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上的名將很多,但真正戰死沙場的並不多,很多名將都是死於內鬥和含冤而死,比如嶽飛、袁崇煥,還有的是自殺,有的得善終。總之各有各的歸宿。那麼,歷史上有戰死沙場的名將嗎?有,比如下面這五位。
第一位是項羽。
項羽,這個我們太熟悉了。「王不過霸」說的就是項羽。歷史評價「羽之神勇,千古無二」,他是中國數千年來最勇猛的武將之一,而「霸王」一詞專指項羽。
項羽力能舉鼎,以一敵眾,其勇氣、武藝和戰力至今無人能比。據說項羽曾力勸當時的天下第一英勇的英布抗秦,英布不肯,項羽當眾舉起千斤銅鼎,眾人當場震痴,英布當場拜服於項羽。
後來楚漢爭霸打到最後時,劉邦和韓信聯合,項羽只能是:垓下之圍,四面楚歌,霸王別姬。
霸王別姬後,項羽來到烏江邊。拒絕烏江亭長的好意後,項羽回頭看見了漢軍騎兵司馬呂馬童,說:「你不是我的老朋友嗎?」
呂馬童對面細看項羽,指項羽給王翳看,說:「這個人就是項羽。」
項羽大笑說:「我聽說漢王懸賞千兩黃金徵求我的腦袋,並封為萬戶侯,我就送你這點好處吧!」
說完,項羽一劍砍下了自己的頭顱。戰死沙場。
第二位是典韋。
典韋,史書記載他形貌魁梧,膂力過人,擅使兩枝鐵戟,重八十斤。據說典韋曾經為了給朋友報仇,於鬧市之中斬殺了朋友的仇人,後提著仇人的首級步行離開,雖然鬧市中有幾百個人在追趕典韋,但卻無一人敢近典韋之身。
足見其厲害,後來典韋先是追隨張邈,後轉而追隨具有大志的曹操。典韋追隨曹操後,跟著曹操南徵北戰,戰功赫赫。
公元194年,興平元年,曹操和呂布在濮陽大戰,典韋一馬當先,由於表現出色,被曹操刮目相看,之後成為曹操的貼身保鏢。
公元197年,建安二年,曹操發兵攻打宛城張繡,張繡起先假意投降,後來張繡突襲曹軍大營。曹操被殺了一個措手不及,為了救主公,典韋又是一馬當先,一人對戰多人。據說典韋一人斬殺對方兩百多人,這簡直就是百人斬。但雙拳難敵四手,典韋最終因寡不敵眾戰死,死的十分悲壯。
據說當時沒穿盔甲的典韋,上下被刺數十下,仍然死戰,之後雙手提著兩個軍人迎敵。群賊不敢近,只遠遠以箭射之,箭如驟雨,最後被刺一槍後大叫數身,血流滿地而死。
而曹操在聽到典韋戰死的消息時,當場落淚。
第三位是楊再興。
楊再興,南宋抗金名將。他原是曹成的部將,後歸於嶽飛軍中,成為嶽飛帳前的頭號猛將部將,跟隨嶽飛抗擊金軍。
史書記載「飛敗金人於郾城,兀朮怒,合龍虎大王、蓋天大王及韓常兵逼之。飛遣子云當敵,鏖戰數十合,敵不支。再興以單騎入其軍,擒兀朮不獲,手殺數百人而還。」
意思是嶽飛打敗並圍困金兀朮於郾城(今漯河市),之後嶽飛叫自己的兒子嶽雲上場,打的敵人落花流水。隨後楊再興再單槍匹馬衝陣去擒拿金兀朮,但失敗,失敗後楊再興仍能單騎而還。
公元1140年,紹興十年,楊再興與金人在小商橋相遇,經浴血奮戰,斬敵2000餘人。不過終因寡眾懸殊,被萬箭穿身而亡。戰後金人得到楊再興的屍體,焚化後,得箭鏃2升之多,大概一百多支箭。
第四位是盧象升。
盧象升,明末第一悍將,他天生神力,外號「盧閻王」,手使136斤鑌鐵鑄大刀,萬夫難擋。
盧象升,從小就志存高遠,不僅讀書勤奮,而且還學習兵書習練武術。所以,此人文武全才。
公元1622年,天啟二年,盧象升中了進士,從此走向仕途。可惜魏忠賢當權,朝政腐敗,盧象升很是失望。
公元1629年,崇禎二年,清兵犯境,於是盧象升走向將軍之路,帶兵勤王,並創建了嚴明軍紀的「天雄軍」。
因為參與鎮壓李自成等農民軍有功,所以,盧象升得到朝廷重用,一再升遷。
公元1639年,崇禎十二年,盧象升率部在巨鹿賈莊被清軍包圍,小人楊嗣昌見死不救。
結果,盧象升只好率領不到5000人的人馬在沒有糧草的情況下與清軍作戰。盧象升舞動大刀斬殺數十清兵清將,他身中四箭三刀,仍然大聲疾呼:「關羽斷頭,馬援裹革,在此時矣!」終因流血過多,跌落馬下,戰死沙場。
第五位是鄧世昌。
鄧世昌,清末海軍將領,他是中國最早的一批海軍軍官中的一個,是清朝北洋艦隊中「致遠」號的艦長。
公元1894年9月17日中日黃海大戰時,任「致遠」艦管帶。在艦傷彈盡危急時刻仍指揮若定,命艦衝向日艦「吉野」號,鄧世昌說:「吾輩從軍衛國,早置生死於度外,今日之事,有死而已!」
於是決心與敵同歸於盡,但不幸途中遇日本魚雷,與與全艦官兵250餘人一同壯烈殉國。戰死沙場。
後來光緒皇帝為他輓聯寫道:此日漫揮天下淚,有公足壯海軍威。
第六位是張自忠。
張自忠,第五戰區右翼集團軍兼第三十三集團軍總司令,著名抗日將領、民族英雄。張自忠自公元1937年至公元1940年先後參與臨沂保衛戰、徐州會戰、武漢會戰、隨棗會戰與棗宜會戰等。
公元1940年5月,日軍為了控制長江交通、切斷通往重慶運輸線,集結30萬大軍發動棗宜會戰。張將軍率部在南瓜店附近頑強抗擊日軍,後被日軍重兵合圍後,為牽制日軍主力,張將軍力戰不退,與敵搏殺,最後身中7彈,戰死沙場。
據說他彌留之際只說了一句話,「我力戰而死,自問對國家、對民族、對長官可告無愧,良心平安」。
以上就是中國歷史上真正戰死沙場的名將。他們不愧是名將,為了民族,為了國家,拋頭顱灑熱血,最終戰死沙場,展現了一個軍人,一個戰士,一個名將的榮譽。
朋友,歡迎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