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基熱度漲不停,又一植物奶品牌被傳於今年上市!

2021-01-10 消費記

近日,有消息稱,瑞典植物奶品牌OATLY計劃在2021年進行IPO,籌資10億美元;且該公司已聘請摩根史坦利,摩根大通和瑞士信貸來管理此次發行。事實上,早在2020年7月,OATLY宣布獲得新一輪融資時,就有人表示其在為上市而做準備。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OATLY對於中國市場日益重視,2020年更是在渠道推廣與產品上新方面動作不斷;而這背後,正是需求激增下國內植物基飲品賽道的持續火熱。

上市計劃早有準備

據了解,OATLY成立於1994年,目前產品包括燕麥飲料,燕麥粥和冰淇淋,現已在20個國家和地區的50000多個地點銷售。

隨著全球植物蛋白飲料的流行,近年來OATLY收穫了較好的銷售業績。數據顯示,2017年OATLY的銷售額為6.4億瑞典克朗(約5億元人民幣),2018年銷售額迅速增至10億瑞典克朗(約8億人民幣);根據Statista匯整的數據,2019年OATLY的營收為14億瑞典克朗,較2018年的8.74億瑞典克朗增長62.51%。

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7月,OATLY剛完成一筆2億美元的融資,此輪融資由投資公司黑石(Blackstone Growth)牽頭,跟投的名人投資者包括:星巴克前董事長兼執行長霍華德·舒爾茨(Howard Schultz)、著名主持人奧普拉(Oprah Winfrey),演員娜塔莉·波特曼(Natalie Portman)和由Jay-Z創立的娛樂機構Roc Nation。

彼時,OATLY官方宣稱該輪融資的主要目的是實現新一輪的業務拓展,但也有不少人猜測,此輪融資很有可能是為其IPO準備。彭博社此前也報導過,OATLY的管理團隊已與外部財務顧問進行洽談,計劃於2021年上半年上市,估值有望達到50億美元。

另外,為應對市場急劇上升的需求,OATLY於2019年投入1500萬美元在美國新澤西設立加工廠,該工廠可年產75萬加侖的燕麥原汁。OATLY方面曾表示表示,其正在為歐洲、美國與亞洲市場的拓展招兵買馬。

拓展中國市場

值得關注的是,OATLY相關負責人此前在接受中國媒體採訪時提到,中國和美國是世界上兩大最重要的市場,OATLY走出瑞典後搶先布局這兩個國家市場,對品牌而言是必然之舉。

據了解,在進駐美國多家精品咖啡館的兩年(2017年-2018年)中,該公司的收入從150萬美元增長到超過1500萬美元,鋪設銷售點從10家激增到2500家咖啡店和1500家雜貨店。

而在中國市場,OATLY除了進駐連鎖咖啡店,在商超、電商等渠道也不斷發力。2020年4月,OATLY官宣入駐星巴克,在其中國各地的商店中提供了一種新的基於植物的食品和飲料午餐菜單,這也是OATLY迄今為止在亞洲最大的合作夥伴關係,並有望在2020年為OATLY帶來更大的銷售躍進。除了星巴克,其合作對象還包括Seesaw、MANNER、%Arabica等咖啡店品牌。

另據財經塗鴉報導,2020年4月,OATLY中國市場在天貓、淘寶上的銷量分別同增115.4%和2305.7%,換言之,在天貓上的銷量增長了一倍多,而在淘寶則翻了20多倍。

產品方面,去年雙11期間,OATLY在國內推出全新燕麥飲品——醇香燕麥露,主打早餐場景,該新品在OATLY天貓旗艦店預售首發,並進入Olé精品超市等線下商超進行銷售;前不久在第六屆廣州國際酒店用品及餐飲博覽會上,OATLY帶來了新品燕麥基奶油、燕麥基酸奶和系列燕麥產品調飲,其中燕麥基奶油是首次在國內亮相,拓展了燕麥基的應用。

