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小婭副部長考察航天醫學基礎與應用國家重點實驗室
2012年8月2日下午,國家科技部陳小婭副部長到中國航天員中心考察航天醫學基礎與應用國家重點實驗室建設情況,基礎研究司張先恩司長等陪同考察。 陳小婭副部長一行先後考察了中心模擬失重訓練水槽、航天員出艙活動程序訓練模擬器等大型設施設備,與「神九」任務飛行乘組航天員進行了座談交流。隨後,現場考察了航天醫學基礎與應用國家重點實驗室,並分別聽取了中心陳善廣主任和重點實驗室李瑩輝主任關於中心科研任務及航天醫學基礎與應用國家重點實驗室建設情況匯報。
-
李錦記醬料符合航天員口味,成功入選神九航天食譜
http://www.yunnan.cn 發布時間 2012-07-24 16:20:05 星期二 來源:雲南網 大中小日前,隨著神九返航,探索神九航天飲食問題受到眾多媒體關注,據中國航天員科研訓練中心航天食品與營養研究室主任陳斌介紹,在神九載人飛行任務中,提供了7大類、70餘種中式食品隨航天員徵戰太空。「可以確保航天員4天內不會吃到重樣食品。」
-
航天醫學基礎與應用國家重點實驗室順利通過驗收
2012年4月10日,科技部組織專家組在北京航天城對航天醫學基礎與應用國家重點實驗室進行了驗收。科技部基礎研究司、基礎研究管理中心和實驗室上級主管部門領導及相關人員出席了會議。
-
神十將承擔航天醫學等30餘項科學實驗
神舟十號發射成功,這離「神九」發射成功不過360天,而距楊利偉首次飛向太空則已10年。和此前神舟飛船相比,「神十」有哪些不同和突破?在「神十」之前,中國已經四次成功將人送入太空,並安全返航。為什麼到第五次才被稱為「應用性」?神十技術離民用還有多遠?記者採訪相關專家對此進行了解答。
-
訪載人航天工程航天員系統負責人陳善廣吳川生
1962年生, 中國航天員中心主任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航天員系統總指揮兼總設計師 中國航天醫學工程研究所所長 1982年畢業於武漢大學 1992年起被任命為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航天員系統副總設計師 吳川生 1952年生 1972年12月入伍 1995年11月調入北京航天醫學工程研究所
-
我國航天醫學研究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新華社北京10月15日電(記者李宣良、白瑞雪)經過中國航天員中心多年的研究和實踐,我國航天醫學研究已經進入分子細胞生物學階段,具備國際先進水平。 中國航天員中心首席醫監醫保醫生李勇枝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說,近年來,我國科學家們已經從空間飛行效應的現象觀察深入到航天環境對人體影響的機理研究,從宏觀的整體組織水平深入到微觀的細胞分子水平,通過研究空間環境因素導致人體生理、病理變化的內在發生機理,提出和制定針對性強的有效對抗防護措施。
-
神十一航天員太空第一餐菜單曝光:共8道食品
返回地球前,航天員也要整理收拾需要帶回來的物品,打掃天宮。從「神九」「神十」任務,航天員就開始實行天地同步作息制度,按照地球上的時間早起工作,晚上睡覺。「神十一」的任務,航天員自主調整的權利更大。對地面支持團隊來說,儘管不像早期飛行時需要全天24小時值班,但工作量並不能簡單地用更輕鬆來評價。
-
天宮二號將開展太空腦 機交互實驗
原標題:天宮二號將開展太空腦 機交互實驗腦-機技術是在大腦和外在機器之間建起一個聯繫的通道。它通過安裝在頭皮上的物理檢測裝置,檢測到我們相應的神經元活動,然後對這些信號進行解碼,解讀出人的運動意圖信息。如果將這些信息再經過編碼,就可以控制相應的設備或者我們的肢體。信息時報訊 據《今晚報》報導,「天宮二號」日前成功發射。
-
航天員趣聞大放送 航空航天概念股表現竟是這樣的!
