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煜能有幾多愁,一江春水向東流

2020-12-17 溫乎

一、

961年7月,李煜在南京登基稱帝。

這個25歲的青年人,向世界發出第一聲問候:「這片魚塘,從此就是我的啦。」

他口中的魚塘,其實很大。江蘇、安徽、江西,還有浙江、福建的一半,以後都將聽從李煜的號令。

讓你往東,就不能朝西;讓你放羊,就不能摸魚。

李煜看著眼前不是很強大的江山,心裡才沒有那麼多的煩惱:「人生嘛,開心最重要啦。」

皇帝要找快樂,方法是有很多的。

二、

面對著三千裡地山河,不犒勞自己一番,實在是對不起老百姓。

李煜用穿插著金線的紅絲綢做壁紙,珠寶削尖了做釘子,窗戶的方格子上鑲嵌著綠寶石,在院子裡種滿了奇花異草。

並且在花草中間築一個小亭子,每當鮮花盛開的時候,他就和周皇后等后妃在小亭子裡,邊喝酒、邊賞花。

外面那些打打殺殺、勾心鬥角,又怎能比的上我的「天上人間」。

在一個月圓之夜,李煜開開心心的在皇宮裡開Party。

光芒刺眼的LED大燈照耀著金碧輝煌的大禮堂,宮女們畫著濃濃的煙燻妝,穿著白色的制服,黑色的高跟鞋「踏踏」的踩著實木地板,白白的大長腿整齊劃一的邁著貓步,來到了禮堂中間。

「預備,唱」,宮女們齊刷刷的張開殷桃小口,唱出了李煜新填的一首詞:

