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門踩到底還是四處看風景?這些賽車遊戲跟我們想像的不一樣!

2020-12-15 騰訊網

編者按:提起賽車遊戲首先你會想到什麼?是本地多人聯機合家歡的《馬裡奧賽車》?還是油門踩到底的《極品飛車》?亦或是以風景和駕駛手感稱雄的《極限競速 地平線》?賽車遊戲歸根結底還是以駕駛為樂,而本文就為大家介紹了許多「競速」元素並不突出,但絕對能提供有趣的駕駛體驗的「賽車遊戲」

原標題:那些不走尋常路的競速遊戲

本文基於篝火營地與Fanbyte中華地區獨家授權協議,轉載請徵得同意。

Steam的存在讓競速類遊戲的定義域一下子廣了不少。現在的「競速遊戲」標籤之下,已經有了不少雖然以車輛為中心,外表或者機制卻和傳統作品大相逕庭的作品。

之前承蒙一位寫作導師賜教:依他之言,拙劣的小說看上去如同一場車禍:事發突然,情態激烈,而且到頭來還是一場災難。我曾把這句話奉為圭臬,然而幾度重讀玩味之下,我才發現其中不對頭的地方 —— 這句話暗地裡其實在說,意外事故作為敘事要素其實只能說是乏味,甚至說是平淡無奇,對於我們這些筆下生花的寫作者來說,這樣的東西只能說是不入流的素材而已。

然而,這大抵就是丹·布朗已經買了第五艘遊艇,而我的導師還在給學生評卷子的緣由了 —— 隨便一個曾被蜂擁而至、緩緩挪動,就為來看一場五車連環撞擊現場的熱鬧人群堵住去路的人都知道,車禍這種東西的人氣,到頭來還是高得叫人費解。而這種事情,那些給《速度與激情》系列電影做市場調研的專家們早就心知肚明:畢竟,這是一個大眾一面觀看專業競速賽事,一面卻眼巴巴等著看撞車的世界。

《馬裡奧賽車 8》

而這樣的電影到頭來,也會把所有的車弄得和契訶夫的座駕一般下場:不論如何,它都會在一幕場景收尾之前,一頭撞到路燈杆上。不過,除開電影不算,能把這樣的要素更好地具現出來的媒介,怕是只有電子遊戲了。畢竟,除了真的坐上駕駛位,也只有遊戲能讓你自己操控車輛了。

而有些體驗,可以說是傳統競速遊戲的保留節目:你在前車的尾流裡漂移入彎,伴隨著腎上腺素開始在你的血管中洶湧奔騰,你超越了對手,然後一路絕塵衝向那面象徵勝利的格子旗。賽道已經清空,沒有可能挨撞的倒黴鬼,一切的邏輯也和柏油路一樣簡單直接:永遠保證自己是第一名,擊敗所有人,絕不為二等獎折腰。不論在怎樣的思考場合下,這樣的簡單邏輯也可以解釋為諸如《馬裡奧賽車》這類作品令人慾罷不能的奧秘所在。為了追求速度的快感,有人直接鑽進了駕駛室。不過,在屏幕後面一直狂按著手柄的 A 鍵讓遊戲裡的車輛飈起來,倒也是不錯的體驗。

《暴力摩託》

這大概就是為什麼我年輕時一直不喜歡玩競速遊戲的人。並不是因為我不喜歡模擬駕駛類的體驗,我也花了大把的時間在《古惑狼賽車》裡四處狂飆。但是,體驗太過單純的競速遊戲也只會讓我的神經發麻,雖說我的朋友們都能從遊戲中找到刺激和快感,於我來說卻並不見得。

因此,最近一直有點焦慮的我,一直在迴避那些單純競速的遊戲,而《暴力摩託》這類更加「休閒」的遊戲反而成了我的心頭好。不過,這種事到頭來還是見仁見智,不過對本人來說,用一根鐵管照著自己朋友操控的角色腦袋上來上幾下,還是比在終點前的最後一個彎道裡跟他為了第一名死較勁更加暢快。

雖說我對競速遊戲的熱情與日俱增,我卻也發覺到自己的玩法已經和朋友們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他們更喜歡和那些技巧越發超絕的 NPC 們一起競速,而我卻更痴迷於計時賽模式。不過,比起努力想辦法逐秒削減自己的用時,熟悉並享受各條賽道於我來說還是更加重要。

