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工能手比拼絕活技藝見真章

2020-12-19 環京津新聞網

90後「新木工」黃水榮

競賽現場

龍巖市長汀縣2020年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日系列活動之一——長汀縣首屆客家傳統手工木工技能競賽近日舉辦。此次競賽除進行有關理論測試外,還通過現場製作「一鬥三升」木作構件等來展現木工製作技能水平。來自全縣18個鄉鎮及9個建築企業的83名參賽選手一決高下。

比賽現場,來自新橋鎮的90後「新木工」黃水榮吸引了大家的目光,識圖、畫線、鋸、鑿、鑽、磨……只見他熟練運用各個工序,贏得現場一片掌聲。今年26歲的黃水榮告訴筆者,因為喜歡木工活,在2017年的時候就開始拜師,學習客家傳統手工木工技藝。由剛開始家人的反對到現在的全力支持,給了他很大的信心。

「木工是我們中國的傳統技術,做起來也比較有意思,現在很多年輕人不喜歡做木工,覺得是落後的東西,其實在科技發達的今天,木工還是很有市場的,許多高科技往往取代不了這項手工活,我覺得應該把這些技術傳承下去。」黃水榮說,參加這次競賽活動既是一次技藝的比拼,更是手藝的傳承,將向木工老前輩好好學習。他還告訴記者,多年來藏有一個小夢想,就是等手藝成熟了,自己開一家手工木工作坊,做自己喜歡做的事。

手藝需要傳承。參加比賽的有不少是從事手工木工幾十年的「老木匠」,也有一些剛剛嶄露頭角的新手,這一「老」一「新」的PK,也為比賽增加了可看性。「老木匠們」不慌不亂,儘管使用鋸子、刨、鑿等傳統工具,也照樣嫻熟靈活。來自濯田鎮的「老木匠」羅為法可是木工行業的老師傅了,在木工領域摸爬滾打了幾十年,在比賽現場表現得輕鬆鎮定,眼睛一瞟,墨線一打,就像用尺子事先量好似的,相當筆直,分毫不差。「薑還是老的辣。」圍觀的選手紛紛討教取經。羅為法說:「長汀縣舉辦這次活動,對手工木工技藝傳承很有意義,大家可以取長補短,更好地助力長汀古建築文化建設,還能吸引年輕人加入這個隊伍。」

此次競賽由理論知識考試和技能操作兩部分組成,按照手工木工國家職業資格四級(中級工)標準進行。競賽內容為手工木工,現場製作「一鬥三升」木作構件來展現客家木工建築製作技能。用材由組委會統一提供,重點考察選手識圖、材料加工、榫卯製作和組裝能力。選手們要在規定的720分鐘內完成「一鬥三升」木作構件製作,由專家團隊進行打分評判。

福建省工藝美術大師、評委蔡洪添表示,比賽作品整體質量很高,反映了長汀民間有大量優秀的傳統木工藝人。

此次技能競賽,不僅檢驗了長汀縣手工木工行業從業人員的自身技藝,更是發現更多的客家傳統營造技藝傳承人,挖掘、培育和壯大了一批實用型、技能型本土工匠人才隊伍,也進一步激發傳承和保護客家古建築風格風貌、營造技藝的熱情,為長汀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和利用作出更大貢獻。

