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及我的諮詢.

2021-02-15 寧教練職業發展諮詢

畢業後,同學們全都順風順水,你卻幹著不喜歡的工作,蝸在出租屋裡,勉強應付著日常生活。

同一座城市,同樣的努力,別人升職加薪,自己卻原地打轉。

想跳槽,換換環境,卻一腳一個坑。

想轉行,從頭再來,卻四處碰壁。

但是,你始終都沒放棄。

現在的你,可能遇到了一些挫折,但你不會因此停下腳步。因為你就是這樣的人

「誰也無法改變你想要的東西;

   誰也無法動搖你的決心;     」

我們就是這樣的人:親手建立熱愛的生活,用心尋找存在的價值。努力工作,嚮往成功。

如果一艘船,沒有航海圖指引方向,沒有燈塔標註港口,沒有浮標顯示暗礁,也沒有以往遇難的航船記錄;不難預見,在同一處巖石和淺灘上,會有無數的危險事故重複上演

今天你遇到的問題,其實早就有人經歷過。在「職業指導」誕生的百餘年來,先輩們不斷探索,不斷提出新的方法,並在實踐中反覆檢驗。

如今,它已經發展成一門嚴謹的科學,每一個步驟都被驗證。就像指南針一樣,為我們指明了一條最快速最低耗以及最安全的道路。

職業發展顧問就像一個「擺渡人」,幫助人們儘快到達彼岸。

1.我的第一次職業選擇非常幸運

剛畢業時,我有兩個選擇:國有銀行的職位,和大學老師的職位。我毫不猶豫地選了老師。從那以後我再沒離開過人力資源領域。

很多人要經歷多次試錯,才能找到自己的方向。幸運的是,在未經指導的情況下,我選到了適合自己的道路。憑的僅僅是興趣。

2.南下深圳,拓展自我

四年快樂的教師生涯,研究,授課,帶學生,編寫教材《職業生涯規劃指導教程》。我有堅實的理論,卻還不曾用它幫助過別人。

我愛這份工作,但我需要實踐。於是,我放棄了這份安穩的工作,辭職南下,在深圳度過了10 年職場生活。

歷經IT、金融、零售、地產;既有創業公司,也有平安、華潤等大企業。我實踐著我的理論,為企業解決員工的職業發展問題。同時,與所有職場人一樣,我也親身經歷著困惑、迷茫、焦慮和糾結。

3.在薪酬上吃的虧,幫我完成了最後一塊拼圖

我一次次遇到瓶頸,又一次次找到突破的方法。我選擇自己喜歡和擅長的工作,但遺憾的是,我忽略了爭取更高的待遇。

錢,是一把尺子,有明確的刻度,可以直觀地評估當前的自己,不是全部,卻也不可或缺。但是我沒有用好它。

它不僅標明了我應得多少,也標明了我能幫別人獲益多少。這讓我重新審視自己,並完善對職業發展的認識。

4.我的終極選擇

作事還是作秀,取決於能否實現自己的價值。那時我已經是高級經理,但在企業裡,HR永遠都被列在「成本」的那一邊。而成本往往是要儘可能縮減的。我必須努力進入「盈利」的領域,發展才沒有這樣的限制。

我決定做諮詢師,由幫助企業花錢,轉為幫助職場人「盈利」。過去我是「私器」,為老闆負責。現在我是「公器」,服務於大眾。

我的空間變得無比寬闊。過去經歷的一切,都為今天埋下了伏筆。我擁有做諮詢師的優勢,當我把優勢奉予他人,他人也慷慨待我。

發展自己的特長和優勢,用它與別人優勢互換、共同生長。這就是職業發展的本質

找到喜歡、擅長、賺錢、有成就感的工作(生命價值的體現);擁有良好的人際關係(歸屬和認同);每天動力滿滿(興奮充實);再有些時間做自己想做的事(興趣或陪伴家人)

不管再怎麼難,只要在變好,就不是艱辛。但是如果生活在走下坡路,即便是從大理石宮殿搬進稍微便宜一點的宮殿,也會讓人感到辛酸。

職業發展就像跳房子。

在跳躍之前,你不斷努力優化和精進。

當努力便不再有效,這時你就需要化。

進化到新的平臺,也意味著新的戰。

而新的挑戰又進一步提供了新的發展空間。

如果我們沒有認清形勢,發展就會停滯:

