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十一號航天員是誰? 神舟十一號航天員資料簡介(圖/視頻)

2020-12-18 閩南網

  經任務總指揮部研究決定,瞄準10月17日7時30分發射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這是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副主任武平今天在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行任務新聞發布會上透露的。【附:神舟十一號發射直播地址入口】

  飛行乘組由航天員景海鵬和陳冬組成,景海鵬擔任指令長。航天員景海鵬參加過神舟七號、神舟九號載人飛行任務,航天員陳冬是首次參加載人飛行任務。【神舟十一號發射目的任務】

景海鵬資料簡介

陳冬資料簡介

  >>神舟十一號任務精彩看點有哪些?

  【視頻】神舟十一號航天員與記者見面會


  相關新聞:

  神舟十一號航天員景海鵬、陳冬答問實錄

景海鵬(左)、陳冬(右)在記者見面會上亮相

  神舟十一號航天員景海鵬、陳冬今天在記者見面會上亮相了,將於明天早上出徵太空的他們,今天回答了多家媒體記者的提問,想看看他們說了些什麼嗎?請看記者從現場發回的報導。

  記者:請問景海鵬,你今年已經50歲了,又是一名將軍,是什麼力量支撐你第三次出徵太空?

  景海鵬:航天員是我的職業,太空飛行是我的事業,更是我崇高的使命。雖然這項工作充滿了挑戰和風險,乃至危險,但我喜歡、熱愛、甚至享受我的工作。作為一名航天員,能夠多次執行太空飛行任務,是我們的夢想和追求。非常榮幸,我能夠第三次出徵太空,在這裡,我要真誠感謝我的祖國和人民,感謝萬千航天科技工作者,感謝他們的付出和託舉。我決心不忘初心、矢志不渝,當好一名航天員。

  記者:請問陳冬,你在2010年成為第二批航天員,等待六年迎來自己第一次飛天,和你預期相比快還是慢,意料之中還是意料之外?與第三次飛天的景海鵬一起執行任務,是怎樣一種感覺?

  陳冬:我感到,這次任務來的不早也不晚、不快也不慢,時機剛剛好。景海鵬師兄,在工作中,是我的老師,在生活中,是我的兄長,他工作非常認真,要求非常嚴格,經驗非常豐富,這次能與景海鵬師兄組成飛行乘組,我覺得很幸運,心裡很踏實、非常有底!

  記者:請問景海鵬,聽說首批航天員有一部分已經停航停訓,你也面對過一次落選,一次備份。你是怎麼看待這個既充滿競爭又充滿濃濃戰友情的團隊的?

  景海鵬:你說的沒錯,我經歷過五次選拔,包括一次落選、一次備份。作為一名航天員,每迎接一次飛行任務,就要按統一標準重新選拔,確實存在著競爭。一個團隊只有競爭才能出戰鬥力,但航天員這個團隊除了競爭,更有攜手並肩、傳承幫帶,一旦乘組定下來,其他戰友就會送上掌聲,全力以赴支持入選乘組。可以給大家透露一下,此時此刻,我的其他戰友正在飛控崗位嚴陣以待。在接下來的一個多月裡,他們將與我們一同「飛行」。我感到,航天員是勤奮的集體,是團結的集體,是自律的集體,是樂於奉獻的集體,也是一個讓人感動的團隊,生活在這個團隊很幸福。

  記者:請問陳冬,這是你第一次執行航天飛行任務,為此做了哪些準備?

  陳冬:自從我們加入航天員隊伍以來,就一直在做各項準備,在思想、身體、心理、專業技能和團隊協作等方面接受全面訓練,為每次任務打牢基礎。此外,針對每次任務,還要進行專項訓練,在這次任務中,我們重點提高了應急情況處置能力、醫學急救互救能力、空間實驗能力。我感到,只有把地面訓練當做太空實戰,才能在太空實戰中自信從容,就像在進行地面訓練一樣。

  記者:請問景海鵬,面對即將開始的第三次飛行,你感覺這麼多年來有沒有變化?如果有,感覺最大的變化是什麼?

  景海鵬:面對每一次任務,我都會從零做起、全力以赴、做最好的自己。這是不變的。當然,經歷了18年航天員職業的磨練,歷經了兩次飛天的考驗,變化是必須的,我更加成熟、更加自信、更加堅毅果敢,心態更加平和陽光,更加懂得珍惜,更加懂得感激和感恩。能夠再一次接受祖國的檢閱,我想這不僅是我的變化,也是我們航天員團隊的最大變化。

  記者:請問陳冬,你們將如何進行這些實驗?是否曾在地面做過相關訓練準備?期待實驗取得什麼效果?有什麼話想對香港「小設計師」說?

