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手藝、開麵館……點燃了這對小夫妻的致富夢想

2020-12-20 東方財富網

6月21日清晨,天剛蒙蒙亮,巴裡坤縣海子沿鄉尖山子村村民依布拉依木·阿力哈就起床了,和好面,切好蔥末和香菜末,再用熱油潑上一碗油辣子,一切準備就緒,迎來了當天的第一位客人。

「開牛肉麵館,一月收入4千塊,我渾身有使不完的勁,後悔自己咋早沒想到呢。」依布拉依木說,今年31歲的他,曾經是村裡的建檔立卡貧困戶,2016年,村裡給他安排了公益性崗位,妻子在家帶兩個孩子,他家有11畝地和十幾隻羊,一家四口的日子,過得緊緊巴巴。

兩個筆記本讓他有了開店的信心

2019年夏天,在村子裡打掃衛生的依布拉依木看到,途經尖山子村去巴裡坤湖景區的遊客絡繹不絕,「周末時,車輛排隊都有幾公裡,村子裡有村民改造了房屋,購置了設備,開始搞農家樂。雖然我家距離景區大門口不到一公裡,但是我手裡沒錢,也不會做飯,只能羨慕他們。」他說。

從眼饞羨慕到付諸行動,依布拉依木說多虧了一場脫貧扶心扶志宣講。宣講隊伍裡有一個村裡的致富典型,他講述了通過旅遊努力擺脫貧困的經歷。依布拉依木把她的故事聽進了心裡,「兩個孩子越來越大,需要用錢的地方也越來越多,家門口就是景區,我必須想辦法賺錢。」他說。

2019年10月,依布拉依木開始行動起來,他去巴裡坤縣找到了自己開牛肉麵館的親戚,「我想先學一門手藝,然後再考慮開店。」他說。

說話間他拿出了兩個筆記本,一個本子上密密麻麻記著牛肉麵店裡學到的東西,從做麵館的打雜工開始,他就把牛肉麵館前廳和後堂的布局,各種餐廚用具的品牌、樣式都記了下來,等開始學拉麵時,他又將師傅和面的配方和拉麵的方法認認真真記了下來。

第二個筆記本上,是一個手抄菜譜。去年春節前,巴裡坤縣組織村民們進行技能培訓,他和妻子一起報了名。通過20天的學習,他學會了幾十種家常菜的做法。「我老公學得非常認真,每天下課還要問老師好多問題。」依布拉依木的妻子說。

這兩個筆記本,讓依布拉依木有了開店的信心,2020年1月,他和妻子花了2萬元積蓄,購置了各類裝修材料,動手裝修牛肉麵館。「他們把店裝修得差不多了,才找到我們說他們要開店了,想把公益性崗位讓出來,給村上更需要的人。」哈密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駐尖山子村「訪惠聚」工作隊副隊長阿瓦古麗·沙吾提說。

協調車輛幫忙購置桌椅、清理院落,幫他們在路口豎起了一個大招牌,「村民有致富的想法,我們肯定大力支持,疫情居家隔離期間,小兩口也沒閒著,天天都在收拾自己的餐廳,所以3月底,牛肉麵館就試營業了。」阿瓦古麗說。

看到顧客吃得少就會追問哪裡不合口味

回憶起第一天開業時的情景,依布拉依木說,一天賣了40碗面,營業額400元。他負責拉麵,妻子負責澆上湯汁、撒上牛肉和配菜,看著客人吃完面,還喝乾了牛肉麵的湯,他們倆會相視一笑。如果看到吃得比較少的客人,妻子就會過去問,哪裡不合口味,下次改進。

開業第一天的最後一批客人,是剛剛加完班的「訪惠聚」駐村工作隊的隊員,「大家集體吃了個加班餐,給這對小夫妻捧場,然後我們所有人都拍照發朋友圈,號召大家來他家吃飯。」阿瓦古麗說。

