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課外輔導市場亂象多:作文輔導套模板 網上「水軍」做託)
信息時報記者 黃淑儀 徐珊珊
暑假過去一半,不少家長已經準備為孩子「籌劃」下學期的補習計劃,市內多所課輔機構的秋季班也正式開啟「搶人大戰」。面對著琳琅滿目的機構,不少家長都是滿腹疑慮:機構是怎樣對孩子進行輔導的?花費了大量時間和金錢是否能夠保證效果?為何報名時屢屢被告知「滿人」?免費試聽課又有什麼貓膩?
內幕1
新員工代改作業 作文輔導靠套模板
去年8月,剛剛從大學畢業的學生小林無意間看到學X教育網上招聘「班主任」的信息,便把簡歷投遞過去。很快,沒有教師資格證、沒有任何教育行業從事經驗的小林就通過了面試,被分派到學大教育在廣州的一個分教點上班。
「說是班主任,但做的其實都是打雜的工作。剛報到的第一天,就有人拿一疊學生的作文給我,讓我拿回家修改。至於修改的方法,無外乎是用紅筆圈出一些句子,在旁邊點評幾句,然後在文章結尾加上一些模稜兩可的評語。」小林說,「說是讓我熟悉工作,但後來我發現批改作業就是我們的日常工作之一。」
小林告訴記者,他在職時,學X正在推廣一個「趣味作文輔導班」,而推廣的手段正是最受家長們歡迎的形式——0元試聽課。「附近小學的老師都幫忙派發這些試聽券,通過學校提供的聯繫方式,我們一個個通知家長來聽課。」小林說,「整個試聽包含四節課,第一節課先讓老師把課堂氣氛 炒熱 ,讓學生覺得很有趣;第二節課前半段是講解上節課分發的作業,後半段就是通知下周的 家長會 ;第三節課是所謂的 家長會 ,實際上就是向家長宣傳學X的好處,讓大家來報名;第四節課就是家長來交錢。整個流程下來,將近六成來試聽的家長都會交錢。」
至於輔導的手段,竟然是老師教學生「套模板」。「教學點真正上課的老師不過2、3個,通常都是一個老師教四個班。以作文輔導免費試聽課為例,老師會分發一些作文紙給學生,根據不同主題教授不同的寫作模板,學生只需要把內容填進去,就能變成一篇 優秀 作文。正是因為這個緣故,所以我批改的作文幾乎都是千遍一律的。」小林說,「我過了幾個月就離職了,但聽說現在依然是推廣這個興趣班,也是用同樣的手段吸引學生和家長。」
內幕2
一對一輔導動輒幾萬元 效果很一般
「最便宜的5萬元,最貴的8萬元,一直在想到底報哪家。」家長張女士這段時間一連走了五六家培訓機構,便宜的不滿意,滿意的又太貴,一直拿不定主意,但她還是傾向於給兒子報最貴的班:「孩子下學期高三了,這一年要拼一拼。」
高價「一對一」未必有效果
和張女士有著同樣想法的家長不少,他們認為價格貴就能有效果,可事實並非如此。日前,有媒體報導,長沙市民謝女士從今年3月起花了10萬多元,將女兒送到龍X教育進行全日制培訓,希望通過其一對一輔導模式,讓女兒的高考成績有所提升。結果高考放榜後,女兒成績只有243分,連專科都上不了。對此,校方表示老師已經盡了力,僅答應退還1萬元培訓費。
如今,龍X教育對自身動輒上萬元的「一對一輔導」的效果態度顯得尤其「保守」。記者以高三學生家長的身份致電龍X教育荔灣區一個分教點諮詢,工作人員表示,「一對一輔導」每小時收費高達300元,至於培訓效果,該工作人員表示,龍X不會承諾提高多少分或是保證能考上哪所學校,「效果是會有的,但主要還要看學生本人,你可以先買50個課時試一下。」
學生:培訓更多是心理暗示
