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次,我們講了《小狗錢錢》的第一部分,教給大家如何通過願望清單和願景板來明確金錢對自己的意義以及具體自己的目標以形成強烈的金錢渴望。
今天,我們來講一講《小狗錢錢》的第二部分,自信。
乍聽起來,這好像是一個與錢無關的話題。
但是,請相信我,這個話題與錢的關係大得不能更大了。
仔細想想,你因為沒有自信而錯過了多少美妙的人生跡遇。
咖啡館裡遇到一個心儀的女孩,你沒自信,不敢上前搭訕。
想要跟老闆提加薪,你沒自信,只能默默拿著連狗都嫌棄的微薄工資。
上司提出一個新方案,你沒有自信,不敢毛遂自薦而拱手讓人。
你有一個更好的工作建議,你沒有自信,不敢開口表達。
偶然得知一個中意的工作機會,你沒有自信,不敢去冒險嘗試。
……
為什麼我能瞬間舉出這麼多的例子,而且全部直擊你內心最脆弱的那一塊?
好吧,我承認,這都是我曾經的親身經歷,現在想起依然淚流滿面。
好在我看了《小狗錢錢》這本書,學會了一種非常簡單有效的增加自信的方法。
書裡有這樣一句話:一個人的自信程度決定了你是否相信自己的能力,是否相信你自己。
如果你根本不相信你自己能夠做到某事的話,你就根本不會動手去做,而假如你不開始去做,你當然就什麼都得不到。
從某種意義來說,在這個世界上,不自信的人是很難賺到大錢的。
書裡的女主人公吉婭雖然製作了願望清單和願景板,但她不夠自信。
為了培養吉婭的自信,小狗錢錢教了她一個非常好的方法,叫作成功日記。
說到日記,可能很多成年人要開始嗤之以鼻了——那是小孩子的東西好嗎?
只是,真的是嗎?
當QQ當道的時候,你可曾寫過QQ空間?
當微博大火的時候,你可曾更新過微博?
當微信爆發的時候,你可曾發過朋友圈?
從某種意義上來看,這都是日記的一種變體而已。
日記記錄了你我的思想,真的不是小孩子獨有的東西。
那麼,你重新接受了日記一物,成功日記又是什麼呢?
簡單來說,就是準備一個日記本,給它取各叫作成功日記,然後把每天所有做成功的事情都記錄進去,每天至少要寫下5條個人成功,哪怕再小再微不足道的小事都可以。
開始的時候,你也許會覺得不太容易,可能會問自己,這件或者那件小事是否真的可以算作成功。
在這種情況下,你的回答一定要是肯定的。
過於自信,永遠都比不夠自信要好得多。
吉婭按照小狗錢錢的要求開始寫成功日記,第一天是這樣的:
1,我做了兩個夢想儲蓄罐。
2,我在每個儲蓄罐裡放進了5塊錢。
3,我開始製作夢想相冊。
……
類似這般,吉婭整整寫了7條。
你可能會說,這種屁大的小事也好意思當作成功來寫進成功日記裡?
允許我再重複一遍上面的那句話:過於自信,永遠都比不夠自信要好得多。
你知道我的成功日記的第一條是什麼嗎——去樓下扔垃圾!
不是我厚顏無恥,只是第一次寫成功日記的我真的很難湊出5條像樣的成功來。
如果你像我一樣很難湊齊5條成功的事情來,那不妨臉皮厚點兒先,久而久之你會不自覺的去關注自己生活的每一天,去發現自己更多的成功。
就是通過這樣點點滴滴的事情,哪怕有多不起眼,都會慢慢把自信培養成習慣,從而建立起根深蒂固的自信。
當你記錄了足夠多的成功日記之後,你會發現你真的可以做到很多的事情——其中有絕大多數事情,甚至是你從來都沒留心過的或者你認為自己做不到的。
某一天,如果你懷疑自己做不好某一件事情,請拿出你的成功日記,你會震驚的發現你能找到你需要的自信。
舉個我自己的例子吧,有一次,領導要求我跟合作的劉總談判價格,而且給了我一個非常不可能的指標。
當時,我是沒有自信去做這件事的,甚至連劉總的電話都不敢去打,一直都在猶豫躊躇,心裡祈禱著領導會突然間認清情勢而收回成命。
這時,我看到了自己的成功日記,翻開之後開始漫無目的掃讀。
然後,我驚訝的發現了一條成功事跡:我曾經跟一個比劉總更難搞的老總打過一個電話。
遍尋記憶,我想起來那一次的電話聊天其實不算成功——我並沒有與對方達成共識,但對方也沒有如我想像的那般大發雷霆罵罵咧咧讓我無地自容,反而是很平和的一次交流。
有了這樣一個「前車之鑑」,我瞬間找到了自信,撥打了劉總的電話。
最後的結果很成功,我拿到了滿意的價格,圓滿完成了任務。
或許這個例子有運氣的成份,但這並不重要。
重要的是,我通過成功日記找到了自信。
只有你相信了,你才會動手去做。
只有開始去做,你才有可能成功。
成功,最直接最通俗的標準,就是賺錢。
賺錢,其實很簡單,只需要養一隻「大金鵝」即可。
而這個「大金鵝」,就是我們下一章要講的內容,敬請期待。
客官,喜歡就點個關注吧,感恩,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