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村女教師用「笨辦法」募款2050萬,只為了一件事……

2021-02-19 中國新聞網

來源:中國新聞社(CNS1952)

作者:郭曉瑩 董曉斌

2005年,湖北省長陽土家族自治縣女教師劉發英以網名「英子姐姐」名義從事網絡助學工作。從此,她用一根網線,搭起了一座溝通世界的助學橋梁。

截至目前,劉發英募集助學善款累計已達2050萬元,以「一對一」方式資助貧困學生兩萬人次,幫助3000多名湖北、湖南的貧困學子圓了求學夢。

邊遠山村來了女老師

1991年,劉發英從師範學校畢業。在父親的鼓勵下,她主動提出申請到長陽最邊遠、最貧困的黃柏山鄉去支教。

劉發英還記得,她和另外兩名女老師住著茅草房,自己上山種菜,自己生火做飯。她不會種菜,山上又買不到米和肉,只能靠土豆、麵條充飢。

那個時候,自己都是個孩子,吃不飽的時候會哭,晚上害怕睡不著覺也會哭。

劉發英說,自己雖然是土生土長的土家族女兒,但卻是長在長陽最富裕的鄉鎮,沒有吃過這樣的苦。最怕漆黑的夜晚和打雷的雨夜。

學生家長得知後,每次給孩子帶菜,總會給劉老師多帶一點,為讓老師不再害怕,女學生們晚上輪流陪劉老師睡覺。

山裡人的質樸、對教育的渴盼,深深打動了劉發英的心。她把學生當自己孩子一樣照料,除了認真教課,還經常給家庭困難的孩子買學習用具、衣服,墊付藥費。當時,她的月工資是98元5角。

劉發英紮根貧瘠的黃柏山10餘年。2003年鄉鎮合併,她被組織上調到資丘鎮白沙坪小學任校長。上任後劉發英立即對全校學生的家庭情況進行了調查,全校420名學生中,有1/3的學生因家境困難學業難以為繼。光靠自己的個人工資,已無法解決這些問題,她開始把目光投向山外的世界,積極尋求幫助。

試水網絡助學

2005年的一天,白沙坪小學來了兩位 「心之旅」助學網站志願者,他們在走訪了貧困生後,將兩個孩子的情況發在了「心之旅」網頁上。很快,兩個孩子都得到了好心人的資助。

這一次經歷讓劉發英發現了網絡助學的神奇力量。她在「心之旅」註冊了「英子姐姐」的網名,成了「心之旅」在資丘的助學聯絡人,幫助網站收集貧困學生的資料。

2006年6月12日,劉發英收到了宜昌地礦所喻望寄來的600元愛心款,用於資助兩名貧困學生。這是她參與網絡助學後,直接收到的第一張愛心匯款單;第二年,劉發英募集到助學款3萬餘元。

從此,「英子姐姐」在網絡助學之路上越走越遠。

2006年8月,北京「大耳朵」英語網站站長韓柏東為劉發英的精神所感動,不僅自己資助了5名學生,還主動在網站上開闢了助學板塊,邀請劉發英擔任版主。隨後,湖北「情暖荊楚」和日本的「IT民工棚」網站也開闢了助學板塊。通過這些渠道,「英子姐姐」的視野不斷擴展,先後結識了國內外600多個助學網友。

就這樣,劉發英結識了越來越多的網絡助學者,最初的願望實現了。

受助女孩熊豔玲,家住龍舟坪鎮劉家衝村,從小父母雙亡,家境貧寒,由爺爺奶奶帶大。但是爺爺奶奶身患重病,基本喪失了勞動能力。

2010年,「英子姐姐」了解到熊豔玲的情況後,立即在大耳朵網站發布她的貧困信息,隨即得到了愛心網友回應,愛心款一筆筆匯到了熊豔玲手上。2011年,熊豔玲以546分的成績考上了湖北大學外國語學院英語專業。

多年來,許多像熊豔玲這樣受到「英子姐姐」幫助實現讀書夢想的孩子,無一不表示感激。

叩開愛心大世界

網友信任的背後,是劉發英付超乎常人想像的艱辛和努力。

劉發英通過網絡為貧困生牽線搭橋,一開始就不斷遇到網友的質疑。

劉發英至今記得,一名網友想以自主學生為由與她視頻,當她與對方接通了聊天視頻時,對方卻說:「你就長這麼個樣兒,還想騙錢?不要拿助學當幌子來騙我們,你要是差錢就說,我們給你捐。」

這深深傷害了劉發英,她為此大哭了一場。

還有一次,一些網友通過郵局匯款後,過了一個月多仍沒收到受助學生籤過字的收條和感謝信,便通過QQ質問劉發英:「你到底有沒有把錢給學生?」「現在這個時代,怎麼還會有這樣的好老師?」

  

有時候,我也在想,我有一份工資,生活可以維持,還從事著喜愛的教育工作,憑什麼要讓別人懷疑我是騙子?