植物基飲品大爆發

OATLY加碼中國市場背後,是近年來國內植物基飲品的迅速增長。

天貓發布的《2020植物蛋白飲料創新趨勢》顯示:2020年,植物蛋白飲料市場增速高達800%,購買人數上升900%,在飲料市場中成長貢獻15.5%,排名第三,成為飲料市場的高速增長引擎。

在此背景下,食品飲料行業多個巨頭都開始在這一細分領域布局。2020年年初,星巴克就推出了以代乳為亮點的植物奶新品;維他奶健康加法則推出了以高鈣、高蛋白、零膽固醇、低糖等為賣點的多款植物奶新品;此外,達能、蒙牛、伊利等主流品牌已入駐植物奶市場,能量飲料品牌魔爪也於2019年推出混合了燕麥奶的全新植物基能量飲料Java Monster Farmer'sOats,農夫山泉則率先推出國內植物基酸奶,伊利、三元、養元也針對植物蛋白發酵產品積極布局。

專家指出,目前國內植物蛋白產品仍處於發展初期,消費升級空間巨大。然而也存在品類和口味較單一等問題。與國外相比,國內植物蛋白飲料產品仍處於發展初期,主流品類僅為杏仁露、核桃露、豆奶、椰汁等,品類數量較少,在口味的豐富程度上也較為單一。也因此,目前國內植物基飲品市場潛力巨大,新品牌也有機會脫穎而出。

市場調查報告指出,疫情趨於平緩後,消費者在購買高端食品飲料的時候願意為高品質溢價買單,購買決策時會將品質與營養、健康、提高免疫力一起考慮。這也給植物基品牌提供了相應啟示。

以OATLY為例,其表示在產品研發階段,OATLY在著眼口味的同時注重對燕麥營養成份的保留,發現了黑科技專利酶,能夠在酶解燕麥的同時保留燕麥的精華營養成份β-葡聚糖,使產品兼具營養健康。