來吃飯的人中,除了本村的村民外,還有很多遊客,在顧客的建議下,夫妻倆的牛肉麵店,增加了飲料、茶葉蛋和炸串串,營業一個月後,他們就新購置了一個大冰櫃。「馬上天熱了,我們還要在院子裡搞燒烤,讓晚上的客人也多起來。」依布拉依木說。

依布拉依木坦言,開店前,雖已脫貧,但比起別的村民,收入上不去,他總覺得比別人矮一些,「現在雖然忙,雖然累,但是心裡特別充實,希望有一天,我也能成為致富的典型,去給別人分享經驗。」

(文章來源:天山網)

相關焦點

  • 這個麵館很「佛系」,每根麵條上都刻了字,這手藝開麵館可惜了
    這個麵館很「佛系」,每根麵條上都刻了字,這手藝開麵館可惜了這麼多年吃過很多麵條的你,一定沒有見過帶字的麵條吧。聽到帶字的麵條是不是有點大吃一驚呢?說到這個「佛系」麵館,不得不提到這個不得不讓我們好奇這個面的製作方法,原來是用小刀在寬麵條上刻上字,還可以可以用小麥做成可食用的色素寫上去,等它冷卻後再下鍋煮了,煮熟的成品面別提有多好看了,很多人調侃著手藝開麵館太可惜了,因為一看就覺得好有文化的氛圍的感覺,單看這些成品還以為是用筆寫上去的,不得不說製作帶字麵條的人的創意十分吸引人,肯定能受到很多人的喜愛,喜歡嘗試新鮮事物的人肯定是要來嘗嘗鮮的
  • 跟著盲人師傅學手藝 現在開著機麵館
    張光波今年41歲,江蘇省淮安市淮陰區劉老莊鄉紅星村人,初中畢業後經姨夫介紹到揚州盲人楊大根、朱元風夫婦機器壓麵館當學徒。說到這兩位師傅很是傳奇,他們在福利院長大後,和一起出來的幾個朋友創業了這家壓麵館,用手搖壓面機工作。
  • 八碗香果麵館加盟驚現蓋世秘方 重慶小面加盟商機無限
    三、品牌承諾;:10多年前,當「加盟」、「重慶小面培訓」還沒有興起的年代,八碗香果麵館就獨家隆重火爆登場,成為特色麵館的一顆明星。10多年來,興鑫美食坊秉承著手藝傳承的思想,讓成千上萬的學員領悟到了重慶小面的精髓,開啟了致富的道路。如今興鑫美食坊致力於要將八碗香果麵館打造成為全國一流的重慶小面培訓品牌機構,獨家美味全部秘方。  四、價格優惠:由於八碗香果麵館加盟實質上開展的是重慶小面培訓的目的,是手藝的傳承,所以培訓費用極為優惠,僅需幾千元即可學習到最正宗到位的技術。
  • 開了麵館再去學烹飪 3天沒速成他報警稱自己被騙
    記者 甘俠義 攝  30多歲的唐先生在沙坪垻重慶大學附近租了一個門面,準備開一家麵館,早晨賣包子油條,中午晚上賣麵食。唐先生自己沒有烹飪的手藝,於是他報了一個烹調班。唐先生給自己的目標是:三天學會重慶的麵食。  3天後,唐先生報警了。  參加廚師學習被騙?
  • 女生不讀大學,學這幾門手藝「很吃香」,收入高,工作還穩定
    當然,如果剛畢業出來工作身上也沒有本錢的話,也可以先去工作一段時間,有點收入了去學點手藝最好。剛出來比較適合去做銷售、去工廠、去當服務員。這些都是不看學歷的,只要踏實肯工作就行。但這類工作不適合長久做,幾乎都是吃青春飯。
  • 常熟開在鎮子邊上的小麵館,澆頭比面多,只營業半天,來晚吃不到
    面是我們日常常吃的一種食物,雖然面自己就可以在家裡煮,但街頭上的麵館依舊很多。不管是大城市還是小鎮子上,都有生意不錯的麵館,一碗麵的價格從幾塊到幾百不等,每個麵館都有自己固定的客戶群。常熟地處魚米之鄉,這裡非常富饒,常熟人也非常喜歡吃麵。