相關焦點

  • 技能才藝大比拼 天府新區工匠亮絕活
    技能才藝大比拼
  • 河北棗強:體驗木工技藝 樂享快樂暑假
    7月25日,在河北省棗強縣肖張鎮一家傳統木工技藝展館,學生在欣賞木工作品。連日來,河北省棗強縣依託本地傳統木工技藝資源,開設豐富多彩的暑期興趣課堂,「零距離」體驗傳統技藝,培養少年兒童的匠心精神,感受傳統文化魅力,樂享暑假。
  • 黎平縣舉辦手工木工培訓班
    黎平縣舉辦手工木工培訓班 發布時間:2019-05-23 17:43:49      來源:貴州網   為提升民間匠人和鄉村手工業者理論水平,
  • 阿木爺爺木工技藝短視頻走紅海內外
    通過他的短視頻,更多人見識了中國傳統木匠技藝的精湛,以及蘊藏在榫卯結構中的古老智慧。 擁有270萬粉絲,單個視頻點擊量達4200萬,在海內外網際網路上廣泛傳播……最近,「阿木爺爺」做木工的視頻在網絡上走紅。
  • 百餘中小學生比拼木工手藝
    本報記者 許琴 攝 南報網訊 (通訊員 朱薇薇 李紅舉 記者 許琴)8月18日,2018年南京第二屆青少年創意木工大賽在南京國際展覽中心舉行,來自全市中小學的16支參賽隊百餘名「小木工」同場競技,展示自己的木工技能
  • 廣東高職青年教師秀絕活拼教學
    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劉盾 通訊員 連燕純 劉慧嬋)廣東肇慶醫學高等專科學校教師餘淑儀腳踩振動儀,眼蒙黑紗,在昏暗的光線和晃動的環境中,仍手穩眼定心明地在人模上一針見「血」。「蒙眼扎針」絕活等幫餘淑儀奪得廣東省第五屆高校(高職)青年教師教學大賽總決賽理科綜合組冠軍。近日,廣東省第五屆高校(高職)青年教師教學大賽總決賽在廣東財經大學舉行。本屆大賽由廣東省總工會、廣東省教育廳主辦,廣東省教育研究院、廣東省教科文衛工會承辦,廣東財經大學協辦。
  • 杭州舉辦建設行業手工木工技能競賽
    昨日,由市建委、市人社局、市總工會聯合主辦的杭州市建設行業手工木工職業技能競賽正式拉開帷幕。  據了解,近年來,杭州市為加快推動高技能人才培養,打造「建築工匠」隊伍,自2013年以來市建委持續開展了杭州市建設行業職業技能競賽工作。
  • 木工雕刻是已知最古老的手工技藝之一
    無論你是屬於藝術品雕刻一族,還是掌握著等同於甚至超越前人的家具雕刻藝術,了解木工雕刻的歷史都能給你帶來自我滿足感和價值感,這種感覺在你出售親自雕刻的作品時會變得更為強烈。 隨著閱讀的深入你會發現,木工雕刻已經滲透到自人類產生以來的所有文化與種族之中,世界上每個國家都有一段自己的木工雕刻歷史,它也是人類最古老的技藝之一。
  • 幼兒園老師自學全套傳統木工技藝 給孩子開木工課
    (原標題:這位幼兒園美女老師,是個木匠) 現在的木匠已經不多見,如果是一位女木匠
  • 兩會「平年」見真章
    參考消息網3月11日報導 新加坡《聯合早報》網站3月8日刊登《平淡兩會見新意》一文,作者韓詠紅在文章中稱,從新聞報導與觀察中國的角度來說,兩會呈現的多重面向,理想與現實在中國的矛盾,都是值得觀察的內容。文章稱,今年採訪兩會到底要關注什麼,成了好些外媒的煩惱。
  • 傳承工匠精神 培育勞動技能 鶴琴幼兒園開展木工技藝學習活動
    什麼是木工
  • 學業務 練絕活 當能手
    連日來,兵團各團場紮實開展冬季培訓,全面提升職工群眾綜合素質,引導職工群眾學業務、練絕活、當能手,促進多元增收。12月14日,在一師十六團文化活動中心培訓室內,來自該團社區、連隊的200餘名職工群眾分班參加棉花種植技術和手工製作培訓。
  • 發揚曲陽雕刻技藝 石福記石雕以產品見真章
    (石福記石雕 石雕橋)  儘管身負發揚曲陽石雕技藝的重任,但石福記石雕並沒有被此重擔壓垮,它的想法更為樸素接地氣:想要將石雕風採展現給更多人在它看來,將每一個精心雕刻的石雕,完好無缺地送到消費者手中時,他自然能從石福記石雕中感受到曲陽石雕的精湛技藝,也就能讓更多人喜歡上曲陽石雕,進而將曲陽石雕發揚光大,再現輝煌。
  • 社區文化活動豐富居民生活 "串珠達人""剪紙能手"亮絕活
         八大湖街道舉辦傳統手工展示體驗活動   為充分挖掘七夕節日文化內涵,引導廣大居民感受中華文化魅力 ,八大湖街道天台路社區近日舉辦了一場傳統手工展示體驗活動,現場教授剪紙與串珠技藝 ,吸引了二十餘位手工愛好者前來參加,其中還有四位小朋友。
  • 臺灣細木作工藝大師王永源傳授學子榫卯工藝絕活
    (臺南市文資處提供/劉秀芬臺南傳真)文資處自2012年以來持續推動傳統藝術研習及推廣活動,包括王保原、呂興貴剪黏創作傳習工作坊、許漢珍大木作實作傳習、向大師學習、傳藝校園等,藉由與臺南市藝師的合作,開啟民眾對在地技藝的認識,達到文化資產保存與傳承的目的。
  • 傳統木工技藝已在中國失傳?日本將其發揚光大?日吹們又來了
    但絕不會消失,至少小編在很多木工論壇上仍然能看到了有不少的愛好者和木工都還在學習和傳承這項傳統技藝。某木工論壇木工愛好者製作的全榫卯結構木桌有些網友總是認為,中國的傳統木工技藝已經失傳,卻在日本得到了發揚。但小編認為,這些言論不過是孤陋寡聞罷了。
  • 「筆尖功夫」見真章……
    「筆尖功夫」見真章——四川省第四屆機關公文寫作技能大賽側記這場「筆尖」上的比拼,比的不僅是筆力和腦力,對選手們的心理素質和身體素質也是一次考驗。「一定要穩,每項科目3個小時足夠完成寫作了。」
  • 我市成功舉辦精細木工技師培訓班
    日前,從市人力社保局獲悉,由東陽市人力社保局、經信局、總工會、木雕紅木辦和紅木家具行業協會主辦,市紅木家具職業技能培訓學校承辦的市精細木工技師培訓班在中信紅木有限公司舉辦,來自全市近50家紅木家具企業的70名農民工參加培訓。舉辦精細木工技師培訓班,是東陽市技能人才培訓的一項重要舉措,是一項惠民工程,學員參加培訓實現全免費。
  • 【中國夢·踐行者】全國木工冠軍伍鳳山:懷揣「萬元戶」夢想到廣東...
    出生於1964年8月的伍鳳山,15歲學習木工,1995年來到廣東省中山市,希望憑藉一身技藝成為「萬元戶」。如今,他不但衣食無憂,而且屢獲殊榮,希望能夠把這種傳統技藝傳承下去。在那個年代當地流行的瓦工、木工、打獵、裁縫等技藝中,伍鳳山選擇跟同村的一位木匠師傅學徒。伍鳳山說,當時常常要坐船、乘車、徒步才能到東家那裡,東家就把自己想要做的家具告訴師徒倆,「要做一張大床,或者一個柜子,幾個板凳,東家只要說出自己的需求,不用畫什麼圖紙,我們就開工,一出去經常十天半月。」
  • 四大絕活助他獲得「鷹城大工匠」
    工匠是指那些技藝高超又十分專注、高度認真的人。工匠精神是「專業精神」,指的是不斷提高自己的技能,練就高超技能,能幹別人不能幹的活,也就是有水平,行業「狀元」。「公司技術明星」「 公司技術能手」 「 公司青年崗位能手」「 公司勞模」「平頂山市青年崗位能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