最終我發現,我和朋友們雖然都玩競速遊戲,但是他們愛的是「競速」,而我愛的無非「獨自駕駛」而已。雖說這些遊戲依舊在推銷並不能讓我來電的狂熱爭競氣氛,把賽車手、賽車還有諸多重要的賽道都強制安排在單人遊戲中的比賽裡。那麼很明顯像我一樣的玩家,就需要其他形式的競速遊戲。

《超越賽車(Out Run)》

也差不多是這個時候,我發現了《超越賽車(Out Run)》這款系列作品的存在:這部作品可以說淋漓盡致地表達了鈴木裕對陽光燦爛的美國高速公路的喜愛之情。而且,如果真的要找作品來代表「駕駛」而非「競速」遊戲的話,《超越賽車》在我看來再合適不過了。在本作以及其續作中,玩家都會操縱一臺改裝過的法拉利,在諸多不同的地域 —— 從尼亞加拉瀑布到金門大橋都有包含 —— 之間不斷地穿梭來去。

而在遊戲流程中,也只有鐘錶的滴答聲在催促著我們前進,要我們少享受一會兒這樣的歡樂時光;雖說這個計時器,尤其在難度略高的賽道上,會叫人心生比平常更多的抗拒感,然而這樣的心理壓力比起稍有不慎,你就只能吃十二份尾氣的壓迫感來說,已經算是很輕了。

《超越賽車 2006》

沒過多久,《超越賽車 2006》就成了我玩得最多的賽車遊戲,為了它,我甚至都動過購買價格高昂的 PC 用方向盤的心思,以求提升自己的「駕駛體驗」。不過,在這份需求帶來的衝動減退之後,我突然悟到了一件糟心的事情:並沒有別的喜歡的遊戲能讓我用方向盤玩。

原因很簡單,除開《超越賽車》,我也只剩下那些所謂的傳統競速遊戲可選了。哪怕是《零式賽車》和《反重力賽車》系列也和《GT賽車》還有《馬裡奧賽車》同樣,推行著上文所述的快節奏的面對面式的較量。託這些遊戲的福,我對競速遊戲的熱情也逐漸消退了下去。

不過,接下來的年頭裡,事情的發展就越發有趣了起來:遊戲產業越發「民主」了起來。現在,只要有想法,加上一點小錢,誰都可以涉足遊戲的世界。看看作品能不能滿足自己各種不合常理的口味,沒準還能找到同道中人。而在這種格局下,那些不走尋常路的駕駛遊戲也因此有了市場需求 —— 雖說依舊是小眾需求,然而當初迎合這種需求的獨特作品,現今也已經在市場裡掀起了不小的波瀾。

《極限距離(Distance)》

而這些弄潮兒中最亮眼的,應該就是《極限距離(Distance)》了,作為一款科幻背景的試驗性作品,這款遊戲看著就像是雷德利·斯科特監製的《超越賽車2084》(如果真的有的話,應該就是這個模樣)。不過,和《超越賽車》不同,在這個遊戲裡,一旦時間用盡,你操縱的未來風「新式車輛」只會瞬間消隱無蹤。

賽程中玩家體驗的將是各種惡意滿滿的障礙物:跳躍點,雷射,還有經典的鬼打牆路段,他們必須絞盡腦汁通過重重險阻,只為在到達下一個檢查點時多贏得幾秒寶貴的時間。《極限距離》在計時點賽事的模式下製造並極化了一種一車對抗全世界的環境邏輯,加上難度頗高的賽程,種種要素緊密結合在一起,構成了一個十分完備且完成比賽之後的成就感明顯值回所受苦難的體驗。

《歐洲卡車模擬》

提起駕駛就不得不提到 SCS Software 旗下火到叫人費解《卡車模擬》。《卡車模擬》系列在駕駛遊戲中可以說是巨無霸級的存在,這次你要開的可不是道奇蝰蛇,而是用十八輪卡車載著各種烏七八糟的貨物,在平凡無奇的高速公路上以最高 55 邁的速度奔馳,慢慢構築起自己的卡車運輸帝國。

雖說這種體驗聽起來非常奇特,並沒有常規:「成功遊戲」的樣子。然而,這種民用電臺和慢節奏資本主義式的雜陳旅程體驗比其他諸多駕駛體驗都要美妙。我經常在下班之後就立馬開車回家,回到家裡之後,又在這樣的虛擬體驗中接著「上班」。如此往復,直到我發覺自己的習慣有多奇怪才就此打住。