  • 甘肅平涼婦女「樂授」編鞋手藝 稱助人致富就是做慈善
    甘肅平涼婦女「樂授」編鞋手藝 稱助人致富就是做慈善  2015-06-30 20:00:00崔琳 攝  中新網蘭州6月30日電 (崔琳 魏建軍)「我們平涼地方窮,致富項目少,婦女的生活過得很艱辛,而我有手工編拖鞋的手藝,我願意義務把它教授給需要的人,儘可能幫助多一些婦女致富,將『小拖鞋』做成『大市場』,這是我力所能及的善事。」現年53歲的甘肅平涼致富帶頭人李小燕30日接受中新網記者採訪表示。
  • 開一家麵館需要什麼條件?
    開麵館屬於小本經營,投資小,回本快,那麼開一家麵館需要什麼條件?鄉壹麵館運營總部為大家解讀。麵館加盟店開店流程一:地段的選擇1.社區:社區主要對象是家庭,裝修做好,口味做好,環境夠好,服務夠好,基本就能讓社區的人常來光顧。當然前提還要周圍沒有類似的店。
  • 王者榮耀: 孫尚香決定開家麵館, 結果沒滿一天就倒閉了
    王者榮耀: 孫尚香決定開家麵館, 結果沒滿一天就倒閉了 王者榮耀中孫尚香一直是一個熱門英雄,機動性,爆發能力在射手中處於上乘
  • 70後農村大姐去城市開麵館,利用「一瓶飲料」,月收入20萬
    作為一個喜歡吃美食的人,我自然是喜歡吃麵的,現在麵館也有很多,一般一碗麵的十幾塊錢,要是在火車站這種地方,一碗麵得賣到30塊錢左右,但是味道還不是怎麼好吃。這面還是有很多水分的,一些不起眼的小麵館,做的面反而是非常好吃的,只是看起來館子有點小罷了。
  • 重慶小夥開麵館,利用「一瓶可樂」,一個月盈利15萬,你也可以
    隨著年齡在增大,便決定跟著愛人回到重慶,溫老闆想著自己曾經學過做小面的技術,手藝還不錯,於是兩人決定開一家麵館,位置雖然是在居民住宅區,不過確是在小區的後門,雖然成本是節省下來了,但是客流量卻不佔優勢,因為走小區後門的人還是不多,有些人可能一年也走不了兩次後門,根本不知道它的存在,再加上前門也有著一家麵館在營業。
  • 農村夫妻倆開麵館,利用「一個小風扇」,一月收8萬,學會你也行
    現在流行一句話,前幾年靠運氣賺的錢,這幾年都努力的賠光了,其它生意不好做了,那就開一家麵館吧,不論經濟好不好,人們總會吃的。當你覺得不知道吃什麼的時候,一定有人提出來,那我們去吃碗麵吧。問題是,滿街的麵館,我就要吃你家的面?你憑什麼讓我來你家持續的吃麵?
  • 學一門手藝 免費教殘疾人
    在他看來,從2015年的「尋匠之旅」開始,做一名「手藝人」不僅是自己謀生的手段,還寄託著他幫助身邊「殘友」們走出困境的夢想。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張曉宜  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蘇韻樺、張曉宜  尋匠之旅:找到適合自己的手藝  1990年出生的唐劍臉龐稜角分明,身材瘦削。
  • 小麵館老闆有大智慧,致富路上取捨有度,靠賣牛肉乾收穫千萬財富
