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如皋一高齡產婦產後大出血達13000毫升,生命危在旦夕!如皋市人民醫院醫護人員持續施救8小時,挽救病人生命。15日下午4時,身體還有點虛弱的熊女士,精神狀況已明顯好轉,對如皋市人民醫院的醫護人員感謝不已。
出血13000毫升是什麼概念呢?一個成年人全身血量約4000~5000毫升,相當於兩三個人全身血量。「熊女士是一名高齡產婦,術前檢查就已經確診為前置胎盤,情況比較兇險。」提起14日產婦的搶救經歷,如皋市人民醫院副院長石國平仍不能平靜。雖然術前院方已經多次討論,做好了應急預案,但手術中發現熊女士的胎盤大面積嵌入子宮,且植入原剖宮產疤痕部位,醫學上稱之為「兇險性前置胎盤」,在胎盤與子宮剝離時出現大出血。
生死時速8小時。手術從14日上午9時開始,一直持續到下午5時許。期間,醫務科組織婦產科、血液科、ICU、手術室等醫護人員10餘人持續工作。由於大出血引起患者凝血功能障礙,在沒有明顯出血的情況下,患者手術創面出現大量滲血。為了幫助產婦止血,手術醫生輪流用手按壓創面,採用壓迫止血方式,持續近3個小時。14日下午5時30分,熊女士血壓穩定,尿量恢復正常,轉入到ICU進行觀察治療,所有醫護人員才長舒一口氣。
「14日上午10時26分,我們接到了市人民醫院輸血科的用血申請電話,由於產婦出血量大,共送去6趟『救命血』,其中一趟還是去南通血站取血的。」如皋市血站站長祁家軍告訴交匯點記者,孕產婦大出血不是第一例,但是需要用到這麼多血量,還是特別罕見的。熊女士共被輸入87袋血,分別是懸浮少白細胞紅細胞23袋、冰凍血漿23袋、機採血小板2袋、冷沉澱凝血因子39袋。
此次孕產婦大出血,如皋市血站立即啟動了應急預案,在調配血液給市人民醫院的過程中,全力確保產婦的用血需要。祁家軍給記者舉例,血小板有效期只有5天,從申請到用血一般需要一周左右時間。因情況緊急,該站特事特辦,安排專人前往南通血站取回血小板。14日上午11時,如皋市血站供血服務科科長許金銀主動把產婦所需的冷沉澱凝血因子、紅細胞等送到了市人民醫院輸血科,並與工作人員保持了密切聯繫。
愛心創造了生命奇蹟。據市人民醫院ICU主任吳迪春介紹,經過術後進一步治療,目前熊女士的生命體徵穩定,其他狀況良好,擇日將轉入普通病房。
通訊員 丁宏波 交匯點記者 陳明 賁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