經任務總指揮部研究決定,瞄準10月17日7時30分發射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飛行乘組由航天員景海鵬和陳冬組成,景海鵬擔任指令長。航天員景海鵬參加過神舟七號、神舟九號載人飛行任務,航天員陳冬是首次參加載人飛行任務。
-
航天中心醫院開展空間站醫學科研,將惠及高血壓等疾病患者
這些問題,將有答案。記者從11月10日舉行的航天醫學與醫工結合論壇上了解到,目前我國的科技工作者正在對空間站與腦健康方面進行深入研究。研究成果不僅惠及航天員,也會惠及高血壓腦病等地球上的患者。隨著醫學技術的發展,臨床醫學與理工學科交叉發展,逐漸成為引領未來醫學創新的主導方向。
-
航天員收到地面首封電郵 向天宮發郵件需先申請
北京航天飛控中心總體室工程師王霄軍說,未來空間站會計劃將郵件容量進一步增大,和地面上班一樣,航天員能夠隨時接收到工作安排。 試驗意義 將可隨時接收地面指令 據介紹,這是地面第一次以郵件的形式向航天員傳送信息。
-
楊利偉介紹中國載人航天工程進展:第三批航天員已開始初選
航天員系統乘員產品、艙外航天服正在開展初樣研製工作,航天員出艙活動水下驗證等地面試驗正按計劃進行;中國第三批預備航天員選拔正按計劃實施,此次選拔的航天員不僅包括航天駕駛員,還包括航天飛行工程師和載荷專家。這次選拔更多的是面向科研機構、工程院所以及高校進行全方面的選拔。初選已經在進行了。
-
航天員系統負責人解密:太空生活這個樣
返回地球前,航天員也要整理收拾需要帶回來的物品,打掃天宮。 從「神九」「神十」任務,航天員就開始實行天地同步作息制度,按照地球上的時間早起工作,晚上睡覺。「神十一」的任務,航天員自主調整的權利更大。對地面支持團隊來說,儘管不像早期飛行時需要全天24小時值班,但工作量並不能簡單地用更輕鬆來評價。
-
神舟九號航天員:只要祖國需要 我們時刻準備
只要祖國需要,我們時刻準備——神九航天員與香港大學生座談 新華社香港8月12日電(記者高路 趙菁菁)12日下午,香港中文大學逸夫書院大講堂內座無虛席。來自香港8所高等院校的500多名師生齊聚一堂,與3名到訪的神舟九號航天員景海鵬、劉旺、劉洋等熱情對話,上了一堂生動的「航天課」。 當主持人問到三位航天員是否有意再次「飛天」時,航天員們的回答斬釘截鐵。「我們時刻準備,只要祖國需要,只要載人航天需要,我們義不容辭!」「航天員這個稱謂是對我們最高的榮譽。執行飛行任務,我們責無旁貸!」「載人航天是我的職業,也是我的生命。
-
神舟九號飛船
神舟九號飛船是中國航天計劃中的一艘載人宇宙飛船,是神舟號系列飛船之一。神九是中國第一個宇宙實驗室項目921-2計劃的組成部分,天宮與神九載人交會對接將為中國航天史上掀開極具突破性的一章。 太空醫院 作為中國載人航天工程重要參與研製單位,位於湖北襄陽的航天科技集團四院四十二所除承擔了「神九」逃逸火箭發動機、飛船艙體密封系統研製任務外,還為航天員提供了全套醫監生化檢測組件,為「天宮一號」裝備了一個小小的的「太空醫院」,每次檢測要使用的一整套工具,整整齊齊地用固定在一個小操作板上,把操作板往航天員工作檯板上輕輕一粘,就是一個「醫監平臺」,而這個醫監系統也是在神舟飛船上首次啟用
-
神舟十一號航天員是誰? 神舟十一號航天員資料簡介(圖/視頻)
經任務總指揮部研究決定,瞄準10月17日7時30分發射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這是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副主任武平今天在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行任務新聞發布會上透露的。【附:神舟十一號發射直播地址入口】 飛行乘組由航天員景海鵬和陳冬組成,景海鵬擔任指令長。
-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航天員系統總設計師——宿雙寧
負責我國航天員隊伍的選拔與訓練、航天員系統醫監醫保和航天員系統總體設計。先後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一項,軍隊科技進步一等獎2項、二等獎3項、三等獎3項,享受政府特殊津貼。現任北京航天醫學工程研究所所長,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航天員系統總設計師,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航天員系統總指揮。
-
揭秘神九返回艙:精裝修、不「怕」熱、科學減肥
新華社北京6月28日電(記者 王敏)3名航天員即將結束太空之旅,乘坐神舟九號飛船的返回艙返回地球。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專家向記者揭秘了返回艙幾個有意思的小細節。 返回艙「精裝修」 神舟九號飛船發射前,曾特別請來航天員參觀內飾裝修好後的飛船。
-
航天員在太空將面對哪些挑戰?太空失重是最大挑戰
新京報記者 賈世煜 通訊員 李少騰6 航天員將面對哪些挑戰?●生活挑戰衣食住行都是技術活衣在太空,穿衣可比在地面費時費力得多,航天員首先要固定好身體,以免「飄」走。新「家」並不具備洗衣條件,所以每名航天員攜帶了7套航天服,每4天更換一次。
-
...航天員,王亞平,表面張力,張海軍,失重,過載,上海,分會場,實驗...
此次對話活動在北京、天津、上海、四川等地聯合開展互動直播,王亞平來到航天五院天津基地主會場,為6個分會場的中小學生進行互動教學,講述航天員的訓練經歷。面對王亞平的提問,主會場的孩子踴躍回答,上海分會場的氣氛也十分熱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