「一對一」輔導價格高,效果也要看「個人」,那麼傳統的大班輔導效果又如何?廣州學生小吳上個月正式開始了自己的高三學習生活,對比高一、高二周末的忙碌,小吳笑稱自己高三周末反而有更多的私人時間,因為她終於下定決心不再到培訓機構進行補課。
小吳告訴記者,她從高一開始,每周都到一家教育機構補習語數英三個科目,每學期大概花費6000元左右,「通常是周六上兩科,周日上一科。我報名的都是大班教學,一個班大概二三十人,老師上課有教案思路,還會留作業和測試,感覺跟在學校上課差不多。」說到補習效果,小吳不太滿意,「反正我沒多大效果,所以高三周六學校要上課,我也不打算繼續報名了。」小吳說,「我覺得這些補習班更多給人一種心理暗示吧,學習更多要靠個人和學校。」
小吳的同班同學嘉璇告訴記者,由於補習效果不明顯,自己到了高三也不再打算參加這種大班輔導,「聽師兄師姐的介紹,打算找一家專門做 一對一 輔導的機構,花多點錢把沒有理解透徹的知識點弄明白,希望效果會好一些。」嘉璇說。
宣傳虛高達標率誤導學生
「坦率地講,沒有任何一家教育機構或老師個人能擔保提高多少分。即使宣傳上寫著,那也只是個噱頭。」陳夢曾在一家小型課外輔導機構有過兩年工作經歷。她坦言,目前市場上培訓機構種類繁多,競爭非常激烈,因此有一些機構為了抓眼球、搶生源,會採用誇大的言詞來做宣傳,這在很大程度上誤導了學生、家長,而實際的差距也最終導致家長的不滿。
事實上,幾乎每家培訓機構都將曾經參加過輔導並考上名校的學生名單、分數用於自身宣傳。「在一些培訓機構宣傳中,提分率、高考達標率虛高的現象很普遍,關鍵是這些數據未經第三方機構統計或查證。」陳夢說,這種現象更多地出現在一些規模較小的培訓機構中。
內幕3
網上報名玩「秒殺」?或是飢餓營銷
「50元報讀一對一暑假課程」、「暑假一元課」、「50元搶報暑期銜接課」……一些輔導機構暑假課程的「價格戰」讓不少家長眼前一亮。但千萬要注意,這可能是一些培訓機構招生的「障眼法」。
在採訪中,一家輔導機構負責人告訴記者,「一元課」其實就是兩次免費課時,「這種體驗式的營銷模式現在比較流行,通過一兩節課讓家長和孩子對機構有一定的了解,進而報班加入課程。」業內人士表示,面對著巨大的市場空間,不論是50元的線下課程,還是線上直播1元課,都是一種營銷手段,意在爭奪小升初、初升高入口期生源,擴大市場份額,搶佔市場空間。
「現在不少機構在網上報名,一到時間就 秒殺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說,這只是培訓機構慣用的「飢餓營銷」手法,造成「僧多粥少」的假象,讓家長覺得名額緊俏,要提早報名。部分明星輔導老師的輔導班會「一位難求」,因為插班難,輔導機構會建議家長從低年級開始跟班,很多低年級補習需求不強的學生不得不提早「霸位」。甚至有的機構要先測試,成績合格再搶名額。一位家長王女士說,女兒下學期讀小學二年級,「我6月想給她報名學X思秋季數學課程,對方卻表示已經報滿了,怎麼可能?」王女士多方打聽,才知道要先提前預約機構的摸底考試,成績出來後再決定是否有資格報讀。搶名額的那天,王女士定了個鬧鐘。鬧鐘一響,正在開車的她立刻把車停到路邊,搶到了名額。「那幾天天抱著手機刷,後來最終報上名,我懷疑對方是飢餓營銷。」王女士說。
一位招生負責人告訴記者,雖然小學四五年級輔導是主流,但四五年級插班就能攤上好老師並沒有那麼容易。有些熱門老師的輔導班更是「一位難求」,所以很多家長會從一年級開始為孩子佔個位,然後按部就班往上讀,才能順利佔到熱門課程、熱門老師的學位。
內幕4
僱傭「水軍」在論壇和QQ群「做託」