  陳冬:香港中學生提出的三個科學實驗,分別是太空養蠶、雙擺和聚合物薄膜實驗。他們設計了適合在軌飛行開展的實驗方案,充滿了奇思妙想,將給我們這次太空之行增添許多趣味。我們在地面已進行了充分的訓練,將在天宮二號組合體運行期間開展實驗,相信能達到預期的實驗效果。這裡,我想對包括香港「小設計師」在內的熱愛航天的青少年說,期待有一天,你們也能加入我們的行列,飛上太空親自探索宇宙的奧妙。

  記者:請問景海鵬,按照計劃,中國空間站將於2020年前後建成,屆時你已經54歲了,有什麼期待嗎?

  景海鵬:這個問題問的非常好。中國空間站是中國人的太空家園,是每一名航天員的夢想宿營地,我當然充滿期待。據我所知,世界上有的航天員已經飛行7次,有的航天員已經累計飛行800多天,有的航天員一次任務飛行400多天,我還得向他們學習。對空間站來說,我還是一名新兵,我期待著為空間站建設發展多作貢獻,只要祖國需要,我堅決聽從召喚。我也非常期待用我對航天事業的熱情和多次飛行的經驗,為航天員隊伍建設多作貢獻。

  記者:請問陳冬,據我了解,這次任務的作息將採取「6+1」模式,也就是說每工作6天,會有1天休息時間,業餘時間你怎麼度過?

  陳冬:這是我第一次執行航天飛行任務,我會珍惜在太空中的每一刻,一定會多看看窗外的美景、美麗的地球和我的祖國,還會嘗試做一些地面做不到的事情,有空的話會看看家人和戰友的照片、看看電影、聽聽音樂、寫寫日記,真是非常期待啊!不過,這次任務安排的各類試驗還是挺多的,我們還要抽出一部分時間,進行前期工作總結和下步工作準備。總之,就是細緻工作、健康生活、享受失重。

  記者:請問二位,此時此刻,想對自己家人說些什麼?

  景海鵬:這個問題先請陳冬回答。

  陳冬:感謝媒體朋友問這個問題,讓我能夠和家人說說話。這麼多年,我的家人一直為我的事業默默付出,陪伴著我,支持著我,讓我能夠有機會實現夢想。軍功章也有他們的一半,必須有他們的一半。

  景海鵬:剛才陳冬說的也代表了我的心聲,此時此刻,我想對航天員大隊的戰友們說,你們也是我的家人,18年來,咱們一起工作、一起訓練、一起追求夢想。我還想對所有的航天人說,你們也是我的家人,你們默默奉獻,用心血、智慧和汗水託舉我們飛上了太空。請家人們放心,我和陳冬已經做好各方面準備,我們將帶著家人共同的夢想去執行任務,一定用盡善盡美的表現,向祖國交出一份優異的答卷。(來源:中國經濟網 記者 佘惠敏)

