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區分心理學的三大勢力和四次革命思潮

2020-12-15 中公教師網

如何區分心理學的三大勢力和四次革命思潮

心理學是一門既古老又年輕的科學。古老之處是因為它可以追溯到奴隸社會時期,亞里斯多德的《論靈魂》,是世界上第一本心理學著作,其論述了各種心理現象。年輕之處在於1819年,德國心理學家馮特在萊比錫大學創立了第一個心理學實驗室,才真正標誌著心理學成為一門獨立的科學,其不再僅僅只存在於哲學中,而是脫離了懷抱走上了獨立發展的道路。之後湧現了大量的心理學思想,比如有早期以馮特為代表的構造主義心理學、詹姆士和安吉爾為代表的機能主義心理學、華生創立的行為主義心理學、科勒和韋特海默為代表的格式塔心理學、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羅傑斯和馬斯洛為代表的人本主義心理學等等,在其中以行為主義心理學、精神分析心理學和人本主義心理學影響最大,被稱為心理學的三大主要勢力。而心理學中的革命,在目前根據不同的理論有不同說法,比較廣泛的說法是四次革命思潮,它們分別是:行為主義革命、精神分析革命、認知心理學革命、人本心理學革命。

1.心理學三大勢力

行為主義心理學是心理學的「第一勢力」,盛行於20世紀20年代到50年代。其反對構造主義心理學中所的研究意識,主張心理學研究行為,反對內省,主張採用實驗方法進行客觀的研究。但他們無視行為產生的內部過程,反對研究意識,因此引起不少人的非難與反對。

精神分析心理學是心理學的「第二勢力」,這一學派的理論在20世紀20年代廣為流傳,頗具影響。是由奧地利精神病學家弗洛伊德創建,其理論主要來源於治療精神病的臨床實踐。精神分析學派重視對異常行為的分析和無意識的研究,認為人的一切個體的和社會的行為都根源於心靈深處的某種欲望或動機,特別是性慾的衝動。欲望以無意識的形式支配人,並且表現在人的正常和異常的行為中。精神分析學派重視對動機和無意識現象的研究,這是該學派對心理發展的重要貢獻。

而人本主義心理學被稱為心理學的「第三勢力」,興起於20世紀五六十年代,代表人物有馬斯洛、羅傑斯等。該學派猛烈衝擊著在美國很有勢力的精神分析學派和行為主義學派,形成了心理學中的「第三勢力」。因為它既反對精神分析心理學貶低人性、把意識經驗還原為基本趨力,又反對行為主義心理學把意識看作是副現象,而是主張研究人的價值和潛能的發展,認為正是人們的思想、欲望和情感等這些內部過程和內部經驗,才使他們成為各不相同的個體。

2.心理學四次革命思潮

第一次革命——行為主義革命,它是從構造主義心理學到行為主義的革命,反對以內省的方法研究意識,也就是說由構造主義的主觀心理學向行為主義的客觀心理學進行了一次徹底的轉化。

第二次革命——認知心理學革命,它是從行為主義到認知主義,這是第二次新的巨大的轉變,它扭轉了行為主義的外周論,重新恢復了意識在心理學中的地位,並且是由外部行為心理學的研究向內在認知過程探索的轉化,也就是由客觀心理學回歸於主觀心理學。

第三次革命——精神分析革命,它是從意識心理學到潛意識心理學的革命,即由理性心理學向非理性心理學的轉化、由表層心理學向深蘊心理學的轉化。

第四次革命——人本主義心理學,人本主義心理學的不同之處在於把人的本性、潛能、價值、創造力和自我實現提到心理學研究對象的高度,這在人類心理學史上來說是一個創舉。因此,被認為是第四次革命思潮。

中公講師解析

掃描二維碼·關注微信公眾號-中公教師考試

回復「教育理論」即可查看教師考編兩學各章節練習題

回復「我要看視頻」,查看教招面試說課|試講視頻

註:本文章用於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版權為「中公教師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或摘編。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中公教師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文來自中公教師網未經允許 禁止轉載

