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戲曲中的臉譜究竟是什麼來歷,為什麼會受到那麼多人的熱捧?

2020-12-22 魏青衣

說到臉譜,大家第一時間想到的肯定是四川川劇的變臉。的確,川劇的變臉技術堪稱世界頂尖水平,隨隨便便一個眼神,都能換個面孔,很多人對它都很感興趣。

那麼臉譜究竟是什麼來歷呢,具體有什麼內涵,能讓這麼多人趨之若鶩,為之動容?

其實說起臉譜的起源,在先秦時代就有出現,它主要起源於春秋戰國時期的儺舞面具,古代人們每年都會有固定的節日來祭天,在祭天之前會表演一些舞蹈來助興,而臉譜面具就是在那個時候發展起來的。

隨著儺舞臉譜的不斷發展,到了唐代跟「代面」與「染面」相結合,進一步完善了臉譜面具的細節內容,不過那個時候的臉譜還很單一。到了宋代的時候,臉譜已經形成了潔面與花面兩種類型。

這種臉譜一般用於宋雜劇和南戲,他們把潔面化妝用於生、旦、末這三個行當上面,把花面化妝用於淨、醜這兩個行當上面。

那個時候的臉譜基本上是這樣:在面部中心畫塊白斑,額頭上畫兩條黑線,有的還要畫兩個白眼圈,並且在白眼圈內加上黑色花紋。

還有的畫的是紅眼圈、紅嘴圈等等,雖然有很多種畫法,但是主要目的就是為了共能凸顯藝術效果和滑稽。

到了元代的時候才出現了正面人物的圖案,不同的臉譜,可以表現出不同人物的性格特點。比如紅色臉譜代表忠勇,黑色臉譜代表莽撞,白色臉譜代表奸邪。

而在一些比較經典的角色上,一般都有著固定的臉譜,比如我們熟知的包拯、關羽、張飛、曹操以及各種皇帝等人,基本上一看臉譜的妝扮,就知道表演的是誰了。

臉譜的藝術特色,主要表現在變形、傳神、寓意這三個方面。總的來說,由於臉譜是畫出來的,它可以很直觀的把角色的神情、神態表現的淋漓盡致。但是這也有局限性,因為臉譜畫的越精細,就越體現不出戲曲演員的表情,所以這也在一定程度上,考驗了戲曲演員的表演功底。

再說說四川川劇的變臉吧,之前說了,由於戲曲角色的臉譜一般是固定的,在表演的過程中,很難凸顯劇中人物的情緒變化,比如高興、驚恐、憤怒、絕望等神態,無法用同一張臉譜表現出來。

所以因為這個,戲曲演員們創造出了變臉這個絕活兒。變臉有大變臉和小變臉之分,大變臉指的是整張臉都變,小變臉指的是只變局部,我們就來說說大變臉。

大變臉一般用於鬼神妖怪,其主要的手法有「抹暴眼」、「吹粉」、「扯臉」這三種。

抹暴眼變臉法是戲曲演員們用手指抹一下之前預存在眉頭或鬢角的墨青,再往眉心、眼眶或鼻翼處散開,使人物馬上就換了張臉。

吹粉變臉法是戲曲演員們用吹起來的某種色粉改變臉色,但事先需要在面部要改變的地方塗上香油,我們經常看到川劇演員們,在變臉的時候,最難以理解的手法,就是這種變臉法。

扯臉變臉法則是戲曲演員們把事先畫好的薄面具裝於頭頂,表演的時候一個個扯下來,這樣就可以輕鬆地完成變臉。

除了這三種變臉方法之外,還有撕臉和貼臉這兩種方法,不過這兩種方法已經很少用,因為如果手法不嫻熟的話,很容易出現破綻。

撕臉變臉法是把幾個薄面具疊粘在臉上,變臉的時候一層層的撕掉,但是這種方法,面具在撕下來之後不好藏匿。

貼臉變臉法是把畫好的面具,在變的時候貼到臉上去,由於這種方法需要極快的手法,也不太好用。

在近百年的時間裡,川劇變臉絕活兒從技術型轉為技巧型,變臉的花樣和速度也在不斷的創新。

無論是臉譜還是變臉,都是我國戲曲藝人們,中國數百年的摸索與實踐,創造出來的藝術瑰寶,是我國非常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我們應該好好的繼承與發揚。

