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疫情的逐漸好轉,近幾日,江蘇、山西好幾所大學已經公布了返校的具體日程了。四月裡將有學生要踏上徵程,開啟返校複課模式了。很快,3900萬大學生就要陸續返校上課,有近1000萬大學生要跨省流動了。
我國一旦大學複課,人員的流動性就大大增加了。四月份,人員的流動性大大增加了。一是近千萬大學生的跨省流動,有的還要中轉;二是四月八日以後,武漢解禁,可以外出流動了。據說,明天,4月8日當天,武漢即將有500萬人乘坐各種交通工具離漢,也會有各路人馬開始回到武漢。武漢這個交通樞紐一旦打開,人員的流動性就大大加強了。流動的人群中,但凡有一個病毒攜帶者,星火燎原,就有可能帶來疫情的復燃。所以,大學生在返校復學模式裡,一定要有強烈的自律意識。
什麼是自律意識?就是人們發自心底裡,從保護自己的利益和他人的利益出發,處處自我約束、自我節制,從而儘可能不幹擾和影響他人利益,有時甚至要犧牲自我利益,保全社會和他人的利益。簡而言之,就是克服困難,自己管住自己,不做違背社會和他人的事情。
返校複課途中,大學生們具體應當從幾個方面增強自律性呢?
第1, 要有利他心,優先維護他人利益。在我們的觀念層面,要有強烈的利他心,將他人的利益至於自我利益至上。哪怕是只有犧牲個人利益,也要儘可能地保全他人利益。今年的疫情中,我們看到了無數的醫務工作者,他們為了救死扶傷,依然絕然地拋下小家,衝向最危險的醫院,這就是利他心,就是舍小家保大家的犧牲精神。
武漢學院會計專業郭嶽同學,從武漢返回河北的途中,口罩,手套,把自己包裹的嚴嚴實實的,一路上不吃不喝,不跟任何人說話;到家後為防止自己感染連累家人,毅然把自己隔離在狹小的臥室內;感染治癒後,回家又把自己隔離在狹小的車庫裡。全程下來,自己感染,卻沒有傳染給任何一個人。在長達一個月的時間裡,他獨自一人忍受了孤獨,寂寞,生活不便,從而保全了周圍包括自己親人在內所有人的健康和安全。如果人人都像郭嶽這樣具有強烈的利他心,這個社會就應該是最安全的了。
第2, 要有恆心,始終做好自我管理。自律,就是管好自己,不妨礙他人。作為大學生,我們要始終如一地管好自己,持續地糾正自己的不良生活習慣。青年大學生的自控力還有限,有的時候,免不了因為種種原因會放縱自己,比如,浪費時間去玩遊戲,睡懶覺,在某些方面就是管不住自己。平時一些小節不在意也許沒關係,人們一笑了之;而疫情期間,尤其是在返校途中,在公共運輸工具上,不是一個人獨處的空間,一定要有持久的意志力,克制自我,不要因為自己的隨意行為而給別人帶來困惑。返程途中,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呢?
一是要注意佩戴口罩,公共場合不得隨意取下口罩。前幾日就有人在火車上取下口罩吃東西,引起糾紛。大學生們在上車之前,一定要先計劃好,最好上車之後,不吃不喝,以保全自己和他人的安全。有人覺得自己身體受不了,其實,前不久就有從歐洲回來的未成年留學生,20多個小時的旅程中,竟然不吃不喝,差點脫水也堅持下來了。所以,大學生們只要準備好了,是可以克服的;二是不要隨地吐痰,這個陋習一定要禁止;
第3, 要有公德心,自覺遵守各項規則。特殊時期,出入公共場合,一定要遵守特定的紀律約束。人人都守紀,才能贏得良好的秩序,才能讓眼前的苟且趕緊過去,回到生活的正軌。返程途中,配合測體溫,配合做好各種安全檢查,排隊保持安全距離,都是必須遵守的。
大學生群體是祖國的未來,是每個家庭的希望,大學生們在自己返校複課途中,一定要充滿利他心、恆心和公德心,帶著強烈的自律精神,去擁抱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