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路上米花甜

2020-12-19 這裡是安徽

11月28日一大早,在湖南省常德市西洞庭區的一個菜市場街頭,界首市田營鎮吳橋村的張子友和愛人早早就擺好了攤:一臺膨化機正在突突地作業,一根根圓柱形的江米棍源源不斷地「吐」出來……夫妻倆正現場製作售賣爆米花等米花食品。

張子友來到西洞庭區已15年,憑藉米花製作手藝,他和愛人在西洞庭區站穩了腳,還養育了兩個兒子。

受家庭影響,十幾歲時,張子友就跟著村裡人全國各地賣爆米花、江米棍。後來,在常德市穩定了下來。

一門手藝,撐起一個價家

「這麼多年,製作爆米花的設備從最初的煤火鍋子,升級到現在的膨化機械。產品也從早期相對單一的爆米花、江米棒,發展到現在的米花團、米花棒等10多個品種。」張子友說,依靠這門手藝,他支撐起一個家。

早在上世紀80年代,界首市田營鎮及其周邊就有大量群眾依靠爆米花的手藝,在全國各地「闖江湖」。

「高峰時期有3000多人分布在全國各地,一般是夏天在家待三個月,其他時間開著小貨車全國各地奔走,走到哪就在哪就地加工、售賣。」田營村的張海森親歷並見證了當地人發展爆米花的過程,「製售爆米花成為田營鎮不少村民的主要收入來源,一個個家庭憑藉這種生意,得以養家餬口。」

在家門口致富

瞅到商機的張海森,從全國各地選購製作設備,在家鄉成立五金門市部,售賣製作米花糖的機械設備。在兒子兒媳的幫助下,他還自主研發了膨化機,註冊了商標,在淘寶上開了網店。「現在外出賣米花糖的人,大多是從我這裡購買的設備。」

基於當地製作米花糖食品的技術和傳統,2017年,當地人張強註冊成立米多美食品有限公司,改變了過去一家一戶流動作坊的生產模式,開始規模化、標準化生產相關米花食品。

「目前我們上馬了8條生產線,實現了麥芽糖熬製、玉米顆粒膨化、粘合成型和切塊全流程生產。」張強說,公司產能每天1500斤,產品除了銷往周邊縣市,還藉助遍布全國各地的「米花團大軍」批量銷售到各地。

當地政府因勢利導,加強引導和支持力度,目前田營鎮及周邊有米花糖和蛋卷加工廠15家,正常每天出貨米花糖5萬斤、蛋卷1萬斤左右,米花糖產業規模不斷壯大。

田營鎮相關負責人表示,從全國各地奔跑擺攤製售,到在家門口辦廠批量化生產,田營鎮的米花糖產業不斷發展壯大,成為家庭經濟增收的主力軍之一,也是特色農副產品深加工的有效實踐,成為帶動村民增收、推動鄉村振興的「甜蜜」產業。

