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5-23 09:38 |都市快報
現在的「延中大樓」
武林商圈,向來以「杭州最繁華的商業中心」被人熟知,在杭州人的印象裡,這裡總是人煙輻輳,商貿鼎盛。時至今日,很多人說起去「蕩蕩兒」,首先想到的還是這裡。
延安路往北,與百井坊巷「牽手」處,即是原來的杭州市政府綜合辦公樓。早些年,裡面進駐著市司法局、市物價局、市審計局和市文聯等28家機關事業單位,為不少人所熟悉,就連門牌號「延安路484號」,也經常見諸報端。
繁華的延安路,見證了杭州的變遷,而這棟直面繁華的老辦公樓,作為武林一帶的地標性建築,也見證了這條「杭州第一街」的起起伏伏。
如今,這棟大樓即將開工改造,到年底,它將以甲級4A標準寫字樓的嶄新姿態,繼續站在武林商圈這塊繁華地段,迎接許許多多在這座城市拼搏的身影,跟這座城市一起成長。
騎車10多分鐘就能到西湖
坐電梯上樓頂就能拍到保俶塔
1985年開建,1987年投用,市政府綜合辦公樓已在杭州市中心矗立了30多年。
而那些已經告別這棟樓的人們,每當提及在這裡辦公的點滴,依然念念不忘。
葉先生在這棟樓裡工作了10多年,至今還記得踩在地上的厚重感。「是花紋瓷磚鋪成的,很有歷史感。」
因為當時是各個部門單位集中辦公,所以樓裡經常會搞一些活動,愛好攝影的葉先生就組織過攝影興趣小組。「樓裡還有個閱覽室,一發現好的片子,大家就會聚在一起看,氛圍真的很好。」
「3號樓邊上還能洗車,下個樓就能洗車,那是一件相當方便的事。
「還得謝謝市文聯,在樓裡10多年,我們參與了各種各樣的文化活動和文藝演出,業餘生活很多姿多彩。
「下班後,經常會約上三五好友,往杭州大廈的方向逛逛,很近的嘛,一點都不耽誤事。
「碰上好天氣,我們也會騎個自行車,往西湖的方向走,10多分鐘就到了。或者帶著相機,坐電梯上14樓樓頂,就能拍到西湖和保俶塔。
「正對面就是杭州市科技交流館,去裡面看看書畫展、攝影展、科普展,也都是挺不錯的消遣方式。」
……
10多年的記憶,葉先生斷斷續續講了好多,即使現在搬去了新的地方辦公,到了周末,他偶爾還會叫上幾個朋友,搭個地鐵,到邊上的百井坊巷吃個飯。「畢竟待過那麼長時間,對這裡還是很有感情的,巷子裡幾個飯店的老闆,也都認識我了。」
「百井坊巷那裡是美食一條街嘛,數不過來的海鮮,總能讓單位裡幾個吃貨們隔三差五地約著去幾次。」
葉先生回憶起的這些片段,引起了不少人的共鳴。
陳先生對往日裡迎來送往之間的歡聲笑語印象深刻。「因為市文聯在這裡,樓裡的文藝氣息總是特別濃,簡直是大腕雲集啊。精彩的文藝活動,給平常的辦公帶來了很多樂趣。」
「離開了,才知道集中辦公還是蠻好的。」江女士感慨,「下樓就有食堂,真的很方便。」
市政府綜合辦公樓的華麗轉身
為武林商圈再次升級增添重量級砝碼
寫字樓,是一座城市產業活躍度的重要標誌,它的價值,不僅僅在於提供了一個工作的地方,更是企業對外的第一張名片。
杭州市錢江新城投資集團下屬杭州錢江新城資產經營管理投資公司,將對原市政府綜合辦公大樓進行全新改造,這也是資產公司首個自營辦公園區項目。到年底,這棟佔據杭州絕佳位置的寫字樓,將以「延中大樓」的新面貌和大家見面。
取名「延中大樓」,其實不難理解:在延安路上,又處杭州市中心。
它所在的武林商圈,寸土寸金,坐擁「地鐵+中心」的上好優勢,去年新加入的國大城市廣場和三立大廈,讓這裡的商業集聚效應更加明顯。而調整轉型後的國大城市廣場,以全新的經營理念和業態組合,也為實體消費帶來更新鮮的趣味。
而新老杭州人再熟悉不過的延安路,未來,杭州要把它打造成「全球領先、中國典範、杭州韻味」的「國際化商業大街」,考慮引進智慧商業業態、娛樂休閒業態、高端定製業態和科教商業業態等四大新業態。譬如,「未來感」十足的人工智慧餐廳、無人售貨商店、天貓快閃店等。
到2020年底,「國際化商業大街」有望初步建成亮相。
「延中大樓」隔著百井坊巷的正北面,是沉默近10年,上個月底剛剛掛牌出讓的百井坊地塊,被稱為杭州市中心「絕版寶地」。
在它的東北角,正在建一個「杭州中心」,業態包括高端商場杭州中心萬象城、世界十大頂級連鎖酒店之一的四季酒店等,建成後,將進一步激活武林商圈的商業競爭態勢,有利於打造更為國際化、現代化和品質化的商業生態環境。
近幾年來,杭州的商圈幾經更迭,作為杭州老牌商貿區的武林商圈,也一直在「變身」,市政府綜合辦公樓的華麗轉身,也將給武林商圈的再次升級,增添一個重量級的砝碼。
