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生病,家長們都會很焦心
不過偏偏還有那麼件事要來雪上加霜
那就是「吃藥」!
說起給寶寶餵藥
家長們描述的畫面往往是:
寶寶聲嘶力竭,大人手忙腳亂
為了讓孩子順利把藥吃下去
父母們要麼「強攻」要麼「智取」
招數對了還好說
要是遇到孩子掙扎抵抗
後面可能還有嘔吐狀況發生……
餵藥如打仗,真不是開玩笑!
然而更糟糕的是
有的家長為了讓寶寶吞下藥
採取了捏鼻子的硬灌方法
但是你知道嗎?這樣很危險!
一旦藥物嗆入氣管
輕則引起呼吸道、肺部感染
重則堵塞呼吸道而造成窒息...
1
為何不能捏著患兒鼻子灌藥或在患兒哭鬧的時候餵藥?
答:捏著鼻子給患兒灌藥或在患兒哭鬧的時候餵藥,會使藥物嗆入氣管,輕則引起呼吸道、肺部感染,重則堵塞呼吸道而造成窒息危險。所以,不能捏著患兒鼻子灌藥或在患兒哭鬧的時候餵藥。
2
可否趁患兒靜睡時餵藥?
答:不可取,因為兒童的神經系統尚未發育完善,受外來刺激時適應性及調整能力差。如果趁其睡眠時餵藥,藥液突然刺激舌、喉等部位的神經,可反射引起喉部痙攣,產生不良後果。
3
患兒吞不下膠囊,可以打開膠囊直接食用粉末嗎?
答:不建議這樣給患兒服藥,表面有包衣的藥片一般對胃有刺激或易被胃液分解破壞,如剝去包衣或壓碎後服用,易產生刺激胃部的不良反應以及藥物受破壞。或膠囊進到胃腸道,需要在規定的部位才溶解,如果打開膠囊直接吃粉末,可能會失去它做成膠囊的意義。
還有,直接打開膠囊服用,也會造成服用的劑量不準確。如果遇到這種情況,可以換用患兒適用的其他劑型的藥物(如溶液劑等),或諮詢醫師、藥師。
4
給患兒餵藥可否加糖?
答:因患兒吃藥時怕苦,所以家長給患兒餵藥時加糖,糖有可能與某些藥物發生反應,影響某些藥物的藥效,幹擾礦物質和維生素在腸道的消化吸收。
另外,糖可能與某些中藥中的蛋白質、鞣酸等發生化學反應,產生有害物質。所以,給患兒餵藥時不應加糖。
5
可以用果汁服藥嗎?
答:為了哄患兒服藥,家長用果汁給患兒送服藥物,或吃藥後立即喝果汁或吃水果「送藥」。果汁中的果酸會中和鹼性藥物,或使藥物提前分解,降低藥效。正確的送服方法是用溫開水送服藥。
6
這些服藥禁忌你知道嗎?
答:(1)避免誤用藥品:給患兒用藥前須仔細閱讀說明書和核對藥品,以免拿錯藥、用錯藥。
(2)不擅自換藥或停藥:給患兒使用藥品必須嚴格遵照醫囑持續用藥,擅自換藥可能引發嚴重後果,過早停藥可能無法徹底治療疾病,導致疾病復發。
(3)不用果汁或牛奶送服藥品:果汁中含有果酸,牛奶會使某些藥物發生析出或沉澱,可能會降低藥效,除非經醫生、藥師確認可以用果汁、牛奶送服。使用白開水送服最穩妥,這不僅可以避免不良反應,而且也有利於藥物的吸收。但服用止咳糖漿時,直接服用效果最佳,不需用白開水送服。
(4)不強行餵藥:強行餵藥可能增加患兒對藥品的抗拒,如果藥水不小心嗆進患兒的氣道,不僅會引起劇烈的咳嗽,還可能導致吸入性肺炎。針對餵藥困難的情況,家長可以藉助藥匙、滴管、餵藥器等輔助工具,或用遊戲和獎勵的方式讓患兒配合吃藥。
7
你知道給小孩餵藥的一些技巧嗎?
答:小孩服藥宜採用適當的餵藥方式,以下是一些餵藥技巧:
(1)選擇適合兒童口味和劑型的藥物;
(2)選用滴管、餵藥器給小孩餵藥;
(3)多一些耐心,餵藥前加強溝通;
(4)採用正確的餵藥姿勢,如先把嬰幼兒抱在懷裡,半坐,讓他抬起頭,臉偏向一邊,然後家長試著把藥勺、滴管、餵藥器伸到嬰幼兒的舌根處,輕輕壓住,這樣既便於吞咽,也可以避免嗆咳,在確認藥被吃下去後再取出餵藥用具。
(5)若嬰幼兒拒絕藥物,可用拇指按壓雙頰,然後再將藥物慢慢倒進嘴裡,待嬰幼兒把藥吞下後才把湯匙拿開。注意不宜將藥物直接倒入咽部,以免引起嗆咳而使藥物被吸入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