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由北京大學、莫斯科大學作為牽頭單位,聯合中俄高校力量,合作共建的中俄數學中心,以視頻連線的方式舉行成立儀式。莫斯科大學校長薩多夫尼奇表示,中俄數學中心的成立將推動兩國基礎科學的發展,雙方優秀的專家能夠共同攻關重大課題,數學中心也能成為培養新人和高級專家與教師的平臺。
數學在科學發展中有多重要,華為應該是深有體會的。華為的崛起發展,就和數學有著莫大的關係。眾所周知,華為是我國在通信、手機、晶片設計、雲計算等多個領域,技術創新最多,甚至引領行業的高科技企業。他的成功有著自身的特色,但也有著十分珍貴的可複製的經驗。
華為的研發中心眾多,在全球有26個研究所,其中位於俄羅斯和法國的研究所重點研究數學算法,挖掘基礎數學資源。這些研究所中,在職的數學家就有700多名。在去年,華為又大幅擴張了位於俄羅斯的研究中心,未來5年將要增加到1500人,成為歐洲、北美之後第三大海外研究中心。
華為上海研發中心辦公樓
華為的發展也和數學有著莫大的關係。華為在3G領域一舉超越其他通訊廠商,憑藉的就是一個從2G到3G的突破。這個突破是由俄羅斯數學天才所研發出來的。任正非當年僅僅看到了他發表的7頁論文,就開到了200W美元年薪的天價,然而俄羅斯少年不為所動。後來,華為HR才知道,俄羅斯少年是覺得太遠了,要放棄和家人的團聚。任正非綜合考慮,俄羅斯大學一直是數學基礎研究的龍頭。所以,任正非決定在俄羅斯建立華為海外數學研究所。
任正非說,這個俄羅斯科學家,不談戀愛,只做科學。在華為研究所裡天天玩電腦,都不知道他在幹什麼。直到有一天,他告訴任正非,把2G到3G突破了。華為馬上在上海進行實驗,驗證了這個成果。華為在無線電上甩開愛立信,大規模佔領歐洲。華為還圍著這個研究成果,繞過3G的算法邏輯,進行4G領域核心算法邏輯,充分進行軟體專利的布局。終於,華為在4G打了一個翻身仗。
即使現在的5G標準,也是源自十多年前土耳其教授的一篇數學論文。這位教授叫Arikan。他的論文發表兩個月後,被華為發現。華為就開始以這個論文為中心研究各種專利,一步步研究解體,共投入了數千人,花費十年時間,終於把它變成技術和標準。華為的5G基本專利數量佔世界27%左右,排第一位,這離不開眾多科學家的努力。
華為在國內也很注重學術的交流。比如,2019年8月,在北京舉行的「中科院數學院&華為公司數學理論與應用論壇」。頂級學者和高級專家,圍繞算法、優化、控制、編碼、AI、大數據&安全等方向進行了為期兩天的深度交流。
過去發展工業,可以砸錢;現在發展高科技,就需要砸人。砸什麼人,數學家、物理學家、化學家、光學家,還有高級工匠。這些人,一靠行業培養,二靠教育。
任正非說的好,他說,「中國將來要和美國競賽,唯有提高教育。」而基礎教育中,他尤其強調數學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