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錦記醬料符合航天員口味,成功入選神九航天食譜

2020-12-19 手機鳳凰網

http://www.yunnan.cn 發布時間 2012-07-24 16:20:05 星期二 來源:雲南網 大中小

日前,隨著神九返航,探索神九航天飲食問題受到眾多媒體關注,據中國航天員科研訓練中心航天食品與營養研究室主任陳斌介紹,在神九載人飛行任務中,提供了7大類、70餘種中式食品隨航天員徵戰太空。「可以確保航天員4天內不會吃到重樣食品。」

由於神舟九號飛行乘組將在軌駐留13天之久,對食品的安全性、多樣性和感官接受性的要求越來越高,中國航天員科研訓練中心航天食品與營養研究室採用現代食品加工技術,結合傳統食品工程化手段,使航天食品在品種數量、內在品質和食用安全方面得到顯著改善,解決了中式傳統食品在長期貯藏穩定性和感官接受性方面的矛盾,實現了航天食品的安全可靠和營養美味。

「這次任務攜帶的航天食品口感非常好,花樣非常多」,這是神舟九號航天員劉旺對食品最深的感受。確實,相比早起的以壓縮餅乾、點心為主的航天食譜來說,這次任務的食譜有了質的飛躍。陳斌介紹說,神九任務食品以中式傳統特色食品為主體,具有耐貯藏、感官接受性好、適應航天員個性飲食需求的特點,使航天員在執行飛行任務期間也能夠體驗到中華傳統飲食文化的氛圍。

據記者獲悉,擁有124年醬料生產經驗的李錦記醬料歷經品質、安全、口味重重檢測,成功入選神九航天食譜。其中,李錦記旗下海鮮醬、叉燒醬、川味辣椒醬、番茄醬和泰式甜辣醬五種醬料根據航天中心配餐需求和計劃,隨三名太空人進入太空。

李錦記有關負責人表示,航天中心很早就和企業進行溝通,要求提供整套生產記錄和品質監控記錄、產品質量標準、產品檢驗報告,還委託第三方檢測機構進行了多種檢測,經過航天中心派研究員實地考察,最終確定與李錦記企業合作。

航天食品是否合航天員的口味?陳斌介紹說,食品在研製的過程中,按照「營養平衡主副食搭配」的原則,在滿足重量和體積嚴格受限的前提下,廣泛徵求航天員意見,充分考慮航天員口味特點,每一項食品研製出來時,先請航天員品嘗並填寫「感官評價表」,只有在60分以上的食品才能入選這次任務的食譜。

李錦記方面表示,此次一共提供了2000多包航天員食用醬料。這些醬料與大眾餐桌上的醬料並無本質不同。特殊之處在於一要適應太空環境的特殊包裝,二是要在太空環境中,人的味覺會有一定的變化,所以會根據要求對醬料的口味作適當調整,以滿足航天員口味變化。

