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需要接受心理諮詢嗎?

2020-12-15 壹心理

心理諮詢是代表「我有病」嗎?

不是,選擇做心理諮詢的人,是和大家一樣的普通人。

做心理諮詢的人們,在面對生命的各種變化和不確定、困難、挑戰、失望、孤獨與無意義感時,選擇了希望更多的了解自己和改變,尋求支持和幫助,從而達到自我改變和自我成長的目的。

如何了解自己是否需要心理諮詢?

您可以根據以下情況來判斷:

有過較大的現實刺激事件發生,並且造成主觀感受不舒服,持續時間在2個月左右或以上。困擾狀態影響到你正常的生活和工作狀態,比如,情緒變化大,容易與愛人或朋友發生衝突,影響工作效率與質量等學習工作和人際關係等方面受影響。與現實刺激事件類似的事情同樣也會引起你的主觀感受不舒服。有嘗試過閱讀相關書籍文章,也嘗試過向親友求助,但無效。

當上述情況,符合2條或2條以上,有求助諮詢師的意願時,你就可以選擇進行心理諮詢了。

但是,如果你有嚴重的精神病性的困擾,一定要先求助於精神科醫生 ,去醫院獲得診斷。也許你可以在接受治療的同時輔助心理諮詢的支持。

心理諮詢可以解決我什麼問題?

心理諮詢通常集中解決情緒情感調節、婚姻家庭關係、戀愛或人際關係以及個人成長等「發展性問題」。

每個人,在每個成長階段或任何一個困難時期,都會經歷一些「發展性問題」。這類問題主要表現為「自卑」、「抑鬱」、「焦慮」、「拖延」、「逃避」、「迷茫」、「適應不良」、「人際矛盾」、「學習工作受挫」等方面。

這部分的問題是屬於專業心理諮詢可以改善和調節的範疇。

美國心理學會(APA)是這樣解釋心理諮詢解決的問題。心理諮詢可以緩解情緒症狀,改善人格,減少症狀發作,提高生活質量,提高在工作、學校、人際關係中的適應能力,使人更傾向於做出健康的人生選擇,以及其他諮詢關係中可提供的改變。來源:Campbell, L. F., Norcross, J. C., Vasquez, M. J., & Kaslow, N. J. (2013). Recognition of psychotherapy effectiveness: the apa resolution. Psychotherapy,50(1), 98-101.

需要特別強調的是,心理諮詢的目的解決心理困擾,而不是直接解決現實問題本身。換而言之,心理諮詢師不會直接幫你做出決策,告訴你問題的答案。心理諮詢師能夠提供的是和你確定諮詢的目標,梳理問題,處理問題所帶給你的心理困擾,從而幫助你能夠自己做出決策,承擔決策的責任。

小鯨魚舉個慄子。如果你諮詢的目標是希望將已經分手的男友挽回,那麼,專業的心理諮詢的目標將是,幫助你意識到你極度需要換回的原因可能在於對「被拋棄」的恐懼,修復創傷,了解健康的愛情關係,學會在親密關係中更好的保護自己和經營關係。