我們原地踏步,卻妄圖進化到下一個平臺

我們尋求挑戰,卻又想讓一切都在掌控之中

我們想要更高的回報,卻不又肯為此付出

  我的職責正是幫你渡過這些艱難的時刻。

►定位:找不到適合的方向。

►適應:無法適應現有工作。

►發展:緩慢甚至停滯。

►轉型:不能滿足成長需要。

►平衡:生活與職業發展有衝突,難以取捨。

雖然沒有一位小夥伴向我要求過退款,但我仍然只能如此承諾:「我保證諮詢質量,但不保證諮詢結果。 」這可能會讓你退縮,可我只能這麼說,因為這是職業操守

實際上,任何人都無法承諾結果,業內大師也不能。除非故意撒謊或者壓根就是個外行。我們不能承諾結果,因為那根本就不可能。

我們的工作對象是人,人的複雜超乎想像,任何一個諮詢師都不可能有標準答案,更沒有萬靈的仙丹。那種不負責任的保證不僅沒有意義,還會誤導諮詢進程。

有的來訪者向我諮詢如何跳槽,可從我這離開的時候,他卻有了堅持下去的決心;有的來訪者想要保住現在這份工作,可我們制定的計劃卻是如何離開這個行業。一旦進入了我的諮詢室,一切都有可能。

[諮詢流程]

有資深的企業CXO——職業發展瓶頸一度讓他糾結焦躁。諮詢後他找回了曾經的沉穩,並找到了適合當下發展的公司,躍升到下一個平臺;

有面臨裁員危機的銷售經理——擔心自己能否過試用期。我們挖出了核心問題,制定了詳細計劃,拿回了主動權,得到了老闆的賞識;

有脫離工作多年打算重返職場的二寶媽——對於職場既期待又害怕。最終她找到了進入工作的契機,同時拿到幾個offer;

有在體制內工作多年的資深人士——想轉型但不知道如何開始,她在我的督導下認真準備,按照計劃一步步開展行動,向著目標大步前進;

每個人,我都相信他有解決問題的力量。

結果證明,他們確實如此:

在國外職場,職業諮詢已經十分成熟和流行。從中學開始直到退休後,他們都會向職業發展顧問求助。矽谷知名企業的中高管都有自己的職場教練 ,或是公司請的或是自費請的。

目前國內使用這項服務的多為企業高管,諮詢費用2000元左右。我以同樣的內容,通過線上提供諮詢服務,費用低得多。同時,線上諮詢還贈送一個月行動支持(微信文字,每周一次)。