一位熟悉培訓機構課程營銷的業內人士告訴記者,「胡蘿蔔加大棒」模式是很多大機構主要的課程推銷模式,課程顧問或者課程諮詢師是完全的銷售崗位,他們會被安排去介紹輔導機構的老師、輔導理念以及一系列服務環節,並對學習現狀進行分析規劃,並介紹各學科現狀和缺點、為何學習習慣不好、應該怎麼做。一旦家長覺得有道理,就會交錢購買課時上課,「一對一」大約每小時300到400元,通常平均一個學生的初始籤約會在2萬~4萬元不等。
「光靠課程顧問的巧舌如簧還不夠,他們會藉助一批網絡水軍,在貼吧、論壇和QQ群裡冒充家長,賺取家長們的信任,然後推銷課程,請君入甕。」上述業內人士表示。記者加入其中一個規模較大的「家長群」後,發現群主的登記信息裡的職業為「教育培訓」。群裡一位資深家長告訴記者:「這些家長群都是機構建的,目的是為了拉客戶。當時我加進來的目的是為了和其他家長交流一下心得,結果發現好多都是機構的託,經常一唱一和的,互相吹捧。」
此外,跟傳統大班機構相反,「一對一」機構絕對不會去包裝某個老師,而是靠把「一對一」模式包裝成VIP專屬服務,讓家長感受到「豪華教學服務」。「一對一教育機構為了體現自家實力,往往會讓家長覺得自己 有一手 ,也會想辦法製造幾個新名詞,家長聽到的 XX教學法 , XX輔導模式 ,基本上都是營銷噱頭。就算初衷是好的,想法是好的,真正執行起來很可能不到50%。」陳夢說。
調查數據
四成家長支持學前孩子盡情玩耍
近日,上海市教委公布了第三期「小學一年級學生學習情況」專項調研。結果顯示,在可持續學習方面,沒有上過輔導班的學生,在學習基礎素養多個維度上的表現好於上過輔導班的學生。數據顯示,參加過輔導班的孩子在生活自理、主動性、專注和堅持、身體健康、情緒和睡眠適應性上低於沒有參加過輔導班的孩子,而沒有參加過輔導班的孩子僅僅在知識適應性上(如拼音、識字、寫字、數學學習和英語學習)低於參加過輔導班的孩子。長期來看,孩子健康的身心和良好的學習品質才是其可持續學習的重要基礎,而非一時的知識儲備。
本次調查還發現,回家作業更貼近於學生的能力發展水平。有95.66%的家長表示,孩子作業不需要依賴家長的輔導來完成。調研還顯示,44.1%的家長反對在孩子小學一年級之前上輔導班,支持孩子一年級之前盡情玩耍的家長在四成左右,學歷越高的家長越持有「樂學」心態。
超八成高考學霸未上過補習班
2016年全國高考成績發布後,有媒體對全國31個省份的60餘名省級高考第一名學生發去一份問卷調查,共回收36份有效問卷,涵蓋22個省份的高考文理科第一名。問卷設有69道題目,包含家庭教育、學習心得、興趣愛好等多方面內容。調查結果顯示,85%受訪學霸表示,在高中階段從未參加過課外補習班;而有77.14%的受訪者在高中沒參加過課外興趣班。此外,在奧數、英語等具體學科學習上,有54.29%受訪者從未參加過奧數培訓班,但參加過英語培訓的學霸較多,其中在小學、初中、高中階段參加過的佔50%。
相比於通過外界獲取知識,學霸們似乎更熱衷於通過獨立探究來進行學習。74.28%的受訪者除了完成學校學習任務外,還會額外給自己布置作業。在作業遇到難題時,88.57%的受訪者選擇自己查閱相關知識點。而在遇到學習瓶頸時,他們也大多獨立解決,94.29%表示會自己分析薄弱所在。
有獎報料電話:020-34323133
(原標題:課外輔導市場亂象多:作文輔導套模板 網上「水軍」做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