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上戰死沙場的6位名將,第3位戰場上身中100多支箭而亡

2020-12-20 顏威說歷史

中國歷史上的名將很多,但真正戰死沙場的並不多,很多名將都是死於內鬥和含冤而死,比如嶽飛、袁崇煥,還有的是自殺,有的得善終。總之各有各的歸宿。那麼,歷史上有戰死沙場的名將嗎?有,比如下面這五位。

第一位是項羽。

項羽,這個我們太熟悉了。「王不過霸」說的就是項羽。歷史評價「羽之神勇,千古無二」,他是中國數千年來最勇猛的武將之一,而「霸王」一詞專指項羽。

項羽力能舉鼎,以一敵眾,其勇氣、武藝和戰力至今無人能比。據說項羽曾力勸當時的天下第一英勇的英布抗秦,英布不肯,項羽當眾舉起千斤銅鼎,眾人當場震痴,英布當場拜服於項羽。

後來楚漢爭霸打到最後時,劉邦和韓信聯合,項羽只能是:垓下之圍,四面楚歌,霸王別姬。

霸王別姬後,項羽來到烏江邊。拒絕烏江亭長的好意後,項羽回頭看見了漢軍騎兵司馬呂馬童,說:「你不是我的老朋友嗎?」

呂馬童對面細看項羽,指項羽給王翳看,說:「這個人就是項羽。」

項羽大笑說:「我聽說漢王懸賞千兩黃金徵求我的腦袋,並封為萬戶侯,我就送你這點好處吧!」

說完,項羽一劍砍下了自己的頭顱。戰死沙場。

第二位是典韋。

典韋,史書記載他形貌魁梧,膂力過人,擅使兩枝鐵戟,重八十斤。據說典韋曾經為了給朋友報仇,於鬧市之中斬殺了朋友的仇人,後提著仇人的首級步行離開,雖然鬧市中有幾百個人在追趕典韋,但卻無一人敢近典韋之身。

足見其厲害,後來典韋先是追隨張邈,後轉而追隨具有大志的曹操。典韋追隨曹操後,跟著曹操南徵北戰,戰功赫赫。

公元194年,興平元年,曹操和呂布在濮陽大戰,典韋一馬當先,由於表現出色,被曹操刮目相看,之後成為曹操的貼身保鏢。

公元197年,建安二年,曹操發兵攻打宛城張繡,張繡起先假意投降,後來張繡突襲曹軍大營。曹操被殺了一個措手不及,為了救主公,典韋又是一馬當先,一人對戰多人。據說典韋一人斬殺對方兩百多人,這簡直就是百人斬。但雙拳難敵四手,典韋最終因寡不敵眾戰死,死的十分悲壯。

據說當時沒穿盔甲的典韋,上下被刺數十下,仍然死戰,之後雙手提著兩個軍人迎敵。群賊不敢近,只遠遠以箭射之,箭如驟雨,最後被刺一槍後大叫數身,血流滿地而死。

而曹操在聽到典韋戰死的消息時,當場落淚。

第三位是楊再興。

楊再興,南宋抗金名將。他原是曹成的部將,後歸於嶽飛軍中,成為嶽飛帳前的頭號猛將部將,跟隨嶽飛抗擊金軍。

史書記載「飛敗金人於郾城,兀朮怒,合龍虎大王、蓋天大王及韓常兵逼之。飛遣子云當敵,鏖戰數十合,敵不支。再興以單騎入其軍,擒兀朮不獲,手殺數百人而還。」

意思是嶽飛打敗並圍困金兀朮於郾城(今漯河市),之後嶽飛叫自己的兒子嶽雲上場,打的敵人落花流水。隨後楊再興再單槍匹馬衝陣去擒拿金兀朮,但失敗,失敗後楊再興仍能單騎而還。

公元1140年,紹興十年,楊再興與金人在小商橋相遇,經浴血奮戰,斬敵2000餘人。不過終因寡眾懸殊,被萬箭穿身而亡。戰後金人得到楊再興的屍體,焚化後,得箭鏃2升之多,大概一百多支箭。