曉妝初了明肌雪,春殿嬪娥魚貫列。鳳簫吹斷水雲間,重按霓裳歌遍徹。臨春誰更飄香屑,醉拍闌幹情味切。歸時休放燭光紅,待踏馬蹄清夜月。

第二天,太陽已經照在了屁股上。

李煜睜開那雙迷離的眼睛,想起昨天的夜色繁華,明明還沒有爽夠,怎麼就喝大了。隨即大喊一聲:「睡NMB,起來嗨!」

皇帝要嗨,數千宮女趕緊動起來。

昨晚表演的制服還沒有換下,她們惦著腳尖,邁著小碎步走入大堂,重新把金爐裡的檀香點燃。縷縷青煙,催動著男女體內的荷爾蒙。

躁起來吧。

最漂亮的那位姑娘,手裡拿著一朵金黃色的花朵,時不常的就到鼻子上聞一下。

白花花的大腿,跳著麥可.傑克遜的太空舞步,她的長髮甩來甩去,仿佛三千隻爪子在撓著李煜的胸口。

沒有得不到的東西,所有人都圍著我轉。這是我的江山,這是皇帝的生活。

紅日已高三丈透,金爐次第添香獸。紅錦地衣隨步皺。佳人舞點金釵溜,酒惡時拈花蕊嗅。別殿遙聞簫鼓奏。

三、

李煜原本沒想過這樣奢靡的生活,可人的命運啊,還是要看歷史的進程。

937年,李煜出生在六朝古都的金陵。

小小年紀就成為聞名朝野的小奶狗,寬廣的額頭、高聳的鼻梁,微微一笑露出雪白的牙齒,真的很傾城。

長得帥也就罷了,偏偏還有一幅帝王之象:重瞳。

舜帝、項羽這些名震古今的大神,全部都有一雙重瞳的眼珠。

這簡直就是言情劇男主角的豪華配置,瑪麗蘇情節的高配版。

面對這個小小年紀卻前途無量的弟弟,他那屢立戰功的哥哥李弘冀看著很糟心:「我一定要拿到最佳男主角,絕對不允許有人搶戲。」

李煜隔著10米遠,都能聞到哥哥身上散發出來的殺氣。「哥哥,我真的對當皇帝沒興趣,不信,我做給你看。」

從此以後,李煜就與詩書為伴。

讀書、練字、畫畫、聽音樂,總之是什麼都學,就是不學政治。那時的金陵城,流傳著一句話:「你見過凌晨4點的圖書館嗎?」

李煜自豪的說:「Yes。」

有的人,天生就是男主角。

南唐帝國的總導演李璟同志隨口說了一句:「以後要把皇位傳給你們的叔叔。」

好傢夥,半路殺出個程咬金。李弘冀心一橫,上街買了包老鼠藥,偷偷放在叔叔的饅頭裡,把叔叔毒死了。

可李弘冀也不是成大事的人,心理素質極其差勁。在毒死叔叔後,總是半夜夢到叔叔來找他索命,慢慢的就落下了心病,也一命嗚呼。

這下事情就好辦了,叔叔沒了、哥哥死了,李璟同志看著自己的六兒子,說出了改變李煜命運的一句話:

「偉大的事業在等待著你,我看好你哦。」

四、

可天生富貴的人,哪裡知道真正的人間苦難。李煜自始自終都是長不大的孩子,一個天真、率性、陽光的孩子。

在玩樂之餘,他也偶爾關心一下國家大事。

在一次大吃大喝的腐敗之後,李煜大概覺得過意不去,就問大臣:「我們已經奔小康了,老百姓脫貧沒有?」

大臣一看,太陽打西邊出來了。沒有敢隱瞞,就實話實說:「陛下,老百姓苦啊......巴拉巴拉巴拉。」

據說,這位大臣得過《最佳演說家》冠軍,說的李煜涕淚直流,當即拍板:「把國營農場全部取消,農田分給老百姓耕種,拿出租稅的十分之一給幹部們當工資。」

話音剛落,就響起一片山呼萬歲的聲音。從此農民可以安心耕種自己的土地,政府又增加了稅賦,官吏也不能趁機撈油水。

李煜用他的善良,踐行著南唐帝國「為人民服務」的執政宗旨。

李煜不僅對老百姓好,其實他對所有人都好。有人說他是暖男,其實他是中央空調,溫暖著所有人。

每當有死刑犯的判決書需要他籤字時,他都要偷偷的哭一番:「都是天生父母養的,為什麼要我籤字來殺他們?」

李煜喬裝打扮來到監獄裡,親自審問那些犯人,看看到底要不要殺頭。

結果,在他陽光普照的關懷下,犯人們的覺悟發生了飛躍的進步,紛紛表示「再也不犯類似的錯誤啦。」

李煜滿意的點點頭,大手一揮——全部釋放。

兄弟,如果到處都是您這樣的大法官,那犯人們都要開心爆了。

文藝青年嘛,總是「琴棋書畫」樣樣來。

李煜特別喜歡在下棋的時候,聽大臣來匯報工作。既不耽誤玩耍,也可以假裝在思考,一舉兩得。

有位大臣是個耿直Boy,看到他敬愛的皇帝陛下對國家大事這麼不上心,心頭火起、怒向膽邊生,飛起踢出「鴛鴦腳」,把李煜的棋盤掃到了地上,棋子漫天飛舞,當真是「大珠小珠落玉盤。」

李煜當時就懵逼了:「What are you 弄啥嘞?」

如果遇上乾隆爺這樣的偉大皇帝,估計誅你十族也是有可能的,但李煜並不想做什麼偉大的人,他只是個中央空調式的暖男。大臣對自己的行為不滿意,怎麼辦呢?

當然是溫暖他嘍。

最終這位大臣被無罪釋放,當真是開開心心上朝,平平安安回家。

李煜啊李煜,你看看北邊的趙匡胤大兄弟,人家那才叫當皇帝啊。

五、

歷史給了李煜15年的機遇,他卻親手揮灑出去。

柴榮只用6年,就把後周「土匪政權」打造成一架豪華戰車,南徵北討好不威風。

比李煜早一年稱帝的趙匡胤,17年內也基本統一中國。

李煜卻在15年的時間裡,只為自己而活。

歷史一次又一次的向我們證明:只享受權利而不盡義務的人,總有一天會把他的權力也剝奪殆盡。

963年,李煜給趙匡胤寫了封信:「大哥,以後給我下命令就直接叫我名字吧,不用搞『避名諱』這些虛頭八腦的東西,咱倆誰跟誰啊。」

那時候,直接叫人的名字是很不禮貌的。可李煜卻求著人家叫自己大名,可以說是跪舔了。

趙匡胤多爺們,才看不起這副做派,回信說:「不允許。」

嘖嘖嘖,李煜的卑微姿態並沒有換來等價的尊嚴。

如果說李煜對趙匡胤的跪舔是個人行為,那麼在國家層面,南唐也是一再忍讓。

972年,李煜下詔:「從此以後,各大部委全部改為廳級編制,各級幹部全部降級使用。」

為什麼?

