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問:老師,我今天要扮演一個「槓精」,問問你自信心有關的問題
答:好
2、問:第一個問題,這個家長就不能護犢子嗎?孩子學習不好而不自信,還被嘲笑,難道不應該找別人家的孩子和家長理論嗎?
答:第一,可以理論,但從此孩子就留下了「自己沒本事,就靠家長撐腰」的結果,你覺得是否有助於孩子的自信心培養?
第二,一個人的自信心從何而來,是學霸從此再也不嘲笑她,但也失去了和學霸連接的機會,還是要回到孩子自信心的本質——「只有一個人能夠在學校學習好,並且人緣好」,才能獲得真正的自信心。
3、問:那和這個學霸關係不好了,就不能找別的學霸?
答:你覺得別的學霸能容得下一個告狀精,還是容得下一個不自信的玻璃心?連周圍的同學都搞不定,你相信她有本事搞定別人?
4、問:也是……那……那這個孩子提升別的方面能力來提升自信不可以嗎?比如唱歌跳舞好什麼的……
答:你咋就假設人家孩子唱歌跳舞不好?即便不好,她在意的是周圍的學霸以及同學嘲笑她的成績,到頭來,還是要回到學習成績以及人際交往的提升。
5、問:恩……確實是……那我最後一槓,如果家長想要孩子和學霸交好,然後孩子不願意呢?
答:教會孩子理性面對現實,心理諮詢技術中稱之為適當面質,讓來訪者面對人生中必然要承擔的責任,比如:
「孩子,我理解你內心的難處,但現在的問題在於,你期待的是可以通過學習好來獲得別人的認可,也只有如此才能讓自己擺脫現在的痛苦。我可以陪你一起想辦法,但目前看來,只有兩條路:繼續因為別人的嘲笑而自卑,通過不卑不亢的主動溝通來和人家建立良好的關係。」
也可以未來導向激勵一下:「今天雖然面臨這樣的挑戰,未來其實會有更難搞定的學習和人際關係,咱們今天能一起搞定,未來才能更有信心,對不對?」
也可以通過「目標-行為-一致性」的邏輯框架來幫孩子理性分析:
這些都是心理諮詢中的基本技術,都可以讓這位家長成為智慧的,自信從容的家長。
6、問:哇,原來有這麼多招,這些都是學習成為心理諮詢師的好處吧?
答:這也是我一直建議,無論是不是想要成為專業心理諮詢師,人人都可以學習心理學的原因:可以更清楚的看清自己,看清他人,通過提升能力獲得的自信心,才最實在。
7、問:最後一個問題,如何理解自信心?我看很多社會上有那種喊口號或者外在儀態提升自信的課程班?靠譜嗎?
答:對於他人的方式不做評價,我所理解的自信心,乃是一種擁有各種現實應對能力的從容狀態。這樣的人無論外在如何,都具備一種心理狀態:「無論遇到什麼樣的問題,我都有可以解決的方法」。因此,他們在內心知道幾件事:
第一,當下以及未來最需要做的事情,面臨的挑戰有哪些?
第二,通過持續的練習,多元豐富的人際方式去面對和練習,而不會因為驕傲且廉價的自尊心而自我封閉,自以為是
第三,面對問題時,不僅可以有效地解決,還可以結合自身的創造性,產生更好的結果;同時,也尊重自身的局限性,不讓自己置身於全能的幻想中。
所謂不卑不亢,從容自信,也就如此了。
問:這回答,專業明快,可以說是活得通透了。
(以上問答為本義心理工作室諮詢學員與薛老師問題而產生)
想要了解心理諮詢師課程學習,請點擊以下文字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