第四位是盧象升。

盧象升,明末第一悍將,他天生神力,外號「盧閻王」,手使136斤鑌鐵鑄大刀,萬夫難擋。

盧象升,從小就志存高遠,不僅讀書勤奮,而且還學習兵書習練武術。所以,此人文武全才。

公元1622年,天啟二年,盧象升中了進士,從此走向仕途。可惜魏忠賢當權,朝政腐敗,盧象升很是失望。

公元1629年,崇禎二年,清兵犯境,於是盧象升走向將軍之路,帶兵勤王,並創建了嚴明軍紀的「天雄軍」。

因為參與鎮壓李自成等農民軍有功,所以,盧象升得到朝廷重用,一再升遷。

公元1639年,崇禎十二年,盧象升率部在巨鹿賈莊被清軍包圍,小人楊嗣昌見死不救。

結果,盧象升只好率領不到5000人的人馬在沒有糧草的情況下與清軍作戰。盧象升舞動大刀斬殺數十清兵清將,他身中四箭三刀,仍然大聲疾呼:「關羽斷頭,馬援裹革,在此時矣!」終因流血過多,跌落馬下,戰死沙場。

第五位是鄧世昌。

鄧世昌,清末海軍將領,他是中國最早的一批海軍軍官中的一個,是清朝北洋艦隊中「致遠」號的艦長。

公元1894年9月17日中日黃海大戰時,任「致遠」艦管帶。在艦傷彈盡危急時刻仍指揮若定,命艦衝向日艦「吉野」號,鄧世昌說:「吾輩從軍衛國,早置生死於度外,今日之事,有死而已!」

於是決心與敵同歸於盡,但不幸途中遇日本魚雷,與與全艦官兵250餘人一同壯烈殉國。戰死沙場。

後來光緒皇帝為他輓聯寫道:此日漫揮天下淚,有公足壯海軍威。

第六位是張自忠。

張自忠,第五戰區右翼集團軍兼第三十三集團軍總司令,著名抗日將領、民族英雄。張自忠自公元1937年至公元1940年先後參與臨沂保衛戰、徐州會戰、武漢會戰、隨棗會戰與棗宜會戰等。

公元1940年5月,日軍為了控制長江交通、切斷通往重慶運輸線,集結30萬大軍發動棗宜會戰。張將軍率部在南瓜店附近頑強抗擊日軍,後被日軍重兵合圍後,為牽制日軍主力,張將軍力戰不退,與敵搏殺,最後身中7彈,戰死沙場。

據說他彌留之際只說了一句話,「我力戰而死,自問對國家、對民族、對長官可告無愧,良心平安」。

以上就是中國歷史上真正戰死沙場的名將。他們不愧是名將,為了民族,為了國家,拋頭顱灑熱血,最終戰死沙場,展現了一個軍人,一個戰士,一個名將的榮譽。

朋友,歡迎關注!