相關焦點

  • 天馬行空33天—神舟十一號航天員太空生活全揭秘
    神舟十一號飛船計劃10月17日7時30分發射,升空後將在兩三天內與中秋之夜成功發射的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在393公裡高的近圓軌道交會對接。隨後,兩名屬馬的航天員景海鵬和陳冬將進入天宮二號,開啟中國航天員迄今最長的太空駐留。航天員是怎麼選拔出來的?上天幹什麼?穿什麼?吃什麼?……近日,記者走進航天員「娘家」——中國航天員科研訓練中心,一探究竟。
  • 神舟十一號的「航天蠶」和它們的「太空屋」
    資料圖:神舟十一號飛船原標題:神舟十一號的「航天蠶」和它們的「太空屋」「航天蠶」和它們的「太空屋」本報記者 付毅飛10月17日凌晨舉行的航天員出徵儀式上,神舟十一號航天員景海鵬、陳冬的英姿讓人難忘。他們設計了一套方案,計劃在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行任務中開展試驗,但成功的前提,是要保證「航天蠶」從發射到太空生活期間的安全和健康。為此,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529廠科技人員專門研製了一間太空屋。 這間太空屋外形像顆膠囊,有手掌大小,對於蠶來說足夠寬敞。其兩端的半球體用航天級合金打造,中間部分採用特殊透明有機玻璃。兩種材料都很輕,且易於加工製造。透明的房子,便於航天員隨時觀察。
  • 港媒關注神舟十一號航天員食譜:百種食物還能泡茶
    參考消息網11月7日報導 港煤稱,「神舟十一號「太空船10月17日升空後,兩名航天員景海鵬及陳東進入天宮二號,展開30多日的太空生活,景海鵬日前向外界分享太空飲食,包括首次在太空中泡茶等。景海鵬稱,不同飛行階段,航天員吃的東西也不同。剛進入軌道時,會吃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目前在組合體飛行階段,他和陳東的食譜是五天一個循環,包括主食、副食、即食、飲品、調味品、功能食品等六大類近百種食品。景海鵬續指,他們還首次在太空中泡茶喝,茶葉包分為紅茶和綠茶兩種。
  • 科技日曆|三年前,「神舟十一號」發射成功 中國航天邁入重要階段
    但是,這次任務加上1個月前的「天宮二號」上天,又引發了一波關注,因為這意味著,我國的空間探索即將進入下一個階段。2016年10月17日7:30,搭載「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的長徵二號F遙十一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點火發射,約575秒後,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與火箭成功分離,進入預定軌道,順利將2名航天員送入太空。
  • 神舟十一號17日發射 整流罩將墜落榆陽神木境內
    榆林市人民政府  2016年10月15日  相關報導:綜合《京華時報》、央視網、中國證券網  神舟十一號擬17日發射!  搭載兩航天員駐留30天  最消息,據悉,神舟十一號飛船擬在10月17日發射,主要承擔航天員運送和空間站技術驗證兩大核心任務。
  • 外媒熱議神舟天宮交會:歐洲航天員開始學習中文
    外媒熱議神舟天宮交會:歐洲航天員開始學習中文 原標題:   新華社北京10月20日電 綜述:外媒熱議神舟天宮交會  新華社記者  神舟十一號與天宮二號19日成功實現自動交會對接,中國在實現空間站夢想上邁出重要一步
  • 楊利偉向中國郵政交接神舟十一號太空信
    中新社南寧12月2日電 (記者 楊陳)12月2日,隨著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副主任楊利偉將太空郵袋交至中國郵政集團公司負責人手中,搭載著神舟十一號飛船,曾在太空遨遊33天的51萬封太空信正式完成落地交接儀式,即日起將分送至用戶手中。當天,中國2016亞洲國際集郵展覽在廣西南寧舉行。
  • 揭秘中國航天員20年:2008年神舟七號軌道艙曾響起火災警報
    然而,5年之後,也就是2008年,一場更加驚心動魄的考驗在神舟七號飛船上發生了!   「展示紅旗時,已經做好了犧牲的準備」   神舟七號飛船主要任務是驗證太空出艙行走,2008年9月27日下午,當全世界目光都聚焦在中國航天員翟志剛、劉伯明身上時,意外發生了。
  • 神十一航天員太空第一餐菜單曝光:共8道食品
    10月17日7時30分,搭載著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的長徵二號F遙十一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點火升空。這次航天員駕駛神舟十一號飛船和天宮二號對接後,從飛船進天宮前就要換上艙內壓力服,以免發生危險。在組合體內正常生活時,他們就脫下艙內壓力服,換上藍色的艙內工作服,按計劃進行各項科學實驗操作和安排各種活動。目前航天員在空間軌道中穿的衣服種類更多,穿著更加休閒舒適。運動服則是在組合體裡進行鍛鍊時穿的衣服。
  • 「多彩香港」之科技香港 香港中學生三項科技實驗上了「神舟十一號」
    「多彩香港」之科技香港 香港中學生三項科技實驗上了「神舟十一號」 原標題:   圖:「創科驅動 成就夢想」科技展是迎接香港回歸祖國20周年重點活動,外交部、解放軍駐港部隊、中聯辦等均有代表出席,香港現任行政長官梁振英、侯任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也出席展覽。