據機構分析師預測,未來植物蛋白飲料將朝營養加減法、低溫鮮飲、花樣玩味、多元跨界等方向發展。

相關焦點

  • 植選推出兩款植物基新品:燕麥奶和植物基酸奶
    12月19日,在伊利集團液態奶事業部2021年客戶大會上,伊利植選推出兩款植物基新品,燕麥奶和植物基酸奶,並攜手品牌代言人李宇春,主張"是時候吃點素了",倡導"素營養,無負擔"的植物營養新生活。其中,植選燕麥奶核心賣點為高膳食纖維、0添加蔗糖。原料上,植選燕麥奶選用100%陽光燕麥酶解而成,純植物基,口感順滑。
  • 植物奶市場風潮正起,老牌國產植物奶品牌已經「失寵」了?
    早在「植物基」這個概念變得時尚之前,中國人早就開始喝各種各樣的植物奶了。根據中國飲料工業協會統,2007年以來,各飲料子行業增速最快的是植物蛋白飲料。2007—2016年複合增速達24.5%,在整個飲料行業的佔比上升8.79%。
  • 時代數讀|植物奶市場大火 老牌企業卻陷增長困境
    來源:時代周報謝江珊 實習記者 餘佩掀綠色經濟和健康飲食觀念日益深入人心,全球「植物基」概念風乍起,「人造肉」、「植物奶」等素食產品熱度不斷高漲。早在2014年12月,蒙牛乳業(02319.HK)便與The White Wave Foods Company(白波食品公司)創立了在華的首個合資品牌Silk植樸磨坊,涉足植物基飲料市場。三年後,伊利股份(600887.SH)推出植物蛋白飲品植選濃香豆乳,並持續布局推出一系列產品。初創企業同樣不容小覷。
  • 健康食品成新寵 進口植物基食品增長202%
    中國消費者報北京訊 這屆年輕人想「躺瘦」,主打植物基、零糖、低卡概念的健康食品流行起來。過去一年,植物基、零糖、低卡等概念的進口健康食品品牌加速入駐天貓國際拓展中國市場,其中包括「人造肉」「植物奶」在內的植物基食品銷售額同比增長202%。
  • 植選植物奶進軍燕麥奶市場,同時推出植物酸奶新品
    每年的12月,伊利旗下植物奶品牌植選總是帶來驚喜。繼2019年12月植選品牌升級為植物營養品牌後,在伊利集團液態奶事業部2021年客戶大會上,植選發布了兩款重磅新品——燕麥奶和植物基酸奶。
  • 這屆年輕人想「躺瘦」,植物基、零糖、低卡等健康食品成新寵
    這屆年輕人想「躺瘦」,主打植物基、零糖、低卡概念的健康食品流行起來。植物基、零糖、低卡等概念的進口健康食品品牌,過去一年加速入駐天貓國際拓展中國市場,其中包括「人造肉」「植物奶」在內的植物基食品銷售額同比增長202%。
  • 植物奶市場或超160億美元雀巢、達能等巨頭入局瞄準新消費人群
    全球範圍內植物基行業價值巨大,也出現了一批成長迅速的植物奶品牌,如豌豆乳品牌Ripple Foods、燕麥奶品牌Oatly、植物蛋白飲品牌Califia Farms等。此外,蒙牛、可口可樂、達能、星巴克、雀巢、泰森食品、聯合利華、百事、旺旺等其他大型或新興食品企業也加入植物基賽道,在戰局中各展所長。
  • 繼「植物肉」後,植物奶在中國大火!但植物奶適合中國人體質嗎?
    近日,有消息稱,植物奶國貨品牌「小麥歐耶」得到了資本青睞,這個直達燕麥奶的國貨新型飲料品牌正在得到市場的關注,而傳統奶企蒙牛早在2014年就選擇與國外植物奶企業聯合創立植物奶品牌,伊利則早2017年推出自有豆奶品牌
  • 「植物基」概念受熱捧,燕麥奶趁勢搶灘中國市場
    來源:藍鯨財經就在肉食界掀起植物基風潮之時,飲料界也聞風而來。在近日舉辦的FBIF食品飲料創新論壇上,植物基飲料成為熱議焦點。去年,美國人造肉公司Beyond Meat上市股價暴漲,也將植物基肉食——「人造肉」的熱度推向高潮,相比之下,植物基飲料顯得低調許多,但這並不影響植物基飲料在全球,乃至中國爆紅。那麼,植物基飲料是如何布局中國市場的呢?要在植物基飲料市場分一杯羹,首先要找到合適的產品。噢麥力(OATLY)則是其中一個幸運兒,通過引入其核心產品燕麥奶,迅速在中國佔得一席之地。
  • 「植物基食品」能脫離小眾嗎
    而在今日,植物奶和植物肉產品正密集在市場中亮相,OATLY等植物奶品牌嘗試切入咖啡的消費場景,星期零和別樣肉客等植物肉品牌則接連推出聯名產品。兩者都試圖通過合作的方式頻繁出現在消費者的眼前,從而達到教育市場的目的。
  • 植物基飲食大熱,燕麥奶憑何「出圈」?
