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人道德的五個層次_大咖_前瞻經濟學人

2020-12-13 前瞻網

圖:《華爾街之狼》劇照 

作者|何加鹽 來源|何加鹽(ID:ihejiayan)

上周寫了一篇關於史玉柱的文章,引起了一些爭議。

在文中,我說史玉柱是一個商人,而不是企業家。商人和企業家最大的區別在於:商人只想賺錢,而企業家想著改變世界。

有讀者說:別扯那麼多,賺錢才是商人最大的道德。

聽到這句話,我覺得如鯁在喉,不吐不快。

商人逐利,無可厚非。但是一個正常的社會,商人逐利要有底線,不能以違法亂紀、傷害他人為代價;更理想一點的社會,商人除了逐利以外,還要有社會責任感。我想大家都會更希望生活在一個商人有底線、有情懷的社會。

而如果一個社會形成了「賺錢才是商人最大的道德」這樣的價值觀,那就完蛋了,最終只能是人人相害,人人自危。

所以我很想和大家聊一聊,我對商人道德的理解。

我把商人的道德,分成五個層次。這個「五層次」,並不是學術上的嚴謹定義,也不是什麼名人或權威機構的定論,它只是何加鹽個人的觀點,提供一個看待「商人道德問題」的角度和思考框架,供大家參考。

當然,我非常希望讀者中正在從商的朋友,看完後能夠有所啟發,能夠思考。

若能如此,善莫大焉。

1

第一層:惡商

這是最低等的商人,他們為了賺錢,可以踐踏人間的一切法律和道德。

例如,往嬰幼兒奶粉裡添加三聚氰胺的奶粉廠商,非法拘禁並強迫農民工從事危重勞動的黑磚窯老闆,把鴉片銷到中國來毒害中國人的英國商人,戰爭期間不顧民生疾苦而發國難財的黑心商人等等。

這種人想的只是自己賺到錢,至於他的產品和行為對社會、對他人、對國家有什麼危害,他才不管。

如果說他偶爾也遵守法律,那只不過是因為害怕被法律懲處,而阻擋了財路。只要有一點辦法能逃避法律的制裁,他什麼傷天害理的事情都幹得出來。

這種人因為罪大惡極,所以我把他們叫做「惡商」。他們的特徵是「主動作惡」,主觀意願上就是為了錢而去傷害別人。

一般來說,惡商都不會有什麼好下場。但也有不少惡商,因為行事比較隱蔽,或者能夠手眼通天搞定權勢人物,得以逍遙法外。這不能不說是社會的悲哀。

2

第二層:奸商

這層的商人比惡商略好一點。

首先,他們的生意本身並不犯法;其次,他們雖然也是為了賺錢,但沒有主動想要去傷害別人。

但是,好也好不到哪兒去,因為他們的東西對用戶沒什麼用,或者說用處和價錢太不成比例。

說白了,他們就是忽悠人,把沒多大用的東西賣上很貴的錢。用戶沒有得到什麼好處,他卻賺得盆滿缽滿。

例如,某些純粹靠炒作概念,產品效果其實非常有限的化妝品、保健品廠商;通過刺激人的貪婪、恐懼、好逸惡勞等人性弱點而讓人沉迷的遊戲廠商;沒有任何用處只是打雞血的成功學培訓大師等等。

保健品、藥品、化妝品、教育、培訓、諮詢、金融等行業,特別容易出奸商。因為這些行業,產品(服務)的效果要麼沒有客觀的衡量標準,要麼要很久才能顯現出來,就留下了巨大的操作空間。