《概念賽車(Krautscape)》

而近來,由於獨立遊戲產業的興起,許多體量並不大的製作組也終於有機會去使用那些大型工作室避之不及的古怪遊戲機制,將曇花一現的諸多點子作為自己的礎石 —— 當然有的點子並不為玩家接受。在此背景下誕生的《概念賽車(Krautscape)》雖說並不是第一款給車輛加裝翅膀的遊戲 —— 提到這個,估計會有人想起當年的像素風 N64 遊戲《舊金山大賽車 2049》—— 然而,這款遊戲才是真正第一次把「翅膀裝到車上」這件事認真對待。

玩家們這次可以對輪廓如鷹般矢矯的賽車們進行改造,延伸它們的翼展,為他們愛車的操控性提供驚人的加成。雖說遊戲中的預設賽道有時只能說是趣味有欠,不過他們還為玩家提供了實驗性卻樂趣十足的自定義賽道模式,讓你上手就停不下來 —— 就和《美國卡車模擬》一樣,能玩到你連現實生活中的日程安排都拋到腦後 —— 不過,這款遊戲在 Steam 上的售價也不過 28 元,而同等價位的賽車遊戲沒準還沒有這樣的體驗。

《火爆狂飆(Burnout)》

大多數競速遊戲都會將規則簡化成一句話:快者為王。在《火爆狂飆(Burnout)》這種可謂無視生死的街機向賽車遊戲裡,車上哪怕最為嚴重的毀傷,都能在分秒間恢復如初。不像《GTA》系列中執法從嚴的警方,平時還會考慮限速和紅綠燈,只有當你不小心碰一下警車,他們才會將你追到天涯海角。而 SCS software 的作品就是另一種極端:他們的遊戲讓玩家體驗到了一個真正的卡車司機所能經歷的一切:超速罰單、運貨期限,還有因為貨物損壞造成的折減都包含在內。

就和《超越賽車》裡的計時器一樣,這些要素也會讓玩家覺得,自己是在和整個遊戲世界比賽,而不是別的車手一較高下。遊戲中,玩家的每一趟運輸行程都帶有與現實運輸同樣的風險要素。不過,雖說「我」知道,要是下一單再跑砸,就要連自己的底褲都賠進去,然而屏幕前的我卻依舊氣定神閒:畢竟,總還有下一車貨物需要有人去運,遊戲並不會就此結束。

另類賽車遊戲《GTA 5》

Steam 商店的競速遊戲列表裡不斷出現著新的作品,而這種潮流看樣子總會有被玩家厭倦的一天 —— 現在「競速」分類下已經被各種借鑑其他遊戲、平凡無奇的作品塞滿,而真正獨特的作品都被埋在這類糟粕之中難覓蹤影。不過,至少現在那些非主流口味的玩家還算是有了選擇的餘地,這點還是足以讓我欣慰。就算那些濫竽充數的作品拉低了競速遊戲的平均水平,而這樣的情況遲遲沒法好轉,至少我還能抱著我的《超越賽車2006》玩個痛快。

翻譯:佚名 編輯:Leo

篝火營地將持續為您帶來最新的遊戲資訊,最快的遊戲攻略評測,最精彩的深度好文。您還想看什麼樣的遊戲文章呢?歡迎評論下方留言!