相關焦點

  • 心理學流派中的三大勢力
    亞里斯多德的這些思想影響到後來心理學的發展,對當代的心理學思潮也有重要的影響。心理學是在19世紀末獨立成為一門科學的。現代心理學的誕生和發展有兩個重要的歷史淵源,一個是近代哲學思潮的影響,另一個是實驗生理學的影響。1819年,德國著名心理學家馮特在德國萊比錫大學創建了第一個心理學實驗室,開始對心理現象進行系統的實驗室研究。
  • 心理學三大勢力之行為主義
    本文所說的行為主義主要是華生的行為主義心理學,它是西方心理學三大勢力中的第一勢力俄國神經生理學家謝切諾夫認為,心理學進行客觀研究也應該採用生理學的可觀方法。行為主義者所使用的「反射」這一概念就是在神經生理學中提出來的,它所指的是刺激和反應之間的聯結。謝切諾夫認為,反射不僅是動物活動的方式,也是人類心理活動的方式。
  • 《心理學第三勢力》
    由馬斯洛創立,以羅傑斯為代表,被稱為除行為學派和精神分析以外,心理學上的「第三勢力」。人本主義和其它學派最大的不同是特別強調人的正面本質和價值,而並非集中研究人的問題行為,並強調人的成長和發展,稱為自我實現。​​
  • 心理學也有不同派別,三大勢力中你最認可哪一種?
    自科學心理學建立以來,曾出現過很多學派,但至今仍對人類生產生活有重大影響的主要有三大派系,分別是:第一勢力:華生開創的行為心理學;第二勢力:弗洛伊德、榮格為代表的精神分析學派;第三勢力:馬斯洛為代表的人本主義心理學。
  • 教招考試之心理學概述—心理學的主要流派
    教招考試之心理學概述—心理學的主要流派一、考情:客觀題。這部分的知識點再考試的時候相對來說考的較少,重點讓學生對三大勢力和三大革命備考。二、授課思路:讓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知道每一流派的主要觀點。(2)用內省的方法(依靠被試對自己經驗的觀察和描述,了解人們的直接經驗),找出構成人的心理的基本元素。()(3)強調心理學的基本任務是理解正常成人的一般心理規律。
  • 《革命心理學》:法國大革命為什麼會有那麼多非理性現象?
    一百多年來,學術界不管是關於革命的研究還是心理學研究、政治學研究,都有顯著的推進,但是《革命心理學》仍然談不上落伍,勒龐研究問題的視角還是深刻影響著今天的學者和讀者們。但是高毅教授指出,法國史學大家喬治·勒費弗爾說過泰納的歷史書不靠譜,因為他主要是做文學和哲學研究的,他談歷史根本不專業,個人情感和偏見太多。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高毅勒費弗爾是研究法國革命史的,也研究過集體心理學,實際上是法國革命心態史的開山鼻祖。
  • 《革命心理學》:法國大革命為什麼會有那麼多非理性現象?
    一百多年來,學術界不管是關於革命的研究還是心理學研究、政治學研究,都有顯著的推進,但是《革命心理學》仍然談不上落伍,勒龐研究問題的視角還是深刻影響著今天的學者和讀者們。法國大革命一開始有理性邏輯的指引,但是發展到一定階段之後,情感邏輯、集體邏輯和神秘主義邏輯的成分大大增加,而後三種邏輯都和理性邏輯背道而馳。所以後來研究法國大革命的歷史學家只從理性邏輯去解析實際上是不夠的。大革命的行動是一種非常態、非常規的活動,對革命的研究根本不能以常態邏輯去探討,必須要注意到革命本身的邏輯。勒龐所說的神秘主義邏輯,蕭延中教授在《革命心理學》的導讀裡面做了分析。
  • 錯誤思潮的理論實質和根治路徑
    這就需要我們依據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對資本主義社會和資產階級意識形態的科學揭示,揭示錯誤思潮同資產階級意識形態的內在聯繫,揭示其在理論上不過是舊意識形態的新花樣而已。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中,馬克思和恩格斯對資產階級意識形態進行了批判性分析,指出了意識形態的形成怎樣依賴於資產階級革命的客觀發展條件。
  • 名著《科學革命的結構》的兩大觀點、三大批評和五大誤讀
    ——危機的發生,往往那些範例解決不了難題了,常規科學就是奠定在那些範例的基礎上,革命會帶來新的範例,進步改變學科矩陣。 庫恩的這套「科學革命的結構」,同時給出了科學變遷模式的「描述」和「解釋」,並通過社會學(如:學科共同體)、心理學(如:格式塔轉換,如何革命後科學家改變了世界觀)和教育學(特別強調科學教育的重要性)結合起來的方式,「通過歷史做了哲學。」
  • 心理學的主要流派
    (3)強調心理學的基本任務是理解正常成人的一般心理規律。2.機能主義心理學派代表人物詹姆士、杜威和安吉爾,其中杜威是創始人,強調意識的作用和功能,但不把意識看成個別心理元素的集合,而是一種持續不斷的過程;意識的作用是使有機體適應環境(它的對象是具有適應性的心理活動,強調意識活動在人的需要與環境之間起的中介作用)。
