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式記帳原理

2020-12-14 中華會計網校

  出納人員為了對會計要素進行核算,反映和監督企業的經濟活動,在按一定原則設置了會計科目,並按會計科目開設了帳戶之後,就需要採用一定的記帳方法將會計要素的增減變動登記在帳戶中。

  記帳方法是指在經濟業務發生以後,如何將其記錄在帳戶中的方法。記帳方法有兩類,一類是單式記帳法,另一類是複式記帳法。顧名思義,單式記帳法是對發生經濟業務之後所產生會計要素的增減變動一般只在一個帳戶中進行記錄登記的方法,例如,用現金購買辦公用品,僅在現金帳上記錄一筆現金的減少。也有同時在現金帳與實物帳之間記錄的,但兩個帳戶之間沒有必然的聯繫。這種記帳方法造成帳戶之間的記錄沒有直接的聯繫,沒有相互平衡的關係,不能全面地、系統地反映經濟業務的來龍去脈,也不便於檢查帳戶記錄的正確性、真實性。國內外只有極少數企業使用單式記帳法。複式記帳法是單式記帳法的對稱,它是在每一項經濟業務發生後需要記錄時,同時在相互聯繫的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帳戶中,以相等的金額進行登記的一種記帳方法。

  與單式記帳法相比較,複式記帳法有如下兩個特點:由於對每一項經濟業務都要在相互聯繫的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帳戶中做記錄,根據帳戶記錄的結果,不僅可以了解每一項經濟業務的來龍去脈,而且可以通過會計要素的增減變動全面、系統地了解經濟活動的過程和結果;由於複式記帳要求相等的金額在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帳戶同時記帳,因此可以對帳戶記錄的結果進行試算平衡,以檢查帳戶記錄的正確性。正是因為如此,複式記帳法作為一種科學的記帳方法一直得到廣泛的運用。目前,我國的企業和行政、事業單位所採用的記帳方法,都屬於複式記帳法。

  複式記帳方法是在市場經濟長期發展的過程中,通過會計實踐逐步形成和發展起來的。在其他一些會計方法中,如編制會計憑證和登記帳簿,都必須運用複式記帳法,進行相關反映。所以,在全部會計核算的方法體系中,複式記帳法佔有重要位置。複式記帳法包括幾種具體的方法,有借貸記帳法、增減記帳法、收付記帳法等等。其中,借貸記帳法是世界各國普遍採用的一種記帳方法,在我國也是應用最廣泛的一種記帳方法,我國頒布的《企業會計準則》明文規定中國境內的所有企業都應該採用借貸記帳法記帳。採用借貸記帳法在相關帳戶中記錄各項經濟業務,可以清晰地表明經濟業務的來龍去脈,同時也便於試算平衡和檢查帳戶記錄的正確性。

  借貸記帳法起源於13、14世紀的義大利。在這個時期,西方資本主義的商品經濟有了發展,在商品交換中,為了適應商業資本和借貸資本經營者管理的需要,逐步形成了借貸記帳法。「借」、「貸」二字的含義,最初是從借貸資本家的角度來解釋的,借貸資本家以經營貨幣資金的借入和貸出為主要業務,對於借進的款項,記在貸主名下,表示自身的債務增加;對於貸出的款項,則記在借主名下,表示自身的債權增加。這樣,「借」、「貸''二字分別表示債權(應收款)、債務(應付款)的變化。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經濟活動的內容日趨複雜化,記錄的經濟業務也不再僅限於貨幣資金的借貸業務,而逐步擴展到財產物資、經營損益和經營資本等的增減變化。這時,為了求得記帳的一致,對於非貨幣資金借貸業務,也利用」借「、」貸「二字說明經濟業務的變化情況。因此,」借「、」貸「二字逐步失去了原來的字面含義,轉化為記帳符號,變成會計上的專門術語。到15世紀,借貸記帳法逐漸完備,被用來反映資本的存在形態和所有者權益的增減變化。與此同時,西方國家的會計學者提出了借貸記帳法的理論依據,即所謂」資產=負債十資本「的平衡公式。根據這個理論確立了借貸的記帳規則,使借貸記帳法成為一種科學的記帳方法,並為世界上許多國家廣泛採用。世界各國都採用借貸記帳法記帳,使得會計成為一種國際信息,成為一種國際商業語言。

