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在全省政府系統推行公文辦理「七要訣」的通知
各市、縣(區)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門: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江西時提出的「作示範、勇爭先」目標定位和「五個推進」重要要求,認真落實省委省政府關於加強作風建設、持續為基層減負的決策部署,堅決執行省政府「三減三強兩倡導」有關要求,全面提升全省政府系統公文辦理標準化、規範化、精細化水平,進一步完善公文辦理工作督辦落實機制,著力推動「五型」政府建設走深走實,加快推進政府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經省政府同意,決定在全省政府系統推行公文辦理「七要訣」,現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初審要「細」。對公文進行細緻審核,從嚴從緊把好公文辦理入口關。公文格式方面,重點審核文種是否恰當、要素是否齊全,是否存在越級行文、請示中一文多事、報告中夾帶請示事項、未經許可直接向上級機關負責人報送公文等情況。公文內容方面,重點審核是否符合黨的方針、政策和國家法律、法規及上級文件精神,所涉及事項是否由收文單位辦理,有關附件及材料等要件是否齊全,是否存在明顯文字、印製錯誤等情況。公文程序方面,重點審核涉及其他部門職權範圍內的事項,主辦部門是否事先與有關部門徵求意見;對於行政法規和規章、規範性文件以及關係公共利益、公眾權益的文件,是否按規定經過了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召開聽證會、網上徵詢、專家論證等前置程序。對於初審不符合規定的公文,及時退回來文單位並說明理由。
二、擬辦要「準」。按照「表述準確、文字精煉、信息詳實、責任明確」的原則,提出科學合理的擬辦意見。對事項請示類公文,要簡要列明公文政策依據、部門所做工作、徵求意見情況等,在掌握請示事項、尊重部門意見、對照先例比較、加強溝通協調的基礎上,研究提出規範簡潔、鮮明清晰的擬辦意見。對活動請示類公文,要簡要列明時間、地點、人員、內容及需注意事項,準確領會領導意圖,研究提出參加活動人員、職責分工等相關事宜的意見建議。對閱知類公文,要根據公文內容、要求和工作需要確定分送範圍。同時,要與來文單位加強溝通,避免因擬辦意見不準造成公文要求落實不到位;對續辦的公文,需將之前辦文過程作簡要說明。
三、把關要「緊」。牢固樹立「人人都是最後一道關口」意識,確保把好關口、守好陣地。釐清把關責任,公文起草單位要承擔主體責任,先期把好政治、法律、程序、文字等關口,重要政策性文件需經集體研究後報送;公文辦理單位要承擔審核責任,強化服務意識、精品意識,增強業務能力,嚴格審核把關,努力實現零差錯、零失誤。突出把關重點,在前期初審的基礎上,著重審核擬出臺的政策,上級或我省是否已有類似政策,是否具有針對性、指導性和操作性;對報請出臺的行政規範性文件,是否提請合法性審查;涉及機構設置、人員編制、預算經費、用地指標、發展規劃等重大事項,是否事先與有關部門充分溝通;對涉企文件,是否全面了解企業和行業協會商會有關訴求;同時,還要審核公文邏輯是否嚴謹、結構是否合理、層次是否分明、表述是否恰當、標點符號是否正確等。創新把關形式,採取內部會商、外部溝通、多方討論等方式對公文進行審核把關。責任單位要建立集體會商機制,對重要文件字斟句酌、反覆推敲;必要時邀請相關專家和部門進行協商,加強溝通對接。對關係人民群眾切身利益且涉及面廣、容易引發社會穩定問題的重大政策性文件,出臺前要進行社會穩定風險評估,出臺後可視情按規定程序和要求組織新聞發布和政策解讀。