就是因為北方的宋朝是部委編制,做為小弟,怎麼能與大哥平起平坐呢?當個省長,我就很滿意啦。

趙匡胤微笑著摸摸鬍鬚:「省長不好當,不如到汴梁來吧,安享榮華富貴。」

李煜徹底懵逼了:「我腰軟活好易推倒,趙大哥,你還不滿意嗎?」

天下之大,難道除了汴梁,再沒有地方可以容身了嗎?

遙夜亭皋閒信步,乍過清明,漸覺傷春暮。數點雨聲風約住,朦朧澹月雲來去。桃李依依春暗度,誰在鞦韆,笑裡輕輕語。一片芳心千萬緒,人間沒個安排處。

六、

976年,趙匡胤派曹彬統帥大軍,攻克南唐。那條被無數人寄予希望的長江,並沒能擋住洶湧而來的北方戰士。

李煜,成為繼孫皓、陳叔寶之後的另一位江南亡國皇帝。

那一天,萬裡烏雲仿佛搖搖欲墜。李煜光著膀子、背著荊條走出城門,向北方而來的軍隊送上了嬌嫩的膝蓋。

周圍轟然大笑,好像是在說:「看這個廢物。」

李煜抬起頭,看著無數扭曲的笑臉:「不論如何,我保全了江南百姓的生命,值了。」

他和后妃、臣子坐上了北去的列車。繁華的江山、煙雨的美景、聳立的宗廟,從此就是別人的魚塘了。

雖然李煜不是「偉大的皇帝」,他也不是「勤政愛民的明君」,但他用自己的善良,溫暖著江南的每一個人。

臨走時,南唐歌舞團唱著他愛聽的歌曲,為他送別。

哎,就此一別兩散,願各自安好。

四十年來家國,三千裡地山河。鳳閣龍樓連霄漢,玉樹瓊枝作煙蘿,幾曾識幹戈。一旦歸為臣虜,沈腰潘鬢消磨。最是倉皇辭廟日,教坊猶奏別離歌。垂淚對宮娥。

七、

趙匡胤說:「李煜如果把作詞的功夫用在治國,怎麼會到汴梁來。」

當皇帝的時候,李煜只顧著寫豔詞、看歌舞,沒有用心治理國家。趙匡胤不僅幫他搬了家,還給了他一個封號:違命侯。

怎麼看,這都不是一個光彩的稱號。

如今國破家亡、君臣離散、祖宗蒙羞,能夠給予他心靈慰藉的,只有讓趙匡胤看不起的詩詞。

趙匡胤不會想到:他滅了李煜的國家,可他在人們的心頭開疆擴土,建立了一個萬世不朽的宏偉帝國。

在這個帝國裡,所有人都是他的臣民。趙宋王朝歷經「靖康之變」、「崖山之變」後,早已消失在這個世界上。

李煜的帝國,卻始終香火鼎盛,綿延不衰。

他們二人再一次驗證著一個真理:真正強大的武器,不是利劍、槍炮、兵馬,而是浸潤在心頭的文化與信仰。

八、

976年,汴梁的冬天比江南寒冷的多。

李煜在被軟禁的宅子裡,披衣而起,大雪已經下了整整一夜。怒放的臘梅,迎風而立,在大雪紛飛的空中,猶如一抹殷紅,向世人講述著悽美的故事。

橫掃天下的趙匡胤去世了,據說是被弟弟趙光義殺死。

趙宋的臣子仿佛早已忘記昨日的忠心表態,忙著去朝拜新皇帝,以期能夠獲得信任。

還似舊時遊上苑,車如流水馬如龍。

勝利者?呵呵。

趙光義當了皇帝,畢竟還是宋朝江山。「我的國,卻只能在夢中回憶。」

窗外雨潺潺,春意闌珊。羅裘不耐五更寒。夢裡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

如果當年能夠把開Party的時間用來治國,今天也許就是另一番景象了吧。

人生最殘酷的地方在於:你只有一次機會,並且沒有重啟的選項。

贏了,可以放肆大笑。輸了,也得認。

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胭脂淚,相留醉,幾時重。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

