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把孩子的不自信簡單當成內向,引導孩子變自信三部曲送給你

2020-09-05 米粒兒媽娜姐

熟人面前暢所欲言,陌生人前不敢開口,更不要提上臺表演了,很多家長以為這是孩子「內秀」的表現,是孩子的性格使然,其實這也正是孩子不自信的表現之一。

我的女兒也曾一度有過這樣的情況,但是目前正在逐漸改善,並且已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曾經活躍的小精靈,竟害怕當眾做自我介紹了

女兒上幼兒園時,在學校一直積極表現,外出和小朋友玩也很自然,見人打招呼也禮貌有加,我也曾一度認為孩子自信樂觀。直到有一次,我帶她參加了一場課外的培訓會,培訓結束後老師要求孩子們給家長做個匯報表演。表演開始前需要孩子們挨個做自我介紹,然而一向積極表現的女兒,在這裡突然卡殼了,硬生生的站在臺上,一句話都不說,無論老師怎麼鼓勵,就是不肯開口。

活動結束後,我一度難以置信。這不應該是她的表現, 我思考很久竟找不到原因。


在我心情平靜了之後,我特意和女兒聊了當時的狀況。她告訴我說:「臺下坐的家長我都不認識,我怕說錯了。"

「都不認識,怕說錯了」,這讓我難以相信。她不是沒有舞臺經驗,也不是沒有給家長們表演過,後來我仔細想想,終於找到了問題所在:以前的表演都是報幕員保姆後直接上臺,很多人一起,或是都練好了臺詞。而臨場的突然發揮,讓她有些措手不及,害怕出錯。後來,我又觀察了幾次,發現越是正式的場合需要,越能看到她的手足無措。



幫孩子找回自信,這三部曲我用對了

從孩子的興趣出發,心平氣和,幫孩子跨過心中那道坎

女兒喜歡唱歌,只要聽到喜歡的歌,總要想盡辦法的學會。她說她有一個夢想,就是能夠站在臺上,讓大家聽她唱歌。

在接下來的日子裡,我經常找一些和她年齡相當的小朋友單獨上臺表演的視頻給她看。看著小姑娘流露羨慕的眼神兒,我告訴她,你有一天也可以的。一次次這樣刺激著她表現的欲望,每次都不忘鼓勵她,你也可以的。



我對女兒的鼓勵,是隨時隨地的,即使有的時候她沒有如我想像的那麼好,我依然告訴她,下一次,你一定可以做得更好。面對她的沮喪,我給她的是擁抱,是鼓勵,直到她相信,下一次她可以做得更好。


不懈努力初見成效,抓住機會讓她看到希望

一次逛商場趕上店慶活動,我帶女兒去參觀,為活躍氣氛商場搭建了臨時的小舞臺,邀請小朋友上臺互動。看著女兒躍躍欲試的樣子,我跟她說:「一會兒節目開始了,你就上去吧,說不定還能贏個小禮物呢。」

節目開始前,商場有個發放店慶蛋糕的活動,我去排隊幫女兒領蛋糕,等我回到舞臺前,那個曾經害怕上臺的小精靈,早已經站在臺上了。看著臺上自信滿滿的女兒,臺下的我驚喜萬分。也許這對別人來說,是很正常的事情,但對於一個連自我介紹都不敢當眾講的小朋友,已經是不小的進步了。


看著從臺上下來的女兒,我激動地抱起了她。我問她:「緊張嗎?」「有一點兒,但唱起歌來就不緊張了。」聽到她的回答,我不忘繼續鼓勵:「你看,你竟然是可以做到的,是不是也沒你想的那麼難?」

一次嘗試的成功,讓她看到了希望,為後面的繼續努力也奠定了基礎。



繼續前行放飛自我,孩子你自信的樣子真美

繼這次良好表現後,女兒受了很大的鼓舞。相比之前看起來更加自信了,已經不再說「我不敢」、「我害怕」這樣的話了。期末的總結會上還被選為班級代表在全校師生面前講話。在上臺前,因為擔心她會緊張,一直不敢說的太多,只是簡單鼓勵她幾句。下臺後,我問她的感受,她說完全沒感覺到緊張。

無比欣慰,從連自我介紹都不敢到當著全校師生單獨發言,現在也進了學校廣播隊,每周都會讓全校師生聽到她自信的聲音。



​媽媽的一路擔心,一路陪伴,一路鼓勵,終於取得可喜的效果。雖然仍有很多不足之處,但勇敢地邁出了第一步,相信我們一定會越來越好!

育兒路上,只要我們多一些耐心,少一些浮躁,多一些鼓勵,少一些責罵,孩子終會一步一步走向更好!

