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民間曾流傳著這樣一首黑暗童謠:莉齊·鮑登拿起斧頭,砍了她爸爸四十下,當她意識到自己做了什麼,她砍了她媽媽四十一下。童謠是根據一則發生在美國的真實案件改編的,童謠中的主人公叫莉齊·鮑頓,兇殺案發生時她已32歲,她被指控砍殺了她的父親及繼母。這也是一件沒有結果的兇殺案,這麼說的原因在於警方雖然掌握了種種證據卻沒能將嫌疑人繩之以法而是當庭無罪釋放,這個案件就是世界十大懸案之一的莉齊·鮑頓殺人案。
1892年8月4日上午十點半左右,莉齊·鮑頓的父親打理完生意後回家休息,像往常一樣靠在沙發上小憩。可這一閉眼卻將兇手引來了,兇手用斧頭在安德魯的頭上足足砍了十一下,導致他血流不止當場死亡,一隻眼球也因為重創幾乎脫落。
莉齊·鮑頓的父親安德魯·鮑頓是白手起家的富商,在當地名聲極佳。他原本家庭幸福,有相濡以沫的妻子以及兩個乖巧懂事的女兒。莉齊·鮑頓是他的小女兒,深得父親的溺愛,父親對她可以說是百依百順。然而幸福的日子在莉齊的母親去世父親娶了繼母后一切都變了。繼母一直沒能取得莉齊和姐姐的認可,她被認為並不真心愛自己的父親只是貪圖他的巨額財產。莉齊性情大變,時不時的找茬與繼母打架。莉齊還認為繼母的出現影響了自己跟姐姐今後的生活以及父親的遺產繼承問題。
事發後,莉齊最先發現了父親的遺體,她的叫喚引來女傭和鄰居,警察和醫生也很快趕到現場。他們對鮑頓的屍體進行了屍檢,而在盤問嫌疑人的過程中,卻遲遲不見繼母杜菲的身影。一番搜尋後,在二樓發現了她的屍體,她被人以同樣的方式砍了十九下。根據法醫的屍檢,杜菲的死亡時間為9點30分,而鮑頓的死亡時間為11點,前後相差了一個半小時,這麼長的時間難道兇手一直躲在房子裡等鮑頓回來嗎?
現場勘查後,警方在地下室發現了一把帶血的斧頭,上面還沾著一些毛髮,斧頭的手柄已經被破壞了。警方認定這便是殺害鮑頓夫婦的兇器。隨後警方對嫌疑人進行了排查,莉齊因被認為嫌疑最大而被逮捕。
法庭上,警方拿出重重證據指控莉齊,首先,警方發現莉齊的一隻鞋和一條裙子上又很小的血點,可她堅稱那是月經留下的,由於當時技術滯後,並沒有方法去分析血跡究竟屬於誰。
其次,有鄰居舉報說,曾發現莉齊在事發後偷偷燒毀了一件衣服,而莉齊則解釋說因為衣服上沾了油漆,自己才燒掉。
關於莉齊提供的不在場證明,她聲稱自己去了馬房收拾衣服。然而調查卻發現馬房布滿了灰塵,沒有人來過或移動過物品的痕跡。此外,傭人還說事發當天更早時候她曾聽到樓上傳來莉齊的笑聲,也就是說莉齊在她聲稱發現父親屍體前更早便得知發生了什麼事。
甚至還有醫生和藥房職員的證言,說莉齊曾去藥店買毒藥,藉口說是殺蟲,可繼母卻告訴醫生莉齊想要毒害他倆。
面對種種證據的指控,莉齊顯得十分冷靜沉著,堅稱自己是無辜的。並且在法庭上幾度暈倒,博取了法官和陪審團的同情,基本沒什麼人相信莉齊會是這樣一個殘忍的兇手。最終莉齊被判斷無罪,當庭釋放。
消息立刻在小鎮傳開了,絕大部分人都認為莉齊本人極具謀殺嫌疑。然而法庭宣判莉齊無罪,被釋放後的莉齊和姐姐,共同繼承了父親的巨額遺產,賣掉兇宅離開了家鄉。之後她專心於戲劇與文學,將大部分錢捐助給「防止虐待動物協會」,過著十分低調的生活。這個形象與殘忍的兇手形象差距十分大,也令她的一生都十分富有傳奇色彩。
此後,她的故事廣為流傳,被寫成了小說、編成芭蕾、百老匯歌劇,成了一個超級IP。最後日本將關於她的童謠作為鵝媽媽童話收錄進了教科書。至於兇手到底是誰,大概只有死者和兇手自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