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接著上一章,是同一個作者繼續做的美夢,這個美夢挺長的,中文版分成三段,標題分別是以色列人歸回、耶和華憐憫以色列和神子民的光明道路。雖然我們知道聖經的歷史書裡確實有記載以色列人歸回,但這個作者可能沒活到那個時候,或者說他創作這篇文章的時候沒到那個時候,因為這篇文章裡的歸回還只是夢想,不是他回憶歸回的實情。經學家會將這種夢想說成是預言,把後面的歸回說成是預言的應驗,其實這不是什麼預言和應驗,只不過是不小心猜中而已,也許他自己都不知道能猜中,因為很多夢想都是在很絕望的時候才想出來的。每一個民族如果被強制遷出故土,都會不停地做歸回的夢,有的後來真的有些人歸回,這樣猜中其實是不稀奇的。
下面先介紹第一段的內容,我們來看看作者想像中以色列人歸回的情形是怎麼樣的:
耶和華說:那時我會做以色列人所有支派的神,他們都會成為我的百姓,
刀劍所剩下的以色列人,必在曠野蒙恩,我將會使他們得到安歇。
耶和華從遠處(古時)對以色列(我)說:我以永恆之愛愛你,所以我會繼續以慈愛吸引你,
噢,美麗(原文是處女)的以色列,我將再建立你、再裝扮你,讓你與歡樂的人們一起舞蹈,
農夫們又會在撒瑪利亞栽種葡萄,他們享用自己所栽種的果子,
將來會有一天,守望的人會到以法蓮山上呼叫:來吧,我們到錫安去敬拜我們的神耶和華吧,
耶和華說:為雅各歡唱吧,為萬國之首歡呼吧,讚美耶和華吧,是他拯救了剩餘的以色列人。
耶和華說:看吧,我將從北方的地極招聚他們、把他們帶回來,
瞎子、瘸子、孕婦和帶孩子的都會一起帶回來,將會有一大群人回到那裡,
在回來的路上,他們哭泣著向我懇求,我則指引他們走溪邊平坦的路,使他們不易跌倒。
我是以色列之父,以法蓮是我的長子,
萬民啊,來聽耶和華的話吧,他在遠方的海島發出宣告,
他驅散以色列人,也必聚集他們,像牧人看守他的羊群。
因為耶和華救贖了雅各,使他脫離了強者之手,
他們必因耶和華的賞賜,就是五穀、新酒、新油、牛羊的幼雛,而到錫安的高處歡呼,
他們必如得到澆灌的園子,不再悲傷,
我安慰他們、使他們的悲哀愁煩變成歡喜快樂,到時他們不管男女老少都會跳起歡樂之舞。
耶和華說:我必以肥油使祭司的心滿足,我的百姓也要因我的恩惠知足。
第一段完。
因為這段話裡有提到撒瑪利亞、以法蓮,所以經學家們說,這是耶利米在西底家早期、就是兩封信的事情之後寫下的預言,他預言北國以色列被擄去的以色列人到時候將會歸回。明眼人都能看出,這首詩與上一章其實是相連的,上一章很多句子都表明作者寫作的時候猶大已經滅亡,這首詩體現出來的思想與兩封信那一章體現出來的思想不一樣,基本上是不同作者,這些我們在前面的解讀文章裡已經分析過,所以這首詩當然不可能是在西底家的時期寫下的,而且也跟兩封信的故事沒有關係。
這個作者在30:3、4兩句都同時提到以色列和猶大,說明在他的思想裡是所有以色列人不管北國還是南加,也不管是第幾批擄去的,他都希望他們能一起得到民族之神耶和華的拯救,而在31:1他說耶和華要做以色列各家的的神,也就是強調這一點,也許他覺得以色列的所有支派要重新團結起來,民族的將來才有希望。作者後面雖然寫了撒瑪利亞、以法蓮,但不表示說這首詩只是「預言」北國以色列的人歸回。從歷史書我們看到,後來雖然有以色列人歸回,但並沒有特別說北國以色列的人歸回。如果按以斯拉記和尼希米記,歸回的人基本上都是猶大人,現實中歸回的人可能也是以猶大人為主,更早被擄走的北國以色列人可能歸回的只有少數,如果這首詩算單獨預言北國以色列人成群結隊地歸回的話,那麼就是嚴重的預言失敗。