責任編輯: 夢雲

相關焦點

  • 卓越的品質,把李錦記寫進航天員食譜
    正是因為李錦記卓越的品質,讓李錦記產品進入了航天員的食譜。李錦記首創提出「100-1=0」零缺陷品質管理理念。2012年,「神舟九號」載人飛船的發射拉開了李錦記與中國航天合作的序幕,那一年,李錦記開始為航天員研發太空醬料。
  • 李錦記登陸廣州科技周為您揭秘
    作為航天事業戰略合作夥伴,李錦記攜航天級醬料「登錄」開幕式現場,為大家揭開被三度寫入「中國航天員食譜」,隨「神九」「神十」「神十一」飛上太空的奧秘。眾所周知,人有個體差異,而在特定的航天環境中,航天員的口味要求也會變得非常特殊。李錦記在參與的航天食譜研製工作中,會因應每一位航天員在太空環境中的微妙的飲食習慣變化,進行醬料口味調整和定製。此外,李錦記還在醬料包裝上進行了改良,由原來的手撕包裝變為牙膏式擠壓包裝,讓航天員打開包裝使用一次後還可繼續使用,不僅降低了食品包裝垃圾佔用的空間,而且更加安全、方便、環保。
  • 李錦記航天獎學金暨首屆李錦記創新獎學金頒獎儀式在京舉行
    李錦記通過提供高品質醬料產品助力神九、神十、神十一飛天,積極為中國航天員的飲食盡綿薄之力。又通過設立李錦記航天獎學金,為中國航天人才的培養貢獻力量。今年是李錦記成立130周年,作為一家百年企業,李錦記將繼續為航天事業做出應有的貢獻。」
  • 「中國航天基金會-李錦記航天獎學金」頒獎儀式在北京舉行
    北京2020年1月23日 /美通社/ -- 近日,2018-2019年度「中國航天基金會-李錦記航天獎學金」頒獎儀式在北京舉行,30名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子獲此榮譽,並收穫李錦記獨家航天醬料禮包。
  • 李錦記:百年傳承 用心釀造好味道
    為了讓鄉親們能分享到這一獨特的美味,李錦裳反覆試製,歷經多道工序,最終生產出蠔油作為調味品出售,並於1888年正式設立了李錦記蠔油莊。隨後,李錦記逐步發展,從一個小作坊成長為今天擁有220多款產品,遠銷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跨國醬料集團。 一瓶醬油背後的200個質量監控點 一瓶醬油是如何釀造而成的?
  • 安康端午節 李錦記準備美味粽子和節日大餐
    除了在產品質量和口味方面下功夫,李錦記還在容器上不斷改良,為這道珍貴的頭抽專門配備了採用國際專利容器阻隔氧氣技術設計的產品瓶子,即使在醬油開封後仍能把鮮味與香味緊緊鎖住。在李錦記132年的發展史上,這樣的創新例子很常見。在產品研發上,李錦記不斷推陳出新,例如,誕生於1997年的李錦記蒸魚豉油,至今仍然是賣場貨架上的常見暢銷產品。
  • 神舟九號航天員:只要祖國需要 我們時刻準備
    只要祖國需要,我們時刻準備——神九航天員與香港大學生座談    新華社香港8月12日電(記者高路 趙菁菁)12日下午,香港中文大學逸夫書院大講堂內座無虛席。來自香港8所高等院校的500多名師生齊聚一堂,與3名到訪的神舟九號航天員景海鵬、劉旺、劉洋等熱情對話,上了一堂生動的「航天課」。    當主持人問到三位航天員是否有意再次「飛天」時,航天員們的回答斬釘截鐵。「我們時刻準備,只要祖國需要,只要載人航天需要,我們義不容辭!」「航天員這個稱謂是對我們最高的榮譽。執行飛行任務,我們責無旁貸!」「載人航天是我的職業,也是我的生命。
  • 航天員著企鵝服防肌肉萎縮 食譜以中國菜為主
    航天員著企鵝服防肌肉萎縮 食譜以中國菜為主時間: 2012-06-17   來源: 北京晨報   作者: 習人 昨天,景海鵬、劉旺、劉洋三名航天員搭乘神舟九號飛船「飛天」,展開了全新的太空生活。預計6月18日進行自動交會對接,三名航天員將進入天宮一號這個太空新家。
  • 李錦記企業獎學金得主「李」想之旅
    在這陽光燦爛的7月,隨著中國共產黨迎來成立98周年之際,李錦記新會生產基地也迎來了一批朝氣蓬勃的客人——廣州市旅商校獲李錦記企業獎學金的學生們。通過"李"想之旅參觀,這些烹飪專業的優秀學子深入了解了李錦記航天級醬料的生產過程,對百年民族企業李錦記131年來的騰飛歷史與獨特而深厚的企業文化底蘊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更堅定了他們把握新時代機遇實現自己的理想,回報繁榮祖國的信念。
  • 航天員食譜四天不重樣 首餐炒飯叉燒醬還有奶茶
