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自信?父母不妨試試這種方法

2020-09-09 愛學生智能終端

許多實例證明,有些幼兒之所以變得越來越自卑,一個重要原因是父母以完美主義的態度過高地要求孩子,孩子可能時時處處被包圍在批評乃至埋怨的海洋中。

努力強化孩子的自我肯定

對自卑情緒嚴重的孩子來說,他心中的自我肯定往往是脆弱的,飄搖不定的,因而極需要得到外界經常不斷的強化。強化孩子的自我肯定方法很多。如:可讓孩子為自己記一本「功勞簿」,讓孩子每周花幾分鐘時間寫出(或畫出)自己的「功勞」,並告訴孩子,所謂「功勞」,並不一定非得是了不起的成就,任何小小進步,以及為這種進步所做出的任何小小努力,都有資格記載入冊;也可為孩子準備一些小小的獎品,每當孩子做出了一點成績,或一件令他自己感到自豪的事,他就有可能獲獎;你還可以教孩子學會以「自言自語」的方法不斷對自己作出讚揚——當孩子遇到困難正躊躇畏縮時,你不妨鼓勵他自己對自己鼓勁:「來吧,小朋友,你可是一個不怕失敗的好孩子,再作一次努力吧!」



自我肯定也不宜過度濫用

鼓勵特別自卑的孩子多作自我肯定,並不意味著應該讓他「濫用」自我肯定。不要鼓勵孩子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使用自我肯定。自我肯定也應有個度,即要分時間、場合,更要有一定的原則、標準和尺度。再好的良藥也不能下得過猛——孩子的自我肯定用過了頭,那就可能變成了一個自負甚至惟我獨尊的小霸王。

適當降低對孩子的要求

對待已有自卑心理的孩子,父母應適當降低對孩子的要求。假如孩子畫了一匹馬,那麼你最好不要過多地挑剔這裡不好、那裡不像,而應對孩子的每一成功之處予以發現並做出由衷的讚賞:「看,那馬尾巴畫得真好呀,好像是在風中飄舞一樣!」或者「你為馬塗的顏色真漂亮!我敢說這可是世界上跑得最快的馬兒!」

需要強調的是,你應該讓孩子覺得:你對孩子的讚賞完全是誠懇的,而不是應付的,客套的,更不應該是虛偽的,做作的。為了實現這樣的目標,你須在思想方法上做出調整,在表述上講究藝術。

其實,讓自卑孩子學會自我肯定的首要目標即是:幫助孩子從自己的行為中獲得滿足和動力。我們應該讓孩子懂得:做該做的事,並且把它做好。



鼓勵孩子確立主心骨

父母可以對自卑的孩子多作表揚,但其他人卻不一定能完全做到這一點。他們或許會「實話實說」,或許會故意挑剔,甚至諷刺挖苦。此外,孩子不可能永遠地依賴別人的評語,而遲早要依靠自己內心的動力前進。有些孩子完全依賴成年人的讚許,連怎樣認可自己都不知道了。這樣的孩子如果長大了成了個球員,那就可能在比賽時每打出一個球就會回頭看看教練的臉色——自然他就難以成為一個成熟的球員。不妨指出他的正確之處,然後提醒他不必過分看重別人的評論。

你的孩子由於做了一件錯事而遭到了批評,一下子感到喪失了前進的方向。此時你應該告訴他,對待批評的最好辦法便是承認並改正,當孩子主動承認了錯誤時,你完全可以告訴他:「你這樣做很不容易,因為這可需要很大的勇氣,你可以對自己說你做了一件了不起的事。」



點擊下方連結了解更多!