  • 「神舟十一號」航天服由上海東華大學研發,誤差不能超過1克
    10月17日7點30分,「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將發射升空,即將與「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進行對接。10月16日上午,在「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行任務航天員與記者見面會上,航天員景海鵬和陳冬帥氣亮相。進入太空後,他們將在軌駐留33天,這是迄今為止我國載人飛行時間最長的一次任務。
  • 天宮二號與神舟十一號組合體首張合影圖像傳回到地面
    京華時報訊(記者潘珊菊)昨天,天宮二號與神舟十一號組合體首張合影圖像傳回到地面。10月23日,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上搭載的一顆伴隨衛星在太空中成功釋放,並且對天宮二號和神舟十一號組合體進行了第一次拍照。  據了解,伴隨衛星回傳的首批圖像共有300多幅,全部來自衛星上搭載的一臺紅外魚眼相機。
  • 香港學生設計的三項實驗項目將隨神舟11號飛天
    圖:「雙擺實驗」設計者希望為國家航天事業作出貢獻據香港《大公報》報導,神舟十一號預計近期發射,兩名航天員將在飛船與天宮二號交會對接後,進行三項由香港中學生設計的實驗項目─「水膜反應此外,香港的「太空任務小設計師」獲邀前往甘肅酒泉衛星發射中心,與航天工程人員交流,並見證神舟十一號升空。中國首個真正意義上的空間實驗室天宮二號於9月15日發射入軌,25日經過兩次軌道控制後進入距地面393公裡的軌道,等待與神舟十一號交會對接。神舟十一號計劃於17日凌晨在酒泉升空,飛行乘組由兩名男航天員組成。
  • 神舟九號飛船
    2012年6月16日18時37分21秒,神舟九號飛船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點火發射升空。2012年6月18日11時左右轉入自主控制飛行,14時左右與天宮一號實施自動交會對接,這是中國實施的首次載人空間交會對接。並於2012年6月29日10點03分安全返回。神舟九號飛船已於2012年6月中旬擇機發射,這也是載人航天飛船首次在夏季發射。
  • 神舟十一號和天宮二號對接,他攻克了最大技術難題,楊利偉點讚:讓...
    王曙群最早走入公眾的視野是在「神舟八號」與「天宮一號」完美對接之後。當時王曙群是總裝工人代表。31年前,立志做個好工人王曙群是老閔行人,1989年技校畢業後就被分配到廠裡做工人。剛來廠裡時效益平平,一撥人做型號任務,另一撥人造冰箱。
  • 航天員的秘密:太空國旗、航天食物、太空筆……
    同展櫃還有神舟飛船上的「中國載人航天陶瓷藝術品搭載專用證物」。另一個展櫃有太空中的中國茶葉,傳統的中國文明象徵「絲綢、陶瓷、茶葉」在太空湊全。另外,神舟十一號航天員景海鵬在太空執行任務時航天服上的國旗,在創紀錄的33天太空飛行直播中多次與觀眾見面,這回是首次實物展出。惹人注目的,還有一面巨幅國旗,從天花板直垂到地面。它曾經搭載神舟五號,陪楊利偉繞地球14圈。
  • 神舟九號航天員:只要祖國需要 我們時刻準備
    只要祖國需要,我們時刻準備——神九航天員與香港大學生座談    新華社香港8月12日電(記者高路 趙菁菁)12日下午,香港中文大學逸夫書院大講堂內座無虛席。來自香港8所高等院校的500多名師生齊聚一堂,與3名到訪的神舟九號航天員景海鵬、劉旺、劉洋等熱情對話,上了一堂生動的「航天課」。    當主持人問到三位航天員是否有意再次「飛天」時,航天員們的回答斬釘截鐵。「我們時刻準備,只要祖國需要,只要載人航天需要,我們義不容辭!」「航天員這個稱謂是對我們最高的榮譽。執行飛行任務,我們責無旁貸!」「載人航天是我的職業,也是我的生命。
  • 天宮2號、神舟11號都來了
    飛行期間,將驗證貨物運輸和推進劑在軌補加,以及航天員中期駐留等空間站建造與運營的關鍵技術,開展較大規模的空間科學和應用試驗。為實現上述任務目標,我國載人航天工程新研製了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長徵七號運載火箭和貨運飛船,新建了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需要組織實施4次發射飛行任務。目前,空間實驗室任務各項準備工作正按計劃抓緊開展。
  • 參考日曆 | 「神舟號」發射成功後,境外媒體這些預言都成為現實
    很快,接下來成功發射的神舟六號所則實現了「多人多天」的飛行任務。2005年10月17日,當神舟六號載著費俊龍、聶海勝兩名航天員安全凱旋返回地面後,法新社發出這樣的感嘆:這是中國致力於成為全球太空大國的最新篇章!路透社則引用了專業人士的話表示:「神舟六號的成功飛行使中國人對他們國家的社會和經濟潛力充滿信心。」
  • 神舟一號到十號發射時間地點、返回時間著陸點和航天員匯總
    神州十一號飛船17日7時30分成功發射,兩位航天員將展開為期33天的太空之旅,這是中國迄今為止時間最長的一次航天飛行。神舟一號到神舟十號發射著陸時間和地點  下面一起來回顧一下神舟一號到神舟十號發射時間、發射地點、著陸地點和航天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