捏鼻子灌、摻入果醬、連哄帶騙……如何正確給3歲以下兒童餵藥?

2020-09-03 北京日報客戶端

近日,一名不到2歲的男童因被家長錯誤餵服藥片而窒息。良藥大多苦口,孩子們普遍抗拒吃藥,尤其是3歲以下的嬰幼兒,吃起藥來更費勁。如何才能正確又愉快地讓小寶寶把藥吃下去呢?今天我們請北京兒童醫院藥學部用藥諮詢中心副主任藥師胡利華為家長們出出主意。

不是所有藥物都能混進食物中

我們經常看到很多錯誤的餵藥方法,最常見的有三種:暴力灌藥、欺騙式餵藥以及把藥混進奶或果汁等食物中。

暴力餵藥的危害不言而喻,家長捏住孩子鼻子或撬開牙齒強行灌藥,孩子恐懼地大哭,這樣藥物很可能會嗆入氣管,引發危險。

欺騙式餵藥就是哄騙孩子說藥是甜的。這招對第一次服藥的孩子來說還可用,但孩子經過幾次服藥經歷就會發現真相,這會導致孩子以後更加抗拒服藥。

還有一部分家長將藥一概加入果汁、牛奶、果醬等食物中,讓孩子不知不覺地服下藥物。這招兒看似高明,實則大有隱患。不是所有藥物都可以加入奶、果汁等食物中服用。這與藥物本身的性質和製藥的工藝有關。比如,用於兒童過敏性鼻炎和哮喘治療的藥物——孟魯司特鈉顆粒,其說明書就要求藥物「與室溫或冷的軟性食物(如蘋果醬)混合服用,或溶解於一茶匙室溫或冷的嬰兒配方奶粉或母乳服用」。而有的藥物就不能與奶、果汁等同服,比如鈣劑。因此,說明書有明確描述要求的按要求服用,說明書沒有相關描述或者無法按說明書要求服用的,應諮詢藥師。

首選液體、粉末或顆粒藥物

選擇合適的口服藥物是正確餵藥的第一步。

首先要選擇合適的劑型。口服藥物劑型通常包括液體的、粉末或小顆粒的、片狀的、膠囊的等等。對3歲以下兒童來說,液體、粉末或小顆粒形態的藥物形式比較方便孩子服用。但很多兒童需要的藥物沒有這些友好的劑型,這時我們就只能選擇其他劑型,比如藥片或膠囊。如果是普通的片/膠囊劑,可以碾碎或打開服用。需注意的是,看上去沒啥差別的片/膠囊,其內在成分千差萬別。有些藥片可以快速轉變為液體,如分散片可快速溶化在水中,對3歲以下兒童也是適用的。務必注意,帶有「緩釋」「控釋」「腸溶」字樣的片/膠囊劑,通常都不可以掰開、碾碎或打開膠囊服用,這樣就不適合3歲以下兒童使用了。

其次是優選孩子喜歡的口味。比如同樣成分的溶液,桔子口味的比未經遮蓋的苦澀口感的溶液更易於接受。這裡給大家介紹一個小竅門:通常藥物名稱中帶「小兒」和「兒童」字樣的,或者藥物適應症中有「用於兒童/小兒……」等描述的,都是專為兒童設計的藥物。它們在劑型、口感上都關注了孩子的適用性,方便孩子服用。

不同藥物餵法不同

選好藥物後,還需讓孩子正確地把藥吃下去。為了孩子能順利地吃藥,餵藥工具很重要。推薦大家使用帶刻度的滴管、注射器、餵藥器和量杯,這些工具可以用來直接喂,也可以配合小勺喂。一般來說,滴管、不帶針頭的注射器和餵藥器,量取的藥量較小,適合餵對取量要求十分精確的藥物。量杯刻度較粗略,適合一些對劑量要求不那麼精確的藥物。在看所取藥物的體積時,量藥工具要豎直,待液面呈水平時,視線應與藥液面相平。