  下面我們重點說明借貸記帳法的理論基礎。借貸記帳法是以「借」、「貸」二字作為記帳符號,記錄會計要素增減變動情況的一種複式記帳法。要學習借貸記帳法,必須認真掌握它的理論基礎、記帳符號、帳戶結構、記帳規則和試算平衡公式。

  借貸記帳法的對象是會計要素的增減變動過程及其結果。這個過程及結果可用公式表示為:

  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1)

  收入-支出=利潤(2)

  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支出)(3)

  資產+支出=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4)

  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5)

  上述方程式可稱為會計等式,通常將(1)式稱為會計恆等式。上述會計等式主要揭示了三個方面內容:第一,會計主體內各會計要素之間的數字平衡關係。有一定數量的資產,就必然有相應數量的負債和所有者權益與之對應;反之,有一定數量的負債和所有者權益就一定有相應數量的資產與之對應。第二,各會計要素增減變化的相互聯繫。在一個會計要素的項目發生變化時,在同一會計要素另一項之間,或另一類會計要素的一項也必然發生增減變化,以維持等式的平衡關係。第三,等式有關因素之間是對立統一的關係。資產、負債和所有者權益分列於等式的兩邊,左邊是資產,右邊是負債和所有者權益,形成對立統一的關係。如果各會計要素在等式一邊,必須以負號表示,如(5)式。這三個方面的內容貫穿了借貸記帳法的始終。數量平衡關係要求:每一次記帳的借方、貸方金額是平衡的;一定時期帳戶的借方、貸方的金額是平衡的;所有帳戶的借方、複式記帳的帳戶結構是什麼?

  貸方餘額的合計數是平衡的。增減變化的相互聯繫要求:在一個帳戶中記錄的同時必然要有另一個或兩個以上帳戶的記錄與之對應。對立統一關係要求:按相反方向記帳。從一個帳戶來看是相反方向記帳,借方記錄增加額,貸方一定記錄減少額;反之,貸方記錄增加額,借方一定記錄減少額。從等式兩邊的不同類帳戶來看,資產類帳戶是借方記錄增加額,貸方記錄減少額;與之相反,負債和所有者權益類帳戶是貸方記錄增加額,借方記錄減少額。會計等式對記帳方法的要求決定了借貸記帳法的帳戶結構、記帳規則、試算平衡的基本理論,因此說會計恆等式是借貸記帳法的理論基礎。

