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用表情符號代表了無能?專家研究告訴你這是真的

2020-12-17 法晚網
表情符號

表情符號,是一種常見的非語言交流方式,每天至少被使用60億次。

一個表情符號能表達很多種意思,比如「笑臉」可以表示贊同、認可,也能用來賣萌或者裝可愛,還能代表憨憨的笑容。

但最近一項研究表明,在人際交往中使用表情符號其實大多是無能的表現。

表情符號

以色列內蓋夫的本-古裡安大學(Ben-Gurion University)的商業和管理專家Ella Glikson博士說:「我們的發現首次證明,微笑並不會讓人產生溫暖的感覺,反而會降低人們對能力的感知。

這項發表在《社會心理與人格科學》上的研究基於一系列實驗,涉及來自29個不同國家的549人。

在一次測試中,參與者被要求閱讀與工作有關的電子郵件,然後評估發送者的能力和熱情。

參與者都收到了同樣的信息,但其中一些電子郵件中包含了「微笑」表情符號,另一些則沒有。

表情符號

研究結論顯示,電子郵件中的表情符號並不會讓人產生溫暖的感知,反而,參與者會認為該郵件的發送者能力較差。

Glikson博士還說,「當測試者被要求回復正式郵件時,他們的答案更詳細,而當郵件不包含任何表情符號時,他們會寫清楚更多的內容和相關信息。」

最後,研究還表明,當包含微笑符號的郵件發送者的性別不確定時,人們更傾向於認為它是有女性發送的。

(文/ 北青網 Shirley)