口服滴劑可以直接滴入口中吞服。不願配合的兒童,也可將藥物滴入小勺後餵服,再用少量水加入小勺中,「洗洗」小勺,給孩子餵下。咀嚼片的口感不錯,2歲以上的孩子通常都易於接受。泡騰片劑應該用水將藥片完全溶解後再餵服,千萬不能讓孩子直接吞服或含服泡騰片,以免藥片在口腔和胃腸道內迅速釋放大量氣體,刺激甚至傷害孩子。膠囊劑總的來說不推薦給3歲以下兒童使用。如萬不得已,普通膠囊可以打開服用,但可能味道極差。打開的膠囊藥粉要立即服用,不能長時間放置,否則會影響藥物的穩定性。

給新生兒或一歲以內的小寶寶餵藥時,應將寶寶抱於胸前,用手臂支起頭部,以防因其後仰而使藥物被吸入氣管中。裝有藥的滴管等從寶寶嘴角順口頰滴入,可待寶寶把藥吞咽下後再拿出滴管。大一些的寶寶會各種花式拒絕吃藥。家長可以在平時利用玩遊戲、讀繪本等方式向孩子傳達「藥物進入我們的身體,能幫助我們戰勝疾病」的觀念,還可以給寶寶樹立熟識的小哥哥小姐姐勇敢服藥的英雄形象。當然還可以在孩子服藥後,給予適當的獎勵。這些都是正確的、可以引導孩子順利服藥的方法。