自古亡國之君,只有兩個下場:屈辱的活著,或者死去。

我被關在一個小小的院子裡,只能踮起腳尖才能看到外面的世界,月亮還是那個月亮,我的命運卻不再由我作主。

這滋味,好酸爽。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番滋味在心頭。

九、

978年7月初7,是李煜41周歲的生日。

亡國已經3年,他還是沒有習慣汴梁的氣候、飲食。黃土高原的麵條、饃饃,怎麼能比的上故國的魚米。

如果僅僅如此也就罷了,就連過去的下屬也來湊熱鬧。李煜還念著過去的情分,把自己唯一值錢的白金臉盆送給他,當作念想。

可人心難測。此人拿走白金臉盆,出門就換成了存摺上的存款。回頭還要唾罵:「亡國之君就是小氣,扣扣索索。」

李煜此生已經沒有任何值得留戀的東西,故國已亡、宗廟已墮、舊臣離散,連唯一的陪伴——小周皇后,也整日對他罵罵咧咧,說他是窩囊廢。

人生至此,罷了罷了。

這天晚上,李煜吃過一碗長壽麵,把滿胸鬱憤付諸於筆端,寫下了他一生中的絕唱。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喝下趙光義送來的一杯毒酒,李煜知道:一切都結束了。

腹痛讓他蜷縮著趴在地上,手足相連,就像一隻煮熟的大蝦。

李煜的意識漸漸模糊,可故國的風景卻越來越清晰,江南溫潤的微風拂過臉龐,放佛母親的手在撫摸孩子的肌膚,喃喃說著:「回家吧,孩子。」

十、

王國維說:「詞至李後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變伶工之詞而為士大夫之詞。」

李煜生於深宮,長於婦人之手,從來沒有經歷過顛沛流離的苦痛,活脫脫做了38年的孩子,他的懦弱與天真對不起國家,也害了自己。

可他卻從沒有搖尾乞憐,留下「樂不思蜀」的笑話,而是用真性情,寫下泣血的文字。

他猶如開天闢地的盤古一般,在白色的紙張上,締造了千載江山;在人們的心頭裡,留下了萬年烙印。

從此以後,只要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中國人,都要聆聽李煜的呼喚。

而今天,趙匡胤、趙光義兄弟只能留在故紙堆中,被大部分的普通百姓無情遺忘,而李煜,卻活在每個人的心頭。

這何嘗不是另一種千古流芳的豐功偉業?