第1句說的以色列各家是指以色列各支派,上面已經說過,整句話意思是說,經歷災禍尚未被整死的各支派的以色列人將會得到耶和華的拯救,耶和華將讓他們不再生活在痛苦之中,而是會得到安歇。
第3句的遠處,有的版本寫古時。如果從永恆之愛說,可能寫古時說的也合適,但是後面說會繼續以慈愛吸引你,則應該不是古時的話,而是指當時安慰以色列的話,所以古時在整句話中是不合適的。說遠處呢,30:10有說,耶和華要從遠方來拯救你,我覺得這兩處用意應該是差不多的,所以用遠處整句話可以解釋的通,也是耶和華要從遠方來拯救你了的意思。不過這句話中所謂的永恆的愛和慈愛吸引,寫得有點肉麻,因為我們從聖經來看,只看到發怒、憤怒、烈怒、懲罰、刑罰、降罰、災禍、饑荒、刀劍、瘟疫和擄掠等等,基本上看不到愛,更別說慈愛。幸好這神是以色列人自己想出來的,如果他們真的灘上脾氣這麼壞一個神,那他們真的只能自認倒黴。
第4句英文原文的virgin of Israel,看起來好像以色列的處女的意思,可能翻譯的人覺得這樣有點不大對頭。因為聖經裡很多地方用耶路撒冷的女兒們代指耶路撒冷的百姓,於是他們就覺得這可能是作者用以色列的處女代指以色列的百姓,於是就改成以色列的民。其實用以色列的民也不對頭,比如這裡的virgin是單數,民怎麼可能只有一個呢,還有,民重新建立,雖然勉強也可以解釋的通,但總覺有些彆扭。其實virgin除了處女,還有未開發的、原始狀態的這些意思。virgin在這裡用於修飾以色列,表示以色列的荒蕪殘敗,就像未開發的曠野一樣,當然,作者的心裡不是想到破敗和荒蕪,而是想到以色列是一個可以打扮漂亮但未經盛裝打扮的少女(處女),他期望以色列人的神耶和華會重建並裝扮她,使她精神煥發變成一個美貌新娘,然後與百姓一起歡歌共舞。這句話表達作者希望以色列能夠得到復興。
第5句說農夫們又會在撒瑪利亞栽種葡萄,他們享用自己所栽種的果子。這裡的享用自己所栽種的果子的意思是指不是做奴隸給人幹活,也不是受大國管轄,自己種的果子自己不能享用。其實在當時的奴隸制社會,就算以色列能夠重新復興,窮人的日子照樣是不好過的,他們要好好地享用自己栽種的果子還是很難,在尼希米記和以賽亞書的後面幾章就有說,後來歸回的以色列窮人仍舊受富人的剝削,日子照樣過得非常痛苦,還是期待耶和華來救。
這句話因為提到撒瑪利亞,所以經學家們認為本詩是寫北國以色列復興,但這句話應該要結合第6句看,北國的以色列人享受自己種的果子,但是要到南國的錫安來敬拜耶和華,這其實是用一南一北來表示整個以色列的復興,而不單指北國。
第7句說,為雅各歡唱吧,為萬國之首歡呼吧,讚美耶和華吧,是他拯救了剩餘的以色列人。從這句話我們也可以看出,作者夢想的並不只是北國的復興,雅各代稱整個以色列,萬國之首也是代稱整個以色列,拯救了剩餘的以色列人,就是指被擄之人中的全部存活者。當然,我們從以賽亞書已經看出,實際上後來歸回的以列人並不是全部,而只是少數,經第二以賽亞作者長年鼓動,到第三以賽亞作者的時候,歸回的人還是太少,所以他希望能讓外邦人和閹人也可以入會。