來源 北京日報客戶端|記者 張品秋

編輯:蔡文清

流程編輯 吳越

相關焦點

  • 捏鼻子灌、摻入果醬、連哄帶騙……如何正確給3歲以下兒童餵藥?
    近日,一名不到2歲的男童因被家長錯誤餵服藥片而窒息。良藥大多苦口,孩子們普遍抗拒吃藥,尤其是3歲以下的嬰幼兒,吃起藥來更費勁。如何才能正確又愉快地讓小寶寶把藥吃下去呢?今天我們請北京兒童醫院藥學部用藥諮詢中心副主任藥師胡利華為家長們出出主意。
  • 如何給3歲以下兒童餵藥
    不是所有藥物都能混進食物中我們經常看到很多錯誤的餵藥方法,最常見的有三種:暴力灌藥、欺騙式餵藥以及把藥混進奶或果汁等食物中。暴力餵藥的危害不言而喻,家長捏住孩子鼻子或撬開牙齒強行灌藥,孩子恐懼地大哭,這樣藥物很可能會嗆入氣管,引發危險。欺騙式餵藥就是哄騙孩子說藥是甜的。
  • 如何給3歲以下兒童餵藥,趕緊了解一下
    近日,一名不到2歲的男童因被家長錯誤餵服藥片而窒息。良藥大多苦口,孩子們普遍抗拒吃藥,尤其是3歲以下的嬰幼兒,吃起藥來更費勁。如何才能正確又順利地讓小寶寶把藥吃下去呢?,最常見的有三種:暴力灌藥、欺騙式餵藥以及把藥混進奶或果汁等食物中。
  • 兒科醫生支招,讓餵藥不再連哄帶騙
    在寶寶成長的過程中,偶爾有頭疼腦熱,發燒拉肚子的也正常,但說到哄孩子吃藥,簡直是場智力和耐力的比拼,套路與反套路的對決,相信經歷過的寶媽都知道這是一個很痛苦的過程。當我們心急火燎地給寶寶餵藥,可是寶寶閉緊小嘴,又哭又鬧,完全不配合,讓人心疼讓人急。講道理吧,聽不懂;強制餵吧,又怕嗆著。給寶寶餵藥真讓父母頭疼。
  • 如何給3歲以下兒童餵藥 不同藥物餵法不同
    近日,一名不到2歲的男童因被家長錯誤餵服藥片而窒息。良藥大多苦口,孩子們普遍抗拒吃藥,尤其是3歲以下的嬰幼兒,吃起藥來更費勁。如何才能正確又順利地讓小寶寶把藥吃下去呢?不是所有藥物都能混進食物中我們經常看到很多錯誤的餵藥方法,最常見的有三種:暴力灌藥、欺騙式餵藥以及把藥混進奶或果汁等食物中。暴力餵藥的危害不言而喻,家長捏住孩子鼻子或撬開牙齒強行灌藥,孩子恐懼地大哭,這樣藥物很可能會嗆入氣管,引發危險。
  • 「麗水健康課堂」如何給3歲以下兒童餵藥
    近日,一名不到2歲的男童因被家長錯誤餵服藥片而窒息。良藥大多苦口,孩子們普遍抗拒吃藥,尤其是3歲以下的嬰幼兒,吃起藥來更費勁。如何才能正確又順利地讓小寶寶把藥吃下去呢?  暴力餵藥的危害不言而喻,家長捏住孩子鼻子或撬開牙齒強行灌藥,孩子恐懼地大哭,這樣藥物很可能會嗆入氣管,引發危險。  欺騙式餵藥就是哄騙孩子說藥是甜的。這招對第一次服藥的孩子來說還可用,但孩子經過幾次服藥經歷就會發現真相,這會導致孩子以後更加抗拒服藥。
  • 不同藥物餵法不同 如何給3歲以下兒童餵藥
    近日,一名不到2歲的男童因被家長錯誤餵服藥片而窒息。良藥大多苦口,孩子們普遍抗拒吃藥,尤其是3歲以下的嬰幼兒,吃起藥來更費勁。如何才能正確又順利地讓小寶寶把藥吃下去呢?
  • 給寶寶餵藥難?別再盲目捏鼻子灌藥了,學會這三步讓寶寶乖乖吃藥
    而給生病的寶寶餵藥這件事,更是讓很多家長發愁了。警惕捏鼻子餵藥易窒息,餵藥難可能是方法不對幾個大人哄了半天,藥終於到嘴邊,結果寶寶還是搖頭不喝。有些時候為了能讓寶寶喝藥,家長直接強制捏著寶寶鼻子灌進去的方式,寶寶反抗更是厲害,偶爾能喝下幾口,大多數就算灌下去了也會吐出來,真是讓人沮喪。
  • 給寶寶餵藥難?別再盲目捏鼻子灌藥了,學會這三步讓寶寶乖乖吃藥
    而給生病的寶寶餵藥這件事,更是讓很多家長發愁了。警惕捏鼻子餵藥易窒息,餵藥難可能是方法不對幾個大人哄了半天,藥終於到嘴邊,結果寶寶還是搖頭不喝。有些時候為了能讓寶寶喝藥,家長直接強制捏著寶寶鼻子灌進去的方式,寶寶反抗更是厲害,偶爾能喝下幾口,大多數就算灌下去了也會吐出來,真是讓人沮喪。很多父母都不知道,捏鼻子強制灌藥這種方式很危險。
  • 連哄帶騙寶寶都不肯吃藥,父母了解原因,輕鬆餵藥不再頭疼
    無病無災就是養兒福,寶寶的抵抗力比較差,如果稍微不注意就很容易生病,而這時候一個困擾了一代又一代父母的餵藥難題就來了,一般情況下,藥都是難吃的苦的,別說對孩子了,成年人都不怎麼喜歡吃,可是不吃藥病就好不了,家長朋友們就只能連哄帶騙的讓寶寶吃藥,可是也會被寶寶拆穿識破,於是餵藥就變成一個非常困難的育兒問題。