相關焦點

  • 微視頻丨小康路上,青春作伴
    點擊播放 GIF 1.5M「致富奔小康,不是一句口號,更不是一串數字」「必須讓老百姓的腰包實實在在地鼓起來」「奮鬥是青春最亮麗的底色」······在致富奔小康的路上蜂蜜有了銷路,蜂農臉上的笑容比蜜還要甜。而作為「蜂二代」的鄭麗玲,也有一個小小的期盼,她希望能有更多的80後、90後、00後參與到養蜂行業中來,把甜蜜的事業帶給更多的人,用青春釀造更加甜蜜的小康生活。融媒體記者:戴翔編輯:許珂 審核:陳曉倩 監製:月映紅——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 「泰州小康路上」主題書畫展開展
    12月25日,「泰州小康路上」全市主題創作美術、書法作品展在泰州美術館開幕,展覽將持續至2021年1月10日。2020年是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收官之年。為展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的新成績、新風貌,今年7月,泰州市啟動「泰州小康路上」主題創作美術、書法作品展徵稿活動,全市書畫家和書畫愛好者踴躍參加、積極投稿。經過公開、公平、公正評審,共評選入展作品66件,其中獲獎作品10件,另外加上特邀展出與美術館專業創作人員的33件作品,共同構成此次展覽。
  • 我們的小康路:中國東部富裕村——塘栖村的小康口述
    新中國成立後,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塘栖人乘時代東風,在邁向全面小康的路上不斷奔跑。從均已七旬高齡的老書記、「米塑」非遺傳承人,到率先開辦個私企業嘗「頭啖湯」的致富帶頭人、以村為家的村書記「領頭雁」、置身美麗經濟的鄉村新青年,再到來此學習致富經驗的中西部省份掛職村幹部,塘栖村的小康歷程由他們寫就並敘述,言語滿懷深切感觸。
  • 小康路上她力量|傳承百年!這位瑤族婦女種的米有故事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和黨中央的決策部署,貫徹落實全國婦聯和省委省政府關於脫貧攻堅的工作要求,團結引領廣大婦女為堅決奪取脫貧攻堅戰全面勝利、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貢獻巾幗力量,省婦聯、南方新聞網、南方都市報聯合開展
  • 「小康路上」新媒體採訪走進北京前門
    人民日報海外網「小康路上」新媒體採訪團隊與北京草廠胡同居民在「小院議事廳」合影。  海外網 謝 明攝掃描海報上的二維碼,觀看《「小康路上」北京篇·老胡同新生活(上)》。  海外網 唐 哲製圖本報電 近日,人民日報海外網「小康路上」新媒體採訪團隊走進北京前門東區,聚焦老北京胡同裡的新生活。「對於胡同裡發生的一系列變化,我感觸很深。」年過七旬的朱茂錦,從出生起便一直居住在北京前門東區草廠四條的一幢老四合院裡。
  • 寧波:小康路上,殘疾人一個都不能少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13)本報記者 楊益波陳朝霞 孫勇小小客廳,不到15平方米。悶熱的夏天,電風扇吹出的風都是暖烘烘的。李勤額頭上滲出顆顆汗珠,正專注地操作縫紉機,縫製著兩塊布料。在她的工作檯四周,分類碼放著各色布料和五顏六色的鑰匙包、錢包等手工布藝品。
  • 大型紀錄片《小康路上》第一集:謀定而動
    從今天起,本臺推出五集大型紀錄片《小康路上》。小康路上,一個也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個也不能掉隊。長沙縣對口幫扶懷化沅陵縣、湘西龍山水田壩鎮,與內蒙古興安盟科爾沁右翼中旗「攜手奔小康」,下足繡花功夫,把他們的脫貧攻堅工作當做自己的事情做,不斷激發貧困地區和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的內在動力,在扶貧援助、經濟技術合作和人才交流等方面展開多層次、全方位的協作,確保在小康路上不落下一個貧困家庭、不丟下一個貧困群眾,如期實現脫貧攻堅目標,讓貧困人口和貧困地區同全國一道進入全面小康社會,這正是長沙縣作為一個經濟大縣
  • 脫貧攻堅路上的「三朵花」
    絕知此事要躬行,我們在脫貧攻堅路上種下實踐之花。剛去報導第一天就得知自己所掛的是鎮裡的貧困村,路程最遠,有「九曲十八彎」之稱。作為本鎮人,知曉方言,又有部隊經驗,以為扶貧工作很簡單,然而剛下村,工作便給了自己一個「下馬威」。
  • 【記者手記】講好小康路上的「她故事」(一)
