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孩子開朗,自然是很受他人的喜歡。有的孩子性格則內向,不愛說話,不敢交朋友,也很難適應周邊的環境。孩子小時候的性格內向,如果不加以引導改正,將會影響孩子今後的社交,性格上內向,對於生活、工作都會有影響,這是不利於身心健康發展的。
1、父母養育方式專制。父母這樣的養育方式,總把自己的意願強加在孩子身上,強勢專制的教養方式會讓孩子成為做事退縮、性格自卑的人。
2、隔代撫養。由於父母忙於工作,不得不把孩子交給長輩帶,老年人在帶孩子上,不會和孩子有過多的互動,這樣的孩子缺少語言互動的環境,長時間在這樣的環境下,孩子就會變得不愛說話。
3、孩子遭受創傷。孩子在家庭中,或許是因為父母的爭吵,或是遭受到父母的打罵等,這都會給孩子帶來創傷,孩子通常會變得不愛說話、內向。
1、幫孩子樹立自信心
很多孩子之所以性格內向,通常是因為缺乏自信心導致。所以,父母應多給予孩子鼓勵和支持,樹立孩子的自信心。多給孩子說鼓勵的話,不要對孩子隨意發脾氣,孩子會因為懼怕,而變得不願跟家長交談。
2、給孩子隱私空間
父母不能因為是孩子,就覺得孩子不需要隱私了,就把孩子的生活窺探得一乾二淨,孩子也需要自己的隱私空間,孩子也有自己的隱私,父母不把孩子的隱私當回事,孩子就會有叛逆心理。尊重孩子,把孩子當朋友對待,才能和孩子建立平等關係,孩子才會願意對家長敞開心扉,無所不談。
3、鼓勵孩子參加活動
父母在平時,要多為孩子創造與他人交往的機會,鼓勵孩子多參加集體活動,孩子會在參與和交往中,性格得以發展。鼓勵孩子多和同齡小朋友一起玩耍,讓孩子體驗在玩耍中的快樂,讓孩子認識到自己的存在價值。多帶孩子參加大人的活動,讓孩子主動打招呼。
4、給孩子安全感
很多孩子之所以內向,很大原因是缺乏安全感,沒有自信,不敢和小朋友一起玩,怕被小朋友拒絕。父母多給予孩子安全感,多抽時間陪孩一起玩耍,多增加親子時間,增加親子關係,讓孩子感受到來自父母的安全感。
5、保護孩子自尊心
多鼓勵孩子,教育過程中,切勿採用粗暴的教育方式,父母給孩子帶來快樂,而不是痛苦和壓力。父母也要培養孩子應對困境的能力,讓孩子能夠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
6、主動與孩子交流
孩子性格內向,一般都是因為平時說話少,特別是與父母說話的機會少,這就需要父母做到與孩子多交流,多去了解孩子的真實想法和需求,引導孩子多說話,鼓勵孩子表達自己的想法。
對於性格內向的孩子,父母不可操之過急地去糾正,需要父母有耐心地做好引導工作,跟孩子一起成長,這才是孩子健康的成長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