相關焦點

  •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千古詞帝李煜最美絕命詞
    李煜提到最美絕命詞,非李煜《虞美人》莫屬。美到心醉,痛到心碎,其中的"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千古絕唱,風靡古今。問君能有幾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春花秋月何時了, 往事知多少這年的時光怎樣才能結束呢,過往的事我還能記得多少呢?
  • 李煜《虞美人》,人生之愁多不過這一江春水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詩題《虞美人》。此調原為唐教坊曲,初詠項羽寵姬虞美人死後地下開出一朵鮮花,因以為名。又名《一江春水》、《玉壺水》、《巫山十二峰》等。但是,詞人必須要回到無法擺脫的現實,回憶如夢一樣,一旦醒來,留給他的只有「愁」。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君:李煜自己。能:能夠。
  • 一江春水向東流:鐘擺能讓任何東西飛起來,卻無法使自己騰空
    此時,一批優秀的電影人創作了許多現實主義力作,由蔡楚生和鄭君裡編導的《一江春水向東流》就是其中的問鼎之作。《一江春水向東流》分《八年離亂》和《天亮前後》上下兩集。濃縮了抗戰前、抗戰中以及抗戰後的整段歷史進程,敘述了張忠良一家十年間的悲歡離合以及張忠良人性變化的心路歷程。影片從「九、一八」事變後的上海開始。
  • 人世幾回傷往事,恰如一江春水向東流
    劉禹錫是和白居易、韓愈、柳宗元同時代的人,被後世人稱為「詩豪」,他寫的詩很多頗有剛強之氣,他的懷古詩也有幾個名篇,比如《烏衣巷》、《西寨山懷古》等。千尋鐵鎖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頭。人世幾回傷往事,山形依舊枕寒流。今逢四海為家日,故壘蕭蕭蘆荻秋。
  • 《一江春水向東流》小人物背後的大時代
    《一江春水向東流》分《八年離亂》和《天亮前後》兩集,是一部在敘事跨度通戰前、戰時與戰後三個時期的銀幕史詩巨片。影片講述了進步知識分子張忠良一家在抗戰中的不幸經歷:老父慘死於敵人之手,弟弟忠民參加了抗戰遊擊隊;妻子素芬與老母四處漂泊,歷盡艱辛,最後流落上海街頭,素芬不得不到一家有錢人家做女傭;忠良飽經磨難,九死一生,與家人早已失去聯繫,最後到達後方都城重慶。
  • 《一江春水向東流》:一個男人與三任女人的苦戀,問君能有幾多愁
    以上圖片來源於網絡正是這幾年在抗戰時期的親身經歷,讓他滿懷憤懣與同情之心,激發了強烈的創作欲望,於1946年夏完成《一江春水向東流》的劇本創作。以上圖片來源於網絡在舊中國電影史上,沒有哪一部影片像《一江春水向東流》那樣在拍攝過程中經歷了那麼多的磨難。經費不足、物資和設備缺乏,生命安全沒有保障,劇組人員沒有薪水等等。
  • 李煜絕命之作,「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以後魂歸故土,卻留下玄機
    李煜經歷了這一切,才會有異於常人的人生經歷,才能寫出這樣真正的故國之思,寫出這樣情感真摯的作品。還在這一系列的詩詞作品當中,「絕命詞」尤其精美。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 《一江春水向東流》:東方美學,悲歡離合的現實
    今天小編給大家推薦的是中國20世紀三四十年代現實主義電影藝術的最高峰——《一江春水向東流》。影片分為上下兩集——上《八年離亂》、下《天亮前後》。影片充滿現實性,主要反映當時的社會面貌。以抗戰前後普通家庭中的張柱良和素芬悲歡離合為故事主線。
  •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詞帝李煜
    《漁夫》【唐】李煜浪花有意千重雪,桃李無言一隊春。一壺酒,一竿身,世上如儂有幾人。李煜在18歲那年迎娶了娥皇。 《一斛珠·曉妝初過》【唐】李煜曉妝初過,沈檀輕注些兒個。向人微露丁香顆,一曲清歌,暫引櫻桃破。羅袖裛殘殷色可,杯深旋被香醪涴。
  • 中華詩詞,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5、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6、 白髮三千丈,緣愁似個長。7、 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8、 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來明日愁。
  • 一江春水向東流
