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長徵、神舟、嫦娥、天宮……都有啥區別?
「長徵」系列長徵火箭1965年開始研製,「東方紅一號」衛星便是由「長徵一號」運載火箭首次發射。長徵系列運載火箭,是由我國自行研製的航天運載工具,就是把「神舟」「天宮」「嫦娥」「天舟」「東方紅」等各種航空航天設備送到太空的一種運輸工具。衛星、飛船本身不能去太空,需要長徵系列火箭運輸。
-
航天員收到地面首封電郵 向天宮發郵件需先申請
航天員收到地面首封電郵 共接收5封電郵,內容包括圖片、文檔、視頻;欲向航天員發電郵,需向北京飛控中心申請 昨日15時46分,神舟九號航天員飛行乘組在天宮一號成功接收祖國第一封電子郵件。首次開展的天地電子郵件傳輸試驗獲得成功。
-
空間更敞亮噪音更小了天宮二號將成為航天員的太空之家
據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副主任李劍介紹,相對此前,這次天宮二號與神舟十一號的交會對接、組合體運行和飛船返回,開展軌道高度與未來空間站的軌道高度基本相同,飛行任務的軌道控制策略與測控模式更加接近未來空間站要求。
-
神舟九號:載夢前行,圓夢天宮!
6月16日,浩瀚星空再次迎來中國客,神舟九號成功發射,續寫人類太空探索傳奇。 01 神舟九號飛船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垂直吊裝廠房準備完畢,等待轉運 (秦憲安 攝)
-
天宮一號,難說再見!
這是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完成的首次空間交會對接試驗。 在繞地球共舞12天後,天宮一號與神舟八號短暫分離;14日20時整,兩位舞伴再度牽手,第二次交會對接取得成功。 3天後,天宮一號與神八飛船揮手作別,從交會對接軌道回到長期運行軌道。資料圖:神舟九號航天員乘組指揮長景海鵬(中)、航天員劉旺(左)、航天員劉洋(右)模擬器進行上升段操作訓練。
-
歐洲太空人開始學中文,大讚中國飛船設計的很好!
(中國太空人與歐洲太空人聯訓)近日,英媒採訪了歐洲航天局一位來自德國的名叫馬提亞斯毛瑞爾的航天員,而毛瑞爾去年剛在中國煙臺和他的同伴薩曼莎克裡斯託佛蕾蒂與中國航天員一起訓練了兩周。(義大利太空人薩曼莎克裡斯託佛蕾蒂)根據國內媒體報導,中國航天員葉光富曾在2016年6月前往義大利撒丁島參加歐洲航天局的洞穴訓練,而他這次訓練同組組員正是德國航天員馬提亞斯·毛瑞爾。葉光富在接受國內媒體採訪時也表示許多歐洲航天員都有來中國訓練參加航天任務的想法,同時已經開始計劃學習中文了。
-
神舟九號飛船
神舟九號飛船是中國航天計劃中的一艘載人宇宙飛船,是神舟號系列飛船之一。神九是中國第一個宇宙實驗室項目921-2計劃的組成部分,天宮與神九載人交會對接將為中國航天史上掀開極具突破性的一章。2012年6月16日18時37分21秒,神舟九號飛船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點火發射升空。2012年6月18日11時左右轉入自主控制飛行,14時左右與天宮一號實施自動交會對接,這是中國實施的首次載人空間交會對接。並於2012年6月29日10點03分安全返回。神舟九號飛船已於2012年6月中旬擇機發射,這也是載人航天飛船首次在夏季發射。
-
「天宮一號」失控,會撞地球,引發災難,項目失敗?無稽之談!
2011年9月29日,天宮一號發射升空當然,不論外媒如何評價,天宮一號在軌期間,先後與神舟八號、九號和十號飛船圓滿完成多次空間交會對接,並開展了一系列空間科學實驗和應用試驗,為我國航天事業做出巨大貢獻。目前,天宮一號正在返回地球的途中。
-
神舟九號航天員:只要祖國需要 我們時刻準備
只要祖國需要,我們時刻準備——神九航天員與香港大學生座談 新華社香港8月12日電(記者高路 趙菁菁)12日下午,香港中文大學逸夫書院大講堂內座無虛席。來自香港8所高等院校的500多名師生齊聚一堂,與3名到訪的神舟九號航天員景海鵬、劉旺、劉洋等熱情對話,上了一堂生動的「航天課」。 當主持人問到三位航天員是否有意再次「飛天」時,航天員們的回答斬釘截鐵。「我們時刻準備,只要祖國需要,只要載人航天需要,我們義不容辭!」「航天員這個稱謂是對我們最高的榮譽。執行飛行任務,我們責無旁貸!」「載人航天是我的職業,也是我的生命。
-
神舟一號到十號發射時間地點、返回時間著陸點和航天員匯總
神州十一號飛船17日7時30分成功發射,兩位航天員將展開為期33天的太空之旅,這是中國迄今為止時間最長的一次航天飛行。神舟一號到神舟十號發射著陸時間和地點 下面一起來回顧一下神舟一號到神舟十號發射時間、發射地點、著陸地點和航天員。
-
天宮工作壽命設計至少兩年 神舟任務無軍事項目
昨天,在國新辦舉行的發布會上,中國載人航天負責人介紹了天宮一號/神舟八號交會對接任務的詳細情況。會上透露,明年神舟九號是否載人,要等年底神八評估結果確定;女航天員上天情況,則要視其訓練結果而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副主任王兆耀回應稱,神舟九號、神舟十號是否載人,要等到神舟八號任務的評估結果來確定。「計劃在年底前能夠完成這項評估工作。」而女航天員的身影是出現在神舟九號還是神舟十號?王兆耀說,「要看她們訓練的結果來確定」。明年對接 確保設計壽命王兆耀說,將確保天宮一號在明年能夠與神舟九號、神舟十號對接時狀態良好。