相關焦點

  • 油門踩到底不鬆開,發動機轉速會爆表嗎?修車師傅給出答案
    那麼問題來了,那個畢竟是電影裡的情節,在我們現實生活中,如果我們踩住油門踩到底,不鬆開,發動機轉速會爆表嗎?修車師傅給出答案。一般來說,轉速代表汽車發動機爆發出的能量大小,我們一般要加速之前,就是踩油門,加油之後,能看到發動機轉速明顯增高,然後行車速度大幅提升上去。
  • 大腳踩油門還是緩慢加油更省油?看實測結果
    每個人開車都有自己特殊的習慣,比如踩油門的時候,有的人會喜歡大腳踩油門,有的車主喜歡慢慢踩油門;我們也知道,每個車主的用車情況不同,會有不同的耗油現象,那這樣的情況下,哪種更省油呢,我們先找老司機了解一下,看看老司機是怎麼回答 "大腳 給油和慢加油哪個更省油 "的問題。
  • 《登山賽車》TV版評測:一腳油門一腳剎車
    雖然遊戲中元素不多,但是場景卻很豐富, 不會讓玩家產生視覺疲勞,呆呆的司機大叔跟遊戲的畫面風格也挺搭配。這樣的遊戲畫面雖稱不上華麗,但是散發出的樸素範兒小編還是蠻喜歡的!20餘款車供你挑選《登山賽車》TV版是一款體育競速類遊戲。
  • 《短程極速賽車2》評測:北美最火爆的賽車遊戲
    《短程極速賽車》是一款全球聞名的賽車遊戲。北美賽車類手機遊戲排名第二,全球用戶超過5000萬!這是一個賽車遊戲的神話!為了續寫傳奇,著名的國際發行商i-Free中國即將在近期發布《短程極速賽車2》,這款遊戲在《短程極速賽車》的基礎上做了更多提升!讓我們來共同看一下遊戲的評測吧!
  • 豪車、美景、自由度,借《OutRun》談賽車遊戲的快感從何而來
    就像鈴木裕最初所設想的那樣,這款遊戲的操作非常簡單,只需要踩下油門、握住方向盤,即可來一場令人心曠神怡的公路旅行,遊戲中有一張巨大的網狀地圖,玩家在每跑完一個階段之後可通過選擇岔路來進入下一個階段。1993《山脊賽車》賽車遊戲若是將物理與系統做得太過擬真硬核,則意味著將許多單純追求爽快的玩家拒之門外,而這些遊戲也就很難被稱之為遊戲了。
  • 大腳油門和輕踩油門哪個更傷車?修車工:可能和你想的不一樣
    隨著汽車成為主流的代步工具,有車一族越來越多,關於車輛保養方法,成為熱搜的關鍵之一,對於汽車,除了日常的4S店保養之外,我們在駕駛途中,也需要養成良好的駕駛習慣,這樣能避免加速一些汽車零件出現老化、故障的問題,比如,很多車主為了體驗卡風馳極速的感覺,開車的時候大腳踩油門,給人的感覺就是非常不愛惜車子
  • 遊戲小測評:另類賽車類遊戲《飆酷車神2》,是否值得一玩
    從宣傳片我們就能看出育碧這次並沒有打算只專注賽車,而是將目光投向駕駛!玩家可以在遊戲中駕駛跑車、摩託、汽船乃至於螺旋槳飛機上天下海,給玩家帶來不同載具的駕駛樂趣,如同初代《飆酷車神》中承諾給大家的一樣,二代《飆酷車神》依舊給玩家帶來一整塊美國地圖,注意是一整塊,根據網友統計的出代《飆酷車神》的地圖面積達到了5000平方千米,而《飆酷車城2》還要更大!
  • 猛踩油門和溫柔開車,到底哪個更傷車?很多車主都不知道
    不管一個人的駕駛技術是否成熟,開車時總是有不好的習慣,我們平時最常用的是踩踩踩油門,用力踩油門溫柔駕駛,到底哪一個會傷到車呢?我不知道很多車的車主,我在找專門修理汽車的朋友,他說怎麼樣。首先是踩油門的問題,我們平時開車的時候總有不舒服的時候,特別是開車的時候,如果被別人擠進車裡,或者被捲入大規模的堵車中,會影響我們的心情,這時很多司機的朋友踩著油門發洩自己的情緒,但是,他們不知道的是,這樣可以製造車積車的碳增加。
  • 到底啥叫半離合?起步時只松離合器,還是松離合器的同時踩油門?
    在行駛過程中,汽車的動力可由離合器踏板決定,司機可通過踩離合器踏板臨時將變速箱分開併合在一起,將發動機切斷或連接到變速箱,使汽車能滿足不同路況、不同速度的需求。以上是我們對汽車離合器的理解。所以,汽車的半離合是什麼呢?半離合,我們在駕校練車時聽得最多,當時是不敢問的,教練給我們講了不少關於半離合的知識,下面我們就簡單分析一下汽車半離合。
  • 開車少不了踩油門,那你知道,怎樣踩油門才能既安全還不傷車?
    本來有時候都是完全可以避免的,都是由於自己的一些粗心大意,所以說在開車的時候一定要謹慎小心,駕駛技術是一方面,車主們心態也非常重要,此外,在客車之前,車主們最好是多做幾部,比如說,在車前面繞幾圈,這樣也能夠大概的了解,車周圍的狀況,看看車有沒有出現漏水漏油的情況,開車少不了踩油門,那你知道,怎樣踩油門才能既安全還不傷車?