相關焦點

  • 研究稱人腦對表情符號及真實表情反應相同
    【環球科技綜合報導】據俄羅斯「消息島」新聞網2月15日消息,澳大利亞科學家研究發現,社交網絡上流行的代表笑臉和哭臉的表情符號「:-)和:-(」對人腦產生的影響與真實表情相同。澳大利亞弗林德斯大學的科學家研究發現,在看到表情符號與看到真實臉部表情時,人類大腦的活躍部分相同。為此,科學家推測認為,表情符號如此流行的原因,或為人腦把它當做真實臉部表情來處理。資料圖研究顯示,當人在試圖理解談話者的感情時,注意力會主要集中在對方的臉部。因此,研究人員試圖通過實驗證實該現象也適用於文字交流中的表情符號。
  • 英公司招表情符號翻譯專家
    你知道現在有一種工作叫表情符號翻譯員嗎?倫敦一家翻譯公司發現同樣的符號表情在不同國家有不同的含義,因此需要聘請專門的表情符號專家來翻譯,他們希望在2017年到來之前招到一名兼職譯者。翻譯工作將按表情符號數量支付酬勞,而表情符號使用變化趨勢的研究工作將按小時支付酬勞。So can emojis be considered a language? No, absolutely not, says Rob Drummond, a senior lecturer in linguistics at Manchester Metropolitan University.
  • 微信聊天愛用表情符號的朋友應該會支持騰訊吧?
    在使用微信聊天時,不僅可以發送表情符號、文字、圖片、語音、還可以視頻聊天。今天就來說說微信聊天用的表情符號。相信不少微信用戶都使用過微信上的表情符號吧。一個個小黃人表情符號,有微笑的、有做鬼臉的、有吐舌頭的、有驚恐的、有捂臉的等等。可是近日網絡上有消息說這個小黃人捂臉表情被搶註商標了。不過這個註冊方卻不是微信背後的騰訊,而是浙江的金某。
  • 社交媒體上常用表情符號7大理由
    有記錄可查的文件顯示,最早的表情符號出現在1982年,當時卡內基·梅隆大學教師斯科特·法爾曼(ScottFahlman)首次打出了微笑符號":-)",並提議使用這個符號作為發言者是在開玩笑的象徵。今天,表情符號的意思無需更多解釋。隨著社交媒體發展和字符數量縮減,表情符號在日常交流中開始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 用表情符號另類解讀十二星座
    佔星界備受尊崇的大師級人物丹恩·魯伊爾曾經說過,佔星學是一門語言,當你學會了這門語言,整個天空都會和你對話。所以我認為自己是一個星語解讀者。佔星學是一種古老而充滿智慧的符號系統,有的時候我覺得人類的語言是非常單薄的,通常來說佔星的一個符號系統真的很難用語言完全真實而準確地表達出來。
  • 心形表情符號,排名
    說「我愛你」可能很難。但是發送心臟表情符號?沒問題!在情人節那天,由於我們情緒沉重的手指向全球發送了愛的象形文字,因此心形表情符號的工作已告一段落。 但是,並非所有這些表情符號主食都是一樣的。實際上,它是整體上使用次數最多的表情符號-總共最受歡迎的表情符號是:面對歡樂的眼淚,因為每個人都喜歡衝突的情感。
  • 各國人民愛用表情:美英常示疲憊 土耳其愛笑臉
    (原標題:各國人民愛用表情:美英常示疲憊 土耳其愛笑臉)
  • 媒體統計全世界最愛用的表情符號:"笑到哭"奪冠
    」笑到哭「表情符受歡迎(資料圖片)  臺媒稱,脫離不了社交軟體的現代人,對各式各樣能夠表達情感、意見、態度的表情符號自然也不陌生。根據英國《衛報》消息,這些由日本人1998年發明的新玩意已成為世人互動的主要工具之一,而且各國因風土民情不同,喜歡使用的表情符號也大異其趣。  臺灣《中時電子報》網站3月15日報導稱,1998年日本開始創造出表情符號後,表情符號也成為全球互動的媒介,吸引不少語言學家投入研究。
  • 《牛津詞典》年度詞彙首次頒給了一個表情符號:笑Cry
    「表情符號生動形象,一個哭的表情肯定要比一句我哭了要來得生動啊。」 網友「曹曹」告訴記者,她對表情符號的使用近乎痴迷,經常跟閨蜜進行這種「純表情」的聊天,「有時候,我發一個表情符號,她發一個表情符號,單單通過表情符號我們就能聊幾十分鐘。其實也沒啥好聊的,就是好玩。」不過也有網友概括:愛用表情符號純粹是懶得打字,「一個表情符號可以省下好多字呢。」
  • 各國人最愛的表情符號
    移動通訊公司Swiftkey分析了超過10億份數據,以便了解各國人使用表情符號的偏好。此次的研究結果《表情符號報告》,調查、展示了安卓和蘋果用戶發簡訊的習慣。所有的表情符號(有超過800個)被分為60類,按照受歡迎的程度進行排名。
  • 思享|楊學科:表情符號的法理
