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快開學了,返程途中,你的行囊裡裝上自律了嗎?

2020-09-05 一飛沖天2111

隨著疫情的逐漸好轉,近幾日,江蘇、山西好幾所大學已經公布了返校的具體日程了。四月裡將有學生要踏上徵程,開啟返校複課模式了。很快,3900萬大學生就要陸續返校上課,有近1000萬大學生要跨省流動了。


我國一旦大學複課,人員的流動性就大大增加了。四月份,人員的流動性大大增加了。一是近千萬大學生的跨省流動,有的還要中轉;二是四月八日以後,武漢解禁,可以外出流動了。據說,明天,4月8日當天,武漢即將有500萬人乘坐各種交通工具離漢,也會有各路人馬開始回到武漢。武漢這個交通樞紐一旦打開,人員的流動性就大大加強了。流動的人群中,但凡有一個病毒攜帶者,星火燎原,就有可能帶來疫情的復燃。所以,大學生在返校復學模式裡,一定要有強烈的自律意識。

什麼是自律意識?就是人們發自心底裡,從保護自己的利益和他人的利益出發,處處自我約束、自我節制,從而儘可能不幹擾和影響他人利益,有時甚至要犧牲自我利益,保全社會和他人的利益。簡而言之,就是克服困難,自己管住自己,不做違背社會和他人的事情。

返校複課途中,大學生們具體應當從幾個方面增強自律性呢?


第1, 要有利他心,優先維護他人利益。在我們的觀念層面,要有強烈的利他心,將他人的利益至於自我利益至上。哪怕是只有犧牲個人利益,也要儘可能地保全他人利益。今年的疫情中,我們看到了無數的醫務工作者,他們為了救死扶傷,依然絕然地拋下小家,衝向最危險的醫院,這就是利他心,就是舍小家保大家的犧牲精神。

武漢學院會計專業郭嶽同學,從武漢返回河北的途中,口罩,手套,把自己包裹的嚴嚴實實的,一路上不吃不喝,不跟任何人說話;到家後為防止自己感染連累家人,毅然把自己隔離在狹小的臥室內;感染治癒後,回家又把自己隔離在狹小的車庫裡。全程下來,自己感染,卻沒有傳染給任何一個人。在長達一個月的時間裡,他獨自一人忍受了孤獨,寂寞,生活不便,從而保全了周圍包括自己親人在內所有人的健康和安全。如果人人都像郭嶽這樣具有強烈的利他心,這個社會就應該是最安全的了。


第2, 要有恆心,始終做好自我管理。自律,就是管好自己,不妨礙他人。作為大學生,我們要始終如一地管好自己,持續地糾正自己的不良生活習慣。青年大學生的自控力還有限,有的時候,免不了因為種種原因會放縱自己,比如,浪費時間去玩遊戲,睡懶覺,在某些方面就是管不住自己。平時一些小節不在意也許沒關係,人們一笑了之;而疫情期間,尤其是在返校途中,在公共運輸工具上,不是一個人獨處的空間,一定要有持久的意志力,克制自我,不要因為自己的隨意行為而給別人帶來困惑。返程途中,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呢?

一是要注意佩戴口罩,公共場合不得隨意取下口罩。前幾日就有人在火車上取下口罩吃東西,引起糾紛。大學生們在上車之前,一定要先計劃好,最好上車之後,不吃不喝,以保全自己和他人的安全。有人覺得自己身體受不了,其實,前不久就有從歐洲回來的未成年留學生,20多個小時的旅程中,竟然不吃不喝,差點脫水也堅持下來了。所以,大學生們只要準備好了,是可以克服的;二是不要隨地吐痰,這個陋習一定要禁止;



第3, 要有公德心,自覺遵守各項規則。特殊時期,出入公共場合,一定要遵守特定的紀律約束。人人都守紀,才能贏得良好的秩序,才能讓眼前的苟且趕緊過去,回到生活的正軌。返程途中,配合測體溫,配合做好各種安全檢查,排隊保持安全距離,都是必須遵守的。


大學生群體是祖國的未來,是每個家庭的希望,大學生們在自己返校複課途中,一定要充滿利他心、恆心和公德心,帶著強烈的自律精神,去擁抱未來!