  • 知乎體:模擬賽車遊戲對現實跑賽道到底有多大指導意義?
    一方面,我想試試看我們買得到的03+在賽道上的表現到底如何;再來,我也想探究一下模擬器與現實中開民用車其中有多少的區別,一般玩家又需要注意些什麼。在出場圈中,我並沒有選擇全力刷圈,而是在仔細比對模擬器與現實中的區別,模擬器到底能不能夠還原現實賽道?剎車點需不需要做調整,走線有沒有問題?
  • 相同速度下三檔時油門只踩一半,四檔要踩到底,沒想到它更省油?
    經常開車的老司機對於這種情況都有感觸,在一般水平的道路上是不可能會出現三檔一半油門的速度和四檔油門踩到底的速度一樣的,出現這種情況只有一種可能,那就是車輛的行駛遇到很大的阻力,雖然四檔油門踩到底,但發動機並沒有發揮出應有的動力,所以才產生和三檔半油門的效果相同。
  • 如果離合油門交換位置的話,就不會把油門當剎車了,為何不這樣做
    就像我們大部分人習慣用右手寫字吃飯一樣,對於絕大部分人我們的右腳使用可能會更加靈活。而對於油門和離合來說,當給油起步的時候,左右腳控制,顯然油門控制精度的把握的重要性會更大一些。同時這樣的設計必定也會使自動擋踏板位置改變,否則開手動擋的朋友就無法開自動擋車型。
  • 登山賽車遊戲講解
    登山賽車是一款非常好玩的賽車競速遊戲,自上線以來也是備受玩家青睞的是一款遊戲,遊戲中玩家開著各種車在地圖上跑,走過各種不同的路,有山川還有沙漠,玩法多樣,關卡設計也很別具匠心,那麼對於新手玩家要如何快速上手呢,接下來小編就來給大家分享登山賽車基礎技巧,一起來看看登山賽車怎麼玩吧。
  • 話說新手誤踩油門
    新手在最初駕車上路時 「拿油門當剎車、誤踩油門」,就是新手在最初上路行車中普遍存在的錯誤操作之一。然而,很多人會偏激的認為踩錯油門多數是以下兩種情況。一種說法是「手動擋汽車不容易誤踩油門,自動擋汽車容易誤踩油門」。第二種說法是「男性駕駛人不容易誤踩油門,女性駕駛人容易誤踩油門」。其實,這些都是誤解。
  • 用threejs製作一款簡單的賽車遊戲
    賽道最早的想法是動態生成,類似之前那個迷宮遊戲一樣,正規的賽車遊戲肯定沒法動態生成,因為賽道都需要定製的,有很多細節的東西,比如貼圖風景之類的。我們這個練手項目追求不了那麼酷炫,所以可以考慮一下動態生成。動態生成的好處就是每次刷新後玩都是一個新的地圖,可能新鮮度會高一些。
  • 卡丁車手許倬婭:踩油門誰都會重要的是踩剎車
    卡丁車手許倬婭:踩油門誰都會重要的是踩剎車     2017 記錄  身著防火賽車服、頭戴安全頭盔,綠燈亮起,由她駕駛的卡丁車風馳電掣般向賽道駛去。快進入彎道時,她果斷減速,順利入彎,精準卡位,過彎後又迅速提速,動作如行雲流水。一連經過6個彎道後,車被穩穩地停在一公裡之外的終點處。  許倬婭是圈內少有的女賽車手,29歲的她來自一個沒有任何賽車背景的家庭。
  • 卡丁車除了油門秘笈,還有更多你不知道的駕駛技巧
    駕駛卡丁車,我們能有初級賽車的競速體驗,更多的人想要在卡丁車賽道上跑出驕人的成績,一般大家都知道剎車和油門是兩個大招,但是有些老司機卻有些更神秘的招數。今天我們來講一講幾個小秘訣吧!
  • 汽車在高速服務區起步,60碼5檔油門踩到底速度上不來是怎麼回事?
    汽車在高速服務區起步,60碼5檔油門踩到底速度上不來是怎麼回事?為什麼會出現60公裡的速度,五擋油門踩到底,速度都提不起來呢?你應該果斷趕快降擋,再拖一段時間,可能會拖熄火。我們平時說60公裡的速度換入五擋,這是保證在換擋的時候發動機有足夠的動力存在,我們平時加擋的時候都是踩油門,使發動機轉速提高到2000轉的時候才踩離合,掛入高一級檔位,四擋換入五擋後快速放開離合器,快速踩油門使發動機轉速提高。
  • 你以為自動擋是踩油門就走?不明白這些技巧,永遠都是新手!
    你以為自動擋是踩油門就走?不明白這些技巧,永遠都是新手!現在,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市場上的汽車也越來越多。對很多人來說,自動剎車車很容易開車,走路的時候踩油門,停的時候踩剎車完全不技巧。實際上,這種想法是不正確的。開車需要掌握很多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