相關焦點

  • 《中國戲曲》「臉譜」,是中國傳統戲曲演員臉上的繪畫!
    戲曲中的臉譜,主要指淨的面部繪畫。而「醜」,因其扮演戲劇角色,故在鼻梁上抹一小塊白粉,俗稱小花臉。臉譜:提起中國戲曲,恐怕多數人首先都會聯想到臉譜。在某種程度上,這種特殊的造型藝術已成為了中國戲曲的象徵符號。
  • 中國戲曲臉譜藝術國際巡展到美國
    展覽包括「追根溯源·中國臉譜的前世今生」「大國工匠·宣紙脫胎臉譜展」「雅韻中國·臉譜文創產品展」「遇見戲曲·中國戲曲體驗之旅」和「春風化雨·走近中國戲曲」五個板塊。展覽以英文視頻形式,對中國戲曲臉譜藝術進行了詳細介紹,展示了宣紙脫胎立體浮雕臉譜,以戲曲臉譜元素為創作靈感和素材衍生的文創產品,如臉譜藝術衍生的書籤、信封、掛件、明信片等。
  • 讓戲曲人物的靈魂再現,「臉譜」的演變和色彩運用
    蘭陵王的故事出自《舊唐書·音樂志》,而唐教坊音樂和宋元時期的勾欄瓦舍演出活動,正是我國戲劇文化的前身,在這一時期,勾臉扮相隨著商業性演出的需要,走上戲劇創新的發展之路。為什麼要「勾臉」?戲曲的「勾臉」行為,最大的目的是顯示人物外在特徵以及原型人物的內心性格,這樣做的目的是增強人物的感染力和戲劇效果,另一方面展示了舞臺色彩效果,從而達到烘託整場氣氛。「勾臉後」的人物性格已經定型,不同階層的人不會因為歷史典故的欠缺,認知方面的誤差造成戲曲效果的不同觀點。
  • 戲曲中的臉譜顏色有什麼寓意?代表人物是誰?快來看看吧!
    導語:相信大家在生活中多多少少都見過戲臺上面的臉譜表演吧,無論是詩老人還是小孩子們都非常喜歡戲曲中的臉譜表演,那麼戲曲臉譜的各種顏色有什麼含義嗎?代表人物是誰呢?一起來看看中國戲曲臉譜的含義吧。
  • 中國戲曲臉譜中你不知道的那些潛在規則
    在現在的戲劇舞臺上,表演的戲曲人物真真假假,有的運用一些手段製造虛虛實實的場景,讓我們身臨其境的沉浸在故事裡。中國戲曲內容博大精深,今天我們就說一下中國戲曲裡的一種,戲曲臉譜。我們著重的普及一下戲曲臉譜。戲曲臉譜的妝容都比較的誇張,這種妝容不是隨意畫的,儘管我們看上去妝法很大膽,但是臉譜也是有一定的規律的。
  • 京劇的臉譜有什麼含義?美與醜的奇妙融合,組成了臉譜文化
    臉譜就是在戲曲演出時在戲曲演員臉上進行的繪畫,是直接拿著油彩在臉上繪畫的,不同的角色化的妝是不一樣的,他們會根據所演角色的性格的不同在臉上勾畫不同的妝容。紫色的天王 託寶塔,綠色的魔鬼 鬥夜叉,金色的猴王 銀色的妖怪,灰色的精靈 笑哈哈……這是神仙,魔鬼,精怪不同的角色用什麼顏色的臉譜。我爺爺生氣說我純粹這是瞎搗亂,多美的精彩藝術中華瑰寶,就連外國人也拍手叫好,一個勁的來稱讚,生旦淨末唱念做打手眼身法功夫真是不簡單,你不懂戲曲 胡說八道,氣的爺爺鬍子直往臉上翻。
  • 戲曲 戲曲臉譜分類
    譜式分類是從臉譜的構圖上來分類。一般可以分為以下一些基本類型:整臉:臉部的化妝顏色基本上是一個色調,只是在眉、眼部位有變化,構圖簡單。如《鍘美案》中的包拯為黑整臉、《戰長沙》中的關羽是紅整臉,《赤壁之戰》的曹操為白整臉。三塊瓦臉:也稱三塊窩臉,最基本的譜式。
  • 竇爾敦為什麼是藍臉?崑曲名角教小朋友畫臉譜
    現代快報訊(記者 劉靜妍 文/攝)「藍臉的竇爾敦盜御馬,紅臉的關公戰長沙,黃臉的典韋,白臉的曹操,黑臉的張飛叫喳喳……」為什麼竇爾敦是藍臉,關公是紅臉?臉譜上的元素圖案,傳達了什麼信息?
  • 中國傳統 文化:臉譜
    今天就給大家交流一下我國的文化中的一個――臉譜。臉譜最早由代面(面具)演化來的,代面在古代戰爭中用來威嚇敵人,後來就被用到了舞臺上。在南北朝和隋唐時的樂舞節目裡已經有了「假面歌舞」。到了宋代,為了方便戲曲的演員才有了將油彩直接勾書在臉上,成了現在的臉譜。
  • 「臺上十分鐘,臺下十年功」,探尋我國戲曲文化的歷史發展脈絡
    許多人對戲曲的了解主要是從爺爺奶奶口中得知的,比如什麼《打金枝》《秦香蓮》,在許多人看來看戲,聽戲就是老年人的喜好,確實現在的人大部分都不喜歡聽戲,覺得咿咿呀呀,唱腔不好學,聽著不痛快,沒有流行音樂好上口,所以很多人不喜歡聽戲,但它需要我們當代人的推波助瀾。
  • 中國範兒的「藝術臉」——臉譜