    比如說,表情符號的預期含義不明確,可能會使人遭受牢獄之災;在審判中,當事人之間用智慧型手機簡訊或微信等社交聊天工具發的對話內容作為證據資料經常登場;用智慧型手機簡訊或微信等社交聊天工具中許多借貸聊天記錄被備份以作借貸憑證資料保存;這中間和文字一樣少不了的就是表情符號。如何對表情符號進行解釋已成為裁判的焦點問題,再有就是表情符號的智慧財產權問題和涉及表情符號的侵權問題。
  • 76%受訪者微信聊天時愛用表情符號 "微笑"最受歡迎
    如同文字,每一個表情符號都可以代表不同的含義和情感。   上周,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通過問卷網,對2000名受訪者進行的調查顯示,在使用微信聊天的過程中,76.0%的受訪者會頻繁運用表情符號。受訪者最歡迎的表情符號是「微笑」(41.0%)、「呲牙」(33.2%)、「調皮」(27.6%)、「愛心」(27.4%)和「得意」(26.2%)。
  • 網絡表情符號為何流行?"假"表情也能傳達真性情
    兔斯基、阿狸、悠嘻猴、炮炮兵等,這些曾經在網絡上掀起過高潮的呆萌表情早已成為過去式,以可妮兔、布朗熊、饅頭人、詹姆斯為代表的新一代原創網絡表情,已經在即時通訊軟體的表情商店中大肆「吸金」。這些「假」表情何以對網民產生這般吸引?有科學家研究發現,人類大腦對表情符號產生的電活動反應模式,與見到真實面部的反應相似。
  • 表情符號是如何改變我們的語言的?
    從象形文字起,我們逐漸開始使用語素文字(如,使用#代表數字,%代表百分比)和表意文字(比如使用表示男女的符號以區分男女洗手間)。皮尤研究中心稱,表情符號的簡潔性使之跨越了語言障礙,為讀者所理解。考慮到全球語言種類繁多,而且與其他任何形式的交流相比,人與人之間發消息的頻率更高,因此,表情符號的這一特性十分有用。
  • 76%受訪者微信聊天時愛用表情符號 "微笑"最受歡迎
    最近發布的本年度全球網民表情報告顯示,全球最受歡迎的10個表情符號包括「愛心」「大哭」「微笑」「笑哭」等,其中表情符號「笑哭」雄踞榜首。如同文字,每一個表情符號都可以代表不同的含義和情感。周先生表示最近微信玩得很溜,愛上了用表情符號,「我現在問孩子在忙啥,都會在這句話後面加個呲牙笑的表情,顯得自己親切。不過要說正事,還是會用文字,文字是內容的基礎,表情符號是錦上添花」。  調查顯示,41.2%的受訪者更傾向於用表情符號表達特定的情感,17.3%的受訪者傾向使用文字,41.6%的受訪者會視情況而定。
  • 常用Emoji表情符號 你可能從來都沒用對
    在「低頭族」陣容越發強大的時代,聊天軟體成為人們必不可少的溝通工具,由此風行的表情符號也是經常出現在日常聊天記錄中。表情符號Emoji最早是在日本開始流行的,其中很多表情符號的含義都還跟日本文化有關。而這些表情火遍了世界之後,大家紛紛憑自己的想像力和認知去解讀,它們的含義變得面目全非。小編表示,這就是語言的妙處,不管你用沒用對,別人能理解才是最重要嘛!
  • 「大姨媽」表情符號要來了!女網友:用這個表情代替疼痛
    女孩子們說到月經的時候 總會用很多隱晦的名詞來代替: 「大姨媽」「倒黴了」…… 這種痛真的難以形容
  • 中國網絡表情符號另有深意?「微笑」可能代表鄙視
    因為智慧型手機和社交媒體平臺的流行等原因,表情符號逐漸成為全世界的主流。  據美國石英財經網3月29日報導,很多人都很熟悉表情符號,但同樣的符號在不同文化下卻可能有不同的含義。中國就是一個例子。  中國以產生富於創意的網絡文化基因著稱。中國人還發明了一套顛覆性的表情符號使用體系。  以下是快速指南:  「微笑」表情  表面:高興。
  • 俄媒:17世紀斯洛伐克律師畫下世界最早表情符號
    參考消息網2月13日報導 俄媒稱,專家表示,世界最早的表情符號來自17世紀的斯洛伐克。據俄羅斯衛星網2月8日報導,當你在電腦或手機上輸入表情符號時,是否想過誰發明了這一「聊天神器」?布林德扎認為,萊德斯拉德斯畫出這個表情符號,說明他在籤署文件時十分愉快。此前有學者發現,英國詩人羅伯特·赫裡克在1648年的詩作中首次使用「笑臉表情符號」,但此後研究確認這一表情符號是由當時的印刷錯誤所致。
  • 測試你的「表情符號智商」
    為了證明表情符號的流行度,一位語言學教授進行了一項名為「表情符號智商」的研究,旨在探尋是什麼人,在如何使用這類表情圖片,這類研究尚屬首次。根據這項研究,40%的受試者可以完全通過表情符號傳遞信息,研究還發現18—25歲的年輕人更容易使用這些符號表達感情。More than half of this group admitted emoji has improved their ability to interact with others.超過一半以上的受試者承認表情符號提高了他們與別人交往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