電影《華爾街之狼》的主角,就是奸商的一個典型代表。他把垃圾債券用高價賣給投資者,靠的不是債券本身值錢,而是他的忽悠能力。

這種人往往是營銷高手、操控人性的高手。他們能夠把稻草賣成黃金,把梳子賣給和尚,只要錢到手就行,至於賣出去的東西對客戶有沒有用,那不是他們考慮的。

有一點需要說明一下,有些商人賣出去的東西雖然本身對人沒有害處,但是會間接產生害處。他們在現行法律下可能也不違法,但我認為他們應該歸類為惡商。

例如,某某滴眼液號稱可以治白內障,結果讓本來應該去做白內障手術的老人耽擱了時間;某某靈芝寶號稱可以防癌治癌,結果讓老人得了癌症不去醫院化療,病情惡化;某某搜索網站把野雞醫院的信息放在搜索結果的前面,號稱可以治某種病,結果讓一個年輕的生命花光了家裡所有的錢,然後絕望地死去。

如果商人明知道他的產品可能產生這些壞處,還故意這麼做,那麼這些人就不僅是奸商,而是該死的惡商!

奸商的程度要比這輕一點。例如某網站賣大力丸,雖然可能讓一些人性福的願望落空,但總歸沒有真正害人。

需要注意的是,很多人用「不犯法」來為這些奸商辯護,奸商自己也有可能振振有詞,說我合法賺錢怎麼了?

但實際上,法律只不過是最低的那條線。制約我們行為的,除了法律,還應該有道德、倫理,以及自己的良心。

在「法律不允許」的線和「我可以做」的線之間,還有廣闊的空間。人不應該以最低的那條線作為自己行事的標準,而應該有更高的標準。

悲哀的是,我們這個社會不僅很難對奸商形成有效的制約,甚至很多奸商都獲得了金錢上和社會地位上的巨大成功。由此形成了一種特別不好的導向:產品不重要,營銷才重要,只要會忽悠,就能賺大錢。

3

第三層:良商

良商就是正常的、合格的商人。他們沒有多好,也沒有多壞;固然他們的目的是為了賺錢,但提供的也是實實在在的產品和服務。

他們賺的錢,主要來自於自己的知識、技術、勤奮或者掌握的信息差,而不是靠忽悠別人。

當然,他們也會有適當誇大的成分,但這種誇大是有限度的,有產品作為支撐的。他們不會把一個只是改善睡眠的產品誇大為一個可以抗癌延壽、返老還童、增強性功能的萬能神藥。

我們見到的大部分商人,都屬於這個層次。

4

第四層:仁商

這一層次的商人,賺錢已經不是唯一重要的追求。他們往往在賺錢之外,還會有較強烈的社會責任感。

同樣是選擇產品,甲產品利潤很高但是對消費者沒有用,乙產品利潤較低但是對消費者很有用,仁商會優先選擇後者。因為讓他去賣給消費者沒用的產品,他的良心會非常不安。

仁商會千方百計地提高自己產品的質量、降低產品的成本,力求讓消費者能用更好的價錢得到更好的產品。

如果產品對社會有危害,或者質量出了問題,奸商的第一選擇,是花言狡辯,逃避責任;而仁商則會盡力控制可能造成的危害,承認產品的質量問題,並主動承擔責任。

儘管表面看來,仁商不像奸商那麼會賺錢,但長久來看,真正持續賺大錢的,往往還是仁商居多。因為仁商的產品質量過硬,人品靠得住,更能得到消費者真正的信任。

仁商的代表,是任正非、雷軍、張小龍這樣的人。他們也追求利潤,他們的公司也很擅長銷售或者營銷,但是起碼的前提,是他們的產品對得起價錢。他們都對社會做出了很大的貢獻。

5

第五層:俠商

我們都聽過一句話:俠之大者,為國為民。

商人的本質並非為國為民,但也有一類商人,他們從商的初心,就是為國為民。我把這類商人稱為俠商。

俠商與仁商的不同之處在於,仁商幹事創業的第一動力還是賺錢,只不過會兼顧社會責任;而俠商的第一動力就是為社會創造價值,賺錢只不過是他在為社會創造價值的過程中,順理成章得到的一個副產品。