相關焦點

  • 孩子膽小、內向、不自信,智慧父母掌握3點原則,讓孩子重建自信
    讓家長難以理解的是為什麼讓孩子變得自信比登山還難?先別著急,孩子為什麼會膽小、內向、不自信呢,這其中一定是有原因的。俄國生理學家巴浦洛夫通過實驗研究發現,把人的性格特徵為四種類型,其中抑鬱質性格特徵的孩子一般都比較膽小、內向、缺乏自信,這類孩子的情感細膩,容易受到外界的影響,非常在意外界的評價。父母可以根據孩子的性格特點,有針對性地進行循序漸進地教育引導,幫助孩子正確地對待自身的性格特徵,更好地塑造孩子。
  • 孩子內向不自信怎麼辦?家長做好這幾點,孩子變得更加自信
    隨著孩子的長大,很多家長會發現自己家的孩子變得越來越內向,不愛與人相處,更不愛說話,這讓家長因此很焦慮。那麼,孩子內向不自信怎麼辦?其實,孩子內向不自信是由多種因素導致的,可能是遺傳因素、壓力過大、害羞心理等,時間一長,就會產生內向、神經過敏、孤單、膽小等情緒。對父母而言,關注孩子身體的各個階段以及心理的健康成長至關重要。
  • 性格內向的孩子是不自信嗎?如何幫助孩子建立自信?
    對於何為自信,很多人存在誤區,人們常把它同社交能力強、會表達、膽子大、積極樂觀這些外在表現聯繫到一起,然而有數據顯示,世界上500強CEO一半以上是內向者。所以,內向並不等於不自信,許多內向的人極具定力,且非常自信。 父母不要隨意把孩子的表現定義為不自信或者性格不好, 孩子自信心的建立需要一步步來。
  • 臉紅內向不自信?這個銷售主管告訴你,提升自信很簡單
    你後悔莫及,而後安慰自己「我就是這種內向的性格,沒辦法」,繼續自己的人生,重複以上的遭遇,直到最終錯過人生中所有的美好,入土為安。沒人願意承認自己慫,甚至連「不自信」都不認同,最終歸咎於「內向」!為了不給家人添負擔,阿峰一狠心一咬牙,進了一家房地產公司,從事銷售行業。說實話,聽說這事兒的時候,我是覺得這傢伙是腦袋進水了,這一輩子估計多半是完蛋了——因為,他那種內向不自信的性格,真的不適合幹銷售。
  • 孩子內向不自信、不合群怎麼辦?
    ​如果你的孩子1.常常無緣無故情緒低落,不喜歡跟別人交流;2.特別害羞怕生,不喜歡到人前展示自己;3.缺乏自信心,拒絕參與競賽、甚至遊戲;4.語言表達能力差,自卑性格的孩子,在語言方面不如那些平常的孩子強。
  • 孩子不自信影響他一生,作為如何幫助孩子建立自信是必修課
    如何藉助安全依念、自我接納,幫助孩子建立自信推薦繪本:《我喜歡自己》、《給媽媽抱抱》 很多人對自信有誤解,通常把社交能力、會表達、膽子大、積極樂觀這些行為聯繫在一起,但心理學家研究數據顯示內向不等於不自信,內向的人極具定力,且非常自信。
  • 孩子性格內向,家長該如何正確引導和改善?如何幫孩子建立自信?
    有的孩子開朗,自然是很受他人的喜歡。有的孩子性格則內向,不愛說話,不敢交朋友,也很難適應周邊的環境。孩子小時候的性格內向,如果不加以引導改正,將會影響孩子今後的社交,性格上內向,對於生活、工作都會有影響,這是不利於身心健康發展的。哪些因素可能會導致孩子表現為內向?
  • 毫無理由的自信也比不自信強,想要孩子自信成長,從幼兒開始培養
    相反一個孩子如果從小就沒有安全感,或者生活環境比較艱苦,或者發現自己或相貌或才藝或家境不如人,或者遭受到「你就是不如別人」「幹啥都不行」「你太笨了」等語言暴力,或者家長又沒有及時發現孩子的這種落差,給予正確價值觀的引導,積極鼓勵,那在孩子的心裡就會產生我不夠好,我不如別人,我什麼都不行,什麼都不會等不自信的心理,慢慢的就會變得內向,敏感,自卑。
  • 內向就是不自信?請不要再誤解孩子了
    經常聽到一些父母抱怨孩子太內向,在平時生活中,我們成年人也經常聽到人們評價別人說:這個人啊,哪都好,就是有點內向,不愛說話。看的出來人們對於「內向」這件事真的執念很深,很多家長更是擔憂自己的下一代會不會因此受到困擾。
  • 性格內向的父母,怎樣培養出開朗自信的孩子
    現實生活中,很多父母本身性格內向,這也就導致了孩子也是孤僻、不自信。那麼,應該怎樣培養出開朗自信的孩子呢?老任給廣大父母支幾招。活潑、好動、喜歡語言表達,這僅僅是其中的一小部分,更多的還是孩子性格的暢快、豁達、不倔強、不抱怨,喜歡與他人交流。
  • 孩子內向害羞?想讓孩子變得大膽自信、更優秀,5個方法來改善