劉發英說,她曾經動搖過,想到過放棄助學,但她親眼目睹了山裡孩子讀書的艱辛,沒有辦法放下他們。

為了打消網友的顧慮,劉發英公布了自己的真實信息,還想出了「笨辦法」:

採取「一對一」資助模式,她利用休息時間翻山越嶺地走訪,用手機拍下貧困孩子及其家庭的照片傳給「心之旅」發布,愛心人士要求打電話、視頻,她就把學生找到自己學校,用自己的手機或學校電腦讓學生與網友直接接觸。

收到善款後,她又複印匯款單存檔,取款後親自將錢送到孩子或孩子所在學校校長的手上,督促學生給資助人定期打電話或寫信,匯報自己的學習、生活情況……

劉發英這種一對一的「笨辦法」和「全透明」的助學模式一直延續至今,獲得了越來越多捐助人信任,愛心款從世界各地源源不斷地匯來。 

「網絡是虛擬的,但網民的力量是真實的」 

14年來,劉發英累計書寫了20萬字貧困學生信息,走訪慰問、送助學款累計行程3萬餘公裡,建立了150多本網絡助學資料。截至目前,劉發英募集愛心款2050萬元,以「一對一」方式資助貧困學生兩萬人次,幫助3000多名貧困學子圓了求學夢。

談起助學網友,劉發英有說不完的故事。

2015年國慶節,江蘇常州退休老人戴先生在「英子姐姐」助學網站上留言:「我用了近半年時間甄別、遴選全國助學網站,感覺『英子姐姐』網站公開透明,捐贈款項一目了然,值得信賴。請為我篩選家庭困難學生資料,我要資助他們完成學業。」隨後,短短一個月,戴先生一口氣資助了12名貧困學生,資助金額達21萬餘元。

2016年3月,戴先生捐贈200萬元設立「英子姐姐」獎助學基金,受資助的學生中考取長陽一中和本科一批錄取的品學兼優貧困生將會獲得一次性基金利息獎勵。

華裔日本友人潘喜華通過與劉發英網聊後,在日本「在日工作者聯盟」中開闢了「IT民工助學棚」,為貧困學生籌集資助款,潘喜華所在企業負責人吉本也加入到了助學行列中。 

在韓國求學的馮冠軍,不僅成為資助人,還建立了該助學團隊在韓國的義務聯絡點,發動身邊朋友支持「英子姐姐」網絡助學。

在馮冠軍的啟發和支持下,劉發英建起了自己的網站——「英子姐姐」助學網,並成立了助學團隊,團隊中既有普通教師、偏遠山區的學校負責人,也有退休幹部、知名作家、律師等,為網絡助學提供無償服務。

如今,參與「英子姐姐」網絡助學的愛心人士和志願者遍布美國、德國、澳大利亞、韓國、日本等十多個國家及地區,助學範圍已不局限於長陽範圍內,而是擴展到湖北和湖南兩省,書寫了一部網聚愛心的助學傳奇。

一轉眼,「英子姐姐」網絡助學走入了第15個年頭,說起未來的發展,劉發英表示,將延續這種「一對一」助學模式,並拓寬網絡助學新渠道,實現資助對象、資助方式、資助力量逐步轉變,幫助更多的貧困學子圓讀書夢。