    貴州苦命人李再周一歲喪父,三歲喪母,從小靠上山採蘑菇來維持生計,可就是這麼一個幾乎一無所有的人,通過自己的努力,學習牛肉乾製作技術,開起了夫妻檔麵館,在經營中肯吃苦,能吃虧,講誠信,商運亨通,最終在當地建起了規模化的牛肉乾加工廠,銷售額達兩千多萬元。同時還帶動貴州沿河土家族自治縣很多農戶脫貧致富,成為白手起家的典範!
  • 麵館師傅:熬骨頭湯時,牢記這3點技巧,學會自己開麵館!
    經常去麵館吃麵條的朋友應該知道,麵館裡面都會熬製一大鍋骨頭湯,這是作為湯麵的湯底,如果是吃乾麵的話,老闆也會送上一小碗骨頭湯,可以說骨頭湯是麵館之魂,如果湯底不好喝,那麼就會影響麵條的口感,所以熬出一鍋鮮香美味的骨頭湯是非常重要的,那麼麵館裡的骨頭湯到底是怎麼熬出來的呢?
  • 夫妻麵館「無限續面」能夠每天帶來上千收益!心動不如行動!
    一個下崗工人怎麼開飯店?下崗後的曾先生和妻子沒有什麼一技之長,又因為歲數已過40,很難有公司要他們,於是,兩口子一合計,準備出門學一門手藝,養家餬口。那學些什麼手藝好呢?兩個人拿出僅剩的1000塊錢發起了愁。
  • 邯鄲肥鄉「90後」小夫妻開淘寶店年銷售千萬
    邯鄲肥鄉「90後」小夫妻開淘寶店年銷售千萬 2015-05-11 14:42:48參與互動()   一對「90後」小夫妻毅然離開小有成就的北京
  • 男生學這幾個手藝會越來越吃香
    男生適合學什麼手藝,最吃香的男生手藝是什麼?現在各行各業都是人滿為患,要想有所成就,就必須在某一領域裡在深度上下功夫,淺嘗輒止是賺不到錢的。無論幹哪一行,付不出辛苦都得不到收穫。3.開網店開網店,絕對是投資小,收益高的創業方式。淘寶的出現,造富了很大一批人,隨便跟快遞聊聊,你都會發覺,原來就在你同小區裡,某某家,做淘寶做得相當不錯。
  • 明星副業開麵館,孟非的店接連倒閉,嶽雲鵬「天價面」仍絡繹不絕
    明星副業開麵館,孟非的店接連倒閉,嶽雲鵬「天價面」仍絡繹不絕嶽雲鵬與郭德綱相識是在他很小的時候在一個炸醬麵的餐館當服務員時,提到那個地方,那段經歷小嶽嶽情不自禁流眼淚。其實早在嶽雲鵬之前孟非在南京就開了一個名叫"孟非的小面"的麵館。當時麵館開業娛樂圈大咖們都前去捧場祝賀,當時郭德綱還贈予了一副對聯。但是孟非的麵館並沒有贏得人們的關注,甚至一度傳來倒閉的新聞,就連當初第一家南京的店都沒逃過關門的結局。雖然孟非想盡辦法留住這家店甚至還開放加盟業務但是效果也大不如預期。
  • 60後大叔開麵館,推出「小面免費吃」,月入上萬,方法很簡單
    這就是今天給大家介紹的贈品模型,把消費者的焦點轉移到贈品上,那麼他就不會過度地去追求主產品,從而就更加容易產生購買。那麼我接下來就給大家分享一個60後大叔開麵館,運用一招贈品模型,輕鬆月入上萬的案例。這是一家位於重慶的小麵館,老闆是一位60後的中年大叔,今年已經50多歲了,之前他不是開小麵館的,是在工地上班。可是有一次下暴雨去工地上檢查設備時,不小心滑倒在雨中,而正好大腿摔在了一個有釘子的木板上,同事立馬送到醫院,動了手術之後,醫生說以後不能幹重力的活,只能做一些比較輕鬆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