  • 心理學三大勢力之馬斯洛的人本主義
    人本主義心理學是20世紀50年代興起於美國的一個心理學新流派,被看作繼行為主義和精神分析之後西方心理學中的「第三勢力」。它以其獨特的研究對象和方法,極大的影響了當代西方心理學的研究取向。同時布倫塔諾的現象學對人本主義心理學也有很深的影響。現象學最主要的觀點就是強調沒「先入之見」,主張把人的心理活動的內部體驗作為自然呈現的現象來看待。注重對直接經驗和現象的描述和審視,而不是像實證主義哲學那樣重視對經驗的因果分析與實證說明。人本主義的方法論直接或間接的受到現象學哲學的影響。
  • 彭國華:四種思潮背後是「四個陷阱」
    彭國華:四種思潮背後是「四個陷阱」 2017年04月28日 15:49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作者:彭國華 字號 內容摘要:當前,無論在網絡虛擬空間還是在現實世界,
  • 淺談心理學主要流派的來源
    華生的行為主義被譽為心理學發展史上的「第一次革命」,他認為意識是虛無縹緲的,是看不見摸不著的,所以他採用實驗法研究行為。行為主義考察的點主要是代表人物以及它的地位,代表人物是華生,地位是心理學發展史上的「第一次革命」,也被稱為西方心理學的第一勢力。第四,韋特海默、苛勒和考夫卡的格式塔心理學,也是反對構造心理學派,反對把心理現象分解為元素,主張從整體上研究心理現象。
  • 教師招聘心理學解析:知覺選擇性和知覺理解性的區分
    心理學是教師招聘考試中的一個熱點,同時相對教育學來說更為抽象,需要學員更多的理解分析而不是記憶。近年來,心理學的的考查題型依然以客觀題(單多判)為主,考查的形式越來越靈活,需要考生對心理學概念有一個深層次的理解認識,河南鄭州兩個區還出現了心理學的案例分析題,這無疑是在說明,心理學的考查越來越偏向應用,而不只是書本上的記憶了。
  • 戰後日本社會思潮的變遷
    「擁護憲法國民聯合」提出了製造擁護憲法的國民輿論、在議會中確保阻止提出修改憲法動議的勢力和在國民投票時否決憲法修改案等活動方針,廣泛開展了護憲活動,形成了護憲高潮。由於社會黨等進步勢力和社會輿論的強烈反對,以及鑑於改憲勢力在眾參兩院均未能控制三分之二以上的議席,改憲勢力不得不放棄了強行改憲的努力。 1960年反對修改日美安全條約的鬥爭,可以說是戰後和平民主主義所達到的頂峰。
  • 論中國現代科學哲學的三大理論思潮
    論中國現代科學哲學的三大理論思潮 2016年09月30日 20:43 來源:《武漢大學學報:哲社版》 作者:童鷹 字號 內容摘要: 關鍵詞:
  • 空想社會主義思潮的發展——十九世紀上半期法國的思想層面
    引言空想社會主義思潮是法國十九世紀上半期第三大社會思潮。它與十八世紀的空想社會主義不同,是十九世紀資本主義關係確立後無產階級與資產階級的矛盾日益發展的結果,它以嶄新的社會內容、蓬勃的聲勢作為無產階級的「象徵、表現和先聲」出現於這一歷史階段,其代表人物最早有巴貝夫,而後則有偉大的思想家聖西門和傅立葉。
  • 國家安全視域下的社會思潮觀察(筆談)
    關於文化自信,習近平總書記講了三個方面的內涵,即在5000多年文明發展中孕育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黨和人民偉大鬥爭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然而,一段時間以來,這三個方面的文化自信直接受到了上述錯誤思潮的衝擊和侵蝕。    在如何對待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方面,儒化思潮的衝擊不容小覷。
  • 心理學的主要流派及其記憶口訣
    記憶口訣:馮特構造鐵欽納,奈瑟加工皮亞傑。機能主義詹杜安,完型格式特可靠。一行二知兩革命,神人認知三勢力。1. 馮特構造鐵欽納。構造心理學派,代表人物是馮特和鐵欽納。2. 奈瑟加工皮亞傑。信息加工心理學派又稱現代認知學派,代表人物是奈瑟和皮亞傑。3. 機能主義詹杜安。機能主義心理學派代表人物有詹姆士、杜威和安吉爾。4. 完型格式特可靠。格式塔心理學派也稱為完形心理學,代表人物有韋特海默、苛勒、考夫卡。
  • 楊光斌:政治思潮-世界政治變遷的一種研究單元
    到了19世紀,作為自由主義和民族主義混合物的自由帝國主義思潮推動了世界體系的正式形成。資本主義在世界範圍內取得勝利,同時也催生了作為「反向運動」的民族民主主義和世界社會主義運動。20世紀世界政治帶有強烈的對抗性意識形態色彩,冷戰事實上是標準的意識形態戰爭,後冷戰的世界政治離不開意識形態政治,誕生於中國的政治思想正在為世界政治變遷帶來新氣象。可見,政治思潮研究單元大體上回答了現代世界是如何被塑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