四、流轉要「快」。優化公文流轉程序,加快公文流轉速度,提升公文辦理效能。報送簡捷,大力推行無紙化辦公,除涉密和無法傳輸外,公文往來一律通過江西省黨政機關公文電子傳輸系統進行;涉密和無法傳輸文件,須在文件印製後3個工作日內交換或送達收文單位。啟動迅速,收文單位應及時收文並進行初審。對初審合格的公文,原則上1個工作日內啟動辦文。過程順暢,在擬辦、會文、呈送、轉辦、催辦、答覆等各個流轉環節,做到環環相扣、無縫連接,不積壓、不拖延。不需徵求意見的公文,原則上3個工作日內辦結;需徵求意見的公文,原則上10個工作日內辦結。轉辦及時,領導籤批的公文,原則上要於辦結當日轉送承辦單位,對重要或緊急事項,應立結立轉。限時印發,對需印發的公文,籤批完畢後原則上1個工作日內轉入發文環節,2個工作日內完成印發。已經政府常務會議討論通過需印發的公文,原則上7個工作日內印發;有重大修改意見需要協調的,原則上10個工作日內印發。
五、督辦要「實」。堅持臺帳管理、分類督辦、按時反饋,確保公文辦理「事事有著落、件件有回音」。建立督辦臺帳,對公文辦理意見轉辦情況進行梳理匯總、形成清單、掛圖作戰、跟蹤問效,重要公文辦理意見轉出後,原則上1個工作日內納入臺帳管理,明確責任單位和責任人,堅持每10個工作日單項調度一次,每月第1個工作日集中調度一次。完善督辦方式,主要採取書面、電話和實地等方式,堅持明查與暗訪相結合,充分運用「網際網路+」督辦手段,掌握真實情況;積極發揮來文單位、相關部門的聯動作用,督促責任單位抓好落實,完成一件銷號一件;對需各方協作督辦落實的事項,要協調有關部門共同推進,直至銷號辦結。反饋督辦情況,每季度第1個工作日對公文辦理意見的督辦落實情況進行集中調度匯總,形成相關材料按程序呈報,對重大和領導交辦事項即督即結即報。
六、保密要「嚴」。始終強化「保密安全無小事」理念,嚴格執行國家保密法律法規,完善保密工作機制,確保公文辦理全流程、全方位保密安全。嚴格涉密人員管理,對新進人員做好任前審查,開展上崗培訓,籤訂保密承諾書;對在崗人員開展警示教育,加強日常監督,嚴格出國(境)審批;對離崗離職人員及時移交涉密載體,進行離崗離職教育和脫密期管理。嚴格公文定密管理,對執行上級定密事項的公文,應按已定密級定密,不得層層降密、甚至解密;對複製、摘錄、引用、彙編屬於國家秘密的內容,應當按照規定報批,不得擅自改變原件的密級、保密期限和知悉範圍。嚴格公文制發管理,涉密公文擬制時,應當在符合安全保密要求的場所進行,使用符合安全保密要求的設備和存儲介質,嚴格管理由此產生的紙質或電子形式的過程稿;非涉密公文在履行公開發布程序之前,應按照內部文件管理;擬對外公開的政府信息,應按照「誰公開誰審查,先審查後公開」的原則,做好信息公開保密審查。嚴格密件流轉管理,收發時應履行清點、登記、編號、籤收等手續,並按限定的知悉範圍分發,不得擅自擴大或縮小;傳遞時應通過機要渠道或指派專人負責,不得通過普通傳真、郵政、快遞、網絡、手機等非涉密渠道進行;辦結後應及時做好清退、銷毀、歸檔等工作。
七、歸檔要「全」。做好公文檔案收集、整理、歸檔工作,確保組件齊全、內容完整,切實維護歷史真實面貌。注重常態化,完善檔案管理制度,形成長效工作機制。對公文辦理形成的文件材料,按照「真實、準確、系統」的原則,明確公文歸檔範圍、保管期限、檔案利用等,原則上在文件辦結後1個工作日內完成整理收集並納入歸檔體系。對歸檔的文件材料,原則上檔案形成後次年3月底前向本單位檔案機構移交。注重規範化,建立以檔案機構為中心、以各業務機構專兼職人員為基礎的機關檔案工作網絡,安排具有辦公、整理、閱覽等基本功能的檔案工作用房,採用耐久、可靠、滿足長期保存需求的記錄載體和方式,對本單位形成的各種門類和載體檔案進行集中統一管理。注重信息化,依託即將上線的「贛政通」平臺,進一步完善機關辦公自動化系統,認真做好檔案信息化工作,加快紙質檔案數位化,規範電子文件、電子檔案管理,實現檔案檢索、利用和開發便捷化。
各地、各部門要提高政治站位,強化責任擔當,堅持「實事求是、準確規範、精簡高效、安全保密」原則,不斷提升公文辦理工作科學化水平。要堅決革除「怕、慢、假、庸、散」等作風頑疾,進一步改進文風、轉變作風,嚴控發文數量,注重發文質量,大力提倡發短文、發管用的文。要堅持目標導向、效果導向,強化業務培訓,提升能力素質,加強督促檢查,確保公文辦理科學規範、嚴肅權威,促進政府系統提高決策效率、優化服務效能,為推動全省高質量跨越式發展提供堅實保障。
2020年8月25日
(此件主動公開)
相關解讀:七「字」要訣!全省政府系統公文辦理「實操寶典」新鮮出爐!超詳細實用…
來源:江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