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了幼兒園,老師經常會布置一些奇思妙想的作業,旨在開發孩子智力和動手能力,不過很多都需要父母協助一起完成,這讓很多家長苦不堪言,雖然有心支持但並非每個都心靈手巧,只能硬著頭皮上。
要說幼兒園家庭作業五花八門什麼都有,但大部分家長都能理解,可有一些家庭作業,讓家長感覺非常不友好,甚至懷疑另有所圖。
小宇是一個四歲的男孩,在幼兒園上中班,偶爾老師也會布置一些家庭作業,不過大多都是做個手工,或者帶某個東西到學校。
這天和往常一樣,小宇看了會電視,自己安靜在桌子上畫畫。媽媽做飯的工夫,出來看一眼兒子,沒想在桌子上看到孩子從幼兒園拿來一張調差表。上邊寫著「我家的車」,並且詳細列出了「外觀、乘坐幾人、車牌號、品牌」等等。
看完這張表,小宇媽媽當初就皺起了眉頭,這份調查表讓她很不舒服,感覺是在調查家庭經濟狀況,不免懷疑幼兒園這麼做的動機是什麼?
雖然自己家裡也有車,不算太好但也不是太差,但小宇媽不打算如實來寫。正當她思索怎麼填寫的時候,突然看到了沙發後邊的兒童車,於是靈機一動,就將玩具車的信息填寫在表格上,回家後爸爸聽了這件事,只豎大拇指誇讚這個方法太有才了。
對於幼兒園布置的合理的作業,家長都是大力支持,甚至全家齊上陣,目的就是希望孩子能學到東西。但是面對一些不合理,或者不能理解的作業,例如讓孩子畫車標、畫房子,甚至是填寫家庭收入,家長該怎麼辦?
首先,找老師溝通
老師給孩子布置家庭作業,一定有著其深意,有的是鍛鍊孩子動手能力,有的是增長孩子見識,可能方式稀奇古怪了些,但是目的是積極向上的。不過有一些不能理解的作業,家長可以在微信上詢問,或者打電話溝通。
從幼兒園老師那裡尋找答案,如果老師的解釋合情合理,那麼我們認真完成;但如果含糊其辭,可以要求換一個合理的作業。
第二,做好孩子引導工作
孩子還小,他們的世界仍舊是童真、質樸,有些家庭作業如果按照老師的說法完成,容易引起孩子之間的攀比、炫耀,家長注意做好引導工作,不要讓成年人那一套,影響到了孩子正常成長。
第三, 有堅持有底線
作為父母我們以身作則,帶頭尊重老師,主要也是希望老師多關注下孩子。但是真的遇到無法理解的情況,要有自己的堅持和底線,我們送孩子上學是學習知識的,並非什麼都要無條件接受,
最後,大家有沒有碰到這種家庭作業?
我是小雪媽媽,一名90後寶媽,關注我,每天分享科學育兒知識!