    元代的雜劇、特別到了明代的戲曲,各行當有細緻的分工,其南戲、弋陽腔、崑山腔開始有了初步的臉譜。清乾隆以後,民間戲曲大發展,崑曲、弋陽、梆子、皮簧等民間戲曲相繼興起,從此,臉譜藝術走向了定型化。關於臉譜起源,其實還有另外一個說法。來猜猜看是什麼啊??
  • 熱點丨 西方節日受到熱捧,你怎麼看?
    中國節日受到冷落,西方節日受到熱捧,你怎麼看?
  • 蝦青素究竟有什麼功效,竟然這麼多人熱捧
    蝦青素究竟有什麼功效,竟然這麼多人熱捧相信女生們過了20歲以後,對「抗氧化」、「抗糖化」都不陌生。它含有豐富的蝦青素,蝦青素抗氧化效果非常的好,可以說是目前抗氧化成分中效果最好的成分之一了。蝦青素是一種類胡蘿蔔素,顏色是橘紅色,很多的產品顏色深淺不一所以有很多的人片面地認為顏色越深的蝦青素,濃度越高,蝦青素的含量就越高。一低的蝦青素相當於是十滴水乳的滲透力,三倍精華的吸收力,三次補水面膜的補水力以及三次的SPA的改善力。
  • 戲曲和歌曲的區別是什麼?年輕人為什麼不喜歡戲曲?
    這是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歌曲和戲曲的區別是什麼?首先要明確歌曲和戲曲之間是有聯繫的,但是我認為區別更大。主要從一下幾個方面談談區別!⑴歌曲的演唱主要以抒情、讚美為主,而戲曲主要以敘事為主,這是一個根本的區別。
  • 上海財經大學受到熱捧,原因很無奈也很現實
    但有一所大學不管怎麼變化,始終受到考生的熱捧,這所大學就是:上海財經大學。昨天安徽省公布了本一批錄取線,上財理科660分,和大部分中堅九校不相上下,但一比文科錄取線,什麼中堅九校、北航、南開、同濟全部甘拜下風,就連北京師範大學、華東師範大學也比不過上海財經,高達630分的錄取線,只有清北華五人能超過,其它各類名校都沒有比過上海財經大學,這是為什麼呢!
  • 戲劇臉譜在平面設計中的應用,將京劇臉譜與平面設計完美融合
    自工業革命開始以來,對人們的生活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創造了工業文明,現代主義以一個多樣性的面貌展示人前,並風靡全球,給人們一種全新的視覺感受。但隨著現代主義的發展,「少即是多」設計原則的出現,設計作品開始變得單調,讓人感覺到乏味、冷漠、缺乏人情味。
  • 京劇中的臉譜,你知道它們代表什麼意思嗎?
    在華彩少年的比試當中就有這樣的一道題目,說中國京劇的臉譜的色彩非常的豐富,問什麼顏色用來代表忠勇俠義的人物,又是什麼顏色用來代表陰險奸詐的人物。我們都知道臉譜的顏色代表著每一個角色內心的性格,黑色代表威武豪爽的張飛,曹操的白臉兒就是陰險奸詐的一種反派角色。我們不得不說這個顏色的感受確實是很直觀,我們一看到這些顏色,我們的心裏面就會有關於人物個性的一種很直觀的感受。
  • 「福利 DIY京劇臉譜活動」紅臉的關公黑臉的張飛,隨便你來畫
    >實在勾不起孩子們的興趣也不太看懂戲臺上的人在唱什麼但實際上傳統戲劇遠比孩子想像中好玩這個周末媽咪HOME聯合虎門圖書館要帶孩子們親手感受一下報名方式:添加時報歡歡老師微信,進入時報親子俱樂部微信群,周四上午十點半準時報名一起來玩吧關公為什麼是紅色的臉譜?張飛為什麼一定是黑色的?
  • 螞蟻莊園每日一題1月8日答案 京劇臉譜中張飛是什麼臉?
    螞蟻莊園今日問題中有問到,京劇臉譜色彩含義豐富,關羽忠勇神武一般是紅臉,那張飛一般是什麼臉譜,答對後可以獲得小雞飼料餵養小雞,那麼答案是什麼呢,一起來看看吧。:臉譜藝術的發展與中國戲曲的發展是密不可分的。
  • 翁偶虹臉譜著作首次結集出版
    翁偶虹手繪《混元盒》二錨神臉譜   著名的戲曲藝術家翁偶虹先生以戲曲編劇聞名於世,而他另外一項藝術成就,現在談的人卻不多了,即戲曲臉譜的繪製與研究。   翁偶虹在提到自己收藏臉譜的過程時曾寫道:「往往因一譜未得,悒悒竟日。而遠途歸來,忘餐廢寢,即就腦中所記,疾求入之筆墨者,又不知受盡友輩多少揶揄。嗚呼,風雅何及奚囊,而嘔心出血,罪苦可當之矣!」   據了解,翁偶虹曾以重金購買南府李太監珍藏的畫有臉譜的崑曲單折封面,也曾輾轉得到內廷供奉王翁亟待出售的秘本《鍾球齋臉譜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