相關焦點

  • 父母的「強勢教育」會毀掉孩子,不妨試試這兩個方法
    這個時候,孩子的內心往往是十分不願意的,父母這時候就會表現得十分強硬、冷漠的態度,細心觀察就會看到,孩子的眼睛會暗淡下去,自然孩子也就會乖乖的順從父母的意願了。這裡向各位家長朋友們提一個小問題:父母這樣對孩子採取強硬態度,真的是有利於孩子身心健康成長的嗎?
  • 孩子不自信,家長不妨嘗試這種方法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要相信孩子會盡力去做他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果老是在旁邊督促、施加壓力,要求孩子做超過其能力所及之事,就會孩子不再想做事,從而影響其自信心的建立。  如何提高孩子自信心  自信的孩子更容易走向成功,從小培養孩子的自信心,有利於孩子日後勇於面對挫折與挑戰。父母要培養自信的孩子,要做到以下四點。
  • 孩子脖子總是黑黑的洗不乾淨?醫生:別著急,不妨試試這種辦法
    導讀:孩子脖子總是黑黑的洗不乾淨?醫生:別著急,不妨試試這種辦法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脖子總是黑黑的洗不乾淨?醫生:別著急,不妨試試這種辦法!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孩子「自我否定」,誰之過?試試這7個方法幫孩子建立自信
    自信是人人都要具備的必要條件,如果不自信就會找不到自己的定位、自我價值、目標以及問題,導致變得愈發自卑、孤僻甚至自我否定。而自信是建立在別人的贊同與認可之下才形成的,只有在「健康」的成長環境下長大的孩子才會更自信,所以說大部分孩子變得自我否定可能都是家長的原因。
  • 誇孩子你真棒並沒什麼用,不妨試試這些方法,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導讀:誇孩子你真棒並沒什麼用,不妨試試這些方法,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誇孩子你真棒並沒什麼用,不妨試試這些方法,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孩子「自我否定」,誰之過?試試這7個方法幫孩子建立自信
    自信是人人都要具備的必要條件,如果不自信就會找不到自己的定位、自我價值、目標以及問題,導致變得愈發自卑、孤僻甚至自我否定。而自信是建立在別人的贊同與認可之下才形成的,只有在「健康」的成長環境下長大的孩子才會更自信,所以說大部分孩子變得自我否定可能都是家長的原因。
  • 管教方法不對,三歲孩子成「愛哭鬼」,父母不妨試試這種方法
    家家都有個愛哭鼻子的孩子,哭是孩子表達自己情感和心情的一種途徑,嬰幼兒時期的孩子餓了哭,醒了哭,無聊了哭,要求不被滿足了哭,反正只要稍不如意,他們就是哭。1-2歲的孩子哭的多,沒什麼壞處,還可以鍛鍊肺活量,增強體質,但如果2-3歲的孩子仍然動不動就哭,那父母就得想招來治一治了,此時哭已經從表達訴求的途徑演變為謀取玩具、零食等利益的手段了。
  • 孩子在外老被欺負?家長不妨試試這3招,不讓娃再受傷害
    孩子在外老被欺負?家長不妨試試這3招,不讓娃再受傷害父母之所以擔心孩子離開自己的身邊就是害怕孩子被欺負,但是孩子終會長大,會獨立面對父母保護以外的天地。有時候家長會怪自己地位不高,成不了孩子的靠山,所以孩子總被欺負。但其實與這關係並不大,還是看孩子自身的性格。
  • 培養出自信的孩子,低層次父母愛比較,高層次父母愛做這5件事
    如何培養孩子的自信,讓很多媽媽非常煩惱。今天,妖精媽媽給大家介紹5個好方法,幫助孩子建立自信心、培養自我認同感。孩子經常說一些自我否定的話,會影響孩子的自信心,更容易讓他產生自卑的心理。當孩子開始否定自己,出現不自信的時候,父母不妨試試下面的回答方式,可以幫助孩子走出自卑的心理。不要害怕,媽媽陪著你沒關係,我們可以再試一次。沒有人第一次就能做好,媽媽也一樣。父母可以利用孩子的「好奇心」來替代他對失敗的恐懼。
  • 孩子越罵越叛逆?不妨試試「羅森塔爾效應」,好孩子都是誇出來的
    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孩子犯錯的次數增多,打罵就變得沒有任何的效果,孩子該淘氣還是淘氣。這種狀況想必很多父母都覺得熟悉,和在於千千萬萬的普通家庭沒什麼不同。其實面對孩子的不聽話現象,打罵並不能夠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反而容易給孩子帶來心理上的陰影。
