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小數部分的學習,在三年級孩子已經接觸到簡單的小數,四年級的小數學習難度增加,四年級第四單元小數的意義和性質,也是上半學期學習的重點部分,因此網課老師在這部分的學習,也投入了更多的時間。
接下來我們看一看,關於小數部分學習的一些重要知識點,然後孩子根據這些知識點,再進行複習。另外有幾道易錯題和一些拓展的題目,可以讓孩子練習一下,加深對小數部分的學習鞏固。
一、小數的意義
首先,需要孩子知道,在進行測量和計算時,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數結果,這時常用小數來表示。
1,小數的意義:把單位「1」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這樣的1份或幾份都可以用分母是10、100 、1000……的分數來表示,也可以用小數來表示。
2,小數的計數單位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分別寫作0.1,0.01,0.001……。
3,小數中,每相鄰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進率是10。
二、小數的讀法和寫法
這一部分的學習,一定要讓孩子牢記數位順序表。在小數的數位順序表中,每相鄰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進率是10。
三、小數的性質和大小比較
小數的末尾添上零或去掉零,小數的大小不變。
把整數改寫成小數時,千萬不要忘了小數點。
小數的大小與小數位數的多少無關,比較時要從高位起逐步比較。
四、小數點移動引起小數大小的變化
這部分的學習,要讓孩子掌握小數點移動引起小數大小變化的規律,記得移動小數點時位數不夠,知道如何用「0」來補。
五、小數與單位換算
需要孩子知道,低級單位的單名數改寫成高級單位的單名數的方法。高級單位的單名數改寫成低級單位的單名數的方法。
只有單位間的進率是10、100、1000…時,才能用移動小數點的方法進行單位換算。
在單位轉換時,一定要明確單位之間的進率是進行單位間轉化的關鍵。
六、小數的近似數
需要孩子牢記兩點:
1,求小數近似數的方法,表示近似數時,小數末尾的0不能去掉。
2,把不是整萬或整億的數改寫成用「萬」或「億」做單位的數的方法,先確定萬位或億位,再改寫。
下面是單元考點,相關的一些練習題,可以讓孩子練習一下。
1,十分之一和千分之一之間的進率是( )
2,1.45是由幾個一、幾個十分之一、和幾個百分之一組成的?
3,把一個小數先擴大到原來的100倍,再把小數點向左移動兩位,然後把得到的小數擴大到原來的1000倍,最後把小數點向左移動一位,這個小數就變成28.45,這個小數原來是。
( 0.2845 )
4,把3.01擴大到原數的10倍是多少?縮小到原數的1/10呢?
5,23釐米=( )米
2.02千克=( )克
6,將1.054精確到百分位約是多少?
將2.96保留一位小數約是多少?
7,把下面的質量按從輕到重的順序排列。(可以讓孩子先把單位統一,再進行排序,但是寫答案的時候一定用原數排序)
6.5噸,60.50噸,65.05千克,65,000克
8,樂樂的課桌桌面長是85釐米,寬是60釐米,如果課桌桌面的長不變,寬延長20釐米,那麼它的面積是多少平方釐米?合多少平方分米?合多少平方米?
孩子答題之前先明白,平方米與平方釐米不是相鄰的單位,它們之間的進率是10000。
解答:60+20=80釐米, 85×80=6800平方釐米
6800平方釐米=68平方分米=0.68平方米
答:它的面積是6800平方釐米,合68平方分米,合0.68平方米。
9,一個三位小數,用「四捨五入」法取近似數是7.00,這個小數最小是多少?最大是多少?
( 這個小數最小是6.995,最大是7.004 )
用「五入」法求近似數時,準確數小於近似數,準確數省略部分最高位上的數字最小是5;用「四舍」法求近似數時,準確數大於近似數,準確數省略部分最高位上的數字最大是4。
通過小數部分的學習,下面是關於長度、質量、面積單位之間的換算公式,一定要讓孩子牢記。另外一份是手寫的,小數點移動的規律,可以讓孩子參考一下。
小學數學的學習,更多時候是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思維,讓孩子掌握學習方法。家長不妨看一下數學家劉薰宇的《給孩子的數學三書------原來數學可以這麼學》,這是一本數學科普經典,而且還得到楊振寧、谷超豪、豐子愷等名家的認可和推薦。
這套書全三冊,適合6~15歲的學生使用,它會幫助孩子找出錯題的原因,給出不一樣的解題思路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