中國清末狀元張謇,在國家危難之際,投筆從商,實業救國;日本的稻盛和夫,以「利他」之心辦企業,先後創造兩家世界500強,並在老年臨危受命,讓日航起死回生;美國的福特,為了讓普通老百姓都開得起小汽車,歷經艱辛創造了福特T型車和現代工業流水線……

這些人,都是俠商的代表。

俠商是商人中的英雄,是推動社會、國家和世界進步的偉人。很大程度上,我們的世界,是因為有了這些俠商,才變得不一樣。

6

複雜的商人

人都是複雜的,商人也不例外。

一個人,可能剛開始是奸商,但有錢了之後,開始有更高的追求,從而變成良商、仁商,甚至俠商。

也有可能一個良商、仁商、俠商,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為了挽救公司,也會偶爾採取不那麼光彩的行為。例如仁商也可能會為了拿到某個批文而去行賄,俠商也有可能在公司快倒閉的時候,用忽悠的方式去賺些快錢,維持公司的生命。

或者我們也可以說,當作為一個商人,你在做生意的時候,心懷著善意在做對社會有益的事情的時候,那時候你就是一個良商、仁商;心懷著惡意在做對社會有害的事情的時候,那時候你就是一個惡商、奸商。

例如,雖然李彥宏整體上並不是一個惡商,但是在魏則西事件上,他扮演的就是惡商的角色;雖然張一鳴整體上並不是一個奸商,但是在放任今日頭條盜版橫行的事情上(大家可以在今日頭條搜一下何加鹽公眾號文章的標題,看看有多少盜版),他扮演的就是奸商的角色;而反過來,某些靠忽悠消費者起家的商人,也很有可能是守合同,講信用的人,而且在慈善上非常大方。

所以我們也許並不能給商人貼上一個簡單的標籤,說他就是惡商、奸商、良商、仁商、俠商。每一個商人,或多或少都有各種因素的複合。

但是我認為,每一個商人,都會有一個主導性的一面,可以作一個總體的評價。而且,他在做一件事的時候,自己的內心其實非常清楚,我現在做的事情是善還是惡、是奸猾還是仁義。

商人不是慈善家,他的天職是賺錢,這並沒有問題。但是怎麼賺錢,賺的是什麼錢,這就涉及到商人自己的價值感、成就感,以及社會對他的評價。

有的商人家財萬貫,但內心並不踏實,因為人們最多佩服他,而不會打從心底尊敬他。他們往往會通過求神拜佛、修橋鋪路來求得一些內心的安寧。

「商人的最高道德,就是在法律許可範圍內賺最多的錢」這種說法,也許會有很多人認可,但是我想說:不違法,只是最低的一條底線,並不是說不違法的事情,就都可以為所欲為;賺錢,也只是商人追求的一個方面,而不應該是全部。

一個正直的商人,應該有更高的底線。

一個高尚的商人,應該有更高的追求。

而不應該把不違法當擋箭牌,把賺錢當最高道德!

願我們的世界,能夠多一些仁商、俠商,少一些惡商,奸商。

作者簡介:

何加鹽,一個專門研究牛人的人。曾在政府工作,後創立諮詢公司,現為企業管理顧問,公眾號寫手。專注於思維與認知提升,寫作人生成長的方向、動力和技巧,助你成為更好的自己。

本文來源何加鹽,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前瞻網的立場。本站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若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聯繫: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與廣告投放請聯繫: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

相關焦點

  • 商人道德的五個層次
    而如果一個社會形成了「賺錢才是商人最大的道德」這樣的價值觀,那就完蛋了,最終只能是人人相害,人人自危。所以我很想和大家聊一聊,我對商人道德的理解。我把商人的道德,分成五個層次。這個「五層次」,並不是學術上的嚴謹定義,也不是什麼名人或權威機構的定論,它只是何加鹽個人的觀點,提供一個看待「商人道德問題」的角度和思考框架,供大家參考。當然,我非常希望讀者中正在從商的朋友,看完後能夠有所啟發,能夠思考。若能如此,善莫大焉。
  • 中國商人的五個層次,他竟在這一層!(深度剖析)
    商人追名逐利,無可厚非。可是一個正常的社會,商人追名逐利要有道德底線,不能以違法亂紀、傷害他人為代價;更理想一點的社會,生意人除了追名逐利以外,還要有社會責任感。我想大家都會更希望生活在一個商人有道德底線、有人文情懷的社會。
  • 行業問題專業解答神器——前瞻經濟學人
    有了「前瞻經濟學人」APP,行業問題無解?不存在的!這是一個聚合「行業問答+產經數據+財經資訊+行研報告」的優質平臺,以行業深度問答為特色,提供行業研究專家一對一免費深度解答服務,堪稱行業問題專業解答神器。
  • 前瞻經濟學人受邀出席2020消費物聯網生態...
    前瞻經濟學人運營總經理戰辰先生受邀出席大會,並發表《消費物聯網行業發展近況與機遇分析》的主題演講。演講開場,戰辰先生從AIOT領軍企業小米集團的第三財季財報出發,引入消費物聯網行業發展現狀的三大特點:爭量、大廠和體系化。
  • 康德道德哲學的三個層次
    康德道德哲學的三個層次 ——《道德形上學基礎》述評 2014年10月20日 15:16 來源: 作者:鄧曉芒 字號 內容摘要:
  • 商人的最高道德,就是在法律許可範圍內賺最多的錢嗎? | 商會資訊
    我想大家都會更希望生活在一個商人有底線、有情懷的社會。  而如果一個社會形成了「賺錢才是商人最大的道德」這樣的價值觀,那就完蛋了,最終只能是人人相害,人人自危。  所以我很想和大家聊一聊,我對商人道德的理解。  我把商人的道德,分成五個層次。
  • 大腦槓桿_大咖_前瞻經濟學人
    你會想:嗯,這個口袋是二號口袋的可能性又大了一點兒。接著,你又從該口袋裡摸了第三個球,還是紅色。(以上實驗,應該是每次都把抽出的球放回原處。)注意,實驗的關鍵問題來了:你覺得摸了三次都是紅色球之後,該口袋是二號口袋的概率是之前估算的多少倍?
  • _大咖_前瞻經濟學人
    難道中臺戰略一開始就是個錯誤嗎?聽老K來逐一拆解。阿里「大中臺,小前臺」已成行業標配張勇「all in移動」一戰成名,推出的手淘App幫助阿里拿到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的頭等艙,奠定了他在阿里的江湖地位。作為阿里一號位,他又提出了「大中臺,小前臺」戰略。
  • _大咖_前瞻經濟學人
    海爾把庫存分成五類:原材料庫存、產成品庫存、中間產品庫存、備品備件庫存與低值易耗品庫存。今天海爾的倉庫叫分撥中心,最多存儲24個小時。中間產品庫存靠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即企業信息化資源系統)和JIT信息化資源系統(Just In Time準時生產制)進行控制,實現準時生產。
  • 專業的標誌是套路_大咖_前瞻經濟學人
    這當然是個娛樂活動。相信在日常中蓋茨應該對自己的西洋棋水平有自信,否則也不會接受這樣的挑戰。但面對高收時仍然堅持不到2分鐘。即便不是面對高手。譬如一個6歲的孩子,學上一年的圍棋,而他的爸爸沒有系統學過,大部分爸爸就贏不了這個孩子。
  • _大咖_前瞻經濟學人
    另外,大公司裡每個人的KPI,跟唐僧師徒可不一樣:西行路上,師徒四人一關關地過,不用分崗位職級,一塊幹就是了。可是,大公司不能這麼幹。比方說,一家電商的總體目標是利潤,可是如果每個崗位的KPI都是利潤,那就好比全中國人民的年度計劃都是提高中國GDP一樣,不具實操意義。
  • 鄧曉芒:康德道德哲學的三個層次
    》一書的三個層次結構進行了詳細的分析和解讀,指出康德立足於普通人的道德意識而抽象出道德形上學原理,即「定言命令」的道德法則,這法則所派生的三種表達形式把道德意識逐步引向自由意志的自己立法,樹立起道德主體的尊嚴,而由實踐理性批判確定了自由意志的至高無上的地位。
  • 融資那些事兒(上)_大咖_前瞻經濟學人
    如果下定了融資和做大的決心,你需要了解完整的融資流程:01 整理商業計劃書(BP)整理商業計劃書就是將清晰的戰略,通過簡潔的書面材料有效表達的過程。具體來說,盡調就是為了2個目的:一是發現價值,二是發現問題。前者目的很明確就是通過調查研究,對標的項目值不值得投資或估值進行確定;後者就是通過調查發現標的項目的風險或存在的問題,也就是風險管理中講的 「風險識別」 。
  • 吳志祥:二次起跑_大咖_前瞻經濟學人
    最近幾年開始,頻繁受到各大資本青睞,公司每天都在發生著由微小串聯成的一場巨變。如今終於把一個5人創業的土狼團隊送到資本市場公開上市,老吳心裡一定是舒了一口大氣,翻江倒海、激情澎湃才對。情況卻剛好相反。敲完鍾,興奮了大概3秒,吳志祥腦海裡一個更大的計劃大膽地成形了。它憋了很久,從合併藝龍、到上市之路,這個想法一直在他腦海裡翻轉。
  • 《道德經》揭示人生修行的三個層次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是中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和史學家,道家學派的創始人,是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歷史名人之一,存世的《道德經》(又名《老子》),被譽為萬經之首。《道德經》第一章內容如下:「道可道也,非恆道也;名也名也,非恆名也。無名,萬物之始也;有名,萬物之母也。故恆無欲也,以觀其眇;恆有欲也,以觀其所徼。
  • 看不透的曹德旺_大咖_前瞻經濟學人
    後來,學校又一次沒有給處分,但曹德旺闖下這麼大的禍事,也不敢再到學校去了。就這樣,13歲的曹德旺輟學在家,成為一名放牛娃。2放牛娃,換個詞叫「牧童」。在中國古詩詞裡,牧童代表著一種無憂無慮的童年生活。但曹德旺的放牛生涯,顯然並不十分開心。他只做了一年就離開了村子。
  • 人生的五個生活層次和人生活的六個層次
    人類生活有五個層次的需求。一是生存的需要第二是溝通的需要第三是愛的需要第四是需要受到尊重第五是自我實現的需要換句話說,「錢」貫穿生活的五個層次。然而,他已經寫道,人們不一定更重視擁有物質,但不能忽視精神,藝術和道德價值,但所有的價值可以簡化為金錢。昂貴的,主要是達官貴人、高級政府官員,他們有地位、權力、威望,也不擔心收入和生活。但是他們首先需要健康,其次才是自由。最重要的是一個人能否保持人格不被扭曲,品德不被敗壞,能夠走出官場,在失去權力和榮耀後重新找回自我,回歸正常生活,安度晚年。
  • 別多想,去行動_大咖_前瞻經濟學人
    比如:我想轉行,那我得先考個證;要考證,那我得有充分的時間去學習;要有充分的時間,我得先把手頭的事情做完……然後呢,就一直在忙手頭的事情。過了一年、兩年,仍然還在「準備」的路上,遙遙無期。很多時候,我們的計劃、目標,就是這樣被我們興衝衝定下來,又被我們拋諸腦後、不見天日。實際上,這很可能就是降低我們幸福感的一個重要原因。
  • Facebook的第三幕(分析) | 《經濟學人》精讀筆記
    這是外刊看世界的第456篇《經濟學人》精讀筆記
  • 渴望被觸摸(三) | 《經濟學人》精讀筆記
    這是外刊看世界的第462篇《經濟學人》精讀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