  • 孩子自卑怎麼辦?家長們不妨試試這3種方法,輕鬆幫孩子找回自信
    自升入高二以來,他的幾次月考成績都不盡如人意。高二正是衝刺高三打基礎的階段,想到自己的大學目標以及父母、老師對自己的期望,小碩越發著急,感覺自己被班裡成績好的同學甩得越來越遠。每次考試之前,小碩都擔心考不好,有時甚至懷疑自己不是學習的材料。一年多的時間,小碩一直身陷自我否定的狀態中。
  • 成功源於自信,不是孩子不自信,是你沒給孩子自信的機會
    1、父母對孩子要求太高很多時候,孩子通常只是活在父母的期望和影子裡。為了獲得父母的讚許和肯定,他們不惜壓抑自己的感受,儘量努力達到父母的要求。如果父母對孩子的要求太高,高到離譜,那麼這種要求對於孩子來說就不再是一種激勵和鞭策,反而變成了一種負擔。
  • "媽媽我做不到",孩子做事缺乏自信,試試讓他們自我評價
    當時覺得這樣毫無效果,畢竟自信是主觀意識行為,怎麼能夠被幾句客觀口號改變呢?然而升級為父母之後,我也時常會用這樣的方式鼓勵女兒。但有些孩子對於自己能力的評價,始終都是負面消極的&34;。無論父母如何鼓勵,甚至激將法,他們的自信心始終無法被喚醒。很多家長也感到疑惑,他們沒有經受過各種打擊,為何會缺乏自信心呢?
  • 孩子叛逆不聽管教,打罵只會適得其反,不妨試試「非暴力溝通」
    在孩子眼裡,家長就是無理由地施展暴力,並且將恐懼種在他的內心裏面,而惡果則是由孩子和家長几人共同承擔。育兒專家對這樣的現象有所表示:孩子叛逆不聽管教,打罵只會適得其反,不妨試試"非暴力溝通"。 什麼是「非暴力溝通」?
  • 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師,家長不妨試試這3招,學做娃的好老師
    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師,家長不妨試試這3招,學做娃的好老師一直在強調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師,父母就是孩子的鏡子,優秀的父母很難養出差孩子。所以家長在想指責孩子時先反省一下自己有沒有做一個好的榜樣。演員孫儷大家並不陌生,和鄧超一起育有等等小花兩個孩子。
  • 讓孩子從小自信的28個方法
    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從小就很自信,但自信不是天生的。
  • 孩子越管越叛逆,父母不妨試試「魚缸法則」,比你吼一千句管用
    所以,孩子人生的3次叛逆期,你越管越叛逆,父母不妨試試「魚缸法則」,比你吼一千句管用!第一個叛逆期:2~3歲孩子的第一個「叛逆期」是從2歲開始的,也就是育兒專家常說的「Terrible2」,由於2歲左右的孩子剛剛形成自我意識,會慢慢學會跟父母對著幹,比如媽媽讓吃飯,自己就不去,媽媽不讓幹什麼,孩子就會去幹什麼,因為這樣點燃了媽媽心中的怒火。
  • 【心海無憂】焦慮的父母,正在「培養」不自信的孩子
    焦慮性格的父母,一旦孩子的表現不如預期時,很容易動怒甚至打罵,讓孩子學習過程中,容易產生挫折感、缺乏自信心甚至是畏縮;而過分保護孩子安全,則易導致孩子的過分依賴、能力低落。父母親是孩子最直接的模仿學習對象,身為父母如果沒有了解自己的個性,就很難避免一些問題的出現。父母愛焦慮,孩子就容易不自信,所以,父母不妨檢視一下自己情緒發展,避免影響孩子的學習及身心發展狀況。
  • 孩子不喜歡讀書怎麼辦?不妨來試試這5個方法
    那對於這樣的情況,作為家長的不妨可以試試以下五種方法!培養興趣興趣永遠是最好的學習營養劑,要讓孩子愛上某件事情,就一定要抓住孩子的興趣點,如何有效地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最好的辦法就是多收集與孩子趣味相投的圖書繪本。比如男孩子喜歡汽車類的玩具,那我們就多找一些有關汽車類的書籍;女孩子喜歡公主,那就收集一些有關公主類題材的書籍。總之孩子喜歡什麼,我們就準備什麼,做到這一點,就已經成功了一大半!
  • 讓自信伴著孩子起航人生,父母該如何培養孩子自信?
    有自信的孩子更願意學習新的技能,面對新的挑戰。有自信的孩子看待他人都是有愛的、願意合作的,因此他們的人際關係通常都會表現得更好。從很大程度上來說,寶寶的自信是主要由養育者形成和培養。為人父母,自信打造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落實在日常育兒生活的點點滴滴之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