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能加個微信嗎?」「老闆,這個方案,我來負責吧!」「領導,關於這個項目,我有個建議。」這些話,總是盤桓在你的嘴邊,但卻遲遲沒有說出來。
於是,美女投入別人的懷抱,方案交由同事負責,項目與升職都跟你無關。
你後悔莫及,而後安慰自己「我就是這種內向的性格,沒辦法」,繼續自己的人生,重複以上的遭遇,直到最終錯過人生中所有的美好,入土為安。
沒人願意承認自己慫,甚至連「不自信」都不認同,最終歸咎於「內向」!
那麼,這種內向,這種不自信,這種慫,有辦法改變嗎?
別急著下結論,聽個故事先!
01,阿峰與《成功日記》
阿峰是我高中同學,性格內向不自信,一見陌生人就面紅耳赤的那種類型。
所以,大學時,阿峰選擇了軟體專業,想著以後工作時不用跟人打交道,挺好的。
可是,大學剛一畢業,阿峰就被朋友坑了,被忽悠進了傳銷,一年光陰一去不復返。
等他脫困而出,再去找工作時,阿峰已經失去了「應屆生」的身份,再加上軟體行業的發展日新月異,程式語言更新換代,阿峰很難跟上節奏,最終只能無奈放棄。
為了不給家人添負擔,阿峰一狠心一咬牙,進了一家房地產公司,從事銷售行業。
說實話,聽說這事兒的時候,我是覺得這傢伙是腦袋進水了,這一輩子估計多半是完蛋了——因為,他那種內向不自信的性格,真的不適合幹銷售。
前段時間,我去武漢出差,見到了阿峰,開著新提的豐田霸道。
當時的他,幾乎讓人認不出——神採飛揚,侃侃而談,再也不見內向的模樣。
這才兩年時間而已,他就已經混得風生水起,晉升為銷售主管,今年業績更是全公司第一。
我很好奇他是如何做到的,一個天性內向的人居然能夠成為銷售主管,這在我看來簡直是不可思議的事情。
阿峰笑著跟我說:「內向,的確是天生的,但最根本的原因其實是不自信,於是我就想辦法讓自己變得自信些,一切就水到渠成了。」
說著,阿峰從包裡掏出一個小本子。本子很破舊,邊邊角角都皺得不成樣子,其中還有一頁的裝訂線開了,就那樣夾在裡面,就像是沒媽的孩子一樣,邋邋遢遢的。
看了看西裝筆挺的阿峰,看了看阿峰手裡我叫不出來名字的名牌包,又看了看破爛不堪的舊本子,心想:「哥們兒你就算想打發叫花子,那也得給我幾塊錢兒吧,遞過來一個破本子是幾個意思?」
我滿臉狐疑的接過本子,只見封面上寫著歪歪扭扭的四個大字:《成功日記》。
嗯,名字好俗,看來這貨大學畢業後就沒怎麼讀書了,對,也沒練字。
然後,我翻開看了看,發現每頁都列著一個10條的清單,全是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
比如,今天我成功在六點起床,好有成就感。比如,今天跑客戶時迷路了,於是大膽向一個路過的女生問路。比如,今天同事的電腦壞了,我去幫忙修理,不知道咋弄就修好了,歐耶!……
「這是什麼玩意兒啊?」
當時,這是我心裡唯一的想法。
於是,我很「委婉」的問阿峰:「這都tm什麼破玩意兒啊!」
阿峰一臉認真:「這是我的成功日記!」
02,《成功日記》與自信
「納尼?」
我以為自己幻聽了。
阿峰一字一句,說道:「這是我的成功日記,裡面記錄的都是我每天的成功事跡。」
我嚴重懷疑這個傢伙是不是對成功有什麼誤解,以上三條,哪一條跟「成功」二字掛得上鉤啊!