相關焦點

  • 開學了!大學生的行李箱裡,都裝了些啥?
    浙江24小時-錢江晚報記者 應陶 文/攝上周末的下沙,見到了久違的陽光,也迎來了許久不見的年輕面孔們。他們背著行囊,拖著行李箱,陸續返回校園,開啟新學期的生活。大學生們的行李箱裡會裝些什麼呢?是遠在他鄉的慈母,臨行密密縫起的上衣?
  • 又到一年開學季行囊裡的特殊禮物
    眼下各所大學陸陸續續進入開學階段,準大學生們也在家中忙著收拾行囊。家住泗陽縣城廂街道界湖社區的楊啟航,他入學的行囊裡多了一朵紅花,這其中的寓意到底是什麼呢?這兩天,他開始收拾起自己的行囊,楊啟航說,所有的秋裝都是母親洗好熨好的,然後他整整齊齊把它們擺進行李箱,就仿佛把母親的愛也隨身攜帶了。而除了生活的必需品,跟隨了自己多年的《鋼鐵是怎樣的煉成》一書也裝進了行囊中。
  • 高校開學季:流轉在時代浪潮中的「開學行囊」
    周毅 攝中新網重慶9月12日電 題:高校開學季:流轉在時代浪潮中的「開學行囊」作者 韓璐 李綠桐九月,大學迎來新生開學季。在今年經歷了疫情的高三畢業生們,在跨進大學校門時,也經歷了不同以往的大學新生活。「我也沒想到,一個雙肩包就開啟了新的大學生活。」
  • 大學開學「新三大件」,竟是它們!幾代人的行囊變遷史 未讀 | 未來...
    而隨著新一代00後大學生走入校園,入學「三大件」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據最新數據顯示, 電子書、按摩儀和平衡車,代替了智慧型手機、筆記本電腦和平板,成為了大一新生的開學行囊裡的「新三樣」。你進入大學時,帶的「三大件」是啥?
  • 電子書、按摩儀、平衡車,成大學開學「新三大件」!行囊變遷真快
    說起入學必備「三大件」,有數據顯示,除了手機、電腦和平板之外,2019年大學生的開學行囊裡又增添了「新三樣」:電子書、按摩儀、平衡車。而在上世紀50至70年代,社會經濟水平不高,大學生入學行囊以生活必需品為主。
  • 返程帶上父母的愛:百餘張徐州煎餅裝進後備箱
    返程路上,大家的行囊裡都裝了些什麼?【帶著泥土的鐵棍山藥 930公裡隔不斷家鄉情】江蘇臺記者周忱說:「到了中午12點,芳茂山恐龍主題服務區的客流也達到了一個高峰。現在停車場上已經停滿了車。因為路途太遠,夫妻倆一年只回一兩次老家,而每次離開家,父母總會在他們的後備廂裡塞滿東西。靳先生說:「路上堵車堵了幾次,堵一堵吃一吃,基本上吃完了,就剩下山藥了,從家裡土地挖出來的。恨不得把家都搬過來。你看這衛生紙,我們都可以買的,我媽媽非要我帶過來,說到那邊你們也得買。」
  • 大一新生,開學了,請帶上這三個「行囊」
    連日來,許多高校的錄取通知書逐漸發放,一些高校已基本確定了開學時間。經歷了漫長等待,大學的校門終於打開。被疫情阻隔在外的大學生們終於可以重返熟悉的校園。那些剛剛拿到錄取通知書的大學新生,對這一刻更有著不一樣的憧憬。整個社會對大學活力的再現也滿懷期待。無論如何,大學馬上要開學了,每個學子都需要整理好自己的行裝。
  • 北京開學時間確定!大學生開學有望,你期待開學嗎
    要說2020年在家待得時間最長的恐怕非大學生莫屬了,萬萬沒想到暑假和寒假居然連著放,此次文件公布後,大學生開學終於有希望了。因此,這一部分家長往往是希望學校開學,以期獲得更好的學習效果。對於平時就很自律的同學來說,能夠按時按要求學習學校布置的學習任務,甚至認為網課的一些老師比學校老師講得更好,因此開學在他們看來並沒有那麼迫切。大學生終於有開學的希望了要說疫情期間誰的假期最多,那一定是大學生無疑了。很多地方的中小學生多多少少還開過幾天學,但身邊的大學生幾乎是沒有開學的。
  • 開學啦 《快裝商店》校園必備APP大盤點
    因而,快裝商店為學生們精心整理了「開學必玩遊戲」和「開學必備APP」專題兩個,無需搜索一鍵輕鬆下載全部應用,輕鬆玩轉新學期。PS:專題裡所選遊戲和應用,大多數在APP Store裡價格不菲喲,安裝快裝商店即可免費下載(注意設備需越獄,且為iOS5.0及以上系統)。
  • 大學開學,學子們請帶上這三個「行囊」
    作者:李思輝連日來,北大、清華、武大等高校的錄取通知書逐漸發放,很多高校已基本確定開學時間。從雨雪霏霏到春草萌發,從楊柳依依到到蛙叫蟬鳴,經歷了漫長等待,大學的校門終於即將「吱呀——」一聲打開。被疫情阻隔在外的大學生們終於可以重返熟悉的校園。那些剛剛拿到錄取通知書的新生,對這一刻更有著不一樣的憧憬。
  • 2020春季開學,全國3366萬大學生該怎麼防護?教育部給出辦法
    隨著疫情發展,各省市教育廳發布了延期開學的通知,各大學也是紛紛進行了回應,而還有10多天陸陸續續到了各大學的開學時間,而根據教育部統計數據,全國在校大學生一共有3366萬,那麼這個問題來了,龐大的學生人群應該怎麼辦?在返程的高峰期應該怎麼防護?