    2020年是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收官之年。按照中宣部和省委宣傳部「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大型主題採訪活動的部署和要求,東方女報大部分記者都參與了此次採訪活動。記者所到之處,所見之人,他們發自內心的笑臉,對美好生活的期盼,都讓我們深切感受到人民群眾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匯聚起同心同德奔小康的強大力量。讓我們一起來聽聽記者的心聲吧。勇於掌握人生軌跡的人
  • 自製爆米花的方法與技巧總結,爆出來的米花又脆又甜,個個拉糖絲
    爆米花是一款具有兒時情結的零食,從舊式爆米花機那震天的響聲到現在進到電影院裡未見爆米花便聞見爆米花的香味,從聲音的吸引到如今對味蕾的引誘,爆米花一直是不能割捨的美食,又香又脆又甜,要是一把把地抓著吃,更是覺得過癮。
  • 板橋社區小康路上的「小康書記」
    湖北省恩施市教育局駐板橋鎮板橋社區居委會扶貧工作隊隊長、板橋社區居委會第一書記康益,今年41歲,被村民親切稱為「小康書記」。 從人民教師到機關幹部,再到駐村扶貧第一書記,角色在變,不變的是初心和使命。
  • 沈懿:青春之花綻放高原丨援藏心聲【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沈懿:青春之花綻放高原丨援藏心聲【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2020-07-20 13: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鳳城市東湯鎮 全民走在小康路上的遼東溫泉第一鎮
    目前,全鎮貧困村摘帽和貧困人口脫貧工作已全部完成,全鎮居民正在小康路上奮力前行。東湯鎮位於鳳城市東部,鎮內貧困人口較多,其中房木村和戚家村還曾被列為省級貧困村。戚家村於2018年投入專項扶貧資金20萬元建冷棚12座1300延長米,每個貧困人口可收益269元。經過驗收,這兩個村已分別於2017年和2018年摘掉了貧困村的帽子。為了加大扶貧效果、鞏固脫貧成果,東湯鎮黨委、政府積極開展產業扶貧。
  • 決勝小康,築夢雨花|從身邊故事,看全面小康,「全面小康百家談」走進雨花
    在雷建功的引領與感染下,民樂在青少年間得以傳承,鄉村音樂教育結出累累碩果,在奔向小康的路上,農村娃娃有了音樂的陪伴,將飛得更高更遠。這些年來,他紮根基層,服務社區,帶領社區居民在小康路上越走越紅火。回顧這些年來花神廟社區的變化,尹申海感慨頗多。他介紹,花神廟有著悠久的歷史,當時花匠們為了保平安獲豐收,在鳳臺門旁修建花神廟供奉百花神,這就是花神廟的由來。
  • 【小康路上】第一書記「龔霄鵬」:踏實肯幹 真情幫扶!
    2020年是灌南縣脫貧攻堅、全面小康的收官之年,第二個一百年的偉大夢想即將揚帆啟航。
  • 「滇」花成金!中國婦女報、科技日報點讚昆明小康生活
    不久前,在位於昆明市晉寧區寶峰街道韓家營村米花園藝公司大棚內,寶峰小調非遺傳承人村民張建翠的歌聲唱出了村民通過花卉產業走上小康路的心聲。晉寧有著「滇國古都」「鄭和故裡」和「雲花之都」的美譽。「中國的鮮花,10枝有7枝出自鬥南。鬥南的鮮花,10枝有7枝出自晉寧」。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脫貧故事裡的小黃花,究竟是朵什麼花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脫貧故事裡的小黃花,究竟是朵什麼花 2020-07-11 22: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90後最難忘的甜,甜蜜蜜的米花糖,中國傳統小糕點
    米花糖是曾經火遍全國非常有名的小吃,香甜可口,而且以重慶江津米花糖和四川樂山蘇稽米花糖最為出名。它是由糯米跟白糖製作而成的,過程非常的繁瑣。但是米花糖它可以美容護膚,而且對於神經衰弱或者心臟疾病患者有很好的療效,最重要的是它可以抗感染和抗衰老,是非常健康而且好吃的甜品點心。
  • 《米花之味》米花再甜,也不是小時候的味道了
    《米花之味》不同於傳統的現實主義影片,該片的基調陽光,給人以無窮希望。影片是青年導演鵬飛的作品,在威尼斯國際電影節和俄羅斯電影節中都獲得了獎項,並引起了好評與關注。影片以務工回鄉的媽媽與女兒喃杭之間由疏遠到親密的故事為線索,展示了雲南少數民族的基本生活,體現了人性的堅韌與光明。影片在樸素的攝影中表現美,用驚人的洞悉力和豐富的細節表達了人性的本質。
  • 【文旅資訊】小康路上有你!2020上海市民文化節「全面奔小康」知識...
    【文旅資訊】小康路上有你!2020上海市民文化節「全面奔小康」知識大賽第二階段題庫發布!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收官之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