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筆:可樂
編輯:曉風
定稿:艾米
成功源於自信,不用多說,自信對一個人是如此的重要。
很多女生由於對自身的長相不太滿意和自信,因而不惜鋌而走險,通過整容手術來使自己變得更美,從而提高自信心。
說到女生對自己的容貌不自信,也許很多人認為有這樣心理的人一定自身長得奇醜無比吧?
其實並非如此,在這個浮誇的社會裡,不僅長相平平的人對自己的容貌缺乏自信,就連像鄭爽這樣的大美女都會對自己的長相感到焦慮。
提到鄭爽,相信很多人第一時間想起的就是她那張精緻而好看的臉,無論男女,很多網友紛紛被她空靈的容貌和氣質所折服。
然而,儘管如此,鄭爽卻對自身的外形並不滿意。與其說是不滿意,不如說沒自信。
很多人都好奇,這是為什麼呢?也許這和她的童年經歷有一定的關係吧!
鄭爽的母親對女兒從小就十分嚴厲。在之前的一次採訪中,鄭爽表示自己的童年曾經被鋼琴,舞蹈,長笛等各種培訓班安排的滿滿的。
不僅如此,鄭媽媽對女兒的文化課也十分重視。在媽媽的嚴格督促下,鄭爽曾經在小學連連跳級,付出了比一般小孩更多的時間和精力。
儘管鄭爽無論是在外在形象還是學習成績都如此優秀,但她卻極度缺乏自信,讓人們大跌眼鏡。
自信和一個人的外表以及才華並沒有太大關係,卻和她從小的經歷以及父母對她的教育有著非常密切的關係。
很多時候,孩子通常只是活在父母的期望和影子裡。為了獲得父母的讚許和肯定,他們不惜壓抑自己的感受,儘量努力達到父母的要求。
如果父母對孩子的要求太高,高到離譜,那麼這種要求對於孩子來說就不再是一種激勵和鞭策,反而變成了一種負擔。
一旦孩子無法達成父母過高的要求,心中就會產生挫敗感,嚴重打擊自信心。
小時候,記憶最深的就是父母總是在我們面前說,你看別人家的孩子如何如何......
現在我們長大成人,組建了自己的家庭也有了自己的兒女。可是,每每看到別人家的孩子如此優秀,再看看自己家的孩子,心中難免會產生對比心。
身為過來人,我們深知孩子對於父母拿自己和別人家的孩子進行對比的那種厭噁心理,卻偏偏還要不自覺的重走以前的老路。
拿別人家孩子的長處和自己孩子的短處相比,非但沒有任何意義,反而還會使孩子失去自信,變得自卑起來。
孩子的「無能」來源於父母過度的包辦。越是包辦,越是不擅長,越是不擅長就越是容易遭到父母的否定及白眼。
很多時候,並不是孩子不優秀,是我們根本沒有給他優秀的機會。
孩子沒自信怎麼辦?如何幫助孩子建立自信心呢?
孩子在遭到父母的否定或質疑時,本能的就會產生爸爸媽媽是不是不愛我了,一定是我太差了的極端想法。
想要消除孩子的這種心理,父母第一時間就要讓孩子感受到你們的愛,給予孩子充分的安全感。
人無完人,每一個人都是不完美的,相反,再不完美的人,在他身上總會找到那麼一兩個閃光點。
這個世界從來不缺乏美,缺乏的卻是善於發現美的眼睛。
試著嘗試發現孩子的優點,並且給予讚美,充分肯定他的價值,你會發現自己和孩子都會變得更加快樂而自信。
更多時候,家長對孩子的否定其實並不是單純只是孩子自身的問題,而是因為父母無法接受孩子的不完美,以及對未來的不確定。一方面不確定孩子會變得更好,另一方面不相信自己能把孩子教得更好。
父母與孩子是親密的親子關係而不是嚴肅的上下級關係,收起你嚴肅的表情,和孩子進行良好的互動,你會覺得事情並不像你想像的那麼糟糕。
1.)當孩子對某件事情缺乏自信,向你尋求幫助的時候,不妨坦然告訴他,其實爸爸媽媽也不是萬能的,這並不是一件多麼丟人的事情。
2.)與此同時,鼓勵孩子自己去探索發現,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為自己的選擇做決定。
3.)有需要幫助的地方,不妨大方的請求孩子的幫助,給他一個機會,也給自己減減負。在這個過程中,你會發現孩子變得一次比一次更自信。
欲速則不達。 —— 孔丘 《論語·子路篇》
現代人大多急功近利,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快速成才,在成功的道路上先人一步。然而,孩子們卻在高負荷的重壓之下感到無法呼吸。
在這個過程之中,有的孩子逐漸迷失了自我,變得越來越不自信,而有的孩子卻因無法承受而最終走向自殘的道路。
前不久,一個10歲小男孩,因為在家上網課,參加各種打卡活動,再加上不會寫作業,和媽媽發生爭吵,一氣之下就從樓上跳了下去,最終釀成悲劇......
相比孩子的優秀與成功,沒有什麼比快樂和自信更加重要。
親愛的家長朋友,請在教導孩子的同時,不要忘了給予孩子更多的尊重、關愛、以及包容和支持。
往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