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看視頻↑
《國博講堂》《國博好課》系列直播
【講座信息】
主題:正本清源認識孔子儒學
主講人:楊朝明 孔子研究院院長、研究員
時間:2020年6月11日 14:30-16:00
【專家簡介】
楊朝明,孔子研究院院長、研究員、博士生導師。1962年7月生。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歷史學博士。曾任曲阜師範大學《齊魯學刊》編輯、孔子研究所所長、孔子文化學院院長、歷史文化學院院長。現任國際儒學聯合會副理事長、中華孔子學會副會長、中國哲學史學會常務理事、中國孔子基金會學術委員和《孔子研究》編委、山東孔子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中國先秦史學會理常務理事、中國詩經學會常務理事等。學術著作有《魯國史》《儒家文化面面觀》《魯文化史》《周公事跡研究》《儒家文獻與儒家學術研究》《出土文獻與早期儒學研究》《孔子事跡編年會按》《傳統文化要論》《孔子弟子評傳》《正本清源說孔子》《論語詮解》《孔子家語通解》《中華傳統八德詮解》《儒學精神與中國夢》《孔子之道與中國信仰》《孔孟正源》《孔子的叮嚀》等。現為全國政協委員、民進中央委員。曾獲評「山東省師德標兵」「山東省優秀教師」「齊魯文化名家」「全國優秀社會科學普及專家」等。
直播間現場
【內容提要】
文化自信源於文化自知。那麼,人們對孔子儒學的理解為什麼有那麼大的分歧?我們距離孔子到底有多遠?孔子思想與儒學精髓是什麼?這些問題值得細細思考。要走近博大精深的孔子儒家學說,要真正認識儒學價值,就必須有一個正本清源的理解。可是,長期以來,說起孔子儒學,不少人會想到君君臣臣的綱常,授受不親的禮教,父為子隱的回護,女子小人難養的輕慢,刑不上大夫、禮不下庶人的愛有等差,認為這些都缺乏平等意識和自由理念,與所謂「現代性」格格不入。事實上,這些卻大都似是而非,人們的理解存在很大偏差。只有了解孔子思想的內在邏輯,把握儒學發展的不同階段,才能走近孔子儒學,把握中國傳統文化的真精神。
【相關展覽】
「高山景行——孔子文化展」展覽海報
即可登錄國博官網瀏覽展覽專題頁>>
展覽
高山景行——孔子文化展
展期
展出中
地點
國家博物館 北8、北9、北10展廳
兩場「孔子文化展」精彩講座,「國博好課」為您直播
在國博看展覽 | 孔夫子一生行跡,這九幅圖給搭個架構
國博邀您雲看展 | 「孔子文化展」展陳設計之匠心解讀(視頻)
國博邀您雲看展 | 策展人說:藝術家筆下的孔夫子(視頻)
國博邀您雲看展 | 跟著平面設計師走近「孔子文化展」(視頻)
「高山景行——孔子文化展」在國家博物館開幕
「高山景行——孔子文化展」展覽架構&解讀
「高山景行——孔子文化展」展覽現場美圖
「高山景行——孔子文化展」文創
「高山景行——孔子文化展」展覽緣起&亮點&重點展品
「高山景行——孔子文化展」專家語音·聊展覽
(本文圖文內容源自「高山景行——孔子文化展」,更多展覽詳情以國博官網為準)
(圖文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