  • 70、80、90、00年代,開學「三大件」都有啥?
    又是一年開學季你開始打包行李了嗎?從搪瓷缸到筆記本電腦中國大學生的「入學裝備」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裝在行囊裡的不僅是大學必備品更是一個年代的記憶你還記得那些年被你視若珍寶的開學裝備麼?60年代生活標配「三件套」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大學生入學時學生們基本上都是輕裝上陣。入學時,一支鋼筆、裝著換洗衣物的背包或箱子,還有裝著熱水瓶、飯碗之類的網兜,加上縫在衣服裡的幾十塊錢(好幾個月的生活費),就幾乎是全部的行李。
  • @教育部:大學生能不能不開學!
    看不起大學生抱佛腳的能力嗎?大學生哪一個學期不是最後兩周抱佛腳,學會知識應付考試的。這下子好了,開學後直接發課本給你兩周複習,然後直接期末考試,不是一樣的嗎。優化中間流程,節省了大半個學期的時間。六月初開學,兩周後按正常節奏六月中放暑假,然後九月開學下一個學期。你說大學生不是這樣的?
  • 80%AI採集+精準導航能力 百度地圖助你返程途中乘風破浪
    據百度地圖大數據顯示,十一期間景區周邊擁堵指數較平日大幅上升,西湖、千島湖、五臺山、青城山等景區擁堵尤為顯著;高速車流量同樣居高不下,返程擁堵高峰已然到來。在陪伴廣大遊客觀覽名勝後,為幫助其順利返程,百度地圖以業內首創的精準導航、未來出行ETA、智能定位等功能為遊客奉上實用 "返程秘籍",精準預測回程所需時間、智能規劃最優避堵路線,加之導航你保障計劃實力護航,讓返程安全又安心。
  • 大學新生請帶上這三個「行囊」
    大學新生請帶上這三個「行囊」《光明日報》( 2020年08月28日 07版)晨霧 / 轉帖被疫情阻隔在外的大學生們終於可以重返熟悉的校園。  那些剛剛拿到錄取通知書的大學新生,對這一刻更有著不一樣的憧憬。整個社會對大學活力的再現也滿懷期待。無論如何,大學馬上要開學了,每個學子都需要整理好自己的行裝。除了生活必需品,大學新生們可能還需帶上三個特殊的「行囊」。  第一個行囊——衛生防疫的自覺。這場疫情讓我們深刻認識到,良好的衛生習慣無比重要。
  • 聽說,快開學了,作業做完了嗎?
    小刀馬對於更多K12的學生來說,每一次開學都是一種煎熬。作業做完了嗎?作業本去哪裡了?老師是不是還額外布置了什麼作業?有作文嗎?有日記嗎?有其他的需要完成的內容嗎?但是,時光老人不會因為你的不想不願就放棄了他要走的步伐。整理行囊,收回心思,準備開學吧。即使是災難片,我們也要勇敢去趟過,再說了,那麼多人一起趟,還怕淹了誰不是?當然,很多家長也在企盼著,憧憬著。
  • @大學新生,請帶上這三個「行囊」
    連日來,許多高校的錄取通知書逐漸發放,一些高校已基本確定了開學時間。經歷了漫長等待,大學的校門終於打開。被疫情阻隔在外的大學生們終於可以重返熟悉的校園。無論如何,大學馬上要開學了,每個學子都需要整理好自己的行裝。除了生活必需品,大學新生們可能還需帶上三個特殊的「行囊」。第一個行囊——衛生防疫的自覺這場疫情讓我們深刻認識到,良好的衛生習慣無比重要。在沒有特效藥的時候,勤洗手、勤通風、戴口罩等,是人們面對流行病的「常備藥」。
  • 大學生開學行李箱大揭秘,裡面裝的,果然都是這些
    裡面裝的都是啥?想不起來不要緊,來看看大學生們開學的行李箱,裡面裝的,是不是也是你當年扛過的?提著那麼重的行李箱每走一步都很艱難,像極了大學期間的生活!(才怪~)!對比起苦海無邊的高三,大學生活那已經算是香飄飄了!且看行李箱就知道……等等~這位同學,你這是要在宿舍開小賣部嗎?
  • 大學生開學行李箱大揭秘,裡面裝的,果然都是這些!
    想不起來不要緊,來看看大學生們開學的行李箱,裡面裝的,是不是也是你當年扛過的?提著那麼重的行李箱每走一步都很艱難,像極了大學期間的生活!(才怪~)!對比起苦海無邊的高三,大學生活那已經算是香飄飄了!且看行李箱就知道……等等~這位同學,你這是要在宿舍開小賣部嗎?裡面裝的是——父母對你滿滿的愛!「李看看、李看看……裡面裝的,果然全是吃的!」
  • 假期過半,返程的後備箱又雙叒被塞滿了!網友:回老家跟進貨似的
    10月4日,有一位網友分享了自己返程的後備箱視頻。視頻裡,網友「埋怨」家人,在副駕駛的位置塞滿了菜。↓↓↓為啥不往後備箱放?快樂的時光總是十分短暫中秋國慶假期眨眼就要結束了雖然一萬個捨不得但是也要收拾好行囊準備上班了假期返程高峰即將開始返程要注意些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