趕在我吐槽之前,阿峰開始解釋:「雖然這些成功事跡真的很不起眼,小到你都懶得掩飾你的眼睛裡面的鄙視了,但它是真的有用。每天,我都會絞盡腦汁寫出自己當天成功的10件事情,哪怕再小也沒關係。一開始的時候,真的沒什麼感覺,甚至覺得自己好傻X。但是,久而久之,當我回過頭來,發現自己居然能夠做到這麼事情的時候,我的自信立馬起來了。」
「就這些?」
我隨手翻著舊本子,不以為然。
阿峰非常認真:「別小瞧這些小事,自信就是一點點這樣起來的。」
他說,自信只能靠成功來喚醒,只有你知道了自己的成功,你才會變得更有自信,更有力量。
為了佐證自己的理論,他給我講了一件發生在他身上的真實案例:
阿峰有一個客戶黃總,看過幾次房,特別難搞,問題多不說,而且態度不咋滴,有點小兇。
一想到黃總,阿峰就一陣頭大,一點自信都沒有,很想就這樣放棄算了,但領導又要求阿峰必須跟進,否則的話,要他好看。
於是,阿峰就習慣性的開始拖延,期望可以「拖出一個奇蹟」——比如說,領導突然告訴阿峰不用跟了沒必要,又或者黃總突然轉性自己跑上門來……
兩天後,奇蹟沒有發生,阿峰的心理壓力越來越重,煩得要死,無聊之際,他翻開了自己的《成功日記》,無意間發現了其中一條成功事跡——今天,我鼓起勇氣跟陳先生打電話了,對方沒有大發雷霆,我也沒有遭遇到之前擔心的「尷尬」。
阿峰想了半天,終於記起了這個陳先生,那是一個比黃總還要難搞的傢伙,脾氣特別大,就跟個炮仗似的,一點就燃,不點也可能燃。
但是,阿峰當時跟陳先生打電話時,對方並沒有爆發,反而是聊得很平和,雖然最終沒有達到意向,但總體來說是一次比較不錯的交流。
有了這樣一個「經驗」,阿峰多了些自信,鼓起勇氣打通了黃總的電話,對方似乎心情不錯,跟阿峰聊了差不多十分鐘,最終約定了下次看房的時間。
這個案例,阿峰自己都承認有運氣的成份,剛好趕上黃總心情不錯的時間點打這個電話。但是,在打這個電話之前,在阿峰尋求自信和勇氣的過程中,這本《成功日記》的確是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只有你足夠自信了,你才會動手去做。
只有你開始去做了,你才有可能成功。
當你有了更多的成功經驗,你才會更自信。
自信與成功,這是一個良性的循環,相輔相成。
後來,阿峰告訴我,《成功日記》不是他的idea,而是來自一本書:《小狗錢錢》。
03,《成功日記》與《小狗錢錢》
與阿峰分別後,我專門認真讀了《小狗錢錢》這本書。
《小狗錢錢》是一本財商啟蒙書籍,作者是博多·費舍爾。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是一本童話書,適合小孩子,不是成年人的「菜」。
但是,我們自小受到的教育中從來都不包括「財商」,一片空白的成年人幾乎與孩子無異,從這個方面來說,《小狗錢錢》倒真的挺適合我們這些財商為0的人。
今天,不談財商,只是講講書中關於「成功日記」的部分。
書裡有這樣一句話:「一個人的自信程度決定了你是否相信自己的能力,是否相信你自己。」
如果你根本不相信自己能夠成功做到某事的話,你就根本不會動手去做,而假如你不開始去做,你當然就什麼也得不到。
所以,為了培養自信,書中提出了「成功日記」這個概念——準備一個日記本,給它取名叫作成功日記,把每天所有做成功的事情都進去,每天至少要寫下5條個人成功,哪怕再小再微不足道的小事都可以。
寫成功日記有且只有一個原則:只要你覺得這件事情能夠寫入成功日記,那就寫進去,不要去考慮這件事情到底有多麼的小、多麼的沒必要!
記住:過於自信,永遠比不夠自信要強!
結語:
先成功,再自信!培養自信,你不可能再找到比《成功日記》更簡單有效的方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