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後「新木工」黃水榮
競賽現場
龍巖市長汀縣2020年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日系列活動之一——長汀縣首屆客家傳統手工木工技能競賽近日舉辦。此次競賽除進行有關理論測試外,還通過現場製作「一鬥三升」木作構件等來展現木工製作技能水平。來自全縣18個鄉鎮及9個建築企業的83名參賽選手一決高下。
比賽現場,來自新橋鎮的90後「新木工」黃水榮吸引了大家的目光,識圖、畫線、鋸、鑿、鑽、磨……只見他熟練運用各個工序,贏得現場一片掌聲。今年26歲的黃水榮告訴筆者,因為喜歡木工活,在2017年的時候就開始拜師,學習客家傳統手工木工技藝。由剛開始家人的反對到現在的全力支持,給了他很大的信心。
「木工是我們中國的傳統技術,做起來也比較有意思,現在很多年輕人不喜歡做木工,覺得是落後的東西,其實在科技發達的今天,木工還是很有市場的,許多高科技往往取代不了這項手工活,我覺得應該把這些技術傳承下去。」黃水榮說,參加這次競賽活動既是一次技藝的比拼,更是手藝的傳承,將向木工老前輩好好學習。他還告訴記者,多年來藏有一個小夢想,就是等手藝成熟了,自己開一家手工木工作坊,做自己喜歡做的事。
手藝需要傳承。參加比賽的有不少是從事手工木工幾十年的「老木匠」,也有一些剛剛嶄露頭角的新手,這一「老」一「新」的PK,也為比賽增加了可看性。「老木匠們」不慌不亂,儘管使用鋸子、刨、鑿等傳統工具,也照樣嫻熟靈活。來自濯田鎮的「老木匠」羅為法可是木工行業的老師傅了,在木工領域摸爬滾打了幾十年,在比賽現場表現得輕鬆鎮定,眼睛一瞟,墨線一打,就像用尺子事先量好似的,相當筆直,分毫不差。「薑還是老的辣。」圍觀的選手紛紛討教取經。羅為法說:「長汀縣舉辦這次活動,對手工木工技藝傳承很有意義,大家可以取長補短,更好地助力長汀古建築文化建設,還能吸引年輕人加入這個隊伍。」
此次競賽由理論知識考試和技能操作兩部分組成,按照手工木工國家職業資格四級(中級工)標準進行。競賽內容為手工木工,現場製作「一鬥三升」木作構件來展現客家木工建築製作技能。用材由組委會統一提供,重點考察選手識圖、材料加工、榫卯製作和組裝能力。選手們要在規定的720分鐘內完成「一鬥三升」木作構件製作,由專家團隊進行打分評判。
福建省工藝美術大師、評委蔡洪添表示,比賽作品整體質量很高,反映了長汀民間有大量優秀的傳統木工藝人。
此次技能競賽,不僅檢驗了長汀縣手工木工行業從業人員的自身技藝,更是發現更多的客家傳統營造技藝傳承人,挖掘、培育和壯大了一批實用型、技能型本土工匠人才隊伍,也進一步激發傳承和保護客家古建築風格風貌、營造技藝的熱情,為長汀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和利用作出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