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紅網第六屆全國大學生「評論之星」選拔賽參賽作品
近日,四川瀘州一名男孩留下疑似「遺書」的字條後墜樓身亡,字條上稱自己活得太累,現在只想多睡一會。近年來,青少年學生自殺的新聞時常見諸報端,人們在感到無比惋惜的同時,也不應忽視該如何培育青少年逆商的問題,從而使青少年在身處各類逆境時能夠從容面對。
12月4日,安徽省望江縣一名17歲高中女生跳河自殺的事件曾引發輿論熱議,僅僅過去一周時間,有媒體又爆出四川省一小學生跳樓自殺,人們在感到無比痛心的同時,也在反思究竟是什麼原因讓這些本應朝氣蓬勃、對未來充滿希望的青少年學生選擇過早地結束自己年輕的生命。面對這些年輕生命的逝去,的確讓人扼腕嘆息。對這些選擇輕生的青少年來說,選擇輕生或許是他們深思熟慮後的決定,或許只是他們一瞬間的安排,卻給他們的親人留下了永遠的難以撫平的傷痛。筆者認為,我們在替逝去的年輕生命感到扼腕嘆息的同時,也要努力探求他們選擇輕生背後的原因並尋找有效應對策略,努力達到從源頭上減少青少年輕生事件發生的目的。
不可否認,當今社會生活節奏加快,競爭愈發激烈,我們每一個人都會或多或少地感受到社會帶給我們的壓力。同時社會壓力也會不可避免地傳遞到青少年學生的身上,求學期間面臨的壓力很大程度上是來自學業的壓力,各種考試可以說是伴隨著青少年的整個求學生涯。無論是中考還是高考,還是期中、期末考試,同學間的競爭、學校的要求、家長的期望都讓很多青少年學生壓力倍增。除此之外,青少年面臨的人際交往問題甚至是情感等其他問題,也是青少年面臨的壓力之一。當這些壓力較大而自身又無法排解時,各種各樣的問題就會接踵而來,這也會給青少年帶來各種各樣的心理問題,甚至走上無法回頭的輕生道路。
古人說:人生不如意者十之八九,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青少年難免會面臨各種各樣的壓力。既然青少年在成長過程中面臨壓力或逆境很難避免,那麼此時如何緩解壓力、走出逆境就顯得尤為重要。筆者認為,面對時常見諸報端的青少年輕生事件,我們對青少年逆商的培養不應再被忽視。雖然早已有人提出要把培養青少年逆商提上議事日程,但是面對競爭激烈的社會現實,無論是學校還是家庭、社會,都會把學習成績看得更重,這是不可否認的事實,以至於現實中當一些青少年面臨壓力、身處逆境時,因壓力無法得到及時有效的紓解,自身很難走出面臨的逆境,最終走上一條選擇輕生的道路。
不少人在感慨,為什麼很多在我們看來根本算不上問題的問題,許多孩子卻無法承受?為什麼現在的孩子心理竟如此脆弱,動不動就選擇輕生?這就需要包括學校、家庭、社會在內的各個方面一定要重視青少年逆商的培養,所謂逆商,是指人們面對逆境時的反應方式,即面對挫折、擺脫困境和超越困難的能力。從某種角度來說,逆商是一個人能否取得成就的關鍵因素之一。古往今來無數成大事者的經歷告訴我們,他們在面臨逆境時都會選擇勇於面對並努力擺脫逆境,最終取得較大成就。當今社會,可以說我們就是在不斷地遭遇和擺脫各種各樣的逆境中度過的,許多人的成功和進步也說明,並不是因為他們遭遇的人生逆境少,而恰恰相反,許多成功者正是在逆境、困難的不斷磨練中逐漸成長壯大起來的。因此,筆者建議,無論是學校還是家庭,都要意識到培養青少年逆商的重要性,並在日常教學過程中和家庭教育中有意識地培養他們的逆商,讓面臨逆境的青少年能夠勇敢面對並努力走出逆境。
文/張強(內蒙古科技大學)
來源:紅網
作者:張強
編輯:陳乘
【來源:紅網_紅辣椒評論】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