  • 捏鼻子灌藥導致2歲寶寶窒息身亡,這些餵藥方式很坑娃!
    我們先來看這樣兩則新聞: □2014年11月,深圳龍崗一名母親,因為女兒不肯吃冷水調和的西藥,強行灌藥,最終導致女兒窒息而死。 □2015年5月,黑龍江大慶市的一對年輕夫妻捏著鼻子給自己2歲的寶寶餵藥,最終導致了寶寶窒息,搶救無效死亡。
  • 如何給3歲以下的寶寶餵藥?看完這篇你就明白了
    近日,一名不到2歲的男童因被家長錯誤餵服藥片而窒息。良藥大多苦口,孩子們普遍抗拒吃藥,尤其是3歲以下的嬰幼兒,吃起藥來更費勁。如何才能正確又順利地讓小寶寶把藥吃下去呢?不是所有藥物都能混進食物中我們經常看到很多錯誤的餵藥方法,最常見的有三種:暴力灌藥、欺騙式餵藥以及把藥混進奶或果汁等食物中。暴力餵藥的危害不言而喻,家長捏住孩子鼻子或撬開牙齒強行灌藥,孩子恐懼地大哭,這樣藥物很可能會嗆入氣管,引發危險。
  • 如何給3歲以下的寶寶餵藥?看完這篇你就明白了
    近日,一名不到2歲的男童因被家長錯誤餵服藥片而窒息。良藥大多苦口,孩子們普遍抗拒吃藥,尤其是3歲以下的嬰幼兒,吃起藥來更費勁。如何才能正確又順利地讓小寶寶把藥吃下去呢?不是所有藥物都能混進食物中我們經常看到很多錯誤的餵藥方法,最常見的有三種:暴力灌藥、欺騙式餵藥以及把藥混進奶或果汁等食物中。暴力餵藥的危害不言而喻,家長捏住孩子鼻子或撬開牙齒強行灌藥,孩子恐懼地大哭,這樣藥物很可能會嗆入氣管,引發危險。欺騙式餵藥就是哄騙孩子說藥是甜的。
  • 捏鼻子、餵糖,這些餵藥方法有多危險!
    然而更糟糕的是 有的家長為了讓寶寶吞下藥 採取了捏鼻子的硬灌方法 1 為何不能捏著患兒鼻子灌藥或在患兒哭鬧的時候餵藥?
  • 又有一歲小孩出事?果汁餵藥只是影響藥效,這樣餵藥真的等同謀殺
    2018年,一名8歲兒童被強行捏鼻子灌藥死亡。2017年,一個8個月大寶寶被奶奶強行灌藥,變成植物人,全家打成一團。2016年7月,陝西榆林的一位患兒不肯吃藥,家長捏住鼻子強行灌藥,導致藥液吸入呼吸道發生窒息。2015年5月,黑龍江大慶的一對年輕夫婦為了讓兩歲的寶寶吃藥,捏著鼻子餵藥,最終導致寶寶窒息搶救無效。
  • 又有一歲小孩出事?果汁餵藥只是影響藥效,這樣餵藥真的等同謀殺
    泡騰片正確的服用方法應該是:取半杯涼開水或溫開水,將一次用量的藥片投入杯子中,等氣泡完全消失,藥物全部溶化後,再搖勻服下。切記,泡騰片服用方法不對,後果致命!千萬別給孩子強行灌藥,已有多名孩子窒息死亡2019年,一名4歲男童被強行灌藥後窒息死亡。2018年,一名8歲兒童被強行捏鼻子灌藥死亡。
  • 兒童健康丨 還在「捏鼻子給寶寶灌藥」?不曉得兒童有專用劑型?作為...
    兒童健康丨 還在「捏鼻子給寶寶灌藥」?不曉得兒童有專用劑型?作為家長,你out啦!每每餵藥,一場惡戰都在所難免……寶寶哇哇哭,媽媽急得滿頭大汗,實在沒辦法,只能用武力解決問題——捏著鼻子強灌……可是,親愛的寶爸寶媽,你們知道麼?真的不必如此哦!可是有兒童專用藥物劑型的,這些藥物除了在口感等方面能讓寶寶們樂於接受,在劑量上往往也更加準確。
  • 2歲孩子被強行灌藥後死亡:這7種錯誤的餵藥方式你還在用嗎?
    為了哄孩子吃藥,父母們真是煞費苦心! 不過笑歸笑,鬧歸鬧,孩子吃藥這件事真的一點都不能馬虎。 2018年,在西南部的一個村子裡,一位媽媽強行將8歲的孩子按倒在床上,強行捏鼻子灌藥,最後藥是餵好了,孩子也因為窒息一動不動了......
  • 4歲男童被灌藥後窒息而亡,快來學習科學給孩子餵藥的方式吧
    強行灌藥是危險動作,切勿繼續給孩子灌藥! 最近,有個新聞讓我們非常觸目驚心,4歲男童被灌藥後窒息而亡。這讓我們不禁開始反思我們的餵藥方式,有多少人還在持續灌藥這種危險動作? 這篇文章,主要是教各位寶媽寶爸如何的餵寶寶吃藥。
  • 不要捏小孩鼻子灌藥
    不要捏小孩鼻子灌藥!有孩子父母缺乏醫學知識,孩子病後不肯吃藥。又打又罵,威脅嚇唬,甚至提鼻子硬灌藥,致使有些孩子嗆咳出血或嘔吐,加劇<br>病情發展,這樣做是欠妥的。人的氣管頂端有一塊會厭軟骨, 呼吸、說話時會厭軟骨便關閉,防止食物誤入氣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