為了保證諮詢質量,我需要一些準備工作,並預留足夠的諮詢時間。所以,請先聯繫我,簡單溝通後再預約時間。如果你的問題比較簡單,這次簡單的溝通也許就能免費幫你解決。

▼請掃碼加微信。先溝通,後預約,再諮詢。

相關焦點

  • 籤證諮詢以及其他諮詢,一對一諮詢
    以前一些粉絲要我微信,我給了微信,並且免費回答問題,後來,我發現對方取消關注我公眾號了。甚至有的刪除我微信。我不知道怎麼說,就感覺我的好心太廉價了!感覺就是過河拆橋!搞得我心情非常不好。我無奈之下只好告訴你們,籤證諮詢不再免費了。
  • 我的前半生,轉行做諮詢
    我讀的是金融學博士,身邊華人同學不少,想直接拿教職(指講師,不包括金融學博士後)進當地高校還是有相當難度的,但如果目標只是想在英國找工作的,我身邊的同學沒一個找不到,並且都相當搶手,至少可以找到在四大做諮詢保底,年薪在4萬英鎊左右。
  • 我被諮詢公司耍了...嗎?
    諮詢公司四個字,仿佛自帶光環,在眾人眼中一直是高大上且神秘的存在,總想一探究竟。我承認,在實習之前,我對諮詢公司有著不小的誤解。本想通過這份實習自我證明的我,最後反倒產生了不少自我懷疑。我到底是不是被諮詢公司 「耍」 了?
  • 我需要接受心理諮詢嗎?
    心理諮詢是代表「我有病」嗎?不是,選擇做心理諮詢的人,是和大家一樣的普通人。做心理諮詢的人們,在面對生命的各種變化和不確定、困難、挑戰、失望、孤獨與無意義感時,選擇了希望更多的了解自己和改變,尋求支持和幫助,從而達到自我改變和自我成長的目的。如何了解自己是否需要心理諮詢?
  • 我是你的法律、心理諮詢顧問
    自治區團委「青少年法律、心理諮詢服務版塊」自6月在「新疆共青團」微信公眾平臺正式上線以來,全區各族青少年及學生家長不斷通過平臺留言,表達在學習、工作和生活中的訴求,尋求解決法律困擾等方面幫助。21名法律專家和20名心理專家在線權威解答,對留言給予及時反饋。
  • 「我不知道等著我的是什麼」|諮詢前必須了解的15件事兒
    並不是必須被診斷出患有精神疾病你才能去心理諮詢。一個常見的誤解是:「你必須『瘋了』才能去接受心理諮詢,」Howes說。「人們去接受諮詢的原因有很多,與疾病無關。以及如果有人確實因為心理疾病去了心理諮詢,那也沒什麼好羞愧的。你會與專業人士溝通並尋求幫助,就像如果得了其他疾病你也需要尋求幫助一樣。」
  • 我的諮詢師懷孕了,要暫停兩個月諮詢,我感到崩潰該怎麼辦?
    讀者提問:上次諮詢的時候,我的諮詢師說她懷孕4個月了,然後跟我說諮詢至少要停掉兩個月,我當場就崩潰了。現在我完全不敢想諮詢停掉的那兩個月,一切跟離別 暫停有關的詞都能讓我情緒不穩定,我也不是很想見我的諮詢師了……我該怎麼辦?以下是我的回應:你好!
  • 怎麼確定我是否需要心理諮詢?
    大多數來做心理諮詢的人,都是和你我一樣的普通人。 在面對生命的各種不確定、遺憾、失望、孤獨感、無意義感的時候,需要有對自己更多的了解,尋求支持、幫助,移除成長的障礙的人。怎麼判斷我是否需要心理諮詢?你的困擾對你的生活和工作造成了影響,這些影響包括沒有食慾、失眠、起床困難、難以集中注意力、情緒低落煩躁,影響人際關係和工作等等。
  • 學員分享| 我是這樣拿到PWC諮詢全職offer
    我們採訪了之前參與諮詢課程培訓,並且順利拿下PWC諮詢全職offer的同學。隨著MBB暑期實習(亞洲地區)項目在上周拉開帷幕,來諮詢亞洲區諮詢面試的同學也越來越多。感謝同學作為過來人給我們分享面試經驗。再次感謝近期接受我們採訪的所有同學!謝謝你們抽出時間分享經驗!我最開始是從小紅書了解到常青藤聯盟,被吸引是因為裡面的前輩都有過很多諮詢投行求職的經驗,各個履歷出眾。
  • 『別怕,有我!』我愛我心理工作室提供專業有效的心理諮詢服務
    文/我愛我心理工作室2020年,中國抑鬱症患者高達9500萬誤解不自知、診斷不及時是抑鬱症治癒之路上極大的阻礙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衛生日百度聯合央視新聞聯、中國青年網、光明網、環球網、北京日報、封面新聞、三聯生活周刊共同發起「別怕有我」關愛精神健康公益活動。
  • 「我先傷害自己,你們就不能傷害我了」|心理諮詢那點事兒
    歡迎來到(隨緣更新的欄目)「諮詢那點事兒」時不時分享一些諮詢師的日常故事以及來訪者做心理諮詢的有趣經歷今天的分享嘉賓是@毛毛毛,她要說一個有關「標籤」的故事☝️出場人物:諮詢師、我、我的腦子 🧠往期 「心理諮詢那點事兒