樓上可俯瞰延安路中央風景,和地鐵1號線2號線緊密相擁,於此辦公,有更多通途。加上周邊杭州大廈、銀泰百貨、浙江大酒店、杭州劇院等時尚地標環伺,新生的「延中大樓」,代表著杭州寫字樓未來更多的可能性。
改造後的「延中大樓」(效果圖)
老樓換新顏
大家惦念的,都還會在
約3萬平方米的辦公樓,等待有緣人
地鐵1號線鳳起路站D4出口,往前走100多米,就是「延中大樓」了。
進門左手邊,2號樓的幾株紅楓依然鮮豔,右邊3號樓的隔壁,還有一株四層樓高的銀杏,據說已經有10多年了。
大樓雖然已經30多歲,但整體看起來,依然整潔大方。樓上一間間大小不一的辦公間,規規矩矩地排開,透著一股正氣。
辦公的人搬離了,不過周邊的小區居民,還會把車停在這裡。
2013年初,杭州市政府綜合辦公樓管理處,與燈芯巷社區以及皇親巷社區籤訂資源共享協議書。每天下午6點至次日早晨7點半,以及雙休日、假日等,為周邊社區提供車位。
這一項惠民舉措,也讓這棟政府綜合辦公樓,顯得更加親民。
雖然大樓的整體改造工作還沒正式開始,但杭州銀行已經早早地進駐這裡,拿走了北面對著門口的一樓商鋪,開始動手改造了。
老樓換新顏,但大家惦念的,都還會在。
未來的「延中大樓」
會是什麼樣子?
資產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設計概念將取湖水、青蓮為主題,打造「正氣、簡約、綠色」的建築風格,歷史感和現代感並重,海派歐式和現代審美相碰撞,樓中有庭、庭中有樓。
市政府綜合辦公樓一共有4幢,2號樓有12層,面積8933平方米,3號樓為裙樓,主樓14層,面積15000平方米。
4號樓有3層,面積2080平方米,為食堂,5號樓有3層,面積2367平方米。
改造的原則,是在保留歷史情懷的基礎上,打造一個現代化、智慧化的甲級4A標準的寫字樓。
所以,改造後的大樓,2號樓和3號樓,依然作辦公用,裡面規規矩矩的550多間小辦公間,將會打通,變成一個時尚的辦公空間。而被最多人掛念的4號樓,依然會作為食堂。5號樓將會被改造成一個立體車庫,預計可提供300多個停車位。
內景效果圖
「無邊界」園區
於此辦公,有更多可能
一個「簡單、實用、開放、靈活」的信息化辦公平臺,已經成為企業發展的助力器。煥然一新的「延中大樓」,也將搭上這輛信息化的快車。
資產公司正在打造一個「智慧園區雲平臺」,通過這個平臺,能辦不少事。
在這上面,招租和經營業務能統一管理,企業能預定物業保修、保潔服務和會議室。
另外,還有不少貼心的增值服務,園區企業可以提前對來訪人員進行預約,登記來訪人員的身份信息、手機號碼和車輛信息等,來訪人員收到二維碼後,在入園處掃一掃就能進來了。有快遞了,會提醒你,園區有什麼活動,也會提醒你。
下一步,資產公司還準備在這個平臺上開發出更多厲害的「技能」。譬如,根據園區企業的經營情況,相應的金融公司就會跟進,幫企業解決各個發展階段的資金問題。也就是說,園區裡的企業「足不出戶」,就能和許多公司合作,暢通發展。
在這裡,員工有員工的圈子,可以通過平臺組織各種活動;企業也有企業的圈子,可以通過平臺集結在一起,開展各種交流合作。
通過這個平臺,資產公司在運營的其他城市業態,也可以跨園區實現統一經營和管理。這樣一來,許多具有互補功能的企業,都可以在上面開展交流活動,打造一個「無邊界」的辦公園區。
資產公司希望,能賦予「延中大樓」更多的可能性,除了是辦公之所,業餘之時,大樓裡的人也樂於在此。
2012年是「十二五」時期承前啟後的關鍵年,是杭州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經濟結構調整的著力年,為盤活錢江新城存量資源,資產公司於2012年7月12日正式註冊成立。
六年來,從杭州火車東站樞紐東、西廣場的正式運營,到圓滿完成B20、G20杭州峰會各項保障工作;從服務新城資源要素的主陣地,到集停車產業、物業經營、廣告傳媒、物業服務、信息技術五大板塊的多元化產業鏈的延伸,資產公司大力推進產業戰略轉型升級,不斷優化多層次資本市場布局,逐步從「開墾者」蛻變為新城的「匠心者」。
目前,資產公司正重點打造3個產品——產辦園區、創新空間和街區商業,4條產品線——標準辦公、產業園區、聯合辦公、街區商業。
城市之央,繁華之上。
5月23日起,資產公司全程運營的「延中大樓」,開始招商。
(原標題《市政府綜合辦公樓將變身「延中大樓」 近3萬方高端寫字樓今起招商年底亮相》,記者 林建安 通訊員 劉珣 製圖 高薇。編輯:王佳)
15270395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