責任編輯:文會計

相關焦點

  • 複式記帳法
    複式記帳法是單式記帳法的對稱。複式記帳法是對每項經濟業務按相等的金額在兩個或兩個以上有關帳戶中同時進行登記的方法。基本原理複式記帳法的理論依據是「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的會計等式。這種記帳如實反映了經濟事物的客觀聯繫,是一種科學的記帳方法。
  • 《會計學原理》輕鬆學:如何快速掌握運用複式記帳法?這有妙招
    對於沒有接觸過會計的人而言,學習《會計學原理》普遍會覺得有些困難,其中複式記帳法(也叫借貸記帳法)又首當其衝,因為整本教材主要講解的就是會計各科目複式記帳的規定。在自考《會計學原理》學習時,也有不少初學習者為此感到困擾。
  • 複式記帳法的內容,你一看就懂
    咦,有的人可能會問了,既然有複式記帳,那是不是也有單式記帳?沒錯,是有的。那我們先看看這個單式記帳單式記帳一般只在一個帳戶中進行登記的記帳方法。這種記帳方法不能全面、系統的反映經濟業務的來龍去脈,也不便於檢查帳戶記錄的真確性、真實性。在會計工作中,對表外科目核算通常採用單式記帳方法。複式記帳方法:複式記帳方法是指對發生的每一項經濟業務,都以相等的金額,同時在相互聯繫的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帳戶進行登記的記帳方法。
  • Beancount複式記帳(一)
    這三點都是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的,但是記帳可以幫助你很大程度上解決至少前兩個問題。至於第三個問題,才是財務自由的根本困難所在,不過這個問題的解決方案已經超出了本文探討的內容了。為什麼要複式記帳記帳這件事是那種容易讓人因為一時衝動開始,但是很快就放棄的事情。每個記過帳人都有不同的原因和契機,但能堅持下來的則鳳毛麟角。
  • 英語閱讀:複式記帳法(2)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行業英語>金融英語>正文英語閱讀:複式記帳法(2) 2012-10-28 21:39 來源:外語教育網 作者:
  • 複式記帳法,說的簡單
    理解會計體系的最基礎最重要的概念——複式記帳法/借貸法記帳,第一章沒有講,後面的所有章也沒有講。同時,權責發生制和實質重於形式也表述的很浮誇,很懷疑書的作者理解這兩個概念嗎。我們現在來分別推演一下。 要說複式記帳法,就得先說會計是做什麼的,怎麼來的,為什麼感覺會計好難?
  • 注會涉及的複式記帳是個什麼知識點?普及知識點了!
    大家跟著咱們系列文章的步伐,開始系統地學習注會基礎知識吧~有基礎的朋友也可以藉此機會鞏固一下~零基礎小白入門財會的第一個「懵點」可能就是複式記帳。說到複式記帳,必然要提到帳戶,設置帳戶是會計核算的重要方法之一。
  • 科普|比特幣分布式記帳原理
    區塊鏈所代表的技術也被稱作為分布式帳本技術,意即在分布式系統裡的一套記帳方法,是與現有金融系統的「集中式」記帳方法區分開的。其實,更準確一點的說法是,傳統的銀行記帳方法被稱作為「複式記帳法」,就是說使用借方和貸方的表述,分別對應資產和負債,並保證最後資產負債表兩邊能夠對等即可。
  • 1.5 會計科目、帳戶與複式記帳法 1.6 會計循環
    (2)按提供信息的詳簡程度分類一級科目:科目表中選取,總概括反映核算內容(總帳科目)二級、三級科目:按相應內容自行分類(明細科目)二、複式記帳方法借貸記帳法:以「借」、「貸」作為記帳符號,對發生的每一項經濟業務,都以借  貸相等的金   額在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帳戶中相互關聯地進行登記的一種複式記帳方法。
  • 會計入門基礎——會計記帳注意問題+記帳方法,小白值得收藏
    會計記帳需要注意哪些問題?應該怎麼怎麼做?借貸記帳法需要注意什麼?都有什麼用途和分類?小編今天就領著小夥伴們了解這些會計記帳的知識,看完之後,相信大家會學習到很多有用的知識技能,大家一起來學習吧!(文末可免費領取完整電子版資料哦)一、複式記帳的原理(1)複式記帳的理論依據(2) 記帳方法
  • 複式記帳法(一)