    導讀:孩子內向害羞?想讓孩子變得大膽自信、更優秀,5個方法來改善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內向害羞?想讓孩子變得大膽自信、更優秀,5個方法來改善!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孩子性格內向、膽小?需要家長的引導
    獨生孩子在家缺少玩伴,入學又不懂得如何認識新朋友,逐漸會養成性格內向、不樂於表達自己想法的內向性格,不敢與其他孩子好好玩耍兒童性格內向是一種缺陷(不是病!),往往是因為他們缺乏安全感、缺乏自尊、缺乏自信心。如果家長們任它這樣發展下去而不及時加以引導,那麼日後可能會對孩子的身心健康產生不良影響。一、內向≠膽小,不要隨意給孩子貼標籤,定性了!
  • 孩子性格太內向?家長試著這樣引導,孩子變得更優秀
    也就是說,內向和外向都是性格的維度,沒有優劣之分,只是表現特徵不一樣。2、引導內向的孩子多表達引導內向的孩子多表達多溝通是人際交往的最佳途徑因此,父母平時要多和孩子交流,了解孩子內心的想法,讓孩子學會表達自己的感受,這樣家長才能有針對性的對孩子進行幫助。3、多鼓勵表揚孩子,讓孩子更自信父母應該更多地鼓勵孩子,不要把人際交流當成一項任務。而是尋找孩子喜歡和擅長的活動,幫助孩子培養興趣愛好,及時給予鼓勵和表揚,增強孩子的自信心。
  • 孩子內向,自卑,膽小沒自信?不要總把「鍋」甩給孩子
    覺得處處都不如別人,極度缺乏自信2. 性格內向,孤立自己,不同人交往3.情緒低落又愛哭,還伴有焦慮失眠在大人看來:當孩子不願意嘗試新遊戲,不願意當眾表演,甚至不想一個人睡時,你理所當然地給孩子貼上「膽小」的標籤。
  • 孩子內向不善交際怎麼辦?家長掌握這3點,幫孩子建立自信
    劉先生這一天帶著孩子在樓下玩,看到小區裡有很多小孩子在一起玩。於是劉先生想讓自己的孩子加入到那些小朋友的行列當中,這樣的話孩子也不會顯得太過於孤獨。、可沒想到,就在劉先生打算這麼做的時候,孩子卻一把抓住了劉先生的手說道:「你別強迫我了,我不想跟他們玩。」
  • 摧毀孩子的自信,只需一句簡單的「錯了」,這樣說孩子自信更聰明
    孩子的自信受影響的因素很多,在未步入社會之前孩子的自信主要受家庭因素影響;在步入社會之後孩子的自信受個人的成就和環境中各種綜合因素影響。本文將來談談0~6歲的孩子他們的自信是如何被家庭一句簡單的話所影響的。
  • 孩子害羞內向沒自信怎麼辦?3個維度提升「自我效能感」重塑自信
    如果你強烈要求他們做的時候,他們還會眼淚汪汪的往後退,甚至大哭起來,這一切的行為表現都是因為沒有自信。自信心並不是與生俱來的,很大程度上,孩子自信與家長培養有很大的關係,如果家長忽視了這一點,那麼孩子的不自信,就會成為他成長中最大的阻礙。今天這篇文章我就從為什麼孩子會沒有自信,如何提高孩子自信心,給你提供一個特別有效方法讓孩子自信起來。
  • 到底是你不自信還是孩子不自信?
    憤怒、悲傷、煩躁,這些她完全不敢表達。她表現得再好,都覺得自己很自卑,她在老師父母眼裡再優秀,也是不自信的。女孩子的父母很擔心她不自信的狀態,可是,通過了解我卻發現,小姑娘的不自信恰恰是來自於父母對她的影響。很多家長都認為孩子的自信心很重要。誰都希望能夠培養出一個自信有力量的孩子,可遺憾的是,撼動孩子自信根基的不是別人,正是父母自己。
  • 從小不自信的孩子,長大後會遭遇什麼?過來人的經歷很心酸
    在吳女士看來,不自信和自卑的區別並不大,都是她年少的經歷。正是經歷過,她才想以過來人的身份提醒各位家長,重視你家孩子的心理健康,一個不自信的孩子,將來入社會後很難成功,還容易被欺負,一起來聽下她的經歷吧。
  • 別再想讓「內向」孩子變「外向」了,內向孩子也是寶
    親戚家的孩子,今年六歲了,按理說正是活潑愛鬧的年紀,但他偏不。別的小夥伴都湊在一起玩耍,他卻喜歡安安靜靜的在旁邊擺弄玩具;同齡人見到長輩都親切的問好,他卻任由媽媽怎麼說都不主動打招呼。這可把媽媽急壞了,為了把孩子變成活潑開朗「討人喜歡」的性格,經常帶孩子去熱鬧場合玩耍,還指著其他人說「你怎麼就不能像他們一樣愛說話呢」。折騰了一圈下來,孩子性格還是那麼內向,唯一的變化就是開始懷疑自己,做事畏畏縮縮不自信。許多人對於「內向」都有很深的誤解,內向是人與生俱來不可更改的特徵,也是性格的一種,完全沒必要受到歧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