-
天宮2號、神舟11號都來了
為實現上述任務目標,我國載人航天工程新研製了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長徵七號運載火箭和貨運飛船,新建了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需要組織實施4次發射飛行任務。目前,空間實驗室任務各項準備工作正按計劃抓緊開展。其中,將由2名航天員組成神舟十一號飛行任務乘組,航天員正在進行任務訓練;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和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以及配套的2枚長徵二號F運載火箭,正在進行總裝測試;全新研製的長徵七號運載火箭,正在進行總裝;貨運飛船已經基本完成研製工作,正在進行第一艘貨運飛船——天舟一號的總裝測試;各類空間試驗載荷,已完成產品生產和相關準備;文昌發射場、酒泉發射場、測控通信系統和著陸場系統,正按計劃進行任務準備工作
-
天馬行空33天—神舟十一號航天員太空生活全揭秘
神舟十一號飛船計劃10月17日7時30分發射,升空後將在兩三天內與中秋之夜成功發射的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在393公裡高的近圓軌道交會對接。隨後,兩名屬馬的航天員景海鵬和陳冬將進入天宮二號,開啟中國航天員迄今最長的太空駐留。航天員是怎麼選拔出來的?上天幹什麼?穿什麼?吃什麼?……近日,記者走進航天員「娘家」——中國航天員科研訓練中心,一探究竟。
-
天宮一號處壽命末期 最終將受控墜落燃盡入海
神舟八號任務沒有航天員參與,其間與天宮一號組成組合體飛行12天,擇機進行了第2次交會對接試驗,繼續飛行2天後分離。首次交會對接的成功,意味著中國的交會對接技術從無到有的突破。32012年6月18日17點06分 首迎航天員入住作為中國第一個「太空宮殿」,發射升空262天後,天宮一號迎來首批乘客。去年6月16日,神舟九號飛船帶著航天員景海鵬、劉旺、劉洋奔赴天宮。6月18日,天宮一號與神九深情「擁吻」,在交會對接後組成組合體。
-
天宮一號首次交會對接大幕拉開 登月尚在論證中
「交會對接」這個詞成為此次天宮一號發射的關鍵詞。我國將依次發射神舟八號、神舟九號、神舟十號飛船與天宮一號進行交會對接,其中,神舟八號飛船不載人,神舟九號飛船是否載人將根據神舟八號狀況評估決策,神舟十號飛船執行載人飛行,並有望首次出現女航天員的身影。
-
楊利偉介紹中國載人航天工程進展:第三批航天員已開始初選
第一階段任務主要是突破航天員出艙活動和太空飛行器交會對接技術。第二步第二階段的任務則是發射空間實驗室。 2005年2月,中央批准實施載人航天工程第二步第一階段研製建設。為滿足任務要求,對神舟載人飛船以及長徵二號F運載火箭進行了改進研製,新研製了飛船氣閘艙、「飛天」艙外航天服、交會對接測量設備和對接機構,以及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選拔訓練了我國第二批7名航天員(包括2名女性航天員)。
-
神舟十一號航天員是誰? 神舟十一號航天員資料簡介(圖/視頻)
經任務總指揮部研究決定,瞄準10月17日7時30分發射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這是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副主任武平今天在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行任務新聞發布會上透露的。【附:神舟十一號發射直播地址入口】 飛行乘組由航天員景海鵬和陳冬組成,景海鵬擔任指令長。
-
天宮二號發射成功 標誌著我國將邁入空間站時代
起飛後約10分鐘器箭分離進入初始軌道 「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起飛後約10分鐘器箭分離,進入近地點200公裡、遠地點350公裡的初始軌道,之後變軌進入高度約393公裡的軌道,進行在軌測試。 按計劃,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發射升空後,將開展平臺和空間應用載荷測試,並於神舟十一號飛船發射前,做好與神舟十一號飛船交會對接的準備。
-
航天員系統負責人解密:太空生活這個樣
比如剛進駐天宮時,就像進入新家一樣,首先要收拾整理,安放物品。返回地球前,航天員也要整理收拾需要帶回來的物品,打掃天宮。 從「神九」「神十」任務,航天員就開始實行天地同步作息制度,按照地球上的時間早起工作,晚上睡覺。「神十一」的任務,航天員自主調整的權利更大。對地面支持團隊來說,儘管不像早期飛行時需要全天24小時值班,但工作量並不能簡單地用更輕鬆來評價。
-
神舟二十載 問天不停歇(講述·特別報導)
20多年來,神舟團隊將6艘載人飛船、2個空間實驗室成功送入太空;護航多位航天員完成太空之旅;完成太空出艙、交會對接、組合體飛行等任務……這張驕人的成績單背後,是科研團隊長達幾十年的科研攻關。向未知領域,探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