相關焦點

  • 盤點歷史上戰死沙場的五位皇帝,他們分別是誰?
    一、高貴鄉公曹髦曹髦是曹魏的第四位皇帝,頗具才華,這倒是繼承了他們曹家的好傳統。不過他生不逢時,那時候的曹魏,司馬家族專權,曹髦也是在司馬師的擁立下才成為新君的,沒有多少實權,眼看著司馬兄弟專橫跋扈,年少氣盛的曹髦心中極為不滿。公元260年,曹髦不堪司馬昭執政讓他形同傀儡,於是帶領侍衛奴僕討伐司馬昭,結果在路上遇到阻攔,中護軍賈充指使成濟將他刺殺。
  • 中國古代歷史上的一百位名將排行榜(三)
    中國歷史上有很多著名的將軍,小編整理了中國古代歷史上的一百位名將排行榜,希望大家喜歡。由於人員過多前兩天我先說了第61到第100名。今天我來說一說第41到第60名。死守巴蜀有力的牽制了金人對東南的壓力,使金人始終不敢窺視蜀地,不斷地攻防戰金國的名將們都吃過其的虧尤其與虞允文合作可謂珠聯璧合,張俊執掌大權後兄弟二人就再無斬獲。雖然不是中興四將,但許多歷史專家都認為「中興四將中應該有吳玠。」
  • 史上5大冤將,第5位打下天下的百分之八十,第1位下場最慘
    歷史上有很多有名氣的將領,他們有的是傳承了百年,後人都很仰慕他們,有的則是壞名聲傳到所有人都很痛恨他們。不過歷史上也有很多名將,因為史書的關係,讓很多人都誤會了他們,當然也不只這五個人,還有很多很多,但是尤其這五位,真的特別冤。
  • 中國歷史上在韓日知名度最高的4大戰神,第4位如今被韓日奉為神靈
    我們知道,中國歷史上的名將很多,以至於有的名將已經威名遠播,漂洋過海,傳到鄰國,在鄰國備受歡迎,知名度很高,比如下面這四位,在韓日都具有很高的知名度。之前韓國評選了歷史上亞洲的十大名將,其中有三個中國名將上榜,那就是韓世忠、成吉思汗和孫武。
  • 曹魏戰場陣亡八位最大牌的名將,典韋墊底,第一毫無爭議
    ,曹操麾下人才濟濟,名將輩出,曹操能夠一統北方,其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其麾下軍事人才非常多。曹操統帥諸將徵戰天下的時候,難免出現武將陣亡的情況,那麼縱觀曹魏戰場陣亡最大牌的名將有哪些呢?我們不妨來盤點一二。TOP 8 典韋
  • 1947年,張靈甫戰死沙場後,整編74師的三位旅長結局如何?
    1947年5月8日,孟良崮戰役爆發,華東野戰軍將張靈甫的整編74師包圍在孟良崮一帶,經過八天的戰鬥,整編74師幾乎被全殲,師長張靈甫戰死沙場。關於張靈甫的死因,歷來有多種說法,有人說他被擊斃,也有人說他「自殺成仁」。不管哪種說法,他的最終結果總歸是戰死沙場。
  • 冷兵器時代,中箭者非死即殘,古代箭矢的威力真那麼恐怖嗎?
    「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沙場之上危機四伏,刀光劍影流矢橫飛,有人負傷,有人致殘,有人丟了性命。真正能在沙場上回來,還能壽終正寢的人少之又少,多數徵戰而還的人都留下了各種各樣的傷勢和隱患。在古代冷兵器時代,弓箭絕對是每場戰役都會出現的武器,而古代戰場死於箭傷的人也遠多於刀劍。
  • 中國歷史上四大殺神:對手一旦遇上「寧可戰死也不投降」
    中國歷史上戰爭不斷,有戰爭那就有戰俘!對待戰俘的方式有很多:比如充當奴隸,關進牢獄服勞役等等。但是今天要說的這四位殺神,處理方式就有些恐怖,要是打仗遇到這四位,那是寧可戰死也不投降。
  • 演義與歷史有何不同?
    三國的武將可謂滿天繁星,多不勝數,指名道姓能徵慣戰之人極多。而作為一個武將,從出戰開始就要有戰死沙場的決心,要不然會被遺憾終身或受人唾棄。如蜀國五虎上將中關羽與張飛都死在小人之手,令人無比嘆息,趙雲與馬超雖然壽終正寢,但也是抑鬱而終,估計兩人到死都無奈無法實現自己的理想。
  • 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6位女將,第四名被譽為真正的戰神,從無敗績
    在公眾的認知中,當兵打仗的都是男人做的事,而且古往今來名將幾乎都是男的,如白起、蒙恬、衛青、霍去病等等,在華夏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名將輩出數不勝數,壓根沒女的什麼事。但是事實真的是這樣嗎?當然不是的只不過男性名將太多將女性名將的光輝蓋了過去,又或許是因為古代男尊女卑的思想,史記和野史上很少有記載的,即使有記載下來的資料也很少不甚詳細。但從流傳下來的資料和故事中我們還是能知道一二的,本文主要講的有以下六位。第一位婦好 關於婦好的資料最早出現在甲骨文中,這也是可能是最早的女性統帥。