如果你希望使自己的心態更加健康,提高生活質量。也可以去請求心理諮詢師給予指導。總之,只要遇到和心理有關的問題,你都可以去找心理諮詢師。

相關焦點

  • 什麼樣的情況需要接受心理諮詢?怎樣的心理諮詢才有效?
    我是牧心,一位實戰派心理諮詢師。今天我來跟大家聊聊這兩個話題:什麼樣的情況需要接受心理諮詢?怎樣的心理諮詢才有效?因為我想告訴那些逃避自我成長的人:不要再找理由了!不要再自我放棄了!沒有人可以叫醒一個故意裝睡的人!打開心門的把手永遠只有一個,就在裡面,你自己如果不願意動手,沒有能幫你!心理諮詢的第一原則就是:不求不助!只有你堅信你是有內在生命力的,而且你願意主動尋求幫助,才有機會走出目前的心理困境,這是前提!那什麼樣的情況才需要接受心理諮詢呢?
  • 你真的需要心理諮詢嗎?
    經常有人在網上發問「我要不要做心理諮詢?」「我與必要做心理諮詢嗎?」「心理諮詢有沒有用?」「我做心理諮詢有幫助嗎?」「心理諮詢師能做什麼?」我們上面說的不管是情緒問題還是心理問題還是疑似精神類問題,這部分人群從心理學角度都是健康人群,但是屬於健康人群的心理不健康群體,可以理解為心理亞健康。心理問題的產生如果排除遺傳因素,主要是因為面對某個問題或每個問題時是否會產生壓力,也就是問題的最初認知:心理健康的人壓力這都不是事;心理不健康的人眼裡這都是事,而且是大事,我無能為力。
  • 心理諮詢,你需要嗎?
    「奢侈品」,是屬於小眾的需求誠然,行業存在「亂象「,在一種混亂中肆意地「百花齊放」,而一些真正有需求的群體可能由於信息不對稱,又或是對心理諮詢的一些「誤解」,總是不停的在這一條尋求心理救贖的路上繞彎道,或者產生對某些諮詢師or整個行業的憤怒與敵意01—到底什麼樣的人需要專業的心理諮詢?
  • 接受心理諮詢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請接受專業心理諮詢師的陪伴。請撥打心能量諮詢熱線400-808-6639,接受專業諮詢師的協助。如果心理問題較重但不是精神病性,特別是已經在醫療機構診斷為:焦慮症、抑鬱症、強迫症、雙相情感障礙等,這些病症不是精神分裂症,可以到醫院心理科就診,在症狀減輕或情緒平穩後,進行長程心理諮詢。
  • 怎麼確定我是否需要心理諮詢?
    「有病」才需要找心理諮詢嗎?不是的。大多數來做心理諮詢的人,都是和你我一樣的普通人。 在面對生命的各種不確定、遺憾、失望、孤獨感、無意義感的時候,需要有對自己更多的了解,尋求支持、幫助,移除成長的障礙的人。怎麼判斷我是否需要心理諮詢?你的困擾對你的生活和工作造成了影響,這些影響包括沒有食慾、失眠、起床困難、難以集中注意力、情緒低落煩躁,影響人際關係和工作等等。
  • 我說!」心理諮詢是奢侈品嗎?
    我說,心理諮詢的那些事兒!聽說上周我們發起了一次投票,關於「心理諮詢是奢侈品嗎?」奢侈品在國際上被定義為「一種超出人們生存與發展需要範圍的,具有獨特、稀缺、珍奇等特點的消費品」,又稱為非生活必需品。那麼,心理諮詢具備奢侈品的屬性嗎?答案是否定的。
  • 我需要心理諮詢,你為什麼還是給我開藥?
    回來朋友跟我說,那個主任聽完她母親的病情後,便開單子讓她做一系列檢查,隨後就開藥讓她回去了。最後還向我抱怨:心理門診看的是心理問題,光吃藥有啥用? 圖源:視覺中國 其實這不是第一次有人質疑「只開藥不疏導」的問題。
  • 接受心理諮詢是一種怎樣的體驗?心理諮詢師時薪多少?
    你做過心理諮詢嗎?「接受心理諮詢是一種怎樣的體驗?」中國有各種心理障礙的患者達 1600 多萬,1.9 億人一生中需要接受心理諮詢和心理治療,1.5 億青少年人群中受情緒和壓力困擾的人就有 3000 萬。另一方面,國家政策的改革也給心理諮詢行業指明了道路。
  • 我說!」只有嚴重心理問題的人才需要進行心理諮詢嗎?
    我說,心理諮詢的那些事兒!>聽說上周我們發起了一次投票,關於「只有嚴重心理問題的人才需要進行心理諮詢嗎根據大家的投票結果,可以看出選擇YES的票數遠遠少於選擇NO的票數,看來大家普遍認為並不是只有嚴重心理問題的人才需要進行心理諮詢。本周我們請來資深心理諮詢師,就這問題給大家做一個分享。
  • 情感心理諮詢:她把第一次給了別的男人!讓我如何接受?!
    有些男性思想上知道自己不應該在乎,也很努力地去說服自己,但是內心情感上還是很難接受女友跟其他人發生過性關係的事實,內心痛苦不堪。婚姻心理諮詢為您解讀「處女情結」到底是怎麼回事,又該如何從這種糾結、痛苦中走出來。