    說是有個所謂的文人住院了,需要插尿管,有個老護士去給他插尿管,插完尿管回到護士辦公室說「現在這些文人真是怪啊,紋身就好好紋吧,也常見,這個人倒好,在JJ上紋了個一流。」說完,旁邊一小護士紅著臉說,「我記得我前幾天給他插尿管的時候,上面紋的是一江春水向東流啊」。 看不懂的略過,不影響後面的閱讀。
  •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後主李煜死因大揭秘
    李煜(937~978),五代時南唐國主、詞人。字重光。徐州(今江蘇省徐州市)人。是南唐量後一個皇帝,世稱南唐後主、李後主。據《默記》載,李煜入宋後,宋太宗曾派徐鉉拜見李煜,李煜對亡國頗有恨意,以至「相持大哭、坐默不言」,太宗聞言不悅。太平興國三年(978年)七夕節,後主42歲生日,便在住所聚會后妃,作《虞美人》追思往事、懷念故國,並命南唐故妓詠唱,宋太宗聽到後非常憤怒,諸罪並罰,遂賜牽機藥鴆殺李煜。
  • 李煜最經典的8首詞: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談李煜,總也繞不開他亡國之君的身份。李煜的人生於他自己是個悲劇,於文學是卻一種幸運。他是史上最寫詞的寫得最好的皇帝,他的作品對詞的發展具有不可磨滅的推動作用,王國維曾評價他——「詞至李後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變伶工之詞而為士大夫之詞。」
  • 中國早期大片《一江春水向東流》拍攝前後
    在中國電影史上,沒有哪一部影片像《一江春水向東流》那樣在拍攝過程中經歷了那麼多磨難。它一經放映便成為當時最賣座的影片,即使在新中國成立後,觀眾對這部影片的熱情也不減當年。電影《一江春水向東流》是如何拍攝的?
  • <一江春水向東流>上海首播 劉嘉玲撒潑一氣呵成
    (左起)胡軍、袁詠儀、劉嘉玲、江海洋、陳道明    《一江春水向東流》上海首播  對老一輩影迷來說,由陶金、上官雲珠主演的《一江春水向東流》已經成為永恆經典了我就是要通過《一江春水向東流》告訴大家,上海人也能拍好戲,拍大戲!」  《一江春水向東流》是上世紀40年代最著名的電影,講述的是抗日戰爭時期一個男人和幾個女人悲歡離合、浮浮沉沉的故事。上海某紗廠女工素芬,因為丈夫對愛情不忠,最後投入黃浦江的一段最揪動人心。
  • 九首描寫愁情別緒的詩詞,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悲歡離合,作為靈長類的人類經歷數萬年的進化和環境的篩選,擁有了豐富的情感和不可揣摩的內心世界。春花秋月、草長鶯飛、花開花落、人聚人散……無不充滿了感情的波動和情緒的衝撞。人生苦短,不如意開心之事十之八九,因此愁情滿腹也成為心情的常態和固定軌跡,因為心有所思而發愁,因友人離別而發愁,因為情人離去而發愁,因為壯志難成而發愁,因為睹物思人而發愁,因家國毀滅而發愁……,古人之愁何其多也,愁不勝愁,煙波江上使人愁,大好河山看不足也令人愁,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愁緒點點通。
  • 淺析老電影《一江春水向東流》詳解抗戰前後國民生活面貌
    古代亡國之君詞人李煜,史稱李後主曾有詞云:「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顯示了作者亡國之切膚之痛,懷國之深情實感。電影《一江春水向東流》(上下集。聯華影藝社、昆倉影業公司1947年出品。此片有很高的藝術結構的概括力。
  • 《一江春水向東流》帶走的是歲月,留下的是悲情
    《一江春水向東流》抗戰初期,女青年素芬(白楊 飾)認識了飽含愛國愛情的男青年張忠良(陶金 飾),很快兩人便墜入愛河。兩人結婚一年之後,抗戰全面爆發,恰好素芬誕下一子,取名抗生。張忠良參加救援隊跟隨部隊南下,素芬帶兒子和婆婆回到鄉下。   在那個戰火紛飛的歲月裡,人物的命運大起在落。
  • 錮禁——淺評電影《一江春水向東流》
    《一江春水向東流》是由蔡楚生、鄭君裡執導,白楊、陶金、上官雲珠、舒繡文主演的電影。電影講述的是一個男人和三個女人之間的故事,上海某紗廠女工素芬,賢淑善良,在夜校讀書時結識教師張忠良,結為夫婦。忠良奉命隨軍後輾轉抵達重慶,流落街頭時,他去求助於在戰前已認識的交際花王麗珍,她為忠良在乾爸龐浩的公司裡謀得一職,忠良日益墮落。素芬則在對丈夫的思念中帶著婆婆艱難度日,後來她輾轉來到上海,在做幫傭時認出了忠良,忠良的所作所為讓素芬萬念俱灰,最後投身黃浦江……電影《一江春水向東流》得益於中國文化的「史說"傳統,講述了一個戲劇性很強的故事。
  • 【賞析】《虞美人》李煜
    只有積累一定量的感性的閱讀,才能對作家作品有更深刻的認識。以後大師兄會經常在公眾號分享作品的賞析文章,希望對2019年考研的師弟師妹們有幫助,作品原文大家可以自己找來讀。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