  • 總有人問我當諮詢顧問怎麼樣?
    當有人問我是做什麼的,我說是做諮詢顧問時,他們總會問,做顧問很好啊,很賺錢吧?是不是像電視劇裡面演的那樣,拿著一杯星巴克,雷厲風行地行走在辦公樓之間……每當聽到這些內容,我只能笑而不語,在他們天馬行空的想像中,膨脹一會兒,然而心中早已淚流成河。
  • 我說!」心理諮詢是奢侈品嗎?
    我說,心理諮詢的那些事兒!我說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同樣的情形,當人們心理出現不適,精神狀態不佳以至於影響到生活、工作和學習正常運轉的時候,人們通常會尋求心理專業人士的幫助,此時心理諮詢就如同軀體不適時所需要的藥物一樣不可或缺,它並未超出人們生存和發展的需要範圍,反而起著促進人們生存和發展的作用。那麼,心理諮詢是「獨特、稀缺和珍奇」的消費品,只能被極少的一部分人所消費嗎?當然也不是。
  • 我需要心理諮詢,你為什麼還是給我開藥?
    回來朋友跟我說,那個主任聽完她母親的病情後,便開單子讓她做一系列檢查,隨後就開藥讓她回去了。最後還向我抱怨:心理門診看的是心理問題,光吃藥有啥用? 圖源:視覺中國 其實這不是第一次有人質疑「只開藥不疏導」的問題。
  • 何時結束心理諮詢,我的看法很不精神分析
    精神分析對潛意識的深入探索和理解,我覺得在所有心理學理論中,無出其右。精神分析是理解人非常好的工具。可對於促進人改變的心理諮詢治療,精神分析性心理治療有不少不足。今天只談結束心理諮詢這部分。我懷疑,不少精神分析取向的心理諮詢工作者,自己都不確定何時可以結束諮詢。同時,「相對健全「的心理結構的諮詢目標,潛藏著心理諮詢工作者比諮詢者心理結構更健全,具有判定諮詢者心理結構是否「相對健全」的權利,將心理諮詢工作者隱形置於比諮詢者更優越的位置。
  • 諮詢公司的三個月,我到底經歷了什麼?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學會造價,ID:XHZJ121】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三個月之後我離開了大涼山的某個山溝,我竟然有點留戀,曾經一度懷疑我自己是否患上了斯德哥爾摩症候群。我有一種被騙了的感覺,後面證明的我感覺是對的。上了樓,到了辦公室,就是普通的賓館,隔了房間當作了辦公室,這個地方應該不經常辦公的地方。技術負責人和我談了談技術上的問題,我打開我的成果,本想吹得天花亂墜一下,想到對方算是關公吧,我就沒有亮出我的大刀。
  • 「我愛上了給我做諮詢的心理諮詢師!」這究竟是不是真正的愛情?
    我有個朋友,曾經因為工作壓力太大經常焦慮不安,自己也不知道如何處理,於是我給她推薦了一位比較有名的男諮詢師。她也去了,覺得對方的水平很令她滿意,但是兩個月以後,她來找我說,自己已經愛上了諮詢師了,問我這到底是不是真正的愛情?
  • 「我媽走了,我也不想活了」|別怕,心理諮詢師線上馳援武漢
    我媽走了,我也不想活了這是開展對武漢心理諮詢的第10天。2月6日,黃晶在自己的日誌裡寫道。在過去的十天時間裡,她和「壹點靈」招募的100餘名心理諮詢師,以電話的形式,對武漢開展心理諮詢。電話那頭,有重症的病患、一線醫護以及自主隔離在家的普通市民。幾乎每一通電話,都急切、焦慮、無助。即便是訓練有素,黃晶依然難以釋懷她接到的那個電話。
  • 什麼樣的商學院畢業生適合做諮詢行業以及如何求職
    廣義的諮詢行業,涵蓋面很廣, 包括了管理與戰略諮詢, IT諮詢,其他商務諮詢等, 自然也包括了留學諮詢行業。 不過商學院學生大部分瞄準的還是最高大上的管理與戰略諮詢行業, 少數有IT背景的畢業生也可能青睞IT諮詢, 比如埃森哲,源迅, IBM, 甲骨文, SAP等公司。下面快和智慧留學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 尬聊使我「社會性死亡」|心理諮詢那點事兒
    歡迎來到(隨緣更新的欄目)「諮詢那點事兒」時不時分享一些諮詢師的日常故事以及來訪者做心理諮詢的有趣經歷今天的分享嘉賓是@毛毛毛,她這回要說的是「尬聊的痛苦」☝️出場人物:諮詢師、我、我的腦子 🧠漫畫:毛毛毛「散裝設計師與一顆熱愛鑽牛角尖的毒舌腦子共生著相處不算融洽」往期 「心理諮詢那點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