  • 青少年不願接受心理諮詢怎麼辦?
    青少年不願接受心理諮詢怎麼辦?現在的青少年心理疾病發病率很高,常見的是抑鬱症,焦慮症和強迫症,但有些人不願意做心理諮詢,主要原因是一下幾個方面。一,有些青少受到傳統的影響,認為患上心理疾病是不見得人的事情,怕別人知道,在痛苦也是自己忍著。二,一些青少年覺得自己沒問題,用不著心理諮詢,也覺得心理諮詢沒用,說幾句話能解決什麼。三,這一類應該是最多的,孩子有問題,家長就焦慮,到處聯繫專家治療,甚至到大城市找大專家,解決是錢花了不少,但是效果一般,於是就沒有信心了,認為心理諮詢沒用,從此拒絕做心理諮詢。
  • 寫給正在接受心理諮詢的抑鬱症來訪者
    正在接受心理諮詢的抑鬱症:你好!不知道你此時此刻是處於充滿希望的躁點,還是處於充滿絕望的鬱點,亦或是處於一個相對比較平穩的平臺期。無論你處於哪個狀態,請相信,從我一個曾經的抑鬱症患者以及我對抑鬱症患者的諮詢經驗來看,抑鬱症的療愈,的確不是直線的,但肯定是向上的,不是直線向上,是螺旋向上的,看上去反反覆覆,但每一次反覆都已經不再單純的重合,重複。
  • 孩子不願意接受心理諮詢,怎麼辦?家長需要做對這件事
    12歲以後的孩子,如果出現心理問題,一部分還受到同輩,影視,網絡信息的影響。但是,如果在早年,父母和孩子的依戀關係建立的比較好的話,孩子對父母依然是信任的,只是他會有更多的獨立的與父母不太相容的想法和觀點,在學校裡受到一些人際關係和成績的挫折,一時半會兒心理難以消化。
  • 什麼情況下需要心理諮詢?
    什麼情況下需要心理諮詢?);◆或許你沒有任何困擾,你對自己的各方面生活都相對滿意,但你覺得需要一些精神層面的成長或回顧,那你可以參加心理諮詢;◆不管什麼原因,如果你覺得自己被某種不良心情壓抑超過兩周時間,並且這一情況還在持續;
  • 你所經歷的「情感諮詢」是心理諮詢嗎?當然不是
    第一,對於來訪者來說,自己所接受的情感輔導和諮詢到底是不是心理諮詢,算不算正規諮詢服務。感覺事情還是事情,我並沒有得到有效的指導。在諮詢的過程中,諮詢師一直強調讓我要擁有女性思維,要提升情商,要學習兩性知識,換位思考,甚至還教了一些聽起來很實用的方法和技巧,他說我太直男,需要改變和時間。
  • 關於心理諮詢,你需要知道的那些事
    人的身體出現問題,需要去醫院找醫生。而人的心理出現問題,更需要心理諮詢師的幫助。心理諮詢的本質是「助人自助」,因為從根本上來說,是人們自己所持有的不合理信念等導致了認知不良、情緒困擾、行為障礙——而我們最終需要自己為此負責。然而,沒有專業人士的幫助是不行的,長期積累下去會成為心理問題。
  • 心理諮詢(心理諮詢師)的諮詢範圍和精神科醫生的差別
    如果不符合,則屬於心理醫生或精神科醫生的工作範圍。------------------心理諮詢時至今日被大家所接受的程度依舊非常低!也有人說:心理諮詢就是騙子,我去做了幾次,但是諮詢師也沒有給我任何建議,我覺得沒有什麼用」還有人說:心理諮詢太貴了,動輒幾千塊一次,做了一次什麼用也沒有。……作為一名心理諮詢師,瞬間覺得我應該好好嘮叨嘮叨,到底心理諮詢是做什麼的?有用嗎?
  • 什麼時候需要心理諮詢
    一、目前大多人的認知是——恐懼,但不願意真實面對自己,僥倖心理。「我很好」(全靠硬撐)「我才沒病,沒那麼矯情」(不誠實面對自己的內心)「你告訴我現在該怎麼做,以後的事情以後再說吧」(僥倖心理)「我就這樣性格,改不了,爹媽生的」(迴避,不改變,因為改變痛)「這玩意兒沒用」(認知問題,心理諮詢宣傳不到位)「我沒錢」(內在匱乏,捉襟見肘,無力顧及)……
  • 這些年,我們對心理諮詢的誤解你有嗎?
    「我最近感覺情緒起伏很大,經常凌晨時分才能入睡,雖然吃了安眠藥,可是覺得對藥物的長期依賴也不太好,我要怎麼辦呢?」「那你有沒有嘗試去做一做心理諮詢或去精神科呢?」朋友問道。「可是如果我去做心理諮詢,大家會不會把我看成精神有問題的人啊?而且感覺他們能把我看穿,我可不想把自己的缺點暴露給別人。」
  • 當一個脫口秀演員決定接受心理諮詢
    一場實驗性的「自我凌遲」 被劉暘緊緊攥在手裡的筆記本上,「初中,心理諮詢,下象棋,學習好沒吸引力」……長短不一的詞語錯落著一個人成長史裡的嘆息。喜劇的內核是悲劇,個人故事專場就是劉暘決心將自己全部過往的痛苦揉碎了,和進這段長達100分鐘的表演中,狠狠地砸在觀眾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