這句話的最後部分,和合本翻譯為「求你拯救」這是不合原意的,作者都夢想那時以色列已成萬國之首,並且大家都已經歡呼和讚美,當然表示那時剩餘的以色列人已經救回,此事不需要再求。
第8句說的是所有弱者都帶回來,一個都不剩下的意思。同樣,這只是作者的美好願望。
第9句就古怪了,作者寫耶和華是以色列之父,以法蓮是他的長子,是耶和華自己要帶以色列人歸回的,竟然還要讓他們邊哭邊懇求,他才指引他們走平坦的路。他既然是當父的,就不能爽爽快快地指引他兒子的後裔們歸回嗎,怎麼像個扭扭捏捏的女孩一樣,要人七求八求呢。在古代沒有隧道的時候,在山區走路都是沿溪邊走繞山腳過的路比較平坦,比翻山越嶺要好走,這道理稍大隻一點的動物都知道,不用神指教。翻山的路近,但牲畜和車不好走,山腳的路平,但是太繞,路途要遠很多。如果以神的本事,本來應該像以賽亞書第40章寫的一樣,一切山窪都要填滿,大小山岡都要削平,高高低低的要改為平坦,崎崎嶇嶇的必成為平原,給歸回的以色列人弄一條寬敞平坦的神的道才對,可惜因為世上並沒有神,所以這事並做不到。
有經學家說這句話中的以法蓮是北國的大派,所以是代指北國以色列,這樣的理解是不對的。因為傳說中掃羅是便雅憫人,所以聖經裡有用便雅憫代指北國,但沒有用以法蓮代指北國。出埃及記4:22說,以色列是我的兒子,我的長子。在以色列的傳說中,雅各取消了流便的長子地位,把長子地位歸給約瑟,在創世紀的最後時,雅各老眼昏花,又把約瑟的次子以法蓮認作長子,所以在以色列人的傳統裡也有用以法蓮代指整個以色列,這裡也是這樣的意思。
第10句是召喚散落到各國甚至海島上的以色列人,說耶和華以前趕散他們,現在又要召回他們。
第11句說耶和華救贖了雅各,使他脫離了強者之手,是作者夢想神幫助以色列復興,不但復國,而且脫離強國的控制,也就是說,像猶大末年那樣受亞述、埃及和巴比倫控制的不算。第7句說以色列是萬國之首,意思是不但國家獨立,而且還要成為最強之國,就比如當時的巴比倫,或後來的波斯、馬其頓、羅馬,這個美夢不僅古時未實現,就算現在的以色列也未實現,所以理所當然,經學家們又把它想成是預言千禧年,只不過根據新約,到千禧年時,只有以色列搬到新天新地的天國,其它國家都要滅亡,跟本詩作者所想像的又完全不同。
第12-14幾句是作者幻想夢想達成時的幸福景象,人們有谷、有酒、有油、有肉,祭司因為人們獻祭多個個吃得油光滿面,就算百姓沒那麼多肉吃,也因豐收、平安、沒有災禍等心滿意足。這句話充分顯示了古時候的時代局限性,當時的以色列人覺得有這幾樣東西並且有大肥肉吃就已經非常幸福,根本不知道現代的人們因為科技和社會各方面的發展,有這些東西早就不能滿足,另外因為大肥肉很油膩並且不利於健康,現代人已不那麼愛吃,能避免就儘量避免。作為發達國家,現代以色列人的生活條件早已遠遠超越本詩作者的想像,但是在古代,以色列人一直沒有達成這樣的願望,不知經學家們要不要把這個也說成是千禧年才能應驗的預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