嵐皋縣石門鎮紅光小學90後特崗女教師石光青,用異乎常人的樂觀堅強和努力,克服著身體上缺憾,紮根山村默默耕耘,一手撐起山村孩子的希望和夢想,揮灑著閃亮的青春光彩。
在石門鎮紅光小學一年級教室裡,石光青正在給學生們上語文課。今年28歲的石光青,2016年從西北大學現代學院畢業後,毅然選擇了回到家鄉做一名教師。2017年通過特崗招考,她考入了偏遠的石門鎮紅光小學。
石門鎮紅光小學教師 石光青
我覺得當一名老師很光榮,在講臺上可以給下面的學生傳授很多知識,我覺得尤其是生在農村的一個娃娃,唯有知識可以才能讓你走出這座大山。
講臺上的石光青,看起來格外陽光。一轉眼,石光青已經在這個偏遠的小山村迎來了她的第四個教師節。四年前,有著先天性右手畸形的她,第一次走上山村小學講臺的時候卻絲毫也沒有退縮。
石門鎮紅光小學教師 石光青
當時我這個手吧,就算我藏著,穿那個長袖把手遮到(學生還是會注意到)。因為我一抬手用左手寫字的時候,肯定有學生注意力不集中,開始在下面議論。我就直接站在講臺上,就是坦白的跟他們說了我的情況。
為了克服身體上的缺憾,石光青比平常人更加努力。課後翻閱名師書籍、認真鑽研學科教材,用心備好每一節課,課堂上努力探索更多更好的教學方法,她始終把一門心思放在了教育教學上。為了練好板書,她還常常利用周末時間練習,一練都是幾個小時。
石門鎮紅光小學教師 石光青
在班上上課一開始的沒有激情,後面慢慢的我想了各種辦法,我在課堂應該活躍點,要符合他們的身心特點。然後不斷的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法,發現他們非常配合我。不管平時在他們的行為習慣上面還是說在學習上他們都非常做到了自覺,然後能儘量的當老師的小助手,把學習當作是自己的事情。
和大多數邊遠山村一樣,這裡的學生家長大多都在外務工,超過半數學生都是留守兒童,今年7歲、平日裡由爺爺奶奶照顧的劉明傑就是其中之一。因為離學校路途較遠,他只能在學校住宿。作為劉明傑的老師,石光青在學校還承擔起了這些孩子家長的角色。
石門鎮紅光小學教師 石光青
我平時就是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多在生活上關心他們,有時候他們晚上睡覺啊,我會操心在睡前去看下他們被子蓋好了沒有。
平日裡,石光青不僅想方設法幫助劉明傑他們提高學習效率,培養他們養成良好的日常行為習慣和生活自理能力,有時候甚至親手給他們做愛吃的飯菜。一有空,他還會和孩子父母通視頻,讓出門在外的家長及時掌握孩子的學習生活情況。
石門鎮紅光小學學生 劉明傑
我喜歡石老師,因為石老師對我們好,跟媽媽一樣對我好,我以後要好好學習。
劉明傑爺爺 劉正兵
交給石老師以後,石老師非常關懷,我們確實放心的。她一點一滴的當個家長樣的,也熱心的幫助我們這些娃兒解決一些實際問題,我們感到十分高興 ,十分感謝。
一分耕耘一分收穫。在石光青的不懈努力下,班級整體成績不斷提高,她也連續兩年被石門鎮政府評為「優秀教師」,2019年被評為「縣級優秀教師」。
石門鎮紅光小學校長 聶索凱
石光青老師身殘志堅,在工作上踏踏實實認認真真;教學上教書靈活,富有童心,深得學生和家長的愛戴。這幾年來教學成績一直在我校前列,得到社會的好評。
本臺記者:陳雲 劉金榮 張文楓
編輯:許荻村
責編:塗慷
審核:周恩慧 蘇鵬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