戲稱是被體育耽誤的「魯班」,小小木頭在他的玩轉下能變出無數模樣。新學期,學校開設了傳統木工課,這位體育老師教孩子們玩起木工活,成為同學們爭搶的「寶藏老師」。鄭紅星正在給同學們上木工課。1989年參加工作的鄭紅星,一直任教體育,不過從未放棄過玩木頭的愛好。他利用業餘時間,收集了不少被人丟棄的老木頭,廢舊木頭總能在他的巧手下迎來新生。
  • 女老師自學木工 在國內「木匠」課程十分少見
    女老師自學木工 在國內「木匠」課程十分少見時間:2017-03-11 09:45   來源:新民網   責任編輯:曉蕊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有才!女老師自學木工 回國在高校開設專業課程——來源:新民網     前日中午,在長江職業學院建築工程學院的教訓中心,數名學生戴著口罩、繫著圍裙,專注地在木頭上鑽方孔、雕花等,進行手工產品製作,女教師史曉燕在一旁指導他們。
  • 手腦結合木工課 讓同學們"腦洞大開"
    學校在一二五3個年級開設木工課以來,孩子們不僅大大提高動手能力,能自己做小玩具,各種奇思妙想的創意也層出不窮。  改造木頭,創意不止一種  「請大家拿出自己做的拉線轉子玩具,首先小組討論如何將它改造一下,發揮你們的想像力或變成一個新玩具,或變成一個工具。有了想法就過來拿所需的材料。」上木工課的是美術老師範海洋,在上節課自製木頭小玩具的基礎上,他給大家布置了新任務。
  • 木工課走進小學教室 「玩」的是耐心和創意
    木工課走進小學教室 「玩」的是耐心和創意 2014-11-05 08:11:07 來源:浙江在線-今日早報 作者:金丹丹  浙江在線·教育新聞網11月05日訊這個學期,杭州採荷三小江錦校區開了一門很特別的課——木工課。每周,孩子們可以在木工專用教室做上一個半小時的木工活。
  • 傳承工匠精神 培育勞動技能 鶴琴幼兒園開展木工技藝學習活動
    什麼是木工
  • 這所學校超受歡迎的木工課,居然是體育老師教的!
    不看不知道,校園課程真奇妙——體育老師變木匠、地理老師帶樂團、美術老師引導學生畫壁畫……當老師們將自己的愛好和選修課結合,這個畫風不得了。鈴鈴鈴~上課鈴聲已響起,讓我們「即課心動」,聽聽那些讓我們心動的好課。
  • 技術與創意的結合,兒童木工課精彩來襲!
    「這可不是玩具電鑽,孩子們操作起來很熟練。」日本學校把《技術與家政》作為一門專門的課程。中國傳統教育是教孩子們怎麼做,怎麼辦,什麼是正確的,孩子們只要能夠記住便好,這是典型應試教育方式。小貝爾的兒童木藝教學中,會啟發孩子思考所遇到的很多問題,比如說為什麼要用這種鋸而不用那種鋸,為什麼非要這麼切而不那麼切,為什麼要這麼打磨這麼處理?小貝爾的老師會跟孩子們一起討論研究這些問題,最終得出結論,牢牢的記住。這種對過程的思考和研究遠遠比結果重要的多,主動思考和被動思考,差一字價值千金。
  • 兒童木工教育|為什麼選擇少兒木工?
    很多家長可能會有這樣的困惑,為什麼要讓兒童接觸木工,木工製作能給孩子怎樣的收穫和快樂?
  • 惜木讓兒童木工課開展更加容易
    惜木從品牌之初就致力於讓傳統木工文化普及化,在普及過程中我們做過多次嘗試,並且以各種方式出現在大眾視線中,同時我們不躲避商業化,商業像血液一樣使得我們的項目離不開,我們希望我們服務指導的項目主體能夠盈利,能夠有更多的精力去探索木工文化與當代社會需求的高度融合。
  • 中小學木工課堂何以成「網紅」?
    近幾年杭州許多中小學都陸續開設了木工課程,其中杭州行知小學的木工課堂成了「網紅」。據說學校的木工課已經開設了很多年,孩子們已經可以自己製作杯墊、髮簪、書籤、黃油刀、刀劍、木筷等等小玩意,而且很有創意。(9月16日《錢江晚報》) 浙江85所中小學將開設木工課堂之所以成「網紅」,至少有三點原因: 一是木工課堂可以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讓學生學到許多生活技藝。孩子們放下語數外課本和作業,一頭扎進木藝學習中,在製作杯墊、髮簪、書籤、刀劍、木筷等小玩意的動手活動中享受成功的喜悅。因為生活不僅有眼前的語數外,還有詩和遠方。
  • 鐵工課 木工課
    去年我選了鐵工課,今年我和朋友一起選了木工課。木工的原理跟鐵工是一樣的,可是兩門課也有很多區別。雖然我上過鐵工課,有一兩個工具我覺得已經會用了,可是在木工課上,我發現自己並不會在木頭上用這幾個工具。第一個星期我們學使用工具和操作安全。第二個星期,我們開始親自動手做東西。有些同學做筆,有些同學做鍾,我做了一把勺子。
  • 傳統木藝如何與現代課堂銜接?老木匠遇到了新問題
    他說,自己是一個做了40多年的老木工,也是園林技師,現在已經退休了,非常想把自己的手藝傳承下去。「看到錢江晚報的報導,看到我們有那麼多中小學裡開設了木工課,我真的很高興。我願意來當中小學生的木工老師,報酬無所謂。」
  • 木工能手比拼絕活技藝見真章
    今年26歲的黃水榮告訴筆者,因為喜歡木工活,在2017年的時候就開始拜師,學習客家傳統手工木工技藝。由剛開始家人的反對到現在的全力支持,給了他很大的信心。「木工是我們中國的傳統技術,做起來也比較有意思,現在很多年輕人不喜歡做木工,覺得是落後的東西,其實在科技發達的今天,木工還是很有市場的,許多高科技往往取代不了這項手工活,我覺得應該把這些技術傳承下去。」
  • 兒童創意木工課程走紅,看了這組魔幻鳥窩,你心動了嗎
    「最近你家孩子在學什麼?」家有7歲學童的莉莉媽媽在英語培訓班的等候室跟另一位家長聊天。這是許多家長湊在一起就會涉及的話題。這一次,莉莉媽媽聽到了一個新鮮的答案:「我們在學木工。現在給小孩子學木工的培訓班很火的。」的確,現在提倡動手動腦的木工培訓課,就像幾年前的烘焙課一樣走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