    因此這篇文章針對非專業選手普及複試記帳法的原理,以及讓專業選手回顧下基本概念。關於複試記帳法,大家常聽到的口訣是「有借必有貸,借貸必相等」。怎麼來理解這個口訣呢?存在兩筆交易,第一筆交易是存貨賣出去,存貨減少,要結轉成費用,費用增加,分錄如下:借:銷貨成本 800貸:    存貨        800第二筆交易是銷售收入產生,收入增加,沒有收到款,資產應收帳款增加,分錄如下:借:應收帳款 1000貸:    銷售收入    1000學會複試記帳法後,嘗試著使用
  • 記帳讓理財有跡可循,成功記帳的三個關鍵點!
    記帳可以分為單式記帳法和複式記帳法:單式記帳法是對所發生的經濟業務只在一個帳戶進行登記的方法,它只能反映經濟業務的一個側面,會計記錄之間不存在相互關係。 複式記帳法是對所發生的經濟業務,以相等的金額在兩個或兩個以上帳戶中進行登記的方法。說白了,複式記帳法就是要做雙重的記錄,來反映每項經濟業務的來龍去脈,複式記帳法是目前國內外普遍採用的一種記帳方法。
  • 告別月月光,快來記帳吧
    其實要解決「月月光」的難題,最好的方法就是記帳了。因為記帳不僅能解決「錢去哪兒了」的問題,還能培養量入為出、合理安排使用資金的習慣。下面,就為大家介紹以下三種進階的記帳方法。記帳初級階段:學會流水帳記帳可以先從記「流水帳」,最簡單的記帳方法開始。「流水帳」就是把所花資金的明細不分類,一筆一筆地記錄下來。
  • 多少記帳 for mac中文免費版
    多少記帳 mac版是一款輕量級專業記帳應用,它採用簡化版的複式記帳法,支持多幣種、跨幣種的匯兌交易,是個不錯的記帳軟體。 多少記帳 mac版是為個人、家庭和小團隊設計,當然適合小型創業公司使用。它適合需要精確記錄帳目數據的人,它支持多個帳本、帳戶,能清淅的記錄你的每一筆收入和支出。
  • 專業錦集 | 財會類:記帳方法
    記帳方法關於考點考點難度 ★★★重點程度 ★★★★考試頻率 ★★★★知識點講解(一)單式記帳法和複式記帳法按記帳方式不同,一般分為單式記帳法和複式記帳法。單式記帳法的記帳手續簡單,只適用於經濟業務很簡單或很單一的經濟個體和家庭。複式記帳法是指對發生的每一項經濟業務,都要以相等的金額,在相互聯繫的兩個或兩個以上帳戶中進行記錄的記帳方法。按照記帳符號不同可以分為借貸記帳法、收付記帳法、增減記帳法。
  • 專家教你做帳人員必須掌握的知識—會計記帳方法
    企業應當採用借貸記帳法記帳。借貸記帳法是歷史上第一個複式記帳法,也是當前世界各國普遍使用的一種記帳方法。借貸記帳法開始是單式記帳法,到了15世紀逐步形成比較完備的複式記帳法。採用「借」和「貸」這兩字,其目的是為了適應借貸資本家記錄其貨幣的存入和支出的需要。
  • 會計小白課:借貸記帳法的基本原理
    借貸記帳法有什麼口訣,如何通俗的理解借貸記帳法學習過會計的人,一定都知道借貸記帳法,借貸記帳法就是會計中常用的一種複式的記帳方法。借貸記帳法的原理就是運用會計等式,以借貸符號來進行記帳的一種記帳方式。如果用戶想要通俗的理解這種記帳方式,那麼就需要先記住在借貸記帳法中,有借必有貸,借貸必相等的規則。一般在借貸記帳法中,如果是資產、成本以及費用類的科目,那麼借方則表示為增加,貸方表示為減少,但是如果是負債、收入以及利潤類的科目,借方則表示減少,貸方則表示增加。
  • 會計小白之會計基礎知識篇二:填寫記帳憑證
    家庭流水帳——單式記帳法家庭流水帳之複式記帳法例題:接受A公司以銀行存款方式投資5000萬元。複式記帳法特點複式記帳法的記帳規則有借必有貸,借貸必相等有借必有貸——帳戶登記方向借貸必相等——帳戶登記金額四、填制記帳憑證
  • 老會計分享記帳憑證的特性及編制方法!收藏!
    所以在記帳之前,一般應先將各種原始憑證加以整理和歸類,然後再編制記帳憑證。在記帳憑證中,應摘要說憑證則作為記帳憑證的附件。這樣做,既便於記帳,又可以防止差錯,保證了帳簿記錄的正確性。為了便於識別經濟業務的性質,便於分類登記各種帳簿,記帳憑證按上述經濟業務的類別分成收款憑證、付款憑證和轉帳憑證三種形式。收款憑證是用於記錄現金和銀行存款收入業務的記帳憑證j付款憑證是用於記錄現金和銀行存款付出業務的記帳憑證;轉帳憑證是用於記錄不涉及現金和銀行存款收付的其他經濟業務的記帳憑證,即用於記錄轉帳業務的記帳憑證。
  • 左右記帳_中華會計網校
    【課程名稱】:基於左右記帳法的會計學基礎(兼容借貸記帳法)  進入學習>> 【上課時間】:會計學基礎常識30分鐘,會計實務案例30分鐘。 【課程形式】:網絡視頻 【您的收益】:不需要有任何會計學背景,就可以根據記帳的規律,掌握會計學基礎及記帳操作方法! 【專家介紹】:汪致正:多學科獨立研究學者,左右記帳法創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