    近年來,隨著「植物基」食品消費群體規模不斷擴大,燕麥奶受到了消費者的熱捧,其實在「植物奶」這一概念還未成熟時,豆漿、杏仁露、核桃奶等植物蛋白飲品就已經成為中國消費者的日常選擇了。而如今為什麼我們提到植物奶,卻會率先想到燕麥奶呢?
  • 植物基飲食大熱,Oatly引領燕麥奶「出圈」
    近年來,隨著「植物基」食品消費群體規模不斷擴大,燕麥奶受到了消費者的熱捧,其實在「植物奶」這一概念還未成熟時,豆漿、杏仁露、核桃奶等植物蛋白飲品就已經成為中國消費者的日常選擇了。而如今為什麼我們提到植物奶,卻會率先想到燕麥奶呢?可能還得從重新定義「燕麥奶」這個品類的瑞典品牌Oatly說起。
  • 伊利上線植物奶,農夫山泉推植物酸奶,「奶中新貴」什麼時候才能放量?
    ,打造首個植物基酸奶品牌; 還有統一、達利、蒙牛,豆奶粉的主力品牌維維、黑牛、北大荒等,紛紛入局植物奶市場。 可以說,近幾年植物基的概念火遍全球。根據Innova數據顯示,2014年-2018年間全球食品飲料新品發布中帶有「植物基」宣稱的產品年均複合增長率達68%。 歐美等發達國家的植物基產品銷量飛速增長,市場量持續擴張。全球範圍內植物基行業價值超過160億美元。國外植物奶的發展甚至影響了牛奶銷售。
  • 植物蛋、植物肉、植物奶是怎麼回事?深扒火爆的植物基食品
    除了豆漿,現在食品界慢慢出現很多植物基概念食品,像植物奶、植物基牛肉、植物基雞蛋、植物基奶酪等等,這場1 on 1的battle 到底誰與爭鋒,且聽強哥慢慢分析。 不管是植物奶還是動物奶,都是營養價值比較高的食物,難分伯仲,建議大家的日常生活中可以交替補充,更好達到營養均衡。
  • 達能2020新品計劃:植物基、減糖、零食化、輕體……
    1、植物基+零食化,酸奶仍大有可為達能北美旗下品牌So Delicious DairyFree專注於為消費者提供植物基替代乳製品,其2020年將新推出一款椰基酸奶,該新品最大的亮點是選用了新鮮的有機椰子並搭配餅乾碎,更加貼合酸奶的零食化趨勢,共包含四種口味:可可扁桃仁餅乾、藍莓味、鹹焦糖餅乾和酸橙餅乾。
  • 從植物奶到植物肉接連遇冷,零食化會讓植物基這個小眾品類真正走向...
    2019年,國內植物肉及相關企業迅速增加至2000家,其中包括西式餐飲品牌、新茶飲品牌、外資品牌等皆以布局。但客觀說,包括植物肉、植物酸奶以及植物奶酪等在內的植物基食品目前在國內仍然屬於小眾品類,儘管備受資本市場和行業熱捧,但仍然面臨著從法規到技術突破、供應鏈以及消費者教育、市場接受度等一系列問題,植物肉與傳統的素肉有何區別?口感差、價格貴,植物肉/植物酸奶憑什麼受到歡迎?
  • 植物奶:豆漿兌點智商稅?
    排毒、刮油、防脫、抗糖,一浪更比一浪強。 而時下最高的浪,大概要數「植物奶」了。 這廂,小紅書上,「民間營養學家」們變著花樣的教授著將所有牛奶有份參與的食品替換成植物奶基的方法。 那廂,天貓平臺今年的植物奶飲料銷售同比增長了800%,而2007到2016十年間的複合增長率連25%都不到。
  • 中國植物蛋白聯盟天貓美食峰會召開 共論植物基飲品未來
    《2020植物蛋白飲料創新趨勢》顯示,從市場搜索熱詞來看,「膳食纖維」和「低卡」概念熱度增長迅猛,消費者對於植物蛋白飲料的健康概念逐步細化了需求。(天貓新品創新中心發布趨勢指出,OATLY成1-2線精緻首選)作為一二線城市最喜歡的植物蛋白飲品牌,OATLY在談及品類發展時也提到:「後疫情時代,中國消費者會形成更加全面的健康觀,消費者對於營養、產品品質、產品提高免疫力等都變得越來越關注。從這個角度說,植物基產品和品牌會受到更多關注。這也給了植物基這樣的新品類新賽道產品新的契機。」
  • 2020世界植物基大獎揭曉,帶你玩轉世界潮流植物基!
    0202年,歪果仁都把植物基玩出了什麼新花樣? 如火如荼的植物基爭霸賽中,哪些深受消費者喜愛? 那麼多眼花繚亂的產品中,哪些可以博得頭魁?
  • 翻滾吧,植物基!
    表:植物奶企業一覽根據歐睿信息諮詢公司(Euromonitor)的數據,2015年,全球植物奶替代品市場規模達已到210億美元,預計到2024年,其銷售額將超過340億美元。植物奶市場高度集中於大豆和杏仁奶,這兩種植物奶都是許多有乳糖不耐症消費者的首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