原標題:《山村女教師用「笨辦法」募款2050萬,只為了一件事……》

編輯:範豐輝

責編:王珊珊

相關焦點

  • 與《山村女教師》的美麗邂逅
    《山村女教師我開始了與這位山村女教師的美麗邂逅。
  • 10位臺灣女主播為漸凍人募款
    10位臺灣女主播為漸凍人募款2014-03-31 10:08     來源:中國新聞網     編輯:孟雅詩  中新網3月30日電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10名臺灣的電視臺女主播參加為「漸凍人協會」募款的公益路跑活動,昨天(29日)以接力方式跑完50公裡路程,抵達花蓮太魯閣
  • 平凡卻又偉大的人民教師~黃會敏:用一輩子去做一件事
    一輩子去做一件事「從成為老師的那天起,我就愛上了這個職業。」黃會敏老師沒有高大上的理想,卻有實實在在的行動。27年鄉村教師,27載一線教學,黃老師發生了很大的改變,也收穫了很多成績,唯一沒變的是她的急脾氣:有事兒不吃飯也不覺得餓,事兒幹不完心裡不踏實,這也許就是她這位工作在鄉村的省特級教師
  • 《一生只為一事來》首映 全國模範鄉村女教師支月英事跡改編
    9月6日,電影《一生只為一事來》在北京師範大學首映,導演張亞海,主演穆婷婷、譚凱、王姬,小演員徐梓涵、宋心鈺、李涵陽、胡雨慈,電影主題曲演唱者米粒,以及影片故事原型人物支月英現身和師生互動。《一生只為一事來》根據真人真事改編,講述了支月英老師駐守大山38年,為鄉村教育奉獻一生的感人故事。支月英是江西省宜春市奉新縣澡下鎮白洋教學點教師,她幾十年堅守在偏遠的山村講臺,從「支姐姐」到「支媽媽」,教育了大山深處的兩代人。她努力創新教學方法,總結出適合鄉村教學點的動靜搭配教學法。她關愛孩子,資助貧困生,不讓一個孩子輟學。
  • 他們只會用這種「笨」辦法
    今天是2020年8月6日,盧醫初中的四位老師用自己的方式度過了這一天。 對於家長,他則強調,不要光說娃不聽話,管不住,關鍵是家長自己要做好表率,多陪伴、勤溝通,多想辦法,少抱怨,該嚴管嚴管,該稀罕稀罕,只要家庭氛圍和諧,親子關係融洽,就能為孩子們成才打好最堅實基礎。
  • 唐山豐潤山村女教師捂著患病左眼批改作業
    李金花文/圖11月4日,在一條僅容一輛麵包車通過的山村小路盡頭,記者看到了腰帶山腳下一所新建的小學。幾年前,這所小學的學生原本應該併到火石營鎮火東小學,但為了不讓孩子們每天來回多走5公裡的求學路,這所小學最終被保留下來並成為了火東小學的「北嶺教學點」。2011年,原本破舊的北嶺教學點得到了重建,於是有了今天整齊乾淨的一排平房。
  • 「被拐女成為山村女教師」輿情分析
    圖:「郜豔敏」關注度走勢圖(單位:篇/條)  7月28日08點52分,網民「@愛民如子湯恩伯」發表了一條微博。講述了從河南救出的被拐女大學生的故事。對影片的質疑也波及到對演員王力可,質疑她出演這樣一部粉飾拐賣婦女的電影,有「幫兇」的嫌疑。至此,報導和電影同時進入到了公眾輿論的視線,並引爆網絡。
  • 90後特崗教師石光青:用青春光彩照亮山村孩子出山路
    嵐皋縣石門鎮紅光小學90後特崗女教師石光青,用異乎常人的樂觀堅強和努力,克服著身體上缺憾,紮根山村默默耕耘,一手撐起山村孩子的希望和夢想,揮灑著閃亮的青春光彩。在石門鎮紅光小學一年級教室裡,石光青正在給學生們上語文課。今年28歲的石光青,2016年從西北大學現代學院畢業後,毅然選擇了回到家鄉做一名教師。2017年通過特崗招考,她考入了偏遠的石門鎮紅光小學。
  • 《一生只為一事來》致敬鄉村教師
    本報訊  近日,北京國際電影節·第27屆大學生電影節落下帷幕,由中山企業參與製作的電影《一生只為一事來》獲2020年「年度推薦影片獎」。27日,該影片總製片人、出品人,廣東東方天璽影業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董事長張長見,向記者講述了影片背後的故事。
  • 10位臺灣女主播接力跑50公裡 為漸凍人募款(圖)
    中新網3月30日電據臺灣《聯合報》報導,10名臺灣的電視臺女主播參加為「漸凍人協會」募款的公益路跑活動,昨天(29日)以接力方式跑完50公裡路程,抵達花蓮太魯閣,募得50多萬元(新臺幣,下同)善款幫助漸凍人。
  • 「柱英」拼募款 蔡英文遭疑斂財
    本報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蔡英文競選辦公室執行總幹事林錫耀17日說,這次「大選」估算需要花費6億元(新臺幣,下同)至7億元,但目前只募到一成。為證明財務透明,蔡英文方面17日公布募款進度稱,5月25日至8月31日共募得7566萬元。洪秀柱方面表示,5月20日至9月17日,通過小額募款方式,共募得13473筆、5000多萬元,餘款仍在計算,目前無法公布。