    昨天,景海鵬、劉旺、劉洋三名航天員搭乘神舟九號飛船「飛天」,展開了全新的太空生活。預計6月18日進行自動交會對接,三名航天員將進入天宮一號這個太空新家。航天員在天宮一號裡的生活究竟是怎樣的?記者對中國航天員科研訓練中心的有關專家進行了採訪。
  • 神九航天員將重點開展三方面航天醫學實驗研究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新聞發言人武平 中國網 董德中國網6月15日訊 今日下午,天宮一號與神舟九號載人交會對接任務總指揮部新聞發布會舉行,中國網現場直播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新聞發言人武平表示,此次任務中,航天員將利用裝載在天宮一號上的相關實驗設備,重點開展三個方面的航天醫學實驗研究:一是進行航天員健康監測技術研究。主要包括航天飛行中航天員營養代謝、在軌情緒、生物節律變化等方面的實驗研究。二是開展失重生理效應機理與防護研究。
  • 中秋「家」節,把李錦記的愛帶回家
    王俊是一名來自廈門的青年企業家,7月底,他獲選了李錦記希望廚師項目「公益體驗官」,8月1日-4日,他與李錦記工作人員一起,參與到了希望廚師項目雲南祿勸站的面試、家訪等環節中。他想通過這次難得的公益體驗官的機會,了解一家百年企業是如何履行企業社會責任的,也想找一些值得借鑑的方法或經驗用於自己的企業。令人開心的是,陳燕被錄取了。
  • 李錦記飄香龍舟宴,傳承中國味
    懷著「飲水思源」的信念,李錦記持續投資於中國內地市場,在廣東地區引人注目的投資項目包括:1996年,在李錦記家族的故鄉新會設廠,佔地2000畝的新會工廠現已成為李錦記全球最大的生產基地;2018年,購入番禺石壁街轄區內的萬科世博匯8號地塊,大樓落成之後將作為李錦記醬料集團華南銷售總部所在地。
  • 質量為先,李錦記以誠信贏得消費者的心
    為確保質量萬無一失,李錦記實施「從田間到餐桌」的全程控制,從源頭開始確保產品的安全,從種植、養殖和採購食品原料,到生產、流通、加工和配送,李錦記對供應鏈的每一環節都嚴格管理。此外,李錦記對運輸、清洗和加工原料、全程不經人手的生產過程、分裝和運輸成品、上架銷售等環節,也全面監督。為確保原材料和食品安全,李錦記甚至對大宗農產品,採用李錦記基地種植的模式,派專人駐守種植農地,務求落實每一個安全細節。
  • 「天宮食譜」:航天食品不止「補充營養」這麼簡單
    作為一種在特殊環境供應特殊人群的特殊食品,航天食品除了提供必要的能量和營養外,還需要考慮哪些因素?這些航天食品如何製作的?航天食譜如何制定的?口味如何?近日,記者走進中國航天員中心航天營養與食品研究室,一探其中奧妙。
  • 神舟九號女航天員劉洋完成任務後,為何鮮有音訊,如今狀況如何?
    01中國在近幾十年的不懈探索中,送過多名太空人飛入太空,代替人類去看一看宇宙的模樣。劉洋作為我國航天史上首位女航天員,搭載著神舟九號飛上太空。在完成這一項艱巨而光榮的任務後,她又去到了哪裡呢?為何成功完成任務後就鮮有劉洋相關的消息呢?
  • 百年品牌李錦記光輝歲月 蠔油原來這樣誕生
    (圖片來源:李錦記提供)李錦記絕對是醬料世家,有200多種醬料及調味品,銷售至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圖片來源:李錦記提供)要令蠔油可以傳承過百年,品質控制固然重要。李錦記擁有自家管理的鮮蠔養殖場,確保鮮蠔在安全衛生的環境生長。從蠔苗開始,李錦記便悉心裁培,之後嚴選成熟飽滿的鮮蠔,即採即開即熬製,令每一滴的蠔油也是上乘佳作。
  • 神十一航天員太空第一餐菜單曝光:共8道食品
    返回地球前,航天員也要整理收拾需要帶回來的物品,打掃天宮。從「神九」「神十」任務,航天員就開始實行天地同步作息制度,按照地球上的時間早起工作,晚上睡覺。「神十一」的任務,航天員自主調整的權利更大。對地面支持團隊來說,儘管不像早期飛行時需要全天24小時值班,但工作量並不能簡單地用更輕鬆來評價。
  • 訪載人航天工程航天員系統負責人陳善廣吳川生
    另外就是與航天員密切相關的一些產品的研製和提供。比如說像航天員要吃的航天食品,喝的水這些食品,這要由航天員系統來進行提供。還有我們要研製和提供給這次神六任務所需要的艙內航天服,就是壓力服,像神舟五號的時候楊利偉穿的壓力服,這個壓力服沒有變化。 王志:與神五比呢?神六在這個系統到底有什麼變化? 陳:大的變化我們都知道是兩個人的飛行,飛行天數也多了,我們攜帶的這些食品、水的量肯定要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