  • 盤點中國歷史上三十大名將
    如果把人類的歷史比作24小時,那麼其中的23個小時都是處在不停的戰亂中的。中華上下五千年,也是一部宏大的戰爭史。那麼,在這麼多年歷史上,能稱得上名將的有那些人呢?
  • 一將功成萬骨枯,不許英雄見白頭;盤點歷史上慘死的8位名將
    因為名將都是要經歷無數的戰爭才能成長起來的,而在這些戰爭中到底戰死了多少人,很難做出一個確切的統計。戰爭沒有對錯,因為戰爭本來就是矛盾的,就比如秦統一六國之戰,從狹義來說,戰爭死了很多人,是殘忍的;但是從廣義來說,天下一統後戰爭會更少。
  • 中國歷史上脾氣暴躁的3大名將,第1位直接將罵自己的人扔到鍋裡煮
    當然,對於第三種,我們有必要說說,那就是性格急躁的,我們也可以理解為性格暴躁,脾氣很差。性格暴躁的人往往也很剛愎自用,他們聽不進別人的意見。那麼,歷史上哪些名將具有這個弱點?下面三個人我們不得不看。第一個是項羽。
  • 中國歷史上被嚴重高估五大名將
    中國古代名將非常多,當然,這些名將有的是實打實,的確很牛,比如白起、韓信、衛青、霍去病、李靖、徐世勣、嶽飛、戚繼光等等,正史都有詳細記載,打了多少仗。但有些歷史人物被嚴重刻畫和誇大,明明沒什麼功績、戰績,卻被後世的演義小說、評書描繪成了戰神級一樣的人物。比如下面這五位。第一位是李廣。
  • 歷史上功高震主卻得以善終的四大名將:秦朝一人,唐朝有三位
    意思很容易理解,那就是臣子功勞太大甚至威脅到皇權,君王忌憚和猜忌之下往往會起了殺心,歷史上因此被殺的功臣比比皆是,比如秦昭襄王逼殺白起、呂后殺韓信等等。功高震主未必一定會被殺,歷史上功高卻安然無恙的例子也不少,其原因主要有兩個:一是臣子識時務懂進退;二是皇帝有足夠的胸懷,他們雖有猜忌卻只是不予重用而不會殺之以絕後患,今天就來說一說歷史上功高震主卻得以善終的四大名將:秦朝一人,唐朝有三位。
  • 戰國名將白起,非戰死戰場,死於君主之怒
    戰國時期最有名的四位名將:白起,王翦,李牧和廉頗。今天我們先聊一下白起。白起一生有38年的軍事徵戰生涯,他以其獨特的天才指揮使秦軍威望於六國之中。白起參加的攻城略地之後,基本上都是屍橫遍野,即便是成為俘虜之後也被白起下令斬殺。
  • 中國歷史上百年來出現的18位美男子,第1位永遠受國人愛戴
    中國100年來,出現了18位美男子,第1位讓國人永遠熱愛18-朱家驊朱家驊,字騮先,浙江省湖州府吳興縣
  • 第二次世界大戰,各國戰死的最高將領是誰?
    大家都知道,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戰爭,有20億人口捲入戰爭,打的是慘烈無比。交戰雙方都為這場戰爭付出慘重代價,尤其是人員的傷亡,整個二戰共有9000多萬人傷亡,其中就包括一些高級將領的戰死。那麼各參戰國在二戰期間戰死的最高將領是誰呢?
  • 19歲戰士英勇犧牲,敵軍清掃戰場時看見其衣服上的字,竟集體敬禮
    19歲戰士英勇犧牲,敵軍清掃戰場時看見其衣服上的字,竟集體敬禮軍人最敬重軍魂,這些在戰場上無論你是否是敵人還是自己人都沒有分別。一個不願屈服,始終誓死守護自己的陣地的人,總是會令人肅然起敬的。一位來自山東青島的錚錚男兒張國政,一心想要當兵,在父母竭力反對的情況下,還是來到了戰場。都說戰場無情,張國政最終還是光榮犧牲了,他保護戰友有友情,為國家奉獻有愛國情,卻沒能得到上天的憐憫。張國政就在與越軍交戰的時候,不幸身亡,戰死在沙場之時,卻當場被搬運屍體的越軍集體敬禮,他們敬重有骨氣,有魂魄的人,就這樣張國政獲得了來自軍人的尊重和榮譽。
  • 史上最全《水滸傳》108位梁山好漢圖譜及簡介
    後來上了梁山,主持梁山西山酒店,迎來送往,打探消息,是梁山第一百零三條好漢。徵討方臘時在清溪縣中飛刀而亡。)地速星·中箭虎·丁得孫 (徵昱嶺關被毒蛇咬死)地鎮星·小遮攔·穆 春 (得勝後,被封武奕郎)地嵇星·操刀鬼·曹 正 (徵宣州中藥箭身亡)地魔星·雲裡金剛·宋 萬 (徵潤州時中箭,馬踏身亡)地妖星·摸著天·杜 遷 (徵清溪洞馬踏而亡)地幽星·病大蟲·薛 永 (徵昱嶺關被龐萬春、雷炯、計稷亂箭射死)地伏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