  • 填寫工作日誌是聰明人用的笨辦法|TOP好文
    填寫工作日誌是聰明人用的笨辦法保險服務分為售前、售中、售後。大家對於保險代理人的服務評價可能只是局限於"你給我講保險講得清不清楚"、"保險計劃做得專不專業"、"理賠快不快"等等,但很少有人能夠看到保險代理人日常的工作內容。就好像我們看一個武林高手多麼厲害,但看不到他是怎麼苦練內功的。今天,我只是從工作日誌談起。
  • 趙少康:蔡英文沒有一件事維持現狀 大陸不會笨到被騙
    他直言,蔡英文雖然嘴裡喊著兩岸關係「維持現狀」,但做的事卻完全不符合,北京不會笨到被她騙。趙少康16日於島內親綠報章上的專欄表示,每當遇到「斷交」,蔡英文就會要臺灣民眾「團結對外」,但其兩岸政策只向綠營政策跟意識形態靠攏,並未採納全民意見,「現在出了事有什麼資格要大家一致團結對外?」
  • 「三隻小豬」重出江湖 蔡英文再推小額募款
    原標題:「三隻小豬」重出江湖 蔡英文再推小額募款蔡英文還抱著30隻由雲林豬農帶給她的小豬撲滿,正式宣布啟動小額募款,她表示將延續2012年的「三隻小豬」的小額捐款精神,不論是小豬銅板或皺巴巴的鈔票,都是支撐民進黨前進的力量。   蔡英文競選辦公室,地點位於民進黨中央黨部隔壁的「匯泰大樓」2樓,過去是「文化部」的辦公室。競選辦入口處的圓形主視覺系統,是設計師聶永真替蔡英文操刀的。
  • 山村「代課女教師」的手寫教案,工整秀麗,字字驚豔,堪比教科書
    但中國的教育發展並不均衡,在很多地方,使用高科技教學,是很奢侈的一件事,老師們還是沿用原始的手寫方式,最近,一位山村女代課教師,她的手寫教案讓人眼前一亮,字跡清新脫,十分工整,堪比教科書。將小楷寫到極致的女代課教師的手寫教案這位山村女代課教師,她學識淵博,項目完備,是一位教學水平很高的老師,更讓人感到驚豔的是她的字跡。
  • 211碩士畢業,她選擇信陽山村小學做特崗教師,到底是為了什麼
    曾經懷揣夢想,披荊斬棘地離開了小城,走出了大別山,而如今碩士畢業,卻去做了特崗教師,很多人不理解,這到底是為了什麼呢?是大別山下鄉村教師的教育情懷,如果僅僅謀生,在河南師範大學本科畢業後,她就可以去做一名老師,特崗教師的話只會更容易,一般都在鄉村學校,就是條件艱苦一些,能考上招教的一般都不願做特崗教師,主要的是有幾年的服務期限。
  • 老教師說不用教,只做一件事就可以
    我是鼓勵一二年級的小學生來寫一寫生活日記的,簡單幾句話,勾勒出一件生活趣事。但是趣味性的標準是雙重的,有些我們老師眼中的有趣,在學生眼裡就是比較無聊,孩子體驗不到的樂趣,都不能叫做有趣的事。從語文老師教學技法上,其實有很多辦法讓學生們來體驗到有趣,什麼是有趣的事,怎樣記錄有趣的事。
  • 給山村女學生發衛生巾,需要政府免費提供,不能只靠支教老師
    近日,廣西河池鄉村支教老師楊非凡給女同學發衛生巾一事走紅網絡。楊老師表示,衛生巾有捐的也有買的,希望藉此多普及生理知識,讓她們明白這是不用害羞的事。鄉村學校支教老師給女學生發衛生巾,這與杭州一小學女廁所現粉色提示牌的做法有著異曲同工之妙,都是暖心舉動,都是對生理期女生的真切關愛。按照女生的發育規律,一般進入小學高年級的女生就會月經,需要使用衛生巾保護健康,這對廣大城市女生來說,早已經是一種健康的生活習慣。
  • 教師故事:山村教師支月英:山旮旯裡的守望(圖)
    她是燃燒的紅燭,閃耀著燦爛的光輝;她是護花的春泥,浸潤著土地的芬芳;她和千千萬萬山村教師一起,託起了深山孩子夢想的翅膀。36年的山村教育夢,載滿了支月英滿滿的愛。  36年,她走得最多的路,是崎嶇、坎坷的山旮旯的小路;  36年,她想得最多的人,是天真、可愛的山旮旯的孩子;  36年,她做得最多的事,是寂寞、艱苦的山旮旯的教學;  36年,她心中始終篤定的一個目標,那就是堅持在山旮旯裡教孩子,教好孩子,教好每一個孩子  她就是2011年中央文明辦授予的「中國好人」、2012年江西省「五一」
  • 22歲女大學生養56頭小豬:餵進口奶睡電熱毯,豬只負責做一件事!
    範洪珺養的豬餵進口奶睡電熱毯,豬只負責做一件事,那就是表演了。可能在很多人的印象中,豬這種生物又懶又笨,就會吃了睡,睡了吃,人們會把它們當寵物養無非就是喜歡它懶,還有就是偶爾的可愛。而且為了保證豬腿腳的靈活性,他們對豬的餵養有很嚴格的要求,一般不會餵太多,把豬的體重控制在80、90之間,要是餵多了可能半年就長到200斤了,這樣就沒法表演了。很多人不願意養寵物豬是因為覺得它們不愛衛生,但範洪珺卻表示其實豬很愛乾淨,所以給豬洗澡也是他們的日常工作,且可愛的豬豬們在洗澡的時候都很怪,真的是刷新了我對豬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