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接著上回喜聞樂見的生骨肉,這次我想主要寫一下關於日常的實操,平時準備生骨肉的時候一些用具以及保存方式還有一些奇怪的小經驗分享給大家,希望給大家通往「生骨肉」大軍的路上能有一些幫助。
肉類的選擇現在真的是五花八門,我家貓咪就吃過好多我想都沒想過的肉了,以下的幾款是我歸類的一些市面上比較常見的:
牛肉:一般選上腦或者小米龍,上腦比較嫩一點
雞肉:雞胸肉,雞腿,雞翅,雞脖子(淋巴之類的不用在意,貓咪攝入完全OK)
鴨肉:鴨胸肉(少量帶皮,貓咪是需要補充脂肪的,太多的話脂肪也是會過高)鴨翅,鴨脖子
鴕鳥肉:適口性很不錯,價格偏高
鹿肉:一般鹿腱,價格偏高(我家就不吃)
羊肉:適口性一般,價格偏高(我家又不吃)
火雞腿肉:據說口感比較木,但是適口性可以
兔肉:冷凍需要時間更久,要注意觀察肉的情況,適口性不錯,營養價值高
魚肉:建議熟食
豬肉:我暫時不餵食(因為一些比較難纏的寄生蟲問題)
在處理肉的過程中一定洗乾淨雙手或佩戴好一次性手套,注意臺面衛生!!!
7-10%骨骼 (初期可蛋殼粉代替)
4-5% 肝臟(必須)
80-85%肌肉組織(包括心臟,胗)
5% 其他內臟 (腦、腰、胰、脾,非必須,有最好)
前期一些必要的補劑還是需要的,使用平價的營養品能達到的效果是一致的,但是我個人更傾向用食物直接來替代,事實上大量國外生食餵養者也不會使用,因為沒有任何的必要。
蛋殼粉
極端重要的鈣質來源,切忌省略。前期貓咪還在過渡到食用骨骼的過程中,務必添加蛋殼粉,平價!!!(一大罐子才10來塊)。每2.5ml蛋殼粉大約對應450g純肉/肝臟,可適當浮動20-30%(不要憑感覺放!!!實際量比你想像的多)。
Omega-3脂肪酸/碘化鉀
魚是非常關鍵的維生素D和碘元素的來源,市面上可以看到很多品牌的魚油在售賣,說實在的價位高且並不是所有貓咪都能接受的。看到好多毛娃家長在餵魚油的時候都比較痛苦弄得不好一手的魚腥味,所以更推薦吃魚而不是吃魚油,食補肯定更好咯。
每一周到一周半餵貓咪 100-200g (按成年9斤貓算) 新鮮購買的,烹飪並去骨的秋刀魚/鮁魚/鮐魚/青佔魚等可以滿足omega3脂肪酸需求(請不要用鱈魚,金槍魚,龍利魚替代)。維生素E
購買人用的維生素E軟膠囊,100IU版本,且必須是【天然型】。價格約30元內,平價平價就好了,頻率一周一粒。未成年貓或小體格貓咪可以將這一周期改成一周半到兩周一粒。
綜合維生素B
水溶性維生素,不存在過量。直接藥店購買人用版本,100片2元。每一到兩天添加一片即可(如果能夠大量食用鴨肉、鴨肝,視情況可省略)。
這一步我也省了,不知道是不是買錯了維生素,硬的不行,一股胡蘿蔔味兒,每次折騰好久,不過我家鴨肉和鴨肝吃的很多,所以就pass了這個。牛磺酸
牛磺酸對於貓咪來說是必需品吧,而且這個東西不會過量,每次吃的時候給貓咪食物裡面加上一點。這個同樣可以通過某寶購買,不需要買特別貴的,他們的品質和效果都是一樣的。但是牛磺酸不能替代心臟攝入 ,這兩個是不畫等號的。大量的心臟和足夠比例的肝臟提供了充足的牛磺酸,所以我更建議用心臟來替代補劑(如果能經常、足量食用禽類、牛羊心臟,可以省略),沒有什麼東西比食物更能給生物個體添加營養的了。有人會問肉進行冷凍了不是牛磺酸就沒用了嘛?冷凍並不會完全毀掉牛磺酸,但的確會讓其損失一部分。市面上那些幫你分裝好的純肉說裡面添加了什麼什麼什麼補劑的,你問問他們,牛磺酸還剩多少?網上其實會有很多相關的食譜,包括個人餵食的一個習慣記錄。我本身也會開個Excel表格記錄一下,偶爾回頭看看這周的餵食情況,因為每個人的習慣不一樣,毛娃的口味也不一樣,所以還是要針對情況來說的(像我家不愛吃羊和鹿,鵪鶉也有兩隻不吃的)。
主要是幾點,肉的種類不要太過單一,儘量選擇多種肉,每一頓我覺得是可以單一的,保證最基礎的維生素、蛋白質、脂肪、鈣、磷、鎂、鉀、鈉、鐵、鋅。維生素b和牛磺酸可以在每天的任何一頓中添加,一次即可。
前期不添加骨骼的情況下,蛋殼粉是每頓都要添加。
我個人的分裝習慣:
雞肉/火雞+雞心+雞肝
鴨肉+鴨心+鴨肝
牛肉/鴕鳥+牛心+牛肝+牛脾
兔肉+兔心+兔腎
雞脖/雞腿/雞翅/鴨翅單裝
鵪鶉單裝
如果以後有更多種類的肉,可能也會按照類似的一個方式來分裝,這是我個人的習慣,每次記錄的時候我就寫兔或者牛或者某個,就是那一套都包含了。
關於分裝使用的密封袋,之前是Ziploc的密封袋,有點薄,在裝鵪鶉的時候經常會被骨頭戳破,後來改用了妙潔的,會厚實一點(網上會有建議二次使用,我個人是不太喜歡,裝肉和裝乾貨不太一樣,而且密封袋不會很貴)。
*以上圖片引用自公眾號:Rawmeat
一般我在氣溫比較高的季節會晚上從冷凍室取出,然後放在冷藏室裡面,這樣到第二天早上就不會那麼凍了。然後用偏熱的水給肉進行完全解凍和暖肉。貓咪也會比較喜歡溫暖的食物。等手捏上去肉都是暖的了,就可以了(一定要捏上去熱乎了,表面熱有可能裡面還冰冰的)。
成年貓/狗每日食量 體重的3%-4%,酌情增加(如發情/哺乳)
幼年貓/狗每日食量 體重的10%,8%,6% (按年齡增長遞減)
肥胖貓/狗每日食量 體重的2%-2.5%
其實生骨肉真的很簡單,希望這二次科普可以給你帶來更多有價值的內容。
什麼?你家貓咪不吃生骨肉?沒關係,等我下次給你扒一扒,怎麼一步步培養貓咪吃生骨肉,說不定會有用哦!記得來圍觀。
(以上部分數據和內容來源於公眾號:Rawmeat 的推薦,本文結合了我的一些實操經驗和小建議,供大家參考)
吶~